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49359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练笔迸发灵性,大课堂洋溢生机——例谈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展茅中心小学  马爱儿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接下去,就是要让学生练习,要按规格练习。”叶老的话充分强调了“讲”后之“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因此“小练笔”挤进了语文课堂,将个性化解读和感悟流淌笔尖的习作模式,成为语文大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在优化学生语言、规范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挤 关注 灵动 读写结合 精心设计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走进语文课堂,学校提出 “把快乐还给孩子”、把“锻炼的时间还给孩子”。因此,在这短短的35分钟课堂中,“小练笔”也挤进了语文课堂,且大有安营扎寨之势。“小练笔”改变了往常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做到了精讲多练,认真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使教学课堂的气氛充满了生机。 我们学校的张飞翔副校长在语文教研组研讨时,一直对课堂“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正确实施给予了很多关注,很多老师也看到了加强课堂小练笔给教学带来了较好效果,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高效的小练笔训练呢?本人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情感交融时练笔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课本的文章,有的隽永含蓄,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惊叹……它们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作者“为情而造文”,学生“循情而读文”,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动,此时如果设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将会让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万众风情,然后利用课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我就趁机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现在,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你写下来!”此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学生灵光闪现、思绪飞扬,诗歌一样的语言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 生(1):我是一朵从这些挨挨挤挤的大圆盘中冒出的白荷花,我想自豪地说:“瞧!我们长得多美!” 生(2):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我还想对叶圣陶爷爷说:“爷爷,谢谢你把我们荷花写得这么美,当我们凋谢时,人们还能从文中欣赏到荷花。” 生(3):我是一朵幸福的荷花,来到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看到了自由飞行的小鸟,听到了蝉儿美妙的歌声,我真想一直留在这个世界,欣赏夏天的美丽,也为夏天增添一些色彩。 生(4):我是一朵快乐的白荷花,从这些圆圆的碧玉盘里冒出来,风儿轻轻一吹,我仿佛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身着洁白的衣裳,配上碧绿的裙子,与同伴们在风中舞蹈呢! ……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检阅》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博莱克台上的出色的表现,你仿佛看到博莱克的什么情景?在初步认识“自信”的博莱克基础上,结合前面对博莱克残疾的认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博莱克心理、动作、语言等细节的过程中,一个更加“自信”“自强”的博莱克更丰满地立在孩子们的脑海中。透过博莱克台上的出色的表现,你仿佛看到博莱克的什么情景? 二、精彩语言时练笔。   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   如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第4段时,课文中对近看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在这个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子学习中,在课件提供许多画面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出现丰富多彩的练笔内容:有的兵俑,全身盔甲,手持战刀,一脸严肃,似乎正严正以待,准备随时赶赴战场;有的兵俑,怒目圆瞪,双眉紧皱,双手紧握手中的兵器,好像在随时听候上级的命令;瞧,这个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善于作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看这一排弓弩手,整齐站立,箭已上弦,就等上级一声“放”字了……通过练笔,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更是在写作中感受到了兵马俑制作得栩栩如生,古人那过人的智慧。 又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有的人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像一只只黄蝴蝶,为人们送了秋的消息。”还有的写:“它把红色给了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三、迁移文本时练笔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 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燕子》一课语言生动优美,除了根据小燕子的外形来仿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外,我还让学生根据“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句子来仿写。这样的练笔既有助于语言的仿写和迁移运用,又便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于是课堂上精彩不断呈现: “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黄黄的香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果实累累的大果园。” “过年了,可爱的小朋友,亲爱的爸爸妈妈,年迈的爷爷奶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放烟花,吃年夜饭,过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田野,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秋天。” “可爱的铅笔弟弟,漂亮的圆珠笔哥哥,精神的钢笔叔叔,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文具大世界。” 再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落:①天上的云真白啊,         ;天上的云真厚啊,        ;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       啊,               。②公园里的花真多啊,        ;公园里的花真香       啊。     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二、六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后,可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课间活动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饭桌上的小菜无比丰盛等。 迁移运用训练不但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成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佳文补遗时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的有些内容写得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学习这类课文时,在学生的学习达到情感的高潮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    如在执教《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一课时,我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小练笔:    师:同学们,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不再有战舰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频频发射的导弹,不再有到处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伤害,不再有痛苦,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能谈谈对“春天”的理解吗? 生:春天就是“和平”。 生:春天就是“幸福”。 生:春天就是“没有战争”。 生:春天就是“美好的愿望”…… 师:老师真高兴,大家理解得很好。老师也深深地被这首诗打动了,也编写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翠绿的爬山虎, 本来是窗前的玉帘, 可是无情的炮弹 让它们无依无靠, 这究竟是为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一次次的提问和朗读激发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那么请你模仿课文,也来当一次小诗人,把你心中的企盼写下来好吗?   学生的感受在较好的学习铺垫下,在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下凝结成文字,纸面上便流淌出五彩的语言: 生(1):宽敞明亮的教室, 本来是我们学习的乐园, 可是罪恶的炮弹 让它们变成了废墟, 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2):美丽芬芳的花园, 本来是蝴蝶蜜蜂的天堂, 可是乌黑的硝烟, 让它们枝折花落, 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3):色彩缤纷的草地, 本来是昆虫的家园, 可是漫山遍野的弹坑 让它们无家可归, 这究竟是为什么? ……   像这样的课文很多,如《登山》一课的结尾处,学生学习了列宁对自己为什么要走这条望而生畏的小路的原因后,让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从中体会伟大人物在面临困难挫折时的坚韧。学习了《刻骨铭心的国耻》以后,让学生书写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洗刷国耻,从我做起的斗志。 五、拓展文本时练笔    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的结尾处,通过练笔,使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 写读后感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学了《她是我们朋友》一课之后,配合课堂练习,以“阮恒,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谢。学生刚学完课文,阮恒的事迹如在眼前,谈起感受来也是头头是道:阮恒,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男孩,我想对你说:“我由衷地佩服你。你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这种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十分可贵。我要像你学习,学习你珍惜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根据文章内容情节续写也是很好的一种形式。有许多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中彩那天》的结尾写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爸爸妈妈和“我”各自的心情怎样?可能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一下,再写下来。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写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有学生写:“水流到田野里,田野里干裂的土地湿润了。干枯的庄稼抬起头来了。水流到果园里,果树的叶子舒展开了,树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水流到沟里,小动物们在沟里喝足了水玩耍着。”有学生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马上变了样:树林郁郁葱葱;地上一下子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开出了野花;田野里庄稼喝足了水,长得特别茂盛。人和动物都不再为水发愁了。” 有学生写:“河流和水井里灌满了水,人们纷纷跑到河边,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小孩们嬉笑着大声地喊‘有水了,有水了'。村长对大家说:‘小姑娘的爱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大家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未来会更美好。'大家拥着小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有学生写:“小姑娘喜出望外,用水罐舀起水,跑到妈妈的跟前,说:‘妈妈,有水了,有很多很多的水了。您快喝吧!'妈妈刚喝了一口,咳嗽就停止了。又喝了一口,妈妈觉得精神百倍,就从床上下来,走到门边,看到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了。妈妈搂着小姑娘高兴地笑了。” …… 这样的想象小练笔既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又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实践中自由流淌。 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消除了对写作的畏惧感,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这些言语实践所带来的欣喜,定会令语文课堂教学洋溢无限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