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技术
污染源控制技术是指从源头着手避免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或利用屏障设施隔离污染物,不让其进入室内环境。健康的室内环境只要指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有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是指在室内环境的建筑设计和装饰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生存和审美的要求,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需求。
1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对策
1.1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从理论上讲,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而装修污染是消费者最不愿见到的家族“后遗症”之一。
在新建或改建装修的建筑中,应该尽可能停止使用产生石棉粉尘和产生甲醛的泡沫塑料,尽量使用天然材料或是被证明对人体无害的装饰材料,特别是对购买强化木地板中的甲醛含量,石材的放射性涂料的二甲苯含量更要严格把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自然典雅的实木家具可作为首选,以天然树脂装饰的家具也是较好的选择。选用通气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或避免氡气进入室内。
在装修结束后也不要急于搬进去住,特别是装修进行时就应该保持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通风后再入住,避免低温造成的无味假象。同时,应尽量减少油漆与木制品的现场操作,选用品牌成品。MAGA华耐美家整体家居体验馆相关人士建议,在装修完成后,即使房间内感觉没什么味道了,也要等15至30天左右再入住。在这期间,可以适当开窗通风,由于午间空气湿度相对小一些,比较干燥,容易造成木材、墙漆等开裂,所以通风时间最好选在早晚时间。
另外,选择一些不错的去味清洁剂、活性炭,也可以起到效果,这些产品会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去味清洁的效果。另外,如果需要长时间在室内停留,应注意做一些户外活动,解决居室内的“无形杀手”带来的健康隐患。
集中供热,用电取暖和做饭,或配备性能可靠的通风系统,可能避免燃烧烟气进入室内环境,良好的建筑设计可以减少来自室外的污染物进入室内。正确选择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室内。
1.2室内污染源的处理
室内的主要污染源有:①室内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据国家卫生部、建设部和环保部门抽查表明,目前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这些材料包括油漆、胶合板、刨花板、内墙涂料等,其中便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室内“隐形杀手”。常见的有甲醛、苯等有机蒸气。
②建筑物自身的污染
有些楼盘在冬季施工中使用了混凝土防冻剂。当楼盘投入使用后,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及湿度的加大,另一居室“隐形杀手”——氨气,便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严重的会造成室内环境中氨浓度超标,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③室内家具造成的污染
据了解,由于家具造成空气污染已成为继建筑污染、装饰装修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
据专家介绍,家具的粘合剂及板材中都含有甲醛等有毒气体。雨季施工时,由于室内通风状况不佳,使家具造成的空气污染难以及时净化,这样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解决方法:
一、要注意装修材料的选择。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
二、最好请正规的家装公司施工,在签订装修合同时要提出附加有关室内环境标准的条款,交工时要求提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三、要做好装修房间的通风和空气净化。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量多通风,如没有条件可选用室内通风装置和对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有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四、注意做好工人和入住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特别对于油漆工,在施工中应尽可能佩戴防毒器具,尽量不要在油漆现场过夜,若出现头疼、恶心、气喘、喉咙痛等症状千万不要大意,要及早请医生诊治;
五、做好装修房间室内环境的检测和治理
对于已经存在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应在摸清污染源特性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撒出室内、封闭或隔离等措施,防止散发的污染物进入室内环境。例如,对于暴露于环境的碎石棉,可通过喷涂密封胶的方法将其严密封闭,其成本远低于彻底清除。在有霉类污染的建筑物中应清除霉变的建筑材料和家具陈设。对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胶合板之类散发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盖甲醛吸收剂。这些材料老化后,可涂覆虫胶漆,阻止水分进入树脂,从而抑制甲醛释放。
