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研.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855527 上传时间:2025-03-0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xx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xx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xx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xx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背景1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四、项目概况3五、报告编制单位情况4六、编制依据4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一、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天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需要6二、项目的建设是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7三、项目的建设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需要8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0一、项目建设内容及功能10二、项目建筑规模的确定10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4一、项目选址14二、建设条件15第五章 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局18一、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18二、总平面布置18一、编制依据20二、平

2、面设计21三、立面设计22四、剖面设计22五、结构设计22六、内外装修设计23七、无障碍设计23八、人防设计23第七章 公用工程24一、给排水工程24二、燃气工程27三、采暖、空调及通风工程28四、供配电工程29第八章 环境保护33一、编制依据33二、环境控制目标33三、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33四、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35五、环境绿化36第九章 节能37一、编制依据37二、能耗种类及能耗量测算38三、节能措施39四、能源计量与能源管理42第十章 消防工程44一、编制依据44二、总图布置44三、建筑防火设计44四、消防给水系统45五、采暖通风系统45六、消防供电46七、灭火器配置47

3、第十一章 抗震设防48一、编制目标48二、编制依据48三、抗震设防48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防疫49一、编制依据49二、危害因素分析49三、安全与劳动防护50四、卫生防疫51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及管理52一、项目组织机构52二、项目管理52第十四章 项目实施进度53一、项目建设工期53二、项目实施进度53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方案54一、招标范围54二、招标组织形式54三、招标方式54第十六章 工程估算与资金筹措55一、编制依据55二、编制说明55三、投资估算56四、资金筹措60第十七章 财务分析61一、编制依据及说明61二、基础数据61三、项目收入的测算61四、项目支出的测算64五、综合分析66

4、第十八章 社会评价68一、项目社会影响效果分析68二、项目适应性分析68三、社会风险分析69四、社会评价结论69第十九章 结论与建议70一、结论70二、建议70附件71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二、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老龄化问题涉及整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为应对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形势,立足老龄人口战略发展需求,国家及天津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

5、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28号),要求“建立健全老龄战略规划体系、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龄服务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和老年群众工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年,天津市政府颁布了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津政发201114号),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监督管理规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福利机构和社区老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公益性养老服务

6、设施规模。”2012年,天津市政府颁布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76号)、关于大力发展我市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意见(津民发201242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145号),要求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健康、有序、持久发展,让老人和社区居民享受到安全、实惠、方便、营养的助餐服务,同时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了积极推动天津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北辰区通过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

7、本项目位于天津市北辰区辽河南道与姚江路交口,项目所在地为都市桃源社区,整个桃源社区居民大约为20万人,但是周边一直没有社区服务中心和老年人照料场所。为了积极响应上述文件精神,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社区服务需求,给老年人和周边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都市桃源社区服务中心和普东街社区养老院达成一致协议拟合建。拟建项目总建筑面积6636.30平方米,项目土地权属明确,土地性质为其他公共设施用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北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同时也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给社区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可靠保障。项目已于2012年7月得到天津市北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

8、复。天津晟嵘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委托进行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名称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二)建设单位性质事业单位(三)事业法人张立祥(三)建设单位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宜梦道与曙光路交口处(四)联系人刘俊波(五)联系方式13902079870四、项目概况(一)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二)项目选址及四至范围本项目位于北辰区辽河南道与姚江路交口。四至范围为:东至安悦园小区,南至万达新城小区,西至姚江路,北至辽河南道。(三)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拟建设一栋集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社区服

9、务中心和社区养老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为主体四层,局部三层,总建筑面积为6636.30平方米,其中: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1495.18平方米;都市桃源社区服务中心1998.17平方米;普东街社区养老院3142.95平方米。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四)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190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及安装费1371.78万元,工程其他费用440.45万元,不可预见费87.77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自筹。(五)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拟建设工期为7个月,具体建设工期为2013年3月-2013年9月。五、报告编制单位情况天津晟嵘工程咨询有

10、限公司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10220060035六、编制依据1、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津政发201114号)2、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76号)3、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145号)4、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津政办发201151号)5、关于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意见(津民发201169号)6、关于大力发展我市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意见(津民发201242号)7、关于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等项目立项的批复(津北辰发改投资2012

