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__评价与对策.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63990 上传时间:2025-03-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__评价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__评价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 姓名:谭雪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陈光春 20090401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东盟自 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广西的对外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 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将会有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十七大报告中的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要求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 关系。因此,建立一套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相应的 对策成为了必要的课题。 本文立足于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方 面分析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归纳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 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效益、经济效益、技 术效益和资源、生态环境效益六个大目标出发,构建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性 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分析评价模型,对广西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论文最后提出了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与建议。 按上述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提出本文所做研究的背景、意义,并构建论文的框架, 理清写作思路,提出重点和难点所在。 第二章:阐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界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 第三章: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方面研究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并 用刚OT分析了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构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依据所收集数据计算 出个指标相关值,对广西外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总结出广西对外 贸易发展的轨迹和趋势。 第五章:基于上述章节的分析,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 性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广西贸易与环境指标体系评价对策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Foreign trad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gra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economic.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啪,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SEAN Free Trade Area as well as the setting up of Fan—Beibu Bay economic zone,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shows all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but will be following by a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f1比l 7th report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peopleZoriented,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mand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ll and rlature,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population growth and rcsollrce utiliz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study of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ecome a necessary task. Ⅲs paper basi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size,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analysis’S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撕th SWOT.1f1坞paper build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arget system from six major aspects as trade scale,tlade structure,trade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s,technical benefits and reSOUl'C,eS,eco-environmental benefits.And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Ⅳ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O carry ou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At the last article。We bring forward policies and proposal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foreign trade of GuangxL Part I:Preface makes main efforts i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sets OUt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writing ideas,focus and di伍cult. Part II: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oreign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ean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capacity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target. Part III: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Ⅱ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nd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缸'adc of Guangxi、砸m SWOT. Part Iv:Construction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based on collected data to calcflate indicators related to the valu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to conduct a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the level,80 we can 5ee the tr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and trends. Part V:Based o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foreign trade of Guangxi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e analysis of targeted policies and proposals. Keywords:Foreign Trade;Sustainable Development;Guangxi;Trade and Environment;Indicator System;Evalu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ITI 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陈光春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丝丝鹭:么:么乡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 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剃槲龇刁肇锡钙 翩粹僻影 签字同期:一年易月I p同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问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1.1问题来源 第1章绪论 近年来,国内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愈来愈多,但研究大多数 是基于国家的宏观层面.研究各个省份或地区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较少。具体 到广西而言,除为数不多的一些相关论文发表外,对广西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性研究成果还未见诸学界。这是本文的写作动机之一.此外,本文的写咎还基于 以下广西外贸背景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外贸的年增长速度十分迅猛,2007年全年外贸进出1:1 总额92.78亿美元,增长39.1%。实现贸易顺差9.49亿美元。尽管受年初雨雪冰 冻灾害、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影响,200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仍然实现了 历史性突破。据海关统计,200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为 132.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3.器。全年累计贸易顺差14.2亿美元,增长 49.4%。但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其经济效益增长的背后,高耗能现象一直非常严 重。