1.3绿色建材
所谓绿色饰材,是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室内装饰材料,是安全无害,低污染、低能耗,技术先进,工艺清洁的室内装饰材料。国外衡量某装饰材料是否为绿色饰材,必须从产品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直至废弃处理等全过程进行分项和综合评价,对消费者而言,更关心的是使用过程中总的有机物散发量(TVOC)。不同的发达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针对不同的饰材,确定了相应的TVOC值,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发放认证标志或环境标志。例如,德国的环境标志计划始于1977年,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标志认证的国家,符合规定的产品可获得蓝天使标志,该标志已为约80%的德国用户接受。我国于1994年成立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并发布了22项环境标志产品的技术要求。绿色建筑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影响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不仅要能提供舒适而且安全的室内环境,同时应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绿色建筑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式、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并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而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绿色建筑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寻求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和建筑效率之间的协调。
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对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开发。早在1989年,欧共体就规定了建筑,材料不得释放有害气体和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恶化卫生条件的成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也就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制订了有关法规。同时,经过这些国家的努力,不少装饰材料在环保、安全方面也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例如,丹麦为了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推出了“健康建材”标准,规定所出售的建材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上除了标出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标出健康指标。1992年开始制定建筑材料室内空气浓度指标值,提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空气残留度含量小于0.2mg/m3时为无刺激或无不适残留度含量;残留度含量为0.3--3mg/m3时,若存在其他因素的联合作用,则可能会出现刺激和不适;残留度含量为3—25mg/m3时,会出现刺激和不适,甚至头痛。瑞典也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材,目前CiE式实施新的建筑法规,规定用于室内的建筑材料必须实行安全标签制。制定了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浓度指标限值:有机化合物小于0.2mg/m3为一类空气;介于0.2~0.5mg/m3为二类空气。瑞典的地面材料业很发达,出口量很大,出口厂家已自觉在产品说明书上标出产品在4周和26周时,室内有机化合物空气浓度指导限值。英国是研究开发绿色建材较早的欧洲国家之一。早在1991年英国建筑研究院(BRE)曾对建筑材料及家具等室内用品刘.室内空气质量产生的有害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臭味、霉菌、潮湿、结露、通风速率、烟气运动等调研和测试,提出了污染物、污染源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涂料、密封膏、胶黏剂、塑料及其他建筑制品的测试,提出了这些建筑材料不同时间的有机挥发物散发率和散发量。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在相对湿度大于75%时,可能产生霉菌,并对某些人会诱发过敏症。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提出了建议,井着手研究开发了一些绿色材料。
