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剧课《故事》教程
序言部分
为什么要故事呢,可以多多熟悉故事的写作方式,人民为什么需要故事,故事其中有着什么样的东西。希罗多德的谁是最幸福的人的故事。
故事能够建立信仰等等东西。基督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大故事,故事将耶稣这个人成为了一个大logo,从而开创了新的宗教。基督教从各个文化之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故事,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中东各个民族之中都存在的一个故事。
宗教这个东西既要有上层人能理解的东西,又要底层人能喜悦的东西。拜火教灭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重视妇女的存在。
各大宗教的真正大神都不为下层人民所熟知,比如耶和华和雅威的读音的区别。人民最看重的是人神之间的沟通者,比如基督耶稣,伊斯兰教之中的先知。人神之间的人是否才能引起人民的真正崇拜呢,但还是需要一个绝对权威的存在。所以半神半人的英雄成为了剧本之中经常出现的东西。
村上春树的东西,上层下层都能照顾到,不过主题其实过于简单和单一了。卡夫卡的东西的比较。过于简单了,
什么样的故事才能真正的红。
什么样的故事才能真正具有价值。
第3页
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称为原理呢,在这个其中找到一些共通的经验来组织起来。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故事。故事是通过什么来组织的。你要对这个时代有话可说,
可以谈谈贾樟柯创作《小武》时期的原理。这种经验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马丁斯克塞斯在《出租汽车司机》之前有着许多相同的创作存在《穷街陋巷》。《小山回家》也是一次同样的试验。谈谈我的规则写作问题。《小武》有着一些符合原理的地方,比如被小勇的拒绝。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地方。
世界和艺术家的关系何在。
我所理解的形式问题,我觉得最为核心的人物问题是什么。哈姆莱特和成吉思汗的问题,成吉思汗这个人物其实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为了一个日本人就能找到他呢。其实他好像并不是太在乎这个儿子的归属问题,蒙古人的名字许多要叫客人的,井上靖用现代人的思维将整个故事联系起来了。
人物的非同寻常的选择构成主题,同样也构成人物。《苦月亮》的故事,开头可以是一个偶像剧的看法,然后发生一个转换。《罗塞塔》突然地一个转折,比利时兄弟在他们之后的电影也很难在关键的时刻做出这样一个转折了,《儿子》和《孩子》的转折关键点都出现了在前面,导致有的地方他们自己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都很难收尾。
《二十四小时》工艺和思想之间的问题。这里同样有着一个时代敏感性的问题,911问题。贾樟柯能够敏锐感觉到时代的变化性。
第4页
成功的电影也往往会带来灾难,比如第五代时期,现在的武侠片热潮,还有2046。电影本身的工业性决定了这一特点。
第5页
陈规俗套的故事的对立面,比如大师电影的开创性何在,塔尔科夫斯基的伟大性何在,布莱松电影的伟大性何在。
同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感何在。你为别人提供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哈姆莱特所提供的精神世界何在。就是你到底在诉说什么啦,陀思妥的人物也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完全不真实,但是思想是真实的,比如白夜的例子,例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之中的圣徒的形象。
电影的价值何在,人类的传播性特点。
提供一些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我对老威利的理解是什么,就是我们许多人的父亲的形象。我对教父的理解是什么,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生活的男人的形象,办任何事情要知道底线何在,老教父为什么总要问你最近和妻子的关系怎么样了,托尼的死也是和家庭关系有着关系的。
电视剧的讨论性特点和电影的提供性特点,这个可以看情况而提到。
第6页
写作的现实,写作的秘诀。
学生的局限性,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必须是可感觉的,必须是明确的,这种高低之分其实也是书上没有提及的,就是你能感知到多少个世界,陀思妥的思想对话,世界越多,或者你在你的世界之中是绝对的专家,就有可能成功。
人类天生的敏感性,比如张爱玲的写作和她的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她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以及海上花列传的深入程度。
第7页
《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的意外成功。
指环王的成功(每个人都有一个使命,你们到这里来也有一个使命),教父的成功。
我在最原始的创意阶段也必须去思考这一问题。
第8页
独创性问题。
杜琪峰的《枪火》的主题比较老套。
《莫扎特》的独创性。《沉默羔羊》的独创性。人物的变异,叙事模型
《中央车站》的独创性。不在场的人物,《杀人回忆》。
第一章·故事问题
第13页
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哈姆莱特Hamlet的秘密,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编剧。
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中获取这个答案。
中国人的传统是什么,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古装片,中国人从什么中获取这个答案。柏拉图对于诗人的看法,和真实世界隔了几层的这个关系。诗其实是对真实的模仿。其实所有故事都是在谈论感情的,安徒生美人鱼的故事其实完全是一个不适合和孩子们讲的故事,但是其中有一些非常简单真实的道理,爱情是必须牺牲的。所有东西都是必须去交换的。追不到的东西往往比较有意思。而且背叛是一种代价。
中国人的故事是什么,孔孟将情感道德化和制度化,并且成为实质上的社会运行法则,这在黄仁宇的书中可以见到。所以在这种道德化的情感和制度化的情感之中的反叛变成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秋菊打官司为什么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孽债为什么会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血缘关系之中,如何面对这种问题。人际关系的故事是有意思的故事,小武的第一段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小津则在反复述说着一个关于父亲失去女儿的故事,以及人情之间冷漠,他审视着这种变化,东京物语。关于作者对一个社会现象的变化的态度,我们可以放在以后再谈。
阿拉伯的劳伦斯为了获取什么,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中国人的故事而多是一个人和其它人关系的完善。?我们在许多西方电影之中较少见到关于家庭关系的电影,或者这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话题。自我的救赎,和神的沟通,自我的生存才是他们的主题,这也是一个不可得到的东西,劳伦斯的秘密就在这里。
第18页
如何学习手艺?
