收藏 分销(赏)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关心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的评价问题,常.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67888 上传时间:2025-03-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关心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的评价问题,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关心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的评价问题,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关心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的评价问题,常称事故风险评价,它考虑与项目关联的突发性灾难事故,包括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失控状态下的泄漏,发生这种灾难性事故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影响的程度往往是巨大的。因此对环境的危险性应该进行及早的预测,尽可能避免事故性排放的发生。这就是进行风险评价的目的。以下为本环评对本项目环境风险的简要评价,要求企业委托有安全评价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做具体的安全评价。 9.1 风险事故的产生来源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合成的产品等许多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在贮运过程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这些风险以爆炸、火灾和有毒化学品泄漏为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危险物料和危险工艺过程两个方面。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物化性质、毒理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9-1。 表9-1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物化性质、毒理性质及危险特性 名称 理化特性 危险特性 毒理特性 对 甲 苯 胺 纯品为无色片状结晶,分子量107.15,蒸汽压0.13kPa/42℃,闪点86℃,熔点44.5℃ ,沸点:200.4℃,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盐酸,相对密度(水=1)1.05,相对密度(空气=1)3.90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中等毒性。 LD50656mg/kg(大鼠经口); 42mg/kg(野鸟经口) 苯 胺 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分子量93.12,蒸汽压2.00kPa/77℃ ,闪点:70℃,熔点-6.2℃, 沸点:184.4℃,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3.22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中等毒性。 LD50442mg/kg(大鼠经口); 820mg/kg(兔经皮); 氢 氧 化 钾 白色晶体,易潮解,分子量56.11,蒸汽压0.13kPa(719℃),熔点360.4℃  沸点:1320℃,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相对密度(水=1)2.04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名称 理化特性 危险特性 毒理特性 盐 酸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分子量36.46,蒸汽压30.66kPa(21℃),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与水混溶,溶于碱液,相对密度(水=1)1.20;相对密度(空气=1)1.26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乙 醇 无色液体,有酒香,分子量46.07,蒸汽压5.33kPa/19℃ ,闪点:12℃,熔点-114.1℃, 沸点:78.3℃,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属微毒类。 LD507060mg/kg(兔经口);7340mg/kg(兔经皮);LC50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 甲 醇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量32.04,蒸汽压13.33kPa/21.2℃ ,闪点:11℃,熔点-97.8℃,沸点:64.8℃,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11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属中等毒类。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 磷 酸 纯磷酸为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分子量98.00,蒸汽压0.67kPa/25℃(纯),熔点42.4℃/纯品,沸点:260℃,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相对密度(空气=1)3.38 有腐蚀性。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属低毒类。 LD501530mg/kg(大鼠经口);2740mg/kg(兔经皮) 五 氧 化 二 磷 灰色到黄绿色结晶,有似硫化氢的气味,分子量222.27,蒸汽压0.13kPa(300℃),熔点276℃,沸点:514℃,微溶于二硫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相对密度(水=1)2.03 遇明火、高热、磨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LD50389mg/kg(大鼠经口) 1,2 - 二 甲 苯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分子量106.17,蒸汽压1.33kPa/32℃,闪点:30℃,熔点-25.5℃,沸点:144.4℃,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88;相对密度(空气=1)3.66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属低毒类。 LD501364mg/kg(小鼠静脉) 9.2 事故源分析 9.2.1 危害识别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中7.44条“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酿成的爆炸、火灾、中毒等后果十分严重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均属风险事故,是否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应该视工程性质、规模、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以及事故后果等因素确定。” 储运和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设备的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槽、运输容器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露,发生毒害或爆炸事故。生成过程为间歇式生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果严重,因此须进行环境风险定性分析。 9.2.2 风险类型 根据对同类项目类比调查,项目事故风险类型确定为毒物泄漏、火灾爆炸,不考虑自然灾害如洪水、台风等所引起的风险。 