目前,开发和应用绿色饰材正成为我国室内装饰材料和配套产品的发展方向。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国内取得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饰材产品为数不多,这给普通消费者识别和选用绿色饰材造成了困难。 一般来说,装饰材料中大部分无机材料是安全和无害的,如龙骨及配件、普通型材、地砖、玻璃等传统饰材,而有机材料中部分化学合成物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它们大多为多环 芳烃,如苯、酚、蒽、醛等及其衍生物,具有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可导致人各种生理和心理的病变。居室的污染源不可尽数,而目前关注的焦点是在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有机挥发物(VOC)上。世界著名科学家莫勒夫指出,长期处于含有VOC气体的环境中,在感官方面会造成人体视觉、听觉受损;在感情方面造成应激性、神经质、冷淡症或忧郁症;在认识功能方面造成长期和短期记忆混淆或迷向;在运动功能方面造成握力变弱、振颤或不协调。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装饰材料中,不少密度板、刨花板、胶合板及复合地板使用了含有甲醛的胶粘剂;油性多彩涂料中甲苯和二甲苯的含量占20-50%;普通PVC树脂墙纸,加入了大量增塑剂和重金属添加剂;地毯背衬胶乳纤维衬底含有4-苯基环己烯;连品质较好的聚氨脂油漆,其溶剂亦是二甲苯。这些物质在室内不断挥发,如果空气流通不畅,其浓度就会不断增高,给人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此外,一些非阻燃性的塑料墙纸、玻璃纤维布、化纤地毯、涂料和含有石棉的板材,老化后散落下来的纤维和尘埃悬浮于空气中,易吸入人体内,大于5μ的颗粒便难以被气管和肺吸收,若不断积累也可能致病。为了避免因选材不当而导致居室环境污染,笔者针对当前家居装饰的现实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1、墙面装饰材料的选择 家居墙面装饰尽量不大面积使用木制板材装饰,可将原墙面抹平后刷水性涂料,如正规厂家生产的丙烯酸类乳胶漆、新开发的硅酸盐无机涂料等。如果经济状况较好,则可选用新一代无污染PVC环保型墙纸,甚至采用天然织物,如棉、麻、丝绸等作为基材的天然墙纸。 2、地面材料的选择 地面材料的选择面较广,如地砖、天然石材、木地板、地毯等。地砖一般没有污染,但居室大面积采用天然石材,应选用经检验不含放射性元素的板材。选用复合地板或化纤地毯前,应仔细查看相应的产品说明,了解材料的组成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若数据不详,最好不用于卧室或儿童房装饰。若采用实木地板,应选购有机物散发率较低的地板粘接剂。 3、顶面材料的选择 居室的层高一般不高,可不做吊顶,将原天花板抹平后刷水性涂料或贴环保型墙纸。若局部或整体吊顶,建议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硅钙板、埃特板等材料替代木龙骨夹板,这不仅能有效减少室内污染源,而且能防止吊顶变形,提高其防火防潮性能。同理,隔墙材料的选择,建议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硅钙板、埃特板等制成轻质隔墙取代木龙骨夹板隔墙。 4、软装饰材料的选择 窗帘、床罩、枕套、沙发布等软装饰材料,最好选择含棉麻成分较高的布料,并注意染料应无异味,稳定性强且不易褪色。除应查看布料出厂厂家之外,还应观察其色泽是否均匀,图案是否清晰,手感是否舒适,以判断布料品质的优劣。 5、木制品涂装材料的选择 木制品最常用的涂装材是各类油漆,是众人皆知的居室污染源。不过,国内已有一些企业研制出环保型油漆,如雅爵、爱的牌装修漆、鸽牌金属漆等,均不采用含苯稀释剂,刺激性气味较小,挥发较快,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对绿色饰材测试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加上饰材市场行为也不规范,有的材料生产厂家或商家故意隐瞒产品的真实成分,甚至打着绿色饰材的幌子进行促销,难免使非专业人士受骗上当。在此,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轻信非专业性的广告宣传。对于厂家或商家的广告宣传,要多了解有关资料和细节,查阅有关书籍,货比三家,理智地进行分析比较。不要光看厂家或商家提供的小样品,最好能考察采用该种材料已完工的实际工程。即使是对以境外环境认证为名进行宣传的产品,也要慎重选用。 (2)、不要迷信名牌。产品的知名度高,并不一定代表其质量上乘,更不能表示其不含有害成分。例如,某名牌复合地板,其甲醛含量明显超标;某名牌木芯板,板材质量不错,但其中的有机挥发物含量高,制成家具数日后,一打开柜门,浓烈的气味扑鼻而来,熏得人眼泪直流。 (3)、选择正规企业的饰材产品。特别是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或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这类企业生产较规范,质量有保证,对绿色饰材的开发研制较为重视。即使其产品对消费者构成了伤害,受害人也可进行索赔。 (4)、了解他人对某种饰材产品的使用情况。以涂料(含油漆)为例,如果施工完成,并经过一个星期的自然通风后,居室内仍然感觉到其刺激性气味,则说明这种涂料的有机物散发量较高,最好不要选用。 综上所述,家庭居室污染源不容忽视。为了您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请选用绿色饰材!
2室内甲醛的污染源控制
甲醛主要危害:
室内甲醛和苯是导致白血病的两大重要污染物。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发癌症、白血病,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 相关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甲醛含量为Ⅰ类民用建筑工程需≤0.08毫克/立方米、Ⅱ类民用建筑工程需≤0.12毫克/立方米。 建议: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就需要考虑会不会造成甲醛污染,室内已经装修,检测治理是关键.并同时尽可能多开窗通风,不治理情况自行发挥要3--15年.