直到2006年,广西的GDP能耗才出现四年来的首次下降,比2005年下降了 2.5%。 广西的主导出口产品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 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也主要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产品,很多出口企业仍靠低价而不 是品质和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工业制成品中的精加工、 深加工产品出口较少。由于这些产品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广西出口产品只能以价 格竞争跻身国际市场。 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广西的出口竞争力较弱。一般而言,由于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高,因而它们在国际市场上较一般的工业制成 品有竞争优势.而目前广西这两项产品的竞争力仍然较低。2007年广西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2.5亿美元,占出口的比重为4.9%,而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 的比重为28.6%。2007年广西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为25%。而全国机电产品出 口占出口则为57.6%。由此可见广西的经济增长、外贸增长是典型的“资源一产品 —污染排放”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关注得更多的是数量上的增长,忽略了资源 节约、生态平衡、结构优化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要重视经济增长、外贸增长的各项指标,也要同 时重视环境资源指标,这就必须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外贸的可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持续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西对外贸易走的是外延式粗放型、以数量换取外汇的发展道路。 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能源以及恶化生态环境基础上的.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然推动了外贸出口绝对额的增大,但效益不高.在投入产出 比例低、经济效益差情况下的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很大浪费,并产生了严重的 环境污染,从而加大了外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 验,如果在经济处于迅速增长的阶段经济效益不高,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就会缺 乏基础和动力。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广西对外 贸易发展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但据南宁海关的统计,我区出口产品中占有较大比 重的仍然是资源性或是初级产品,农业资源性产品如纸材、活猪、植物编织品等, 工业初级产品有未锻造银、铟锭、氧化锌、钢铁、铅锭、肥料。在这种粗放型的 增长方式下,由贸易产生的市场扩展和经济增长导致稀有自然资源加速退化和枯 竭,生态环境恶化,其发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促进外贸、经济、生态环境 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对外开放的各个方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努力减少外贸对 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研究广西外贸增长、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广西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 谐社会一的概念,更是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一个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发展阶 段,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十七大提出的科学 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绝不只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不是片面、不计代价、竭泽 而渔式的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出现是近20年的事,是在人类面临的人 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学的 一个研究前沿。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l:增长的极限》。 该报告的结论是:人类社会经济的无限增长是不现实的,而等待自然极限来迫使 增长停止又是社会难以接受的。因此,避免出现这种前景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 2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即“零增长",或者是“协调发展一。lIl但~般认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个 结论和观点存在明显的缺陷。然而,其积极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它所阐述的“合 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一,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 生生物基金会(孵F)共同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团对可持续思想给予了系统 阐述,指出:“强调人类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 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入需求与欲望的能力气 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 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刚至此,一个较为系统的全球性可 持续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已经形成。 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高度认 同上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 等5个重要纲领性文件14】,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在可持续发展的纯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现有的成果主要有: 1、包含环境因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代表人物是K00mns和Cass(1965)。该 模型支持来自经验研究的“Kuznets假说一。[51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通过 对42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网,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并 于1993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年Panayotou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于是 Panayotou、Dasgupta和Maler借用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倒U型曲线关系 的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之间的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并称之 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其含义是: 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较轻,但其恶化程度随经济增长而加剧,当该 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 2、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代表人物是Lopez和 Chichilinsky(1994)川。该模型认为,由于环境资源的负外部效应,使得完善的产 权保护与有效的市场交易体制成为决定环境是否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恶化的关键因 素。 3、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该模型摆脱了新古典模型中长期人 均增长率被外生技术进步率所钉住的束缚,使得分析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该 研究认为,一般情况下,最优的污染控制要求一个较低的稳态增长率,且严厉的 环境标准有利于经济维持最优的持续增长。但最优均衡解的结果对于代表性消费 者效用函数具体形式的设定却很敏感。代表性研究有R6mer(1986,1990)和Lucas (1988)等嗍. 3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外,Antweiler、Copland和Taylor(2001)以及Copland和Taylor(2003)19j 通过建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探讨了自由贸易对一国环境影响的结构效 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以及环境Kuznets曲线(EKc)的内在机理,为研究开放 经济条件下一国贸易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三者关系提供了一个值得 借鉴的分析框架。 在经验研究方面,Grossmaa and Krueger(1991)EI四在分析NJIkFrA协议的环境 效应时,首次实证了环境一收入倒U型关系的存在.现已有众多学者认为:国际 贸易是解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重要变量.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开展将扩大经 济规模,因而直接增加了污染经济活动,国际贸易也具有结构效应、技术效应。 1.2.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方面对贸易与环境的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 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在‘生存与发展》报告中首先比较正式地提出了中国在 发展与变革中遇到的人口、环境与生态等问题IllJ。1994年我国发布‘中国21世纪 议程>之后,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渐入佳境。