该项目的环境风险以社会风险指标体系表征,该指标体系反映了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人员或死亡之间的关系。评价工作中,以最大可信事故为计算对象,求出死亡事故频率(FAFR,定义为108工作小时内死亡人数),作为环境风险表征值,与行业统计平均值比较,以确定装置的环境风险评价可接受水平。 基于对国内、外化工行业历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和死亡事故频率值FAFR,确定本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值,以衡量该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具体数值见表9-2。 表9-2 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值 参考值 本评价采用标准值FAFR 国家 化工行业FAFR 3.5 美国 3 英国 4 中国 70年代:4.2,80年代:3.7 但是由于本项目进展状况,现阶段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资料,不能进行拟建装置的风险定量分析,无法得出该项目的准确FAFR值,因此目前只能进行以环境风险识别和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评价。 9.2.3 危险单元的识别 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槽、运输容器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漏,发生毒害或爆炸事故。 根据对环境风险物质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危险单元主要为: (1)运输容器的泄漏; (2)液体输送过程泄漏; (3)储槽的泄漏; (4)反应过程泄漏。 9.2.4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项目储存和使用的物质主要为甲醇和乙醇,根据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甲醇属于闪点低于28℃的液体。 按照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若满足下式,则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n/Qn≥l 式中ql,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 Ql,Q2,……Qn与每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 根据计算结果显示,按照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本项目储罐区构成国家标准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根据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关于重大危险源的定义,甲醇和乙醇属于闪点小于28℃的液体,氢氧化钾属于有害晶品危险物质贮存区临界量及实际储存量见表9-3。 表9-3 危险物质临界量及实际储存量 临界量 物质 物质类别 生产区临界量(kg) 贮存区临界量(kg) 生产区使用量(kg/Hr) 贮存区储存量(kg) 甲醇 闪点<28℃的液体 2000 20000 1000 100000 乙醇 闪点<28℃的液体 2000 20000 500 100000 氢氧化钾 有害品 2000 20000 124 12000 注:甲醇、乙醇储罐容积按0.85计算,甲醇、乙醇的密度为0.79 因此,根据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该项目储存区的危险物质存在量均超过了文件所规定的临界量,应按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做好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备案、定期检测、评估、实时监控,制定好应急预案,采取严格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9.3危险源的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 在本项目的生产范围内,涉及到的有关原料、产品等多数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强腐蚀性物质;生产过程主要的潜在危险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等,根据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这些因素作系统地分析,并给出危险等级,提出防范措施,具体见表9-4。 9.4 事故应急措施 由于化学事故所特有的突然性、扩散性、持续性、社会性、政治性,为在万一发生化学事故时能有效、迅速地进行应急救援,减少事故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和损失,必须建立快速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为本项目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框架。 9.4.1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报警 事故主管领导应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决定应急救援形式,是单位自救还是采取社会救援。事故的报警工作主要有: ——建立合适的报警反应系统; ——各种通讯工具应加强日常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一—制定标准的报警方法和程序; 一—联络图和联络号码要置于明显位置,以便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对工人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报警培训,包括报警程序与报警内容。 2、应急救援队伍 建设单位应事先成立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平时作好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和救援专业队伍的组织、训练与演练;对工人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公司有关部门作好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物品的管理和使用。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组成与职责见表9-5。 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每个工人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按应急计划接受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化学事故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表9-4 火灾爆炸危险程度预先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 发生 条件 事故原因 事故 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火灾 爆炸 易燃、易爆物料、泄漏;压力容器爆炸;锅炉爆炸 1、故障泄漏 ①反应釜、槽、管线、阀门、法兰等泄漏或破裂; ②泵破裂或转动设备、泵密封件泄漏; ③反应釜、泵、阀门、管道、流量计仪、表等连接处泄漏; ④反应釜、泵、阀门、管道等因质量不好(如制造加工质量、材质、焊接等)或安装不当泄漏; ⑤撞击(如车辆撞击、物体打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罐、器、槽等容器及管线等破裂而泄漏; ⑥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破裂泄漏,如雷击、台风等。 2、运行泄漏 ①超温、超压造成破裂、泄漏; ②安全阀等附件失灵、损坏或操作不当; ③进出料配比、料量、速度不当造成反应失控导致容器、管道等破裂、泄漏; ④物料在贮存容器\管道等中堵塞造成破裂或泄漏。 (1)易燃、易爆物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2)易燃物质遇明火; (3)存在点火源、静电、火 花、高温物体等引燃、引爆能量 1、明火 ①点火吸烟; ②烟火; ③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十不焊”及有关规定动火; ④外来人员带入火种: ⑤物质过热引起燃烧; ⑥其他火源,如电动机不洁、轴承冒烟着火; ⑦其他火灾引发二次火灾等; 2、火花 ①穿带钉皮鞋; ②击打管道、设备产生火花: ③电器火花; ④电器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以及因超载、绝缘层烧坏引起明火; ⑤静电放电; 物料跑损,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 l、控制与消除火源 ①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进入燃爆区; ②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③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爆电器; ④使用“防爆”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⑤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 ⑥按规定采取防静电措施; ⑦加强门卫,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运送物料的车辆必须配戴完好的阻火器等管制措施,正确行驶,防止发生任何故障和车祸。 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 ①槽、管线、阀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并把好质量、安装关; ②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及其仪表等有关设施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检测、试压; ③对设备、管线、泵、阀、仪表、报警器、监测装置等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④按规定安装电气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潜在事故 危险 因素 触发事件 发生 条件 事故原因 事故 后果 危险 等级 防范措施 火灾 爆炸 易燃、易爆物料、泄漏;压力容器爆炸;锅炉爆炸 ⑤热交换不能及时进行造成能量大量积蓄,导致反应釜等破裂、泄漏; ⑥垫片撕裂造成泄漏; ⑦骤冷、急热造成反应釜等破裂、泄漏; ⑧装置、设备清洗时,残留易燃易爆物质进入排水沟; ⑨压力容器、锅炉未按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操作; ⑩转动部分不洁摩擦产生高温及高温物件遇易燃物品; (1)易燃、易爆物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2)易燃物质遇明火; (3)存在点火源、静电、火 花、高温物体等引燃、引爆能量 ⑥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或金属管道侵入); ⑦进入车辆未戴阻火器等; ⑧焊、割、打磨产生火花等。 3、其他 物料跑损,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 ⑥有易燃易爆物质挥发或散落的场所,高温部件要采取隔热、密闭措施; 3、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的跑、冒、滴、漏 4、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①禁火区内根据“170号公约”和危险化学晶安全管理条例张贴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②杜绝 “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严守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 ③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液位报警器、压力表、安全阀、管线防寒保温、防腐、消防及救护设施是否完好。液位报警器是否正常;贮槽、管线、截止阀、调节阀等是否泄漏,消防通道、地沟是否畅通等; ④检修时,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的设施,必须做好与其他部分的隔离(如安装盲板等),并且要彻底清洗干净,在分析合格后,并有现场监护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进行动火等作业; ⑤检查是否违章、违纪现象; ⑥加强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⑦防止车辆撞坏管线及管架桥等设施。 5、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 ①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遥控装置)齐全并保持完好; ②贮罐安装高、低液位报警器; ③易燃易爆场所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器装置。 表9-5 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组成与职责 组成 主要职责 抢险抢修组 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 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 设备抢修作业; 恢复生产的检修工作。 消防组 担负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 安全警戒组 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 抢救疏散组 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下作 医疗救护组 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导地点; 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进行防化防毒处理。 物资供应组 通知有关库房准备好消防物资及劳动防护用品; 备好车辆,将所需物资供应现场。 3、紧急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事故的性质,如泄漏的扩散情况及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域,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建立警戒区域应注意以下几项: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大多数化学品为有毒有害物品,需要佩载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 4、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为中毒、冻伤、灼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进行适当的防护。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如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疮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送至医院救治。 5、泄漏处理 泄漏处理包括化学品泄漏的控制及化学品泄漏处理两大部分,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进用火枪、水枪掩护。 1)泄漏源控制 一一—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容器发一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的特性等几个因素。 2)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的处理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9.4.2 化学事故救援预案框架 图9-1 化学事故救援预案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