记笔记·我的后悔。
书上也没有说清楚如何去学习剧作,不过凭我的心得,就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以及超强的感知能力,散文的作用,作者写的往往是这种能力。穿透社会真相的能力,波兰斯基的这种能力,他永远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东西,而不会被故事和类型所迷惑的。一定的想象力,对于传统的熟悉,星球大战之中两个机器人的来历,和黑泽明战国英豪。
比如泰坦尼克,作者知道如何在俗不可耐的爱情之中,加入阶级的因素。这个故事都有些自说自话的硬伤的,如何带动观众去看懂这个故事。
终结者2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中,谁都会对童年的玩具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小男孩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给冷酷的机器人下命令,而且这个机器人居然也听从了这个命令。这使得小男孩和机器人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人人都想回到过去去修改自己的错误。
好坏丑中,我们能见到一个社会真相,整个社会都是荒谬的。只要有人存在,必然有着荒谬存在。
站台之中,告诉我们理想主义的失落。追求了但是理想得不到,结构上有些失衡,或者也可称为结构上的恰到好处。对于理想的渴望,以及理想的瞬间消失,因为电影的结构上的安排,追求理想的动作非常靠后,而且很快就迎来了失败。
教父3中告诉我们社会的真相,就是正统的社会机构其实比黑社会还要黑暗,教父脱离黑社会的代价是必须付出无辜的女儿,先是牺牲她的爱情然后是牺牲她的生命。
一定的想象力,魔戒的作者的想象力,最邪恶的东西其实就是在人们的心中。魔戒反映了另外一个写作的现实,作者所写的东西必然是其亲身经历的东西。托尔金参加一战,他早已经历过绝对的邪恶和绝对的恐惧。魔戒这本小说的传统来源,就是来自于希罗多德历史,善恶的大战,结构都非常相似。
曹雪芹所写的东西,其实他已经完全经历过一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小说的最高峰了。他只不过在抒情了。而且他也是结构大师,其实这种命运感的东西,其祖父已经开始传递给他了,这是整个家族的悲剧。THE STORY OF THE STONE
第20页
从里面看到的故事
史密斯先生来到华盛顿,故事其实可以一个非常看到社会真相的故事,但是却被写成了一个轻喜剧。
一个孩子们都喜欢的议员,一个被熟知华盛顿运作内幕的女秘书爱着的孩子议员。他唯一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人民反对他,伪造的人民。至于他要干的事情就是修一个夏令营,让小孩子能够去玩。
从外面看到的故事
《满洲候选人》、《钢琴课》和《霸王别姬》可以从外面看到的故事。可以谈谈姜文的新片,以及其思想的一贯倾向性,太阳到底是什么东西。关键是你获得什么样的思想,《密阳》对于陀思妥的借鉴。
满洲候选人涉及到一个魔鬼母亲的话题。
第21页
创造价值
右派立场作者的,觉得现代性对于生活的毁灭。《稻草狗》的例子,对于平民百姓的全面反击。孤独的不可理解者的形象,最后只有带着一个精神病离开。
王宏伟的形象的出现,一个好导演的素质。
破浪的故事出现,为什么由一个这样的人去证明爱情。《蓝色生死恋》的兄妹构成。
电影的局限性,《刀锋》的人物其实早就出现了。
骆驼祥子改编的完全失败,老舍的小说为什么喜欢被改编。中国最成功的改编,我的一辈子。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伟大的小说为什么不能被成功的改编。看到比较成功的改编,黑泽明的麦克白。许多经典之中蕴含的东西,别人已经难以读懂了。
第24页
我和作者有着同感。
如何使人物充满着动作性。
本质是什么?一个人想要搞一个什么东西,他又发现了另外一样东西。不是他发现,就是观众要发现,不管这个东西多么的微小,一定要有发现。
