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库与财政对账系统
业务需求书
(1.0版)
人民银行国库局
二OO九年十一月
基本信息文档
文档名称
国库与财政对账系统业务需求书
文档序号
1.0
编写日期
2009.11.20
编写人员
杨竹、江旻、李长坚、王淑兰
文档序号
编写日期
编写人员
文档序号
编写日期
编写人员
修改记录
章节序号
章节名称
修订内容简述
修订日期
修订前版本号
修订人
批准人
前 言
国库与财政对账是指各级国库将所入库的预算收入、支出(包括实拨支出、集中支付额度和明细)按照事先规定的核对要素,定期与同级财政机关之间进行的账务核对。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迅速,业务种类和业务量逐年递增。因此,确保政府预算收支的准确、及时、完整的执行,已成为各级国库的主要工作职责。人行国库在业务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资金风险也在不断聚集,并且人行国库在与相关部门对账工作中存在不重视对账、有章不循、管理疏忽、技术性差错多、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等问题,容易产生风险点,最终导致国库资金受到损失,损害了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为了防范化解国库资金风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人行颁布了相关国库资金对账政策,各地财政、税务和人行也颁布了本地国库资金对账的实施细则,要求各级财政、税务、人行国库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上门对账,有部分地区在本地横向联网的基础上相继增加了国库与财政、税务的电子对账功能,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起新的国库与财政、税务的对账模式,达到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政府预算收支准确执行目的。但是,各地开发的电子对账功能在流程上不统一、不规范,并在数据采集、信息核对、差错反馈、信息加密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财政、人行国库对国库资金风险管理。
为进一步推进人行国库与财政等部门的对账工作,加强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充分履行经理国库职能,人民银行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资源,按照“国库发起、财政核对、及时返回、差错互查”的核对模式,在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在全国逐步推广运行的基础上,在TIPS和TCBS中增加相应的对账功能,满足国库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对账的需要,满足国库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需要,满足国库改善服务质量的需要,满足财政、人行国库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需要,创新了延续几十年的传统手工对账方式,使国库资金步入电子对账时代。
本需求书共分三章,主要包括:概述、业务流程、非功能需求。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1 -
1.1指导思想和原则 - 1 -
1.1.1指导思想 - 1 -
1.1.2基本原则 - 1 -
1.2建设目标和功能特点 - 2 -
1.2.1建设目标 - 2 -
1.2.2功能特点 - 2 -
1.3总体结构 - 3 -
1.4对账处理流程 - 3 -
1.5系统功能 - 4 -
1.5.1信息交换功能 - 4 -
1.5.2查询打印功能 - 4 -
1.5.4监督控制功能 - 4 -
第二章 业务流程 - 5 -
2.1收入对账 - 5 -
2.2支出对账 - 8 -
2.2库存对账 12
第三章 非功能需求 14
7.1系统运行时间和处理周期 14
7.2系统性能需求 14
7.2.1有效性 14
7.2.2健壮性 14
7.3用户界面要求 15
7.4系统安全性需求 15
7.4.1身份鉴别和授权 15
7.4.2网络安全 16
7.4.3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16
7.4.4病毒防治 16
7.5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17
7.5.1数据备份 17
7.5.2灾难恢复 17
7.6系统日志 17
7.6.1用户日志 17
7.6.2管理日志 18
7.6.3维护日志 18
7.6.4核算日志 18
7.6.5授权日志 18
7.6.6数据交换日志 18
