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49872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目标: 1、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 2、这些奇怪现象是什么样子的。 3、怎么会形成这些奇怪现象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题示标 师:同学们,你去过沙漠吗?沙漠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陌生的,在你印象中,你觉得沙漠是怎么样的? (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沙漠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再说说对沙漠的感受。 (展示沙漠图片。) (生看后自由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沙漠有狰狞可怕的一面,同时也有神奇美丽的一面。今天,张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沙漠,去了解一下——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在今天这堂课,你有哪些问题想通过学习了解? 1、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 2、这些奇怪现象是什么样子的? 3、怎么会形成这些奇怪现象的? 师:提得好,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 (齐读这三个问题)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1、(展示课件)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生自由回答后,齐读相关资料。) 师:为了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自学指导。请看: 2、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时间:5分钟 2、认读生字词 竺可桢 玄奘 戈壁 戳穿 万顷 海市蜃楼 (略,提示蜃字怎么写?半包围结构) 3、(展示课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海市蜃楼 可望而不可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 过渡: 下面,让我们一起向沙漠进发,出示自学指导(二):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用直线划出来。时间:3分钟 1、 生自学,师巡视。 2、 师生交流。 生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魔鬼的海、海市蜃楼和鸣沙。 师:还有吗?谁来补充? 生2:还有恶鬼、热风、流沙。 师:对。(展示课件)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走进沙漠,我们了解到了沙漠中的许多奇怪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的呢?大家一定很想一探究竟,现在就一起深入沙漠去探寻一番吧! 1、出示自学指导二:(展示课件)用圈点勾画法细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每道题再小组讨论。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和现代的人对沙漠分别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魔鬼的海”、“海市蜃楼”和“鸣沙”这些奇怪现象作者是怎么描述的?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2、学生圈点勾画,教师巡视。 3、师生交流。 师:谁来回答第一道题? 生1:我来。古代到过沙漠的人觉得沙漠很恐怖,是可怕的。现在的工作人员没有这样的感受,觉得不可怕。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古代人去一般是单枪匹马去,也没有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谈不上汽车飞机来支援。 师:可见原因有几个?你能否简要归纳一下? 生1:两个,一个是人少,一个是没有支援。 师:对。(展示课件)再看第二题。 生2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水,看来并不很远。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时,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这就是“魔鬼的海”的现象。 师:“魔鬼的海”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生2读有关内容。 师:能不能用简要语言概括一下呢? 生: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就变得像湖面了。 师: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光线在透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时就会发生折射和发射。(展示课件) 文中也提到了海市蜃楼,它与“魔鬼的海”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生3:“魔鬼的海”是下面空气温度高,上面低,而海市蜃楼是上面气温高,下面低。 师:是吧?(展示课件)欣赏图片。 师:再来看鸣沙现象及成因。 生4:人们顺着山坡翻滚下来,沙便会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这就是鸣沙现象。这是因为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纱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发出声音。 师:回答非常简洁。接下来让我们感受一下鸣沙现象吧! (播放“鸣沙”视频) 师:作者对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进行剖析,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师:对。齐读奇怪现象成因及得出的结论。 学生齐读。 五、拓展探究,激发情感: 师:深入沙漠探寻的结果,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回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奇怪现象呢?你能不能从科学角度解释呢? (展示课件:1、从报刊杂志、电视或生活中你还了解到哪些奇怪的现象?请你用科学道理对这些现象作一些说明。)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现在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下雨天,我们一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生2:在冬天的早晨,天边有时会出现三个太阳。这是由于寒冷,水蒸气凝结成了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在它上面就会发生折射,正好会聚在太阳两侧,于是就出现了三个太阳,称为“幻日”。 师:哦,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2:物理书上。 师:看来,学物理还真管用!这些是我们同学都知道的,能不能讲一些不是我们物理课上学到的? 生3:有一个船队,在大西洋上航行,忽然船不动了,好像被什么东西粘住了一样。船上的人乱作一团,以为鬼来了。后来随船的一位科学家调查得出了结论:原来这一地段的水流程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不同,形成浅海层和深海层。船接触到深海层就会被粘住,只要船行驶的力度大于水的粘力,就可脱离。 师:真是闻所未闻,好像很有道理。哦,还有同学要说。 生4:有一个地方十分奇特,它与别的地方是颠倒的:你将东西放在下坡,它会向上滚。 师:有这回事?为什么? 生4:多数由于周围参照物的影响而导致人产生平衡感的错觉,也就是说人判断是否坡度是需要参照物的,当参照物恰巧让人产生错觉,那就出现怪坡了! 师:没关系,现在说不出来,课后可以去请教物理老师或自己去查资料。同学们关注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已经让老师很感动了。与你们相比,老师倒显得有些孤陋寡闻了。现在我也有一个困惑,想请同学们帮忙解一下,行吗? 生:行! (展示课件:2、提供“走近科学”栏目中的“揭开大连成群飞鸟死亡之谜”资料,让学生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专家们要筛选出重要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 一学生读后,全班进入了热烈的讨论。 师:看来,有些专家已经有想法了,哪位专家先来? 生5:我觉得“浅蓝色的房子”是重要信息。因为鸟把浅蓝色的房子看成了天空,以为前方没有障碍,就撞上去了。 生6:还应该提取“14盏高杆灯把整个工地照得如同白昼”,因为没有灯的照射,浅蓝色的房子根本看不到。 师:分析在理吗? 生:在理。 师:还有哪位专家有想法?(没人回应) 师:既然要灯才能看到浅蓝色的房子,那么还有哪个信息不可少? 生:“一夜之间”。 师:对。再思考:假如这灯光是昏暗的,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不言,教师继续启发。)晚上,在公路边骑自行车,迎面开来一辆大卡车,灯光非常强烈。这时你会感觉怎样? 生:看不见。 师:对,在强光的照射下,人的眼睛会出现盲区。鸟儿正是在乱飞乱闯时,忽然发现了一片“蔚蓝的天空”,就争先恐后地疾飞过去,结果……经专家们的努力,飞鸟暴死之谜终于真相大白。刚才同学们列举出了生活中的许多奇怪现象,并一一予以科学的解释,也帮我解决了一个困惑,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什么? 生7:生活中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六、小结全课: 师: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生活中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道理。 生2:我了解到了沙漠中的,生活中的许多奇怪现象。 生3:我明白了生活中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不能相信迷信。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沙漠带给人类的并不总是美好,有时它会露出狰狞的脸孔;生活也不总是平平常常,有时也会出现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但是只要我们牢记“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寻求科学的解释,我们定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