《坏孩子的天空》从中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东西,他们被别人骂为笨蛋,最后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就是笨蛋了,他们在机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快速成为笨蛋。
《稻草狗》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诬蔑。
第26页
爱
一个整天想着搞别人的人是写不出好故事的。哈姆莱特的自传提示中也提到了爱的因素。
一个创作的小典故,真要去研究,李安总是谈到他对演员的爱。
藏龙卧虎中的武当剑法,周润发指向章子怡的手指暗示着收徒的含义,君子用剑是只能刺,不能砍劈的,章子怡的用剑其实是符合她的性格的。
第30页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海德格尔对哲学的解释,人诗意的生存。
《末代皇帝》我们永远都生活在洞穴之中,我们只能看到世界的局部。《戏梦人生》《末路狂花》《魔戒》就是一个比喻。人类的生存处境的看法,这种看法是来自小处,可是真正的小处就是大处,一定是可以以小见大的。指东打西的含义,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作者,但是剧本也不是论文。写作中的两种不好的倾向,论文和为了故事而故事,其中没有自己真正的体验。
第32页
观察生活的能力
想象力,哈里波特知道如何将一个儿童故事和侦探故事融合在一起。人也要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沉浸在其中就能获得某些特别的知识。学问有些时候也是散文,黄仁宇为什么从一个国民党军官成为了一个明史专家,是想要知道中国为什么击败不了岛国的缘由。这种原因可能在500多年之前的明朝就已经落实了。这种思考还是有意思的,在历史之中去寻找真相,类推法,拓跋史探的意义,这个民族就是一个生活的故事,为什么要推行残酷的子贵母死的政策,为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王朝,因为长期和周围的民族斗争之中,让他们获取了非常多的生存经验,长期的潜伏让他们获得了大量学习机会。
任何表面上的事情必然背后是有一个真相存在的。
真相早已存在,人几千年来的处境是毫无变化的,需要我们去想象一下。
杀人回忆,知道将表意和一个变态案件结合在一起,一个很有意味的结局。
想象力的游戏·知道去营造一些特殊的关系,美人的故事,父女的故事(田村正和、松隆子)的故事,其实是拿人际关系开玩笑。公寓的故事,男主人公发现自己寓所的女人居然是自己一直爱着的人。如何将自己的人物处于一个非常的处境。这个处境之中人物才开始对自己的存在展开了真正的思考。
第二章
结构图谱
37页
故事设计术语
详细导入对话的概念,剧本基本是围绕着一个对话的关系展开的,简单的例子就是美国往事,复杂的例子就是哈姆莱特了。
当然也有自说自话的东西,但是需要有很强的同感。
有些时候一个行为已经能够展示一个人物一生的追求。
这个人物可能是伟大的。《教父》、《苍狼》迪伦马特的小说故事。
也可能是渺小的《末路狂花》、《卡利多的方式》《罗塞塔》这个渺小的欲望其中有着所有人的向往,不需要奇观,但是能够触及到人的本质。
或者是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通过故事来传递《末代皇帝》,《现代启示录》,或者是伍迪·艾伦的电影,一生都是在说对于知识分子的看法。
塔尔科夫斯基的《安德烈·鲁伯廖夫》对于俄罗斯精神的看法,特别是重要铸钟的段落。这个隐喻很厉害的。
结构
其实就是到底在说一个什么故事。人物的追求有时候就构成了结构,中央车站,孩子到底能不能回到故乡。
《教父》,关于黑社会我们知道许多,这个故事却被转化为一个亲情故事。
《美丽心灵》的故事。一个天才和自我战斗的故事,天才给他带来了许多喜悦,不过也给他带来更多的伤痛。
《刀锋》的故事。
事件
《末路狂花》的事件,表面上是向着坏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也是两个人自我解放的过程,只不过自我解放的代价如此大。
《霸王别姬》表面上是事业的成功,但是其实际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实际上在谈一个信念问题。影片的主角并不是梅兰芳,虽然这是梅派代表作,一个小八卦。知道卢燕吗?