2.1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
板材
甲醛具有较强的黏合性,同时可以加强板材的硬度和防虫,防腐的能力。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中均使用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作为黏合剂。另外新式家具,墙面,地面的装修辅助设备中都要使用黏合剂,因此凡用到黏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气体的释放,用甲醛来做黏合剂可以说是行业的管用做法了。不过,由于甲醛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对人体有毒害,致癌,致畸形的化学物质,所以国家对甲醛的用量及产品的释放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板材的甲醛问题,国家出台的强制性标准有几个等级,EO级采用无醛胶技术,甲醛释放量小于0.5MG/L,可放心在任何地方使用;E1级甲醛释放量小于1.5 MG/L,可直接在室内使用;E2级甲醛释放量小于5 MG/L,一般只限制在室外使用,室内使用时必须做封闭处理;Ex级甲醛释放量大于5 MG/L,室内不可以使用。其中,获得EO,E1级才是对人体无伤害的环保建材。
板材中甲醛清除方法
目前由于我国的人造板材中甲醛释放量比较的高,现在介绍一种清除甲醛的药剂-甲醛清除触媒—SDCM-1/馨源1号 。此种药剂使用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根除甲醛,无毒无害(做了毒性检测,这是一般产品没有的)。使用说明如下
组成及用途
由渗透剂、吸附剂、主反应剂、触媒、蒸馏水组成的无色、无味液体。工厂用于生产甲醛释放量小于0.3mg/L的F*****级细木工板(大芯板)、胶合板(三合板、九厘板)、集成材等板材在装修过程中,对未油漆的细木工板(大芯板)、胶合板(三合板、九厘板)、集成材等板材进行处理。
产品特点
① 化学反应、能够彻底清除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清除触媒直接渗透到人造板材内部,迅速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使用甲醛清除触媒处理后的胶合板,在持续一年的连续检测中,甲醛释放量≤0.2mg/L,远低于国际最高标准F****级(甲醛释放量≤0.3mg/L),能够彻底清除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② 同时具有吸附、清除周围空气中游离甲醛的功能触媒中添加了高效吸附剂,吸附剂以范德华力和化学键双重能量迅速吸附被处理材料周围空气中的游离甲醛,并与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被处理材料本身不仅不再释放游离甲醛,而且还具有清除周围环境中游离甲醛的功效。 ③ 安全可靠该产品以水作为溶剂。甲醛清除触媒本身、清除甲醛反应后的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高分子化合物,没有二次污染,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④ 对人造板的性能没有影响喷涂甲醛清除触媒后的人造板,其外观、胶接、涂饰性能等没有任何变化。 ⑤ 性能价格比高在相同的清除效果下,成本远低于其它产品,性能价格比高。
清除机理
将触媒技术、化学法、吸附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甲醛清除触媒渗入人造板内部,与板材中的游离甲醛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周围空气中的游离甲醛,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固体物质。
使用方法
① 使用辊涂的方法,将甲醛清除触媒均匀涂在人造板表面。 ② 使用排笔等刷子,将甲醛清除触媒均匀涂在人造板表面。 ③ 使用喷枪,将甲醛清除触媒均匀喷在人造板表面。 ④ 涂刷量:对于厚度小于8毫米的人造板,建议E1级人造板的涂刷量为30-40毫升/平方米,E2级人造板的涂刷量为50-60毫升/平方米。厚度大于8毫米的人造板,涂刷量适当增大。对于E3级人造板和宝丽板,应涂刷2次,间隔时间为2-3小时。 ⑤ 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来源于树脂固化时残留的部分甲醛、以及固化后树脂裂解释放出的甲醛。脲醛树脂的特性、木材树种、生产人造板时的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释放周期有显著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喷涂量。
使用注意事项
① 使用前打开密封盖,用后从新盖好盖。 ② 避免放在高温场所。 ③ 该产品以水作为溶剂。经查阅国内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手册,甲醛清除触媒本身、清除甲醛反应后的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稳定化合物。但任何化学物质的摄入,对人体均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使用时需要采取必要的劳动防护措施。 A、 不可饮用,误食后应去医院观察治疗。 B、 溅入眼睛或伤口时,使用清洁的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去医院观察治疗。 C、 采用喷涂的方法时,建议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操作人员配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④该产品为弱酸水溶液,对金属存在腐蚀的可能,不能长时间储存于金属容器中。临时使用金属容器储存时,事后对金属容器应清洗干净。作业前,先用黄油擦涂合页、挂衣杆等金属表面,施工完毕后再使用软布或纸擦干净。 ⑤ 不要作为清除甲醛以外的用途使用。 ⑥ 温度从20℃提高到30℃时,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增大至1.83倍;温度从20℃提高到35℃时,甲醛释放量增大至2.8倍。空气中相对湿度从45%提高到85%时,甲醛释放量增大至1.4倍。高温高湿条件下,甲醛从基材中的释放速度加大,应适当增大甲醛清除触媒的喷涂量。
家具
用合成板材制造的家具,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不合格的板材,再粘接贴面材料时使用不合格的胶水,造成家具中甲醛含量超标。
治理方法:一、植物消除法(吊兰、芦荟)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
气污染;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