7.6.7日志操作权限 19
7.7系统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19
7.7.1先进性 19
7.7.2灵活性 19
7.7.3互操作性 20
7.7.4易用性 20
7.7.5扩展性 20
7.7.6统一性 20
附件一 业务要素集 21
第一章 概述
国库与财政对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国库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利用TIPS和TCBS等现有系统的资源,实现各级人行国库部门经办的预算收入和支出与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实时或定时电子对账,有效解决了目前手工对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能够为财政和人行国库部门提供对账信息和对账结果的查询、打印等服务。
1.1指导思想和原则
1.1.1指导思想
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切实节省相关部门人力、物力、财力的需要,按照“国库发起、财政核对、双向返回、差错互查”原则,实现人行国库部门与财政等部门之间的预算收支对账,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促进政府预算收支的准确、及时、安全执行。
1.1.2基本原则
一、安全性。针对系统运行和对账操作中的风险,制定完备的防范措施,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和对账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二、高效性。针对对账数据量大等问题,系统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增强处理能力,并根据业务处理的先后顺序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确保系统对各类对账数据高效处理。
三、可扩性。既要适应当前业务开展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国库业务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对账功能开发设计,支持灵活的技术升级,持续满足业务开展需要,保持系统的长久生命力。
四、经济性。在满足业务需求基础上,系统的设计开发应建立在TIPS和TCBS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的整合,做到统一运行管理。
1.2建设目标和功能特点
1.2.1建设目标
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功能齐全、操作实用、技术先进,并与国库业务现状相适应的国库与财政对账系统,逐步满足人行国库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对账的需要,满足国库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需要,并支持人行国库部门与财政之间在共享预算收支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信息通畅、安全高效,进一步提高人行国库部门对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服务质量。
1.2.2功能特点
一、数据电子传输
人行国库部门与财政的预算收支对账信息以电子形态存在,通过网络在人行国库与财政之间传输。
二、业务自动处理
每日日终后,系统自动将规定的各类收支、库存报表信息通过网络传递至财政,并自动接收财政返回的对账回执和对应的财政收支报表,并对不相符的报表信息自动按预算科目、人行国库发生额、财政发生额罗列,同时计算差额。
三、业务全程监控
系统通过环节控制、权限配置和电子签名等措施,对对账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核对不相符的报表信息实时提示。
1.3总体结构
一、与国库其他系统的关系
充分利用国库其他系统(TIPS、TCBS、TMIS)的资源,根据系统功能开发的需要,做好其与相关系统的整合。
二、与外部单位系统的关系
系统与财政部门的有关系统连接,以报文交换的方式实现对账数据和对账回执交换。
1.4对账处理流程
人行国库每日日终后,将产生的预算收入报表、支出报表和库存日报等信息通过TIPS发送至相应的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收到对账信息后进行相关对账,并返回对账回执和相应的财政预算收支报表,系统收到对账回执和报表后,自动产生对账回执报表,同时在月终和年终时打印纸质的月度、年度对账回单(有财政电子对账印章和电子签名)。对于对账不符的报表信息,人行国库和财政认真查找差错原因,按照“谁的差错谁更正”的原则由差错方进行相应更正,以确保双方数据的一致性。