《七武士》虽然他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毫无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山贼在影片中只是一些次要的脚色,菊千代为什么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由他的身份引起的。
《唐人街》事件的转换过程,由一个案件转化一个政治案件,再一次转变为一个家庭悲剧。
《克莱默夫妇》他失去了许多,但是他也同样得到了许多。工作虽然失去了,但是他从中获得了许多。
场景
小的段落之中有着和大段落同样的技巧,如何来升级冲突。给人物的每个行动以依据。
《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水井场景。以及愤怒的公牛之中的几个场景的解读,应该好好捉摸。
不断升级的变化。
《卡利多的方式》中导致他死亡的场景。他本来已经摆脱那几个黑手党了,可是他还要回去。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米兰家中的场景,虽然是独角戏,可是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个少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青年,本来是恶作剧的一个行为,突然升格为成年礼了。
罗贝尔·布莱松的场景,特别是金钱中的一些变化,他保留极度的仪式感,除掉了戏剧性很强的场面,场景和场景之中构成了意义。
节拍
《卡利多的方式》同样可以解释。
《猎鹿人》场景中婚礼的场景非常大,也有着节拍的变化,陆战队员的出现,使得影片的结构有了一个变化。
《教父》开场婚礼中节拍的变化。麦克尔的出现,欢乐,安静。房间内外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几个人如何展开。
其实是如何翻出最后那个东西是什么,这个其中有着一个总体的氛围,有着一些变量,如何使得这些变量影响那些变量。后面的东西决定了前面的东西如何去写。
一定要有一些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明确的东西。使得这些场景具有意义。
好坏丑最后一场的变化。
序列
《猎鹿人》中,美国故乡还是在西贡的生活。尼克的抉择,电话之前,我们可以看到林达的照片,妓女的生活,
《温别尔托·D》的自杀场景,我和狗的关系。电影史上最好的非人类演员
幕
哈姆莱特中的幕结构。五幕结构在猎鹿人中的应用。主题讨论,归来吧
站台中的幕结构,希望到底有没有
末代皇帝中,逃脱到底有没有可能性。
猎鹿人之中的幕转化。
幕的构成,其实人物的一个动作的几个过程,这其中的变化只不过是几个讨论的流程。
故事(p49)
出租汽车司机,一旦产生了对自我或者是世界的重新认识,确实是无法回头的。
《英雄》就是在谈论一个自我认识过程,不过谈论的主题对于肤浅。
推销员之死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自杀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行动了。
卡利多完全证明了自我的价值。一个过去的毒贩在火车站被打死了,但是他的心中仍然有梦。
工作的被讨论,罗塞塔
p52
《百老汇上空的子弹》《火之战》
《搜索者》一个大小情节皆有的例子,内心的冲突和外在的冲突。
多重主人公《光猪六壮士》《六个相扑少年》《shall we dance》
次情节的运用《藏龙卧虎》
P54
关于经典设计的定义。
一定要注意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一定义。为什么呢,主人公一定要受到伤害,或者得到改变,这段故事才算完成了。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变化,才能引起别人的同情。
这一段是非常关键的,到底是和在抗争,愤怒的公牛和卡利多都做的非常好。
那种抗争在生存电影之中,被转化为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两个人打来打去。
在高级一点的电影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式变得复杂了一些。
线性时间与非线性时间之间的差别,其实这也是一个电影结构问题。非线性的电影用另外一种思想来串联他们的思想,低俗小说之中的传统结构的东西。屈伏塔是唯一一个出现在三个段落之中的人,一种悲剧感,对原来的电影的反驳。
最小主义的电影其实并不好弄,要有真正的思想嘛。
主动主人公和被动主人公
内心斗争如何去寻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困难的问题。如何去选择则变得很重要。
王家卫电影
因果关系和巧合,内部有些联系,如何将这种内部的联系贯穿起来。传统事件之中一定要有因果关系,这种东西一定要非常明确,比如可以从我提及到三个题目之中去追寻这种因果关系,也可以在社会线索之中去追寻这种关系。
连贯现实和非连贯现实(高度的抽象能力)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周星驰的电影,迪伦马特的戏剧。生命中的隐喻,庄周梦蝶的故事,任逍遥中运用的并不好。
下一次我们可以看看《巴顿·芬克》
德州巴黎的现实感,有些事情发生了就不能再更改了,我们可能总是被我们的过去决定着,现在应该干些什么,迷失的有意思的东西,推销员之死得方式。我们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彭德怀的故事。思想的癫狂性,思想者是小教派,必然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之下,所以大家不要有思想,比较好。
变化对静止