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有些植物则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释放二氧化碳,夜间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晚上居室内放有仙人掌,就可补充氧气,利于睡眠。
二、吸附法(活性炭)
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它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气态污染物,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在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炭。活性炭对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醚、煤油、汽油、苯乙烯、氯乙烯等物质都有吸附功能。厨房异味:在厨房中做饭做菜,饭菜的各种味道很浓,在锅中放少许食醋加热蒸发,厨房异味即可消除。
油漆味:新油漆的墙壁或家具有一股浓烈的油漆味,要去除漆味,你只需
在室内放两盆冷盐水,一至两天漆味便除,也可将洋葱浸泡盆中,同样有
效。 居室异味:居室空气污浊,可在灯泡上滴几滴香水或风油精,遇热后会散
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装饰材料
有些装饰材料比如白乳胶、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甲醛含量超标。白乳胶中有的胶粘剂标示称不含甲醛,而实际甲醛含量超标近5倍。乳胶胶粘剂在装饰装修中广泛用于木器和墙面处理方面。实验显示,室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木制家具和地板等挥发出的甲醛会使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上升0.15至0.37倍。目前,市场上甲醛治理技术仍比较混乱,下面是市面上流行的几种治理甲醛的方法:
植物吸收法:植物具有较强多的洗手甲醛的能力,如仙人掌,吊兰,芦荟,君子兰,铁树,菊花等。许多植物确实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能完全清除空气中的甲醛,植物对甲醛的吸收在整个净化空气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如果空气中甲醛含量太高,甚至可能造成植物本身的死亡。此外,由于它们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周围的甲醛消耗掉,晚上和阴雨天气吸收效率就会很低。
活性炭吸附法:
固体活性炭具有多孔隙的特点,对甲醛等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活性炭的颗粒越小效果越好。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作用很明显,应注意根据空间的大小不同,放置活性炭的量也要有所不同。另外,活性炭吸附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更换。活性炭的效果虽然不错,但是和其他方法一样,并不能完全清除空气中的甲醛。
净化器处理法:
空气净化器通常有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机器内的微风扇(又称为通风机)是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器(两次过滤)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类似大自然中新鲜空气的“微气候环境”
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分为负离子型,臭氧型,过滤吸附型,静电集成型和光触媒型。不同的空气净化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
①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工作原理: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采用电晕放电等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由直流高压电产生负离子和微量臭氧,电晕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集尘极接电源的正极,两级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电晕极表面出现青紫色的光,大量电子从电晕板不断溢出,称为电晕放电。电子撞击电极间的气体分子,使之分离,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离子和微量臭氧,出现微风,电晕放电对空气中存在的甲醛,氨,二磺酸气,苯类等各种化学污染物可有效分解,负离子,臭氧和沉淀阳离子,并能有效除去灰尘,异味,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风机盘管式净化探头 室内空气净化机 无隔板通风用空气过滤器
耐高温大风量空气过滤器 板式空气过滤器
空气净化器在吸收甲醛方面有一定的功效,但是空气净化器一般只在封闭的空间使用才有效。如果在开窗户的情况下使用空气净化器,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还浪费点。
化学制剂净化法:
它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消耗点掉空气中的甲醛,目前市场上的甲醛捕捉剂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中和甲醛,生成无害物质的方法来净化空气,另外一种是通过封闭甲醛,阻止甲醛的挥发来净化空气。
优点:效率高,使用后立即见效
缺点:治标不治本,甲醛的释放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持续时间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被吸收或反应掉的只是释放出来的一小部分。
乳胶漆吸收法:
利用乳胶漆来几首并分解甲醛,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通过独特的配方,选用对甲醛具有吸附和分解作用的特殊分子集团的乳液,实现对居家空气的净化。
利用化学反应消耗掉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生成对人体和环境都无害的水分子。这是一种无再释放风险,既安全又环保的办法。相对而言,吸附甲醛的乳胶漆,在便利性及安全性上都会有些不足,而立邦醛净全效以其主动和持续吸收的方式将更加安全,醛净全效通过化学反应消灭空气中的甲醛,此外,它再分解甲醛时的有效系数也很令人放心:国家标准对室内甲醛浓度要求低于0.10毫克/立方米,而立邦醛净全效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在高于室内甲醛浓度国家标准5至10倍的情况下,对于室内甲醛的有效分解率高达86﹪.