1.5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主要有信息交换、查询打印和监督控制。
1.5.1信息交换功能
信息交换功能是系统运行的关键之一,快速的信息交换可以使人行国库与财政之间能及时对账。
一、每日向财政发送收入、支出和库存报表信息,内容包括预算收入报表、调拨收入报表、实拨支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额度、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清算信息、分财户库存余额和分户账等信息。
二、财政部门主动接收按规范的接口标准提交的对账信息,并及时返还收妥信息,同时将对账回执和相应报表信息及时返回人行国库。
三、清分处理、存储相关信息。
四、对于自动发送失败的信息,系统提供按日期、对账报表种类手工提交重发的功能,每日可进行多次对账。
1.5.2查询打印功能
查询打印功能可以满足国库用户了解人行国库与财政的对账情况,并对对账不符的信息及时定位,查找原因。
一、系统全面展示收入、支出和库存的各种对账回执信息、报表核对状况等,提供给符合权限条件的人行国库部门操作员进行对账信息的查询打印。
二、根据查询要求,按对账日期、报表编码、国库主体代码等条件进行对账回执的查询和打印,并按预算科目、国库发生额、财政发生额、差额产生对账表。
三、按各种条件要求导出(EXCEL格式)和下载各类报表信息。
四、提供查询回执点名功能,即各级国库操作员按国库主体代码、报表编码、对账日期等条件查询财政是否返回对账回执。
1.5.4监督控制功能
监督控制功能是系统的关键之一,严密的监督控制可以将国库与财政的对账过程全部纳入监控,保障国库资金的安全。
一、完善的日志管理,每一个对账处理环节留下痕迹,便于国库内部监督。
二、注意按规范的格式整理财政提交的各类回执信息,便于国库实施对对账业务进行非现场监管。
三、根据业务要求,提供限制操作。即某类特殊业务应经业务主管授权。
四、查询权限控制,在系统中设定哪些数据可以被哪些人访问,不存在泄密威胁。
五、上级核算主体可以查询有管辖权的下级核算主体中各级国库的对账情况。
第二章 业务流程
2.1收入对账
一、对账内容
收入对账包括预算收入报表(包括全辖不分征收机关且与对账国库同级次报表、本级财政部门征收的各级次收入报表)和调拨收入报表。
二、对账流程
预算收入日对账:
TCBS:1、每日日终后,TCBS产生预算收入日报表(报表包括日、年发生额)并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请求发送至TIPS;
2、接收TIPS返回的解析不全或报文内容非法的对账请求;
3、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部门对账回执,对解析和解押准确的对账回执进行保存,并产生日对账表。
TIPS:1、接收TCBS发送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将核对准确的对账请求发送至财政;将解析不全或报文内容非法的信息返回给TCBS;
2、TIPS接收财政返回的对账回执和财政报表信息,同时对财政返回信息进行解押,解析错误的报文返回财政部门,解析准确的对账回执转发至TCBS。
财政:接收TIPS转发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进行报表明细信息核对,并将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结果(相符和不符)回执发送至TIPS。
预算收入月、年对账:
TCBS:1、每日日终后,TCBS产生预算收入日报表(报表包括日、年发生额)并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请求发送至TIPS;
2、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部门对账回执,对接收的对账回执进行保存,并产生对账差额表。
3、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部门月(年)对账请求和报表信息,进行报表明细信息的核对,核对完毕后,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回执。
4、根据核对结果产生预算收入月(年)对账表。
TIPS:1、接收TCBS发送的日报表对账请求,将核对准确的对账请求发送至财政;
2、TIPS接收财政返回的对账回执和财政报表信息,同时将解析准确的对账回执转发至TCBS。
3、接收财政发送的预算收入月(年)报表对账请求,同时将校验准确的财政对账请求转发至TCBS;
4、接收TCBS返回的对账回执,并将TCBS产生的对账回执转发至财政。
财政:1、接收TIPS转发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进行报表明细信息核对,并将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结果(相符和不符)回执发送至TIPS。
2、接收TIPS返回的TCBS对账回执,将回执结果保存。