外在的变化:生存的处境的变化;战争之后《猎鹿人》,妻子走后《克莱默夫妇》,感情的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变化的深层次中,如何将深层次中的行为进行外化,或者是电影化则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租车司机》,《现代启示录》,安哲罗普斯基《永恒的一天》使得作家的一生和巴尔干历史发生联系,并且通过黄衣服的孩子形成关系。作者找到了一个非常时刻,作家死前的一年。《四百下》中儿童的变化,越是得不到越是有反抗的激情。
变化的笑料,不变的东西,《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重庆森林》偶然表达了这种都市生活的实质性。多读书,荒诞的情节其实来自于荒诞派戏剧,对于观众的接受程度有一个敏感的预测,傻瓜电影。
好莱坞性质的电影,比如电视剧中往往会符合这一原则,但是在24小时中这一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被保留,某种程度上被破除,男女关系的设置其实极其符合保守的道德观。杰克和他的妻子女儿永远是安全关系,和女助手则是一个危险关系。心理上的安全岛效应。叙事作品中的音乐性问题。
P70
电影的梦本质,导致了大情节电影的盛行。
当今中国电影的道路在哪里?如何成为一个导演,首先要有一个好剧本,然后要有一个好的短片,让人相信你有成为导演的能力。艺术电影和非艺术电影的区分点在什么地方,《小武》和《陌生天堂》的区分,可复制性的重要点。
没有思想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昆丁的失落。
好剧本必须有一个好的话题性,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的意义,比如美国胖子麦克·摩尔的选题比较好。比如保龄球凶杀案,可以与电影《大象》比较,纪录片更加关注话题性的。或者另外一种纪录片的叙事性,铁西区其实谈论并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过其中的影像的质感很不错的。可以分析一下《霸王别姬》的话题性,同性恋问题,京剧问题(神秘的东方艺术),时代问题。为什么名著会被反复的改编呢,因为其中的原因本来有着大量的读者群体。所以电影的本质上还是一门生意。
P72
为什么大情节电影的盛行,总的来说劳动人民都活得不容易。生存电影还是生命电影呢。
P73
伍迪·艾伦电影的长期性,票房的无法计算性。
P74
作家必须精通经典形式
小情节和非情节是对经典形式的反应。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于完整世界的看法,托尔金就非常不喜欢莎士比亚,他有心中的理想世界,当然也就不会喜欢俗曲(哈罗德·布鲁姆)。魔戒的最大的读者群其实是嬉皮士们。他不喜欢汽车,不喜欢音乐,因为他心中有着自己的梦想世界,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写的英雄很厉害,但是写情感就没这么厉害了。
摇滚乐就是一种对于经典世界的反抗,一种对另外世界的看法。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不需要有经典的解释。新白雪公主的故事。人也可以变成一只虫子,人生也是无意义的,巧合的,比如博尔赫斯的从埃及到巴格达的故事。
第五代电影的失落感,比如李自成的第四第五卷的失败,也处于这么一种情况,姚雪垠其实就是另外一个托尔金(他是在写英国史,神话角度的英国史),他在通过李自成来写共产党的历史,可是突然党变了,历史也就变了,这种东西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第四第五卷很失败的原因。第五代的大历史命题无从谈起。作品如何和时代产生一种对话感,真正伟大的作家能够找到那种万古不变的东西。
希望编剧和导演都是理性的人,能够理性理解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这个时代的人们到底希望展示什么。而不是只凭借自己的非理性本能。所以不能现在流行三段体,其实时代的诗人也是简陋的思想家,通过故事说自己思想的人,当然首先要有思想。
王家卫原来也是一个商业片编剧
经典的预期,《沉默的羔羊》西部片的变化,科幻片的预期,打斗片中坏人的人性因素。我相信生活就是这样的,那么你在其中是可以找到你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的,比如《教父》、《阿拉伯的劳伦斯》、《哈姆莱特》人几千年来思考的问题并无太大的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经说过自己其实写作就是要看到人性的黑暗面。
P80
时代感,是否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比如武侠小说中的世界,有一些电影必须去强调时代感。
时代感的借用,比如《路上行舟》、《现代启示录》
故事的长度,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去设计你人物的变化。三一律的矛盾就需要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展开,《家庭宴会》,《末路狂花》的故事有多长,《镜子》的故事有多长。《漫游太空》的故事的时间感。
地点的设计,有意义的场景,有诗意的场景,比如众人都提及的《奇遇》的场景。
P82
故事的背景,故事的氛围,什么样的中国,什么样的美国,《美国往事》理解的美国,科恩兄弟理解的美国,冰风暴中出现的华人形象。什么样的世界,有所收敛才能有所得到,不要瞎编故事,有一个点突然能够打动你,宫崎骏的世界中。
压抑才能产生伟大的故事,毛姆所写的各个作家的传记,就在强调这一点,特别是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关系。
还有一点就是作家只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例如奥斯丁的小说。