1996年,我国政府 宣布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沈根荣(1997)认为112】,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转变旧的外贸发展战略, 制订我国外贸发展可持续性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要求,也是我 国对外贸易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能否继续高 效、稳定、长期发展的重要前提,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张作鹏(1998)[u】提出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具有以下几点含义:一是对外贸 易总体规模,二是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三是对外贸易社会效益,四是对外贸易的 技术效益,五是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六是对外贸易资源效益。 进入21世纪后,范金11.J以我国81个大中城市1995-一1997年度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和年人均降尘量的面板数据对环境Kuznets曲线 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除氮氧化物浓度外,其余污染物与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但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转折点处于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高收入水平上。 资树荣(2001)指出【15】,可持续贸易应遵循和体现以下四个原则:即环境成本内在 化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和贸易产品“绿色化"原则。袁伟峰等(2002) 在《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一文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实 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易瑾超(2005年)在‘中国对外贸易的 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深入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现状,总结出我 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不可持续性表现及存在原因,探讨加入WTO对我国对外贸易可 .I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初步建立起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衡量标准。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进行中国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但从现有公开 的文献来看,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而针对广西的情况,同 时把对外贸易、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纳入到一个统一分析框架下的一体化可持续 发展研究还相对很少. 1.3研究的结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l、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绪论,主要提出本文所做研究的背景、意义,并构建论文的框架, 理清写作思路,提出重点和难点所在。 第二章:阐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界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 第三章: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方面研究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并 用SWOT分析了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构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依据所收集数据计算 出个指标相关值,对广西外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总结出广西对外 贸易发展的轨迹和趋势. 第五章:基于上述章节的分析,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 性的政策和建议。 2、论文的创新点 (1)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资源、生态 环境效益六个大目标出发.构建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体系,为评价 广西外贸与环境的关系创建一个可操作的技术平台,拟解决在广西外贸问题研究 中存在的定性而不定量的问题。 (2)基于环境的角度考虑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针对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 发展能源使用上的问题提出了制度、对策上的创新,考虑到了循环经济。 (3)比较全面地论述广西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在对策中把服务贸 易纳入广西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考察范围。 3、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5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圈1.1论文的技术路图 6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1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帕cD的成员们. 把经过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J1嚷交联合国大会,正式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模式,将●可持续发 展一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 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与搿发展”的统一,一是要人类社会谋求发 展应以当代人及后代人的发展和环境需求并重;二是环境保护必须成为发展进程 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一定义包含 的思想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目前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维持全球生态环 境良性循环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三大目 标,其核心是协调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维持人类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 济的持续增长. 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 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尤其是工业 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类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工业社会的八大公 害事件3以后,人类紧接着又迎来了地球变暖、生态环境失衡、臭氧层遭到破坏 以及生物多样性消失等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害问题.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 球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与“发展"的统一,它至少由两个概念组成, 即哆可持续性一和“发展一.对。可持续发展一完整的理解应该是:(1)_发晨- 不应该被狭义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群生活 条件的提高。因此,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将是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 协调与发展。可以说,这三方面制约着发展:从生态上看,要求保持陆地、水体 和大气的各种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从经济上看,要求产出超过投入,或至少与 投入平衡,以达到物质财富的增加:从社会上看,要求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秩 序的和谐,国民素质的改进,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的昌盛,社会状况的改普与 行政体制的进步等,同时要求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必须保持在社会反对改变的忍耐 力之内,这使发展成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在三者中,生态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 因为它是地球生命的支持系统。(2)“可持续性一.近代可持续性的概客源于对“环 境承载力一问题的认识。所谓“环境承载力",即~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 7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提下,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 经济规模的大小。显然,地球的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从而引发了对可持续问题 的探讨.近代可持续性的概念可概括为,现存的生态状况需要在一定福利水平上 维持人类的其中包括人类后代的生活.针对发展问题而言,可持续性最基本的条 件是维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即从生态问题出发,可持续性还涉及到了经济、 社会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可持续性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种 主要的解释。从经济学角度看,即以最小量的资本投入获取最大量的收益:从生 态学角度看,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其中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关键: 从社会学角度看,即保持社会体系的稳定性。减少它们之间的毁灭性碰撞,其中 促进代内与代际公平是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 续性。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充分条件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 解为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 2.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 2.2.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社会发 展的持续性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持续性,要求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 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寻求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的同时,应兼顾社 会、环境、资源、技术等问题的同步发展,兼顾对外贸易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从狭义上来说:外贸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外贸与生态环境、资源及社会效益协 调统一的发展,是指在时间上不能牺牲后代人利益、在空间上不能牺牲其它国家和 地区利益来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广义上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是从。