注:1、预算收入月、年报对账实行双向对账,由于人行国库每日发送对账日报表中已包括年累计发生额,因此,每月月终或每年年终日,人行国库不再向财政部门单独发送月报表或年报表,但财政应于每月月终或每年年终,向人行国库发送月度、年度对账请求和报表信息。
2、预算收入月报表只核对本年累计发生额。
3、财政返回的月、年报表对账回执中要加盖预留的电子对账签章和电子签名,人行国库在打印纸质预算收入对账月、年报表的同时打印财政电子对账签章。
三、对账报表
国家金库***支库预算收入对账日(月、年)报表(预算内/预算外)
年 月 日 单位:元
预算科目
国库发生额
财政发生额
差额
对账结果
合计
国库公章: 财政对账章: 打印日期: 打印人:
注:月对账、年对账格式与日对账基本一致,但要求有财政对账电子印章,下同。
2.2支出对账
一、对账内容
支出对账包括实拨支出(含调拨支出,不含集中支付)、直接支付、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日、月、年对账。
二、对账流程
支出日对账:
TCBS:1、每日日终后,TCBS产生预算支出日报表(报表包括日、月、年发生额)并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请求发送至TIPS;
2、接收TIPS返回的解析不全或报文内容非法的对账请求;
3、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部门对账回执,对解析和解押准确的对账回执进行保存,并产生日对账表。
TIPS:1、接收TCBS发送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将核对准确的对账请求发送至财政;将解析不全或报文内容非法的信息返回给TCBS;
2、TIPS接收财政返回的对账回执和财政报表信息,同时对财政返回信息进行解押,解析错误的报文返回财政部门,解析准确的对账回执转发至TCBS。
财政:接收TIPS转发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进行报表明细信息核对,并将按报表种类逐个产生对账结果(相符和不符)回执和财政报表信息发送至TIPS。
注:财政部门收到国库的支出对账日报表后,进行核对并填写相应的财政支出报表日发生额或余额(对于财政有但人行国库没有的明细条目,加列在对账文件中),签署对账结果后,随对账回执返回人行国库)
支出月、年对账:
对账流程参照2.1收入对账中的月、年对账。
注:支出月报表核对月累计发生额。
三、对账报表
国家金库***支库预算支出对账日(月、年)报表(预算内/预算外)
年 月 日 单位:元
预算科目
国库发生额
财政发生额
差额
对账结果
科目分类代码
功能类科目代码
经济类科目代码
合计
国库公章: 财政对账章: 打印时间: 打印人:
国家金库***支库直接(授权)支付对账日(月、年)报表(预算内/预算外)
年 月 日
单位:元
银行代码
预算单位代码
预算单位名称
科目分类代码
功能类科目代码
经济类科目代码
人行国库发生额
财政发生额
差额
对账结果
合计
单位公章:
财政对账章:
打印时间:
打印人:
国家金库***支库直接(授权)支付退回对账日(月、年)报表(预算内/预算外)
年 月 日
单位:元
银行代码
预算单位代码
预算单位名称
科目分类代码
功能类科目代码
经济类科目代码
人行国库发生额
财政发生额
差额
对账结果
合计
单位公章:
财政对账章:
打印时间:
打印人:
国家金库***支库直接(授权)支付额度对账日(月、年)报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银行代码
预算单位代码
预算单位名称
科目分类代码
功能类科目代码
经济类科目代码
账户性质
所属年度
人行国库发生额
财政发生额
差额
对账结果
上期余额
新增发生额
减少发生额
本期余额
上期余额
新增发生额
减少发生额
本期余额
上期余额
新增发生额
减少发生额
本期余额
合计
单位公章:
财政对账章:
打印时间:
打印人:
2.2库存对账
一、对账内容
库存对账是将财政在国库开设的各类库存账户的上日余额、本日借贷发生额、本日余额发送给财政进行对账。
二、对账流程
TCBS:1、每日日终后,TCBS产生库存对账日报表(报表包括上日余额、本日借贷发生额、本日余额)对账请求发送至TIPS;
2、接收TIPS返回的解析不全或报文内容非法的对账请求;
3、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部门对账回执,对解析和解押准确的对账回执进行保存,并产生日对账单;
4、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申请下载明细账户请求;
5、根据财政账户申请请求,发送相关的账户明细至TIPS。
TIPS:1、接收TCBS发送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将核对准确的对账请求发送至财政;将解析不全或报文内容非法的信息返回给TCBS;
2、TIPS接收财政返回的对账回执信息,同时对财政返回信息进行解押,解析错误的报文返回财政部门,解析准确的对账回执转发至TCBS;
3、接收财政申请下载明细账的请求,同时将解析准确的请求转发至TCBS;
4、接收TCBS产生的财政库存账户明细账信息,同时将解析准确的明细账信息转发至财政。