P81
有关地点对于影片的设计,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的地点几乎也可以成为他的角色,《奇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风在《镜子》中的运用,精心设计。皇宫在末代皇帝中的隐喻性运用,所以皇帝第一次走出皇宫的戏才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显得很激动,而不像他的自传中显得那样非常的惊慌。
余力为电影中的场景设计。《站台》中反复几次城门的运用。现代启示录中的沿河而上,但这些形式感的运用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世界中世界公园的运用就称不上很成功。
人物内心的冲突层面,《穆赫兰道》中成功将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外化,《愤怒的公牛》中的自我惩罚因素。
《卡利多的方式》中人际的冲突,或者是运用他的道德观来对抗整个国家
《末路狂花》中对抗自己的命运感的东西,对抗整个偏见的成分
《阿拉伯的劳伦斯》在对抗着整个社会,整个英国机构,他将理想赋予了阿拉伯人,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一个隐喻。可是也归结为了失败。因为他在英国人的制度中是得不到满足的,这也就是人性的光芒在闪耀了,就像人工智能之中,编剧直接跳出来陈述了。
中国电影的西方问题。
是否只是青春才值得回忆,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变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韩国电影的一个转变。
爱森斯坦和他学生的对话。
什么样的中国,中国的实质是什么,中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黄仁宇值得一看。
电影界一般来说往往成为最没有文化的地方,这个必然发生一些改变,随着电影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二十四小时意识形态的反动性。
P84
这也是一个导演的成功作品往往是自传性作品的原因。
四百下
阳光灿烂的日子
日落大道
巴顿芬克的编剧故事本性
大为林奇就对他所关心的世界有足够多的认识
谢晋在一个意识形态体系中,他有足够的认识
环境的变化对于电影导演的要求
足够小的故事中其实有着普遍的价值观存在,《刀锋》的故事
足够大的故事中其实有着传统故事的影子。金庸的世界之中必须有着自己的完整性,比如天龙八部之中有一些段落其实就是超越金庸世界的可能性。
P85页
对于背景知识的了解,还是培养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兴趣和了解,一定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或者成为一个思想方面的专家,对于某些史料的了解,或者对于人的心灵的理解和思考,陀思妥看其在西伯利亚的生活背景,渴望得到书籍,在西伯利亚只能得到福音书,他始终在西方传来的现代性的思想保持着对话关系,这是他的专业,所以他对于今天还有着价值。
记忆问题,其实也就是散文训练的实质,实质是在讲述值得记忆的片断,你对于你所经历的人生的理解。压抑问题,必须在一个体制内进行创作,完全的自由写作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少也称不上商业写作了。
想象问题。我在电视剧的创作中经常采取的方式。严歌苓在美国的赌场故事,一个北京的老教授为了帮助自己不堪的女儿天天去赌场。白夜的故事,这个人将如何自己是如何自我和孤独呢,那么他就只有一个交流对象,他并且能够马上爱上她。还有其中的细节问题,女孩早已准备好的信件,我生活中的金毛狮王。
事实问题。实质问题,别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沈从文对于湘西生活的理解,便是他对于中国传统生活的全部理解。
研究对于你的创作的重要性。研究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在梅兰芳之中,我突然发现了宇宙锋的秘密。梅兰芳在上海最火的一场戏,看老鼠搞。
剧本是多种选择,而去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方面。
P93
结构与类型
中国的类型故事
P94
观众对于类型有了预期,既要满足他们的预期,又要打破他们的预期,这点如何去达成呢。现代电影之中的类型混杂。类型如何潜在的符合了大众的心理模式。
吕克·贝松在这个问题上就做的比较好,尼基塔,杀手的身份成为了一个女人,和这个职业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反差,而且成为一个女人的成长故事。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爱情元素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变成一个小孩和一个成年人之间的恋爱的关系,一定要转变人们对于类型的期待。
某些类型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会发生一个转化,西部片的故事。
西部片从表层来看,酒吧,枪手,东部来的女性,马,印第安人。
从深层来看,是正义的力量,以及东部的文明被待到了蛮荒之地,人们对于蛮荒,无法无天的渴望,以及回复到传统的渴望。罪恶需要得到惩罚,观众必须从中得到一种想象性的满足。大众文化或者类型电影之中都有着这种想象性满足的成分。