纺织品
在纺织生产中,为了增加抗皱性、防水性和防火性,常加入一些含有甲醛的助剂,所以室内的装饰纺织品包括床上用品、墙布、墙纸、化纤地毯、窗帘和布艺家具等,也都会存在甲醛污染的可能。
3.室内氡污染源控制
3.1氡对人类的健康危害
氡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1. 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集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
2. 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气体,当人们吸入体内后,氡衰变发生的阿尔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研究表明,氡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致癌物质。
3.2室内的氡来源
氡的分布很广,它存在于家家户户的房间里。调查表明,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气。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岩石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气。这些氡气可以通过地层断裂带,进入土壤和大气层。建筑物建在上面,氡气就会沿着地的裂缝扩散到室内。如:北京地区的地质断裂带上检测表明,三层以下住房室内氡含量较高。
2.从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气。1982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气。从近期室内环境监测的监测结果来看,此类问题不可忽视。
3.从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在室外空气中,氡被稀释到很低的浓度,几乎对人体不构成威胁。而一旦进入室内,就会在室内大量的积聚。
4.从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这方面,只有水和天然气中氡的含量较高时才会有危害。
3.3降低室内氡含量的方法
为了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与安全,各国对室内氡的危害已经引起重视。1996年,我国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颁布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规定新建的建筑物中每立方米空气中氡浓度的上限值为100贝克,已使用的旧建筑物中每立方米空气中氡的浓度为200贝克。
室内的氡含量无论高低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只要注意降低住房里的氡含量几可以减少这种危害。从国内外的一些经验看,降低住房的氡水平的方法有:
①,在建房前进行地基选择时,有条件的可先请有关部门做氡的测试,然后采取降氡措施。个人购买住房时,应考虑这个因素;
②,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施工和居室装饰装修时,尽量按照国家标准选用低放射性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居民在进行家庭装修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③,在写字楼和家庭室内装饰中,要注意填平、密封地板和墙上的所有裂缝,地下室和一楼以及室内氡含量比较高的房间更要注意,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减少氡的析出;
④, 做好室内的通风换气,这是降低室内氡浓度的有效方法,据专家试验,一间氡浓度在151贝克/立方米的房间,开窗通风1小时后,室内氡浓度就降为48贝克/立方米。有条件的可配备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⑤ 尽量减少或禁止在室内吸烟,特别是有儿童和老人使用的房间 。
4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源控制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由一种或多种碳原子组成,容易在室温和正常大气压下蒸发的化合物的总称,他们是存在于室内环境中的无色气体。美国环境保护署(1989)在室内环境中检测并鉴定出900多种浓度高于1ppb的不同的VOCs气体。我国对于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规定标准为:I类民用建筑(住房、教室、幼儿园、医院)不得超过0.5mg/m3,II类民用建筑(办公楼等公共场所)不得超过0.6mg/m3。室内环境中的VOCs可能从室外空气中进入,或从建筑材料、清洗剂、化妆品、蜡制品、地毯、家具、激光打印机、影印机、粘合剂以及室内油漆中散发出来。一旦这些VOCs暂时的或持久的超出正常的背景水平,就会引起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4.1室内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的危害:
研究表明:若暴露在含高浓度VOCs工业环境中,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及血液有毒害影响。敏感的人即使对低浓度的VOCs也会有剧烈的反应。这些反应会在暴露在某一敏感气体或是一系列的敏感气体后产生,随后遇到更低的剂量也可能引发类似的症状,但长时期暴露在低浓度中也会引起反应。研究将暴露在常见的办公大楼中的VOCs和下列SBS症状联系在一起:
眼睛不适:灼热、干燥、异物感、水肿
喉咙不适:喉干
呼吸问题:呼吸短促
哮喘头痛,贫血,头昏、疲乏、易怒。
长期暴露在诸如苯,致癌物等化合物中可能增加致癌的可能。因为目前VOC对人体的毒害及感官影响以及他们的成分的了解有限,所以防止过分暴露在VOC中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健康组织工作小组的成员一致认同1984年罗列出的关于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常见的室内VOCs。
4.2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源:
⑴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据国家卫生部、建设部和环保部门抽查表明,目前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这些材料包括油漆、胶合板、刨花板、内墙涂料等,其中便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室内“隐形杀手”。常见的有甲醛、苯等有机蒸气。
⑵建筑物自身的污染
有些楼盘在冬季施工中使用了混凝土防冻剂。当楼盘投入使用后,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及湿度的加大,另一居室“隐形杀手”——氨气,便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严重的会造成室内环境中氨浓度超标,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⑶室内家具造成的污染
据了解,由于家具造成空气污染已成为继建筑污染、装饰装修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 据专家介绍,家具的粘合剂及板材中都含有甲醛等有毒气体。雨季施工时,由于室内通风状况不佳,使家具造成的空气污染难以及时净化,这样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3解决方法:
一、要注意装修材料的选择。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
二、最好请正规的家装公司施工,在签订装修合同时要提出附加有关室内环境标准的条款,交工时要求提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三、要做好装修房间的通风和空气净化。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量多通风,如没有条件可选用室内通风装置和对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有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四、注意做好工人和入住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特别对于油漆工,在施工中应尽可能佩戴防毒器具,尽量不要在油漆现场过夜,若出现头疼、恶心、气喘、喉咙痛等症状千万不要大意,要及早请医生诊治;
五、做好装修房间室内环境的检测和治理。
5石棉的污染源控制
石棉(英语:Asbestos,又称石绵)是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有蛇纹石石棉、角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直闪石石棉、铁石棉、透闪石石棉等。石棉是具有良好的隔热、绝缘和耐磨损性能,被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纺织品、隔热产品和绝缘产品等。石棉瓦、石棉水泥板、石棉隔热手套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棉制品。
5.1石棉的危害:
石棉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其最大危害来自于它的纤维,一旦被吸入人体,石棉纤维可多年积聚在人体内,附着并沉积在肺部,可能造成肺癌等疾病,形成石棉肺。我国有明确规定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该物质。婴幼儿爽身粉检测出的石棉来自于原料矿物质–滑石,在自然形态下滑石常常含有石棉成分。
极其微小的石棉纤维飞散到空中,被吸入到人体的肺后,经过20到40年的潜伏期,很容易诱发肺癌等肺部疾病。这就是在世界各国受到不同程度关注的石棉公害问题。在欧洲,据预测到2020年因石棉公害引发的肺癌而致死的患者将达到50万人。而在日本,预测到2040年将有10万人因此死亡。