财政:1、接收TIPS转发的对账请求,验证密押,解析报文,进行库存账户余额核对,并将生成的对账结果(相符和不符)回执和财政库款明细发送至TIPS;
2、当对账不相符时,财政生成下载账户明细账请求发送至TIPS;
3、接收TIPS转发的财政库存账户明细账信息,并进行账户明细核对。
三、对账报表
国家金库***支库 对帐回单
国家金库***支库:
经核对,我单位对账日各账户余额与你库余额
1、□全部相符 2、□部分不符 3、□全部不符
不符的账户共 户,明细如下:
帐 号
户名
单位账面余额
与国库差额
国库帐上有,我户帐上无
我户帐上有,国库帐上无
日 期
借贷
金 额
日 期
借贷
金 额
帐 号
户名
单位账面余额
与国库差额
国库帐上有,我户帐上无
我户帐上有,国库帐上无
日 期
借贷
金 额
日 期
借贷
金 额
(开户单位印鉴章)
20 年 月 日
第三章 非功能需求
7.1系统运行时间和处理周期
系统按7×24小时连续运行,日终开始时间由国库设定。每一工作日运行时间为上日日终至当日日终为止。
7.2系统性能需求
7.2.1有效性
系统应能满足较大负载情况下持续运行要求,对高峰期和高峰时段的业务处理提供支持,具体功能指标:
系统全年累计停机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
系统单次停机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向灾备中心的切换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需实时反馈处理结果的业务,单笔最大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0秒,其他的业务处理不得超过30秒;日切批处理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前一个请求发起,至系统响应下一个业务请求的最大间隔时间应小于10秒,正常时间间隔应小于5秒。系统整个时间段的有效性达到95%,其中:15:00-18:00达到99.5%。
7.2.2健壮性
接收其它系统传来的数据电文,如校验不合规,系统自动报警,并在“数据交换日志”中进行记录,予以丢弃并发送拒绝回执。
输入数据时,发现非法数据,系统自动报警;
对于硬件、网络设备与前置系统,均实行双机热备;
对于前置系统和连接用户较多的服务器,使用负载均衡集群技术或其它技术确保服务;
对于服务密度大的服务器,使用高可靠性集群或其它技术确保服务。
7.3用户界面要求
用户操作界面友好,提供表达形式简捷的记录输入、输出的操作界面。具体而言,多记录输入、输出时,应提供多笔记录在同一屏幕中按行显示和单笔记录全屏显示两种方式,并对两种方式之间的切换同时提供热键和屏幕按钮两种途径。其中:
单笔记录全屏显示时,记录中各要素排列位置与录入的纸凭证要素排列位置相同,以仿真纸凭证的样式显示。
按行显示时,各要素的显示顺序应该以最重要的要素在较左边排列,减少左右移动光标操作。当前记录所在行的颜色应不同于其它记录,光标所在的属性区域的颜色应不同于同一记录的其它区域的颜色。
翻页热键使用“PAGE UP”、“PAGE DOWN”键,光标上、下、左、右移动应使用“↑”、“↓”、“←”、“→”键,在同一记录的不同区域中、以及记录与屏幕菜单、按钮间按“顺序”切换应使用“TAB”键,按“逆序”切换应使用“SHIFT”+“TAB”键。当录入完每个要素后,按“回车”键就进入下一个要素。所有要素录入完成后,按“回车”键显示是否录入下一个记录的对话框,组平衡时,选“是”进入下一个记录的录入界面,选“否”则停在本记录的第一个要素区域。需要复核、未通过复核和已通过复核的记录的应该不同颜色显示其不同的状态。
系统应提供简码定义,联想输入,快速复制,裁剪要素录入的功能,以提高录入效率,减轻手工劳动量。系统可以导出已录入的各种记录的CSV格式文档,以便进行机外核对。
系统画面以1024*768象素显示,一般以标准字体显示。
7.4系统安全性需求
7.4.1身份鉴别和授权
对于系统中的用户,应建立身份认证、自动退出和角色控制三重安全机制。
一、身份认证
用户登录时系统必须严格确认身份,认证手段使用CA证书+口令的身份认证方法。
二、自动退出
当用户超过一定时间(该时间设定为5分钟)不进行业务操作时,系统强制用户自动退出,需由用户重新登录后方能进入系统,继续操作。
三、角色控制
系统通过设置角色来分配各种操作权限,对不同要求的用户进行角色分配以控制操作权限。角色有国库负责人、业务主管、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四类,国库负责人审批角色、人员,会计主管审批参数、代码,系统管理员维护未审批的角色、人员、参数、代码(含无需审批的实时生效的代码),系统操作员负责录入、复核、查询、打印等基本操作。
7.4.2网络安全
系统运行必须有网络环境支撑,信息在通过内网和外网传输时,应采用可靠的加解密手段、配置防火墙、网络加密机等技术工具,确保业务数据和操作命令的传输安全。对于非法用户访问,系统能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切断连接。在网络化的信息存储区域中,应采用可靠的手段保证信息存储安全。同时,网络应满足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和灾难切换的要求,重要线路采用多线路备份,连接各部分的网络设备,以及灾备均应建立双机热备安全保障。