可持续发展力 一词本身去理解的,概括而言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发展与其经济、生态环境、 社会发展、社会效益、人类未来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一种持久的发展,也就是在遵 循外贸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健全外贸体制,完善外贸运行机制,提高外贸效 率,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外贸资源,保证外贸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相 互协调,稳健发展。 对外贸易必须要和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将外贸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 态环境的改善、社会生活的和谐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和评价,使得社会的福利随着 贸易的发展而增长,而不是相反,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含义. 3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它通过 商品、技术与服务的跨国交换,满足进口国消费与生产的需要,促进贸易国的经 济增长,同时在贸易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少, 从而减少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国际贸易对环境的需求。从静态方面看,对外贸易可 持续发展是符合一系列原则的制度安排,实施这一制度会使一国的福利得到提高。 同时。从动态角度解释,“发展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应体现 贸易与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而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这一 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一国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 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在内的广义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过 程,其实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外贸易经济利益的增加。 , 2.2。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本文认为可持续贸易应遵循和体现以下四个原则:即环境成本内在化原 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和贸易产品“绿色化一原则。ll列 l、环境成本内在化原则 所谓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就是把环境成本纳入商品的市场价格中,而不是避开 (环境成本外在化)。环境成本包括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商品以 及克服上述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费用。可持续贸易要求 遵循环境成本内在化原则,就是要使贸易商品价值中包含资源与环境的价值。环 境成本内在化,从短期来看,这一理论似乎会给企业带来增加产品的成本问题, 但从长远来看,可以促进企业改善产品结构,增加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达到降低污染、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对自由贸易必将产生一 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边际成本优势的突破,但同时必须承认,环境成本内在化更 加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消灭贸易壁垒。只有企业考虑到环境成本时才会采取许多 手段降低该成本,从而引导产业向绿色化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在这样的情况下就 会不攻自破。从这一角度来看,牺牲短期的利益而赢得长远的良性发展是具有重 要意义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展开,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意义就在于弥补传统 的自由市场经济及经济法制的缺陷,代替其只考虑直接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效益的理念,从而可以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全过程。 2、自由贸易原则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由保护贸易体制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的一种过 程,其目标是逐步减少各种不合理的贸易限制,其意义在于通过资源、产品、技 术及服务在国家或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国家人民的需 9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提高世界各国的福利水平。显然,贸易 自由化是有利于发展的。 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但是。世界任何地方的环境 容量都是有限的,即由于当地资源的限制,环境在满足居民的需要方面都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完全拥有本国或本地区居民所 需的充足的资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资源品种或数量上的短缺。如果没有自由贸 易。要满足本国居民的需要就只能依靠本国领土内所拥有的资源,这只能加剧本 国环境容量的矛盾,并最终导致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贸易自由化使得 资源和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自由流动,从而沟通了各国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资 源短缺的国家通过资源的进口克服了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资源和环境瓶颈。极大 地满足了本国居民的各种需要。同时,稀缺资源和产品的进口替代了本国的开采 和生产,从而避免了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无论是从单个国家还是从整 个世界的范围来看,这都大大提高了环境容量,有益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所有国家的所有人民享有公平地利用资源的机会和经济发 展的成果。它包括两面:一是代内公平,即范围内同代人之间的公平;二是代际 公平,即经济发展在保证当代人福利增加的同时又不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在对 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离不开公平性原则。一些发达国家借环境成本内在化措施 对进口产品实行歧视性待遇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 实。例如,有的发达国家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征收的环境税有差别,发达国家 还利用环境标志认证、绿色产品认证、S10140(X)认证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 品进口。另外,发达国家以自由贸易为借口,对本国资源减少消费,却大肆从发 展中国家进口资源性产品,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源衰竭,生态系统退化,这实际上 也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发达国家以 牺牲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的代价的贸易往来。 2.3对外贸易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2.3.1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积极影响。绿色环保产品的兴起进一步优化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随着人 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日 益增大,绿色营销也将日益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重点。 2、消极影响。近年来,由环境保护引起的贸易纠纷成为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 的焦点。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不少工业化国家采取了单方面行动,限制进 IO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口,这些单方面行动引起了大量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绿色壁垒"成为国 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由于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和“新贸易保 护主义一的抬头,许多发达国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服务于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的武器,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这些“绿色壁垒" 种类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其核心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限制进口之实。使 发展中国家防不胜防,十分被动。这就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 题上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2.3.2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l、积极影响。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贸易源于市场分工,进而调节商品和服务 的生产与消费。因此,贸易是与商品和服务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联系在 一起的(如图2.1).各国之间的贸易会影响到各国商品和资源的价格、收入、生产 和消费的模式等各个方面。由于贸易影响国民经济,而国民经济又影响生态系统, 因此,可以说贸易在间接地影响着环境1171。 环境 原材料川易——生产——贸易一消费——贸易—-痿弃物 I L l l l I I 图2.1环境与贸易. 首先,国际贸易可导致生产专业化,提高收入水平,加快技术开发,为环境 创造更多的资源,并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提高了环境和经济的效率. 对环境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