开采石棉、制造石棉产品、建造或拆除使用石棉建材的建筑、在石棉建材处理不当的建筑物里生活或工作、修理汽车刹车片、制造和修理船舶、穿着石棉服装等,都会明显增加对石棉的接触。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25亿人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每年至少有9万人死于石棉相关疾病。
石棉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列为“对人类致癌物质”,它是最重要的职业性致癌物之一,所造成的死亡占职业性癌症所致死亡的一半左右。石棉会导致肺、肺膜、胃、食道、结肠、直肠、声带和肾脏等部位癌变,70%至80%的间皮瘤(一种发生在胸腔或腹腔內壁的癌症)病例与石棉相关,长期大量吸入石棉纤维还会导致石棉肺。这些疾病不会立即出现症状,而是在患者接触石棉多年后出现。
不同类型石棉对健康的影响不同,其中温石棉致癌危险性的阈值尚未确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停止使用各类石棉,部分国家已全面禁用石棉,但温石棉在发展中国家仍然被大量使用。
5.2室内石棉的来源:
(1)一些旧住宅内的天花板,管路的绝热、隔音材料大多是石棉制品,当这些石棉材料被拆修、切割、重塑时,会有大量的细小的石棉纤维飘散在空气中。一些建材、家装材料如:石棉水泥、乙烯基塑胶地板都能散发细小石棉纤维。
(2)石棉水泥管道作用于输水管道会造成饮用水污染。
(3)外部来源:由于石棉纤维的细小性,很容易附着在人身体上带入室内。3.有关石棉的一些标准:
目前各国均无室内空气石棉浓度的质量标准,一般可以参考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温石棉在车间空气中的阈限值为2个纤维/立方厘米(大约5μm的纤维)
美国:温石棉、石棉粉尘、铁石棉等六种石棉的加权平均浓度:2个纤维/立方厘米(大于5μm的纤维)。
5.3石棉的测定方法:
石棉属于硅酸盐类,环境中除石棉外还存在多种硅酸盐,所以用化学方法测定环境中的石棉是很困难的。石棉在环境中含量很低,大气中、水中的石棉只占其中悬浮物总量的数万分之几至数千分之几,因此不能用一般的重量法进行测定。目前一般采用电子显微镜法测定。
环境中的温石棉的元纤维具有纵横比大于3,呈管状,管内并有毛细管结构等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将元纤维放大1万至2万倍,借助其特有的形态进行计数,以1千克石棉等于100万根元纤维的关系换算成为千克每米3来表示大气中石棉含量。水中石棉含量以每升水中含有石棉纤维的根数表示。
电子显微镜测定技术存在不少缺点,如精确度低(±50%),分析步骤繁琐,费用高等。这些缺点限制了对石棉污染的广泛研究。许多资料证明世界大城市的空气普遍受到温石棉污染,如美国为0.1~100千克/立方米;英国为0~1.0千克/立方米;法国为0.2~1.5千克/立方米;荷兰为0.1~100千克/立方米(石棉工业城市);比利时为3~100千克/立方米(石棉工业城市);意大利为0.1~0.2千克/立方米;中国(北京)为0.04~1.06千克/立方米。自来水受石棉污染的资料很少。美国自来水中平均含石棉量为每升100万根纤维,最高达4 700万根;加拿大自来水中石棉的浓度为每升200万至17270万根纤维。
5.4石棉污染的防治技术
5.4.1石棉防治措施
① 城市中禁止兴建石棉及石棉加工厂,对已有的工厂应增设高效率的除尘装置,加强个人防护和定期体检。
② 制订石棉的排放标准和最高容许标准。美国规定水中石棉标准为0.05微克/升,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州规定大气中石棉的最高容许量分别为30千克/立方米(30天平均值)和27千克/立方米。
③ 禁止喷涂含有石棉纤维的耐火材料。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72年颁布了禁止条例。
④ 严禁将石棉垃圾倾入江河湖海等水域。
⑤ 开展石棉致癌机理和致癌的研究,为制定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5.4.2国际组织的行动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声明,所有石棉,包括纤蛇纹石石棉,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所的石棉分类1组(即确知对人体致癌的物质),都是致癌的。
1986年,国际劳工局在由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第162号公约中,建议立法当局应在了解情况下做出安排,“使用主管当局经科学家鉴定认为无害或危害较小的其他材料、产品或替代技术取代石棉,某些类型的石棉或含石棉的产品”。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声明,凡能取得取代纤蛇纹石的较安全的材料,均应考虑使用。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重申纤蛇纹石石棉的致癌效应,特别是导致间皮瘤的风险,继续呼吁使用替代品,并提请注意在数量广泛的工人群体中这种风险的分布非常广泛。
世界卫生组织还声明,没有认定任何门槛,在此水平之下石棉粉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