枪手的神话到了未被饶恕之中变为另外的东西,原来传说之中的西部英雄就是一个穷凶恶及的杀手,他们也有害怕的时候,西部神话都是如何撰写出来的,在一个不要这种神话的时候,一个神话又被说了一遍。小巨人之中对于这个类型的一个换位思考,印第安人在其中变得重要了,从另外一种角度被说了一遍。好坏丑中英雄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家伙,但是有比他们更坏的家伙,这种神话模式也就被保存住了。一些变化其实可以将类型有一个新的变化。西部片是类型模式非常清楚的故事,符合民众的某种潜在的心理模式,比如中国故事之中就多武侠类型,是独一无二的类型。西部故事之中有着一些变化,从最为传统的类型片了,但是这其中几十年来也有着相当大的流变,一个剧作者还是要多熟悉类型,从中找到一些固有不变的东西。老无所依的真正突破的地方,是恶并没有得到什么惩罚,而是一贯善的势力都害怕了,这可能是人生的常态吧。
如何在类型之中找到新的角度,徐克的东西要加上同性恋的因素。
但是这种转变其实非常难以寻找的,好莱坞的奥斯卡奖总是会给这种类型的创新以鼓励的,叙事上的,比如沉默的羔羊,比如与技术结合上的,魔戒。
P95
书上的几种分类形式还是以人物的走向为主的。
爱情故事,如何去体现爱情。利益交换去体现爱情,海岩的故事这点就非常清晰,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就都完成得比较好。
爱情故事写作的难度何在,为什么利益交换去体现爱情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呢。爱情始终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对应,莎士比亚其实写的很清楚了,爱情的感人在于他们跨越的障碍在哪里,也提示了他们一定是有这么一个障碍的,社会关系的障碍。美人之中的爱情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障碍的写作,杀手不太冷也是这样一种模式,障碍在爱情之中的力度。爱情在其中一般都只有一个揭示作用,我觉得其实是在写别的东西啦。
相似与不相似的原则,故事总是和生活要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完全相似,对于观众来说,也索然无味了。所以也要保证一定的不相似性,如何去实现这种不相似性呢,就是需要在故事中创造英雄。剧本之中的人物对于日常事务一定要有一种超越的能力。
现代史诗:中的人物其实也是表达一种对于社会生活的不满,但是这种表达也是可以有喜剧,悲剧,都可能存在。
人类是永恒对于自己的生活会不满的,这种类型其实在中国的表达就表现为武侠了。对于现代生活的一种强烈的不满,只有通过想象性满足来达成了,一种暴力的方式来完成。
战争类型:反战的主题,一般是回到家园已经完全变化了,或者是战争对于人的异化。在我们国家战争类型主要和意识形态宣传相结合。也需要从个体的体验出发,比如猎鹿人之中找到了一个故事,三个美国青年的悲剧,他们从美好的青年变成了饱受伤害的人。
成长故事:这也是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谈故事的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失去什么得到什么。
赎罪和惩罚都是有些基督教含义的概念了。离开中国文化有点远了。都是从主人公动作的质感来谈问题的,考验情节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产生的。拯救与逍遥,终极思想都是脱离开世俗世界,但是脱离世俗世界的根本取向又是如此的不同。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启迪,和受到什么样的诱惑,这都是非常关键的地方,所以在考虑剧本的时候,这是最为重要的需要去设计的地方。辛德勒的转变,坏的变好,这个转变点到底何在,如何发现自己以前的人生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了,这是要讲求变化的点,但是这个本人是不太相信的,这个很难,有一个人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人生毫无价值了,但是这是不可能,非常少发生的事情啦,因为大部分人处于这么一种处境之中,已经毫无脱身的机会了,她只有自己欺骗自己啦,所以只能有绝少数人的才能在这场战斗之中脱身。
喜剧和犯罪,社会,我最近在研究黑色电影,比较有意思,神探就是一部很不错的黑色电影。其实类型之中包含着的东西并不是绝对的,黑帮
一种类型总是试图和另外一种类型发生关系。
需要你对某一类型非常熟悉,你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考察故事。
喜剧电影可以谈谈《子弹超越百老汇》中的身份互换的方式、《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相扑少年》将人物处于一个怪诞的处境。《光猪六壮士》王朔的一些喜剧的概念,就是拿以前最崇高的东西开玩笑,这也是王朔的思想力的价值,这也影响了我爱我家。周星驰的喜剧也喜欢拿自己来开玩笑,他的最高水准我觉得是喜剧之王,就是彻底拿自己开玩笑,有些达到了卓别林的水准。还是一些涉及表演方式的方法,基顿的一些方法,早期默片喜剧中有些肢体上的方式,零度表演,基顿对成龙的重要影响。
P102中谈到喜剧之中是无人受到伤害的。几种喜剧的模式,卓别林对于周星驰的影响,巴斯特基顿对于成龙的影响,比利怀尔德的公寓之中的有意思的喜剧,一正一反的写作方式。
P113
对于社会态度的敏感也对于一个剧本写作者有着很强的影响。必须对于社会和人性有着敏感的认识,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接触到社会的方式,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是历史之中的人。一种对于社会变化的敏感,或者对于某些作品的分析就能看到故事的走向。