11、107号)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1总用地面积平方米9455.501.1界内使用面积平方米5523.901.2界外使用面积平方米3931.602建筑基底面积平方米1952.31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6636.303.1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平方米1495.183.2都市桃源社区服务中心平方米1998.173.3普东街社区养老院平方米3142.954建筑密度%35.345容积率1.206绿地面积平方米1410.127绿地率%25.538停车位位389总投资万元1900.0010项目总工期月7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建设是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十

12、二五”规划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全国看,天津市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三位,是进入老龄化最早、发展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天津市老年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00万以上,约占总人口19.5%。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变化相交织,社会养老需求急剧增长。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制度、物质、文化、组织、精神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准备,切实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基本生活,

13、促进老龄事业发展。以推动理论创新、加强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为先导,以狠抓工作创新、推进各项政策落实为重点,以强化管理创新、促进老龄工作干部队伍素质提高为保证,完善老龄政策法规,理顺老龄工作机制,加强老龄工作力量,提升老龄工作水平。以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为主要任务。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由传统的单纯依靠子女和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转变,由单一的分散居家养老向以分散居家养老为主、集中居家养老为辅转变,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二、项目的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养老问题已成千

14、家万户的心头难事、民生大事。天津市进入老龄社会时间较早,截至201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76.4万人,占总人口的17.91%。预计到2030年,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达到333万。为应对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形势,天津市立足老龄人口战略发展需求,围绕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个方面,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建立健全由居家、社区、地域、行政区(县)等四个层面组成的现代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象主要面向社区,由各区县政府统一建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采取低偿和无偿服务形式,向有基本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提

15、供学习、娱乐、医疗、健身、就餐、生活照料等服务,促进人口健康发展。本项目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就餐、生活照料等服务,对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项目的建设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需要目前,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环节。与对少数单位人的管理不同,社区要面对众多的居民,所要承担的管理和服务也越来越多,社区居委会组织承担了100多项的政府职能。因此,通过完善老年群体的养老扶持政策,加快养老福利机构和社区老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规模,最终实现构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职能,确保社区安定有序,建设平安和谐社区。本项目位于公寓,但是这些小区一直

16、缺乏相应的社区服务中心,不仅居民办事非常不便,老年人照料服务设施也不完善。为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本着节约用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原则,项目最终选址在,可以有效辐射周边社区居民,方便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项目建成后,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向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良好生活环境。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内容及功能本项目拟建设一栋集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二、项目建筑规模的确定(一)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1、编制依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

17、4-892、定员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定员200人。3、规模的确定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3.1.1条规定:餐馆、饮食店、食堂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1)餐厅根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1.0.5条规定,“食堂建筑分为二级。一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二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满足基本要求”。餐厅建成后主要服务于老年人,考虑到老年人行动比较不方便,座位应设置比较舒服,因此本项目按一级食堂标准取值。根据规范第3.1.2条规定,“一级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为1.10平方米。”本项目拟建餐厅座位总数为200座,使用面积系数取60%。因此,餐厅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1.1

18、0平方米/座200人/0.6=367平方米。(2)厨房或饮食制作间根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3.1.3规定,“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本项目取1:1,因此,厨房面积不得低于367平方米。(3)公用部分、辅助部分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3.2.6条规定: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3.4.1条规定:辅助部分主要由各类库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更衣、厕所

19、及淋浴室等组成,应根据不同等级饮食建筑的实际需要,选择设置。考虑到就餐者对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空间需求,同时保证助餐中心工作人员办公、操作及生活需求,老年人助餐中心拟适当设置公用部分、辅助部分,类比同类型建筑,公用部分、辅助部分建筑面积按餐厅和厨房面积之和的50%设置,即(367+367)50%=367平方米。综上所述,北辰区普东街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不得小于367+367+367=1101平方米,考虑到老年人对空间尺度的适宜度需求较高,本着人性化设计原则,拟在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最终确定为1495.18平方米,符合规范要求。(

20、二)社区服务中心1、编制依据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J11250-20082、定员社区人口规模为20万人。3、规模的确定根据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4.1.1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的分级结构和规模: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仍按居住区、小区、组团(街坊)三级配置。其中:居住区人口规模为5-8万人,小区级1-1.5万人,组团(街坊)级3000-5000人;配置标准表内一般规模分别按5万人、1万人、0.3万人计算”。都市桃园社区人口规模为20万人,因此按居住区级配置。根据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A.0.4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规定,居住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含老