7.4.3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业务数据具有高级别的保密性,涉密数据的存储、传输等都必须加密,确保只有获准授权的用户才能对数据进行查询访问,同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必须稳定和完整。
7.4.4病毒防治
防病毒系统是系统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系统安全不可或缺,应根据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来确定。
7.5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7.5.1数据备份
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将系统数据库安全高速备份到电子介质上,以便在数据库受到破坏时及时恢复。系统的各种涉密备份数据必须以加密方式存放,防止非法用户绕开业务系统,直接对数据进行拷贝、修改。要求对日间业务数据实时备份,日终数据脱机备份,双备份异地保存。
7.5.2灾难恢复
为防止不可预见因素对国库工作的影响,应建设一个灾备,在发生灾难性事故时,系统切换到灾备。灾备建设和使用要求:灾备与生产服务器通过高速网络连接;灾备的处理能力与生产服务器相同;生产服务器与灾备服务器,应使用高可用性集群技术或其它技术实现无缝切换,运行数据应同步复制到灾备。
应建立应急预案,对各种灾难进行预测和数据挽救;建立系统定期停机维护机制,提高性能稳定性,防范灾难风险。
7.6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分为用户日志和数据交换日志两种。
7.6.1用户日志
用户日志是系统对已登录系统的所有用户在进行各项业务操作时的自动流水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时间、用户代码、用户名称、用户角色、所属核算主体、日志类别、操作事项、业务种类、操作对象所属主体、操作对象、操作结果等项目。
用户日志类别分为管理日志、维护日志、核算日志和授权日志。用户日志文件按加密、实时、异地和增量的方式进行备份,内容不可修改。
系统提供按操作人员名称、角色、所属核算主体、时间段、分类、操作对象所属主体、操作对象等属性进行查询打印用户日志的功能。
7.6.2管理日志
记录用户登录、退出、修改密码等操作。管理日志的操作事项为“登录、退出、修改密码”三种,操作对象所属主体、操作对象名称和编码等项目为空。操作结果为“成功或失败”
7.6.3维护日志
记录管理人员(为具有管理职能的用户:包括部门负责人、业务主管、系统管理员等)进行的系统维护操作,记录对用户、参数等的设置、修改、删除、查询、打印和其它系统维护操作。
在对用户信息进行维护时,操作事项为“增加、修改、删除、查询或打印用户信息”等,业务种类为“用户维护”,操作对象所属主体为被操作的用户所属的国库主体,操作对象名称和编码为被操作的用户,操作结果为“成功或失败”。
在对参数表进行维护时,操作事项为“增加、修改、删除、查询、打印”,业务种类为参数维护,操作对象为参数表名称,操作结果为“成功或失败”。
7.6.4核算日志
在业务人员进行核算操作时,操作事项为“录入、复核、确认、同意付款、拒绝付款”等,业务种类为附件一中的“业务类型”,操作对象所属主体为操作对象所属的清算主体、核算主体或国库主体,操作对象为交易序号。操作成功的,操作结果为“成功”,操作失败的,按不同的情况填写风险控制的“控制内容描述”。
7.6.5授权日志
记录会计主管进行的授权操作,风险控制功能提示授权时记录,操作结果为“授权或拒绝授权”,其它要素同核算日志。
7.6.6数据交换日志
数据交换日志是系统自动记录国库非税收入业务系统与其它外部系统交互或采集数据时的通讯完成情况,包括联网发送、接收日志和数据导出、导入日志。记录要素包含:核算主体代码、名称,发送、接收或导出、导入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成功或失败标志,发送或接收人员名称,数据发送、接收或导出、导入的对方单位,数据电文类型等。
数据交换日志文件按加密、实时、异地和增量的方式进行备份,内容不可修改。
系统提供按核算主体代码或名称、发送、接收或导出、导入时间段、发送或接收人员名称、对方单位、数据电文类型等属性进行查询和打印的功能。
7.6.7日志操作权限
日志由系统在用户操作或数据交换发生时自动记录,不能修改。
日志分级查询、日志备份操作双人负责。管理人员(为具有管理职能的用户:包括部门负责人、会计主管、系统管理员等)有权查询和打印全辖的日志,系统管理员负责本级和全辖的日志导出和存储,但须经会计主管确认。
系统管理员负责全系统的日志导出和存储。
各操作人员可以查询和打印记录本人操作的日志。
7.7系统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7.7.1先进性