所以考察历史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的剧本长活,就是在阅读历史小说之后,因为中国社会是一个早熟社会。他的人情世故在早期其实已经相当的发达了。会很有意思的事情。
传记片的学习,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之中,抽取出一个抽象的故事来。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技巧,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美丽心灵,莫扎特。如何在这个其中捕捉到你需要的事情,而且能够设计出一根主轴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技巧。
如何从创作限制之中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一定要坚持想出办法来。
类型的变化也跟社会心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书中谈及某些电影的变化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才产生的,中国社会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看看什么样的类型故事的变体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一定要有话题性,这部东西不一样的地方何在,一样的地方又何在。
伦理剧问题,历史剧问题
爱情剧问题,武侠剧问题
类型混杂的问题,值得研究一下,比如爱情片就能和许多类型进行混杂,怎么样将爱情片和什么进行混杂起来。
武侠片+爱情剧+西部的因素
杜琪锋的电影将几种类型进行一次混杂。黑色电影+警察和匪徒的合并。
117页
结构与人物
人物和人物塑造之间的联系,再谈《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人物本身构成了结构,人物的思想走向是构成剧本的最重要的东西,事件的编造并不困难。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并不构成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为忧伤而死,才是故事,有情感有联系。
结构电影的方式非常诡异,但是绝对和人物有着相关性。他在真正夺冠时,描写的是他对弟弟和妻子的怀疑。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异常散漫的结构,开始时刻是一个生存问题,变为了一个生命问题,他要在阿拉伯人的世界中建立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后一次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他最后一次的出场只是要前去验证自己的失败。
《四个婚礼与一次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结构电影的方式,恋情的展开,以及对真的情感的确认。反讽的因素在其中的运用,为什么喜剧片中有着如此多的反讽因素,如何去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其实无法在其中构成真正人生感的人物,只得寻求这种方式。但是也找到人生的荒谬感,而不是人生的快感。
《莫扎特》Amadeus的结构巧妙之处,在于牧师的存在,存在着一个心灵的沟通者。能够非常清晰将人物的心灵外化出来。一个对话者在剧本之中的重要性,灵魂对话者在电影结构之中是经常存在的,这和西方的某种宗教仪式是非常相似的,就是天主教之中对神父的忏悔过程。《我们不是天使》中对这一过程的戏仿。
《美丽心灵》也是灵魂的沟通者的存在。灵魂对话者在这里有好的,也有坏的。
从散文训练入手,谈谈前几天的人物训练,训练的真实目的是找到那种压力时刻。
118页
压力时刻。莫扎特的真正天才的揭示在于他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父亲死后他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撞车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这么一个压力的时刻。那个空包弹的设计非常巧妙。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的写法。因为每个人在压力时刻之后必须要表达自我了,其实是为了人物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契机。
但是什么样的时刻是真正的压力时刻,这个设计的高低,还是和剧本写作者的思想深度有着关系,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泰坦尼克沉船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被反复拍过许多次。主要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大家都需要集体表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来。而且在这个群体之中不同阶层的人在压力面前的表述是不同的,观众可以观看这个小世界的变化。
AI就是对小机器人最大的压力时刻,就是他已经彻底没有成为人的机会了时刻,他在实验室中还是发现了无数个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这也否定他是唯一的可能性。这也是一个时刻,最为绝望的时刻。
反证,压力之后的无动作性。《活着》压力之下每一个人的反应。《奇爱博士》DR.st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