21、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2000-2400平方米,本项目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998.17平方米,基本满足文件要求。(三)街社区养老院1、编制依据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2、定员街社区养老院床位数60张。3、规模的确定根据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第二十条规定,社区养老院建设规模不足100床的,建筑规模标准参照100床老年养护院的面积指标执行。根据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第十九条规定,100床老年养护院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为50.0/床,因此根据文件本项目建筑规模应为:60床50.0/床=3000平方米。根据标准最终养老院建筑面积定为3142.95平方米,满足标准要求。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

22、件一、项目选址本项目土地权属明确,土地性质为其他公共设施用地。项目周边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完善,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要。二、建设条件(一)社会条件(二)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与范围(三)交通条件(四)配套设施建设条件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所在交通条件良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较好、周边市政设施完善、周边环境没有强污染源,因此适合本项目建设。第五章 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局一、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结合老年人用餐和养老需求以及社区服务的职能,统筹考虑项目的建设内容、建筑面积和配套设施配置,旨在方便老人用餐和养老,让老人感受家庭温暖,尽享天伦之乐,同时方便社区居民办事,

23、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二)规划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亲民便民的原则,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创造更具人性化空间。2、按照老年人年的日常活动规律和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合理安排项目功能分区,各区域既要相对分离,又要联系方便。3、交通组织便捷,并满足消防要求。4、注重绿化空间的整体性、均衡性,营造环境优雅、服务全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养老乐园。二、总平面布置本项目新建建筑为南北朝向,建筑平面形式近似矩形,总用地面积为9455.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636.30平方米。地块形状规整,建筑沿道路呈L型布置,紧邻城市次干道,交通便利。项目共设四个出入口,其中上分别设置两个出入口,方便人员及车辆出入

24、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为了满足建筑消防需求,沿建筑外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且消防车道与地块周边道路相接,车道的宽度及转弯半径均达到消防要求。此外,地块内东侧和南侧设置地上停车位38个,车位排列方式采用直角车位。停车位采用地面铺装植草砖的绿化停车位,并在停车位外围设有大量绿化,这样可以更好的改善周边环境,并利于环保。此外,地块沿主要道路布置绿化带,使建筑与周边道路隔开,营造了安静、良好的办公及生活环境,具体位置如图所示:图5.1 总平面图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一、编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 建标144-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

25、范 GBJ50016-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天津市防震减灾条例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8号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1-2001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 QB1838-9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

26、规范 GB50200-94二、平面设计本项目建筑为主体四层、局部三层,平面布置呈L型,建筑东西轴线长69.72米,南北轴线宽49.42米,建筑面积6636.30平方米。建筑共设有三个主要出入口,分别位于建筑西北侧和建筑北侧,三个主要出入口分别直通建筑三个功能分区,具体为:社区养老院活动大厅、老年人就餐大厅和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大厅,每个功能分区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可以减少人员间的相互干扰;此外,在每个功能分区南侧分别设置一个辅助出入口,主要为办公人员出入口,也可以适当起到缓解人流压力的作用,设置合理。首层建筑面积1952.31平方米,共设三个功能分区,分别为:社区养老院活动大厅、老年人就餐大厅和厨

27、房、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和办公室等。老年人就餐大厅主要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早餐和午餐,可以有效的解决上班族人员家里老人的就餐问题,就餐大厅建筑规模为633.46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建筑规模为272.16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1927.66平方米,共设三个功能分区,分别为:社区养老院老年人休息室、老年人就餐大厅、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和办公室等。其中社区养老院休息室建筑规模为23.03平方米,休息室走廊宽2米。三层建筑面积1927.66平方米,共设两个功能分区,分别为:社区养老院老年人休息室和老年人就餐大厅。其中社区养老院休息室建筑规模为32.03平方米,休息室走廊宽2米。四层建筑面积828.67平方米,共

28、设一个功能分区,为社区养老院老年人休息室,每间休息室建筑规模为32.03平方米。此外,建筑内部还设置了四部疏散楼梯、两部无障碍电梯和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人员使用。三、立面设计本项目为新建工程,立面形式采用了简欧风格,建筑以浅驼色高级涂料饰面为主,亮灰色高级涂料为点缀,层次丰富,尺度宜人,力求营造出新型建筑的时代特色。四、剖面设计在剖面设计中,根据使用特点与使用要求进行设计,以满足办公、就餐、养老,以及采光、通风等要求为前提,进行层高的确定,充分利用建筑物可利用空间埋设各种管线。(一)层高建筑总高度为16.85米。主体四层:首层层高为4.5米,二至四层层高为3.6米。室内外高差0.45米。