系统设计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主流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使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产品,以满足系统发展需要。
7.7.2灵活性
系统提供灵活的查询和打印功能。根据需要,生成标准格式报表和自定义报表(根据查询条件进行组合查询);报表打印,能自由选择激光和针式打印机、A3/A4/US标准纸型等,一种报表至少能按针式打印机的US标准纸的格式输出以满足最基层国库的需要;可保存自定义报表打印格式,供以后重复调用。
7.7.3互操作性
系统可导入和财政业务系统约定接口规范生成的数据电文,并导出以上系统能接收的数据电文。
系统可导入和导出原始凭证、账、表、簿等数据的EXCEL格式、CSV格式和XML格式。
系统提供灵活方便的查询、打印功能。
7.7.4易用性
系统按“易部署、易维护、易使用”原则开发设计。提供自动检测环境的向导式工具,对负载、容量、信息流量、使用情况及需要维护的其它内容提供维护工具,确保系统安装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业务人员提供符合主流应用系统的布局和人性化操作的界面,录入信息时,提供数据记忆和联想功能,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对系统部署、维护和使用分别提供详细参考手册;提供5年时期历史数据的查询和打印。
7.7.5扩展性
l 方便扩容
当原有业务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遇到瓶颈时,系统能在不中断运行的情况下,方便进行扩容。
l 功能变更
随着国库业务的拓展,系统能按不同时期的要求,便捷地进行功能增加和升级。
7.7.6统一性
l 信息编码统一
保存在数据库、光盘库和其它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应按全国统一标准进行编码,以便信息集中访问和系统迁移。
l 数据交换格式统一
与其它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按不同的业务性质,使用通用的数据描述语言和数据交换方式,设置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
l 电子文档规格统一
对于具有法律效力或由制度规定必须存储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以及系统参数代码、系统日志等数据,使用通用的数据描述语言进行电子签名,形成独立的电子文档。
附件一 业务要素集
F.1预算收入对账要素集
序号
要素名称
强制/可选(M/O)
备注
1
报表日期
M
2
报表编码
M
3
报表名称
M
4
国库主体代码
M
5
国库主体名称
M
根据4联想
6
报表种类
M
1预算内、2预算外
7
辖属标志
M
1全辖、2本级
8
征收机关代码
M
根据辖属标志判断,如果是全辖,则征收机关代码是4444444444,如果是本级,则征收机关代码是该国库对应的征收机关。
9
预算级次
M
1中央、2省级、3地(市)级、4县(区)级、5乡镇级
10
预算科目
M
11
本日发生额
M
12
本年累计发生额
M
13
整理期标志
M
0本年度、1上年度
F.2收入回执要素集(财政返还国库)
序号
要素名称
强制/可选(M/O)
备注
1
报表日期
M
2
报表编码
M
3
报表名称
M
4
国库主体代码
M
5
国库主体名称
M
根据4联想
6
报表种类
M
1预算内、2预算外
7
预算级次
M
1中央、2省级、3地(市)级、4县(区)级、5乡镇级
8
预算科目
M
9
本日发生额
M
10
本年累计发生额
M
11
整理期标志
M
0本年度、1上年度
12
回执日期
M
13
回执状态
M
1、核对相符、1、核对不符
14
附言
O
F.3 收入月(年)对账要素集(财政发起)
序号
要素名称
强制/可选(M/O)
备注
1
报表日期
M
2
报表编码
M
3
报表名称
M
4
国库主体代码
M
5
国库主体名称
M
根据4联想
6
报表种类
M
1预算内、2预算外
7
辖属标志
M
1全辖、2本级
8
征收机关代码
M
根据辖属标志判断,如果是全辖,则征收机关代码是4444444444,如果是本级,则征收机关代码是该国库对应的征收机关。
9
预算级次
M
1中央、2省级、3地(市)级、4县(区)级、5乡镇级
10
预算科目
M
11
本年累计发生额
M
12
整理期标志
M
0本年度、1上年度
F.4回执要素集(国库返还财政,收入支出通用)
序号
要素名称
强制/可选(M/O)
备注
1
报表日期
M
2
报表编码
M
3
报表名称
M
4
国库主体代码
M
5
国库主体名称
M
根据4联想
12
回执日期
M
13
回执状态
M
1、核对相符、1、核对不符
13
附言
O
F.5实拨支出对账要素集
序号
要素名称
强制/可选(M/O)
备注
1
报表日期
M
2
报表编码
M
3
报表名称
M
4
国库主体代码
M
5
国库主体名称
M
根据4联想
6
报表种类
M
1预算内、2预算外
7
功能类科目代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