29、局部三层:首层、二层层高为4.5米,三层层高为5.1米。室内外高差0.45米。(二)竖向交通建筑内设四部楼梯和两部无障碍电梯,可以满足日常办公、老年人就餐及养老要求。五、结构设计本项目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抗震烈度按7度设防,抗震等级为二级。六、内外装修设计建筑外窗采用钛金框镀膜绿玻。建筑内装修做一般内装修,地板均铺瓷砖地。卫生间地面铺防滑瓷砖、墙面贴瓷砖,其它内墙均做抹灰刷涂料墙面。外墙采用浅驼色涂料饰面,并以亮灰色涂料为点缀,空调板的挡板采用黑色铁艺。七、无障碍设计本项目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保证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严格按“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30、设计,建筑主楼入口坡道、平台、门等均按要求设计,方便特殊人群的使用,人性化而又合理,符合设计要求,无障碍坡道坡度为1/12;此外,设置两部无障碍电梯,方便老年人生活。八、人防设计为四层建筑,总建筑面积6636.30平方米,因此需建设人防工程265.45平方米。由于人防工程建设面积太小,从经济、技术合理性方面考虑,本项目拟通过缴纳人防异地建设费解决。第七章 公用工程一、给排水工程(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3、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主席令第74号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31、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0、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0(二)给水1、水源本项目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在项目北侧区预留接口。2、给水系统供水方式:采用下行上给供水形式。3、自来水用水量预测自来水用水量预测见下表:表7.1 自来水水量估算表4、给水管网布置本项目水源为市政管网供水,供水压力不小于0.24MPa,在项目北侧都市桃园小区预留接口,给水管网在建设场地内

32、成环状布置,供室外消防及生活用水。(三)中水系统1、水源中水使用地区性中水管道,形成分质供水系统,绿化、道路浇洒用水均考虑采用再生水。2、中水供水系统供水方式:供水中水采用下行上给的供水形式。3、中水用水量中水用水量预测见下表:表7.2 中水用水量估算表(四)排水系统1、排水系统本区域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在辽河南道上敷设有市政排水管网。 2、污水排水系统(1)污水管线布置充分利用道路布局,污水干管敷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便于支管污水自流接入。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自流排出。(2)生活污水经敷设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考虑,则污废

33、水最高日排水量为20.27m3/d,最高时排水量为2.03m3/L。4、雨水排水系统(1)绿地内雨水一部分自然渗透,雨水流量大时依靠地形自流排至项目区外道路,建筑物周围道路及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通过设置的雨水管道排至规划周边道路雨水管网。(2)建筑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雨水排入项目内雨水管道系统,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二、燃气工程(一)编制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二)气源本项目食堂所需天然气引自周边原有中低压调压站。(三)燃气用气量估算本项目食堂用气指标测算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食堂耗热指标为1884-2303兆焦/人年,

34、合天然气64.8Nm3/人年,项目共有500位老人用餐,则食堂年耗天然气量约为3.24万Nm3/a。三、采暖、空调及通风工程(一)采暖工程1、编制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2010(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2、热源本项目供热热源引自小区供热站。3、热力管网布置及材料设置冬季采暖供热由市政热力经换热设备换热后提供,供回水温度为60/80。项目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分区域由建筑内部的热力小室引出采暖总管,接至各系统。每组散热器进水管设置温控阀。采暖散

35、热器均采用钢制散热器,承压1.0MPa。管道系统采用热镀锌钢管。穿过非采暖房间的采暖管道及其它需保温的采暖管道,其保温材料采用岩棉保温板。4、设计热负荷指标及热负荷测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636.30平方米,设计热负荷采用节能建筑设计热负荷指标25W/m2,总热负荷为165.91KW。(二)空调及通风工程1、编制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空调系统项目办公区域安装分体式空调器,制冷面积约1998.17,单位面积负荷指标30w/,制冷电负荷为:1998.1730=59.95kW。3、排风系统服务大厅、卫生间、设备用房、厨房、餐厅等均应设机械排风,便于污浊空气排出室

36、外。四、供配电工程(一)编制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50200-947、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二)编制范围本项目电气部分包括动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的强电设计,弱电设计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三)负荷等级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项目工程建筑分类为二类,报警应急系统负荷等级为一级,应急疏散照明负荷等级为一级,

37、其它负荷均为三级。(四)供电电源本项目电源引自附近630KVA变压器。(五)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电力负荷分配时保持三项负荷平衡。(六)用电量负荷估算及无功补偿表7.3 电力系统负荷估算表本工程总用电负荷采用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法进行估算,其值为232.49kW。本项目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232.490.8)+(232.490.80.7) =51543.60因此,视在功率=227.03kVA由于变压器在最大负荷的80%下运行最为节能,因此需要设置变压器容量为227.03/0.8=283.79kVA。本项目周边有一个630kVA变压器,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用

38、电需求。(七)照明配电及照明线路1、电气照明电气照明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供电电压为380V/220V,消防设备、事故照明、垂直疏散等用电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2、照明光源先采用高效节能灯,主要采用光源有直管日光灯、紧凑型日光灯等。3、应急照明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设置应急照明及相应的疏散标志和疏散指示,应急灯、疏散等、出口灯等采用带有电池组的应急电源,应急时间大于或等于30min。(八)防雷接地本工程按二类防雷等级设计。防雷装置尽量利用结构钢筋。电气接地、防雷接地及弱电接地公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小于一欧姆。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连接及局部辅助总等电位连接。变、配电室系统设置过电

39、压及浪涌保护。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电气回路中将设置专用接地保护线,并与相线、N线有效绝缘。凡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控制箱、金属电缆桥架等必须与配电系统保护线PE可靠连接。(九)弱电项目1、设计范围综合布线系统(含通讯、有线电视及网络)、安防监控系统、火警自动报警系统。2、弱电系统(1)通讯、网络系统本项目建筑内设通讯、网络机柜,实现内部网络连接并设安全装置与互联网相联,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外部综合信息服务。(2)有线电视系统本项目从北辰区数字有线电视台引入数字有线电视信号,实现外部信号共享。(3)安防监控系统本项目建筑物内安防监控系统,对建筑内、外及主要房间进行监控,及时显示和

40、报告突发事件,保障安全。(4)火警自动报警系统本项目建筑内设火警报警系统,通过建筑内的设备和外部终端设备实现对建筑物进行火灾监测和报警,并对相应的控制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实现最快的火灾报警和最及时的火灾扑救工作,保证建筑物内人的生命安全、建筑物内的财产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5)综合布线系统建筑内建立支持语音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局域网络平台,信息终端处传输速率最高实现100Mbps。干线系统中,数据传输采用多芯多模光缆。语音传输采用三类UTP大对数铜缆。配线子系统均采用超5类UTP双绞线(有屏蔽特殊需要的采用超5类FTP双绞线,并配屏蔽接口)。第八章 环境保护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

41、国环境保护法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二、环境控制目标1、废气的影响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2、废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二类4、固体废物以无害化处理为目标三、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扬尘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施工期原址场地平整、建筑材料搬运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运输车辆的装卸、施工机械的往来等。2、噪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

42、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1)施工场地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和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2)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施工各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3、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是车辆和设备冲洗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产生的工程弃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建材等建筑垃圾。(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汽车出入的交通噪声等。2、废气废气主要为食堂烟油。3、废水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食堂含油废水。4、固体废弃物项目主要废弃物来自办公、生活垃圾。四、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保

43、护措施(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扬尘对易起尘物料实行库内堆放或加盖篷布,定期清扫施工现场;对修缮时使用灰、泥进行覆盖处理,防止使用时洒落和引起扬尘;施工现场建筑所用的材料采用成品混凝土及与预拌砂浆。经常清洗汽车车轮及底盘上的泥土,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减少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扬尘污染。2、噪声项目施工过程中噪声较大设备应尽量远离场界安置。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采取限时施工、避免夜间施工等有效措施,减轻危害,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一定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产生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尽量避免在同一区段安排大量噪声设备,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声障,最大限度地减小噪声影响。3、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后排入项目周边污水管道,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固体废弃物工程垃圾应在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运,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用袋装收集并就近投放至垃圾收集点。(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噪声治理对空调机组和机电设备采取减震措施,将界内噪声控制在超标值以内,对产生噪声的设备用房建筑结构采取吸、隔音措施;同时对项目的出入口处加强交通管理、减少项目区的交通噪声。2、废气治理废气主要为食堂烟油,在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利用其机械动力将烹饪产生的烟气收集并通过塑料短管排入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