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首要環節在於端正理念與科學定位
——關於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思考之一
李嘉曾
關於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話題,早在2009年初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公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之時即已提上日程。該文件不僅將珠三角地區的發展規劃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而且在闡述與港澳合作的專題時,首次明確表示要“鞏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似乎從2010年初開始,這一話題進入熱議階段。那一年新年伊始,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不僅使海南人民大受鼓舞,而且在周邊地區引起廣泛反響。澳門民眾的反應尤其強烈:澳門與海南有不少相仿之處,能不能學習借鑒,推進類似的“國際旅遊城”建設呢?於是筆者也順應輿論,撰寫了一篇題為《“澳門國際旅遊城”建設構想》的文章,後刊發於當年3月1日《澳門日報》的“蓮花廣場”專版。現在看來,當時的動機固然值得肯定,但議論難免失之淺陋,留下了一些遺憾。
不久之後,陸續出臺的有關重要文件中對於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有了更為明確的表述。2010年3月6日於北京簽署的《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提出了“以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龍頭”,“建設世界著名旅遊休閒目的地”的構想。在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更是明確表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由此可見,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了。
隨著形勢的發展,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話題逐漸深入,人們的認識也逐漸深化。經過認真思索和考察提出這一目標以來的實踐發展,筆者認識到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一個涉及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多種角度、多個層面來統籌規劃。首要環節在於確立科學合理的指導思想與戰略定位。
樹立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
澳門爲什麽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是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的出發點。只有正確認識這個問題,才能為工作實踐找到科學合理的指導思想。
2007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正式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概念。這一重要思想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從2008年9月開始,經過一年半左右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科學發展觀已經在內地逐漸推廣普及,指導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一重要理念也貫穿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制定過程中。
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是這樣表述的:“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在這裡,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十二五規劃”的“主線”,充分體現了指導思想上這一關鍵性的轉變。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規劃,體現了尊重客觀規律的實事求是原則。改革開放30餘年來,祖國大陸的生產力突飛猛進。2010年我國的GDP已高達397,983億元,同比增長10.3%, 總量超過日本而成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長期高速的經濟增長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問題,如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收入差距明顯、社會矛盾增加等等。爲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十二五規劃綱要》以適當降低GDP指標(控制在7%左右),適當放慢發展速度為標誌,堅持了科學發展的理念。具體到制定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目標時,不僅僅提出經濟增長指標,而且要考慮經濟結構、產業特徵和社會生態狀況。國務院關於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若干意見》已經體現了這一原則。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關於“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決定,也正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考慮到澳門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結構、產業特徵與社會生態狀況後才確定下來的。因此,澳門貫徹執行十二五規劃精神,致力於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無疑也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部署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計畫,實際上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自身發展的需要。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經濟建設的成就有目共睹。2010年全區本地生產總值突破2237億澳門元,比上年實質增长22.9%;人均GDP接近41萬澳門元,相當於5.12萬美元。這一數字在當年世界(含各國與各地區)排名中居第7位,已經超過美國、阿聯酋與瑞典;在亞洲更是遙遙領先。然而,澳門的經濟結構不甚合理,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局面不可能改變。2010年全區博彩毛收入提升至1895.88億澳門元,同比增長57.5%;從2006年開始,澳門的博彩收入已經超過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頭號“賭城”。但伴隨經濟的不平衡快速發展,貪腐現象有所抬頭,社會矛盾呈現加深趨勢。以2007年5月1日市民遊行引發警員開槍事件為起點,每年的“五一”遊行成為不同群體表達訴求的典型事例。因此,澳門的現狀也對今後的發展方式提出反思的要求,需要端正理念,調整政策,儘快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由此觀之,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絕非無奈之舉或權宜之計,而是順應時代潮流、接軌祖國大陸、并從自身實際出發揚長補短、改革創新的百年大計。
那麼,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精神,恰當地表述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方向與目標呢?我們不妨參考海南省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精神,將澳門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描述為:“走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道路,著力發展開放型、服務型、環保型經濟,逐步形成以歷史文化資源為依託、旅遊博彩業為龍頭、現代休閒服務業為主導的適度多元經濟結構,打造具有澳門特色、在臺灣海峽兩岸領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體系,逐步將澳門建設成開放之城、休閒之城、歡樂之城、和諧之城。”對於以上表述,還可以概括為“三三三三四”,即:
三個努力方向: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態良好;
三種經濟類型:開放型、服務型、環保型;
三大發展原則:歷史文化資源為依託、旅遊博彩業為龍頭、現代休閒服務業為主導;
三大產業特色:具有澳門特色、在臺灣海峽兩岸領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四大城市特徵:開放之城、休閒之城、歡樂之城、和諧之城。
確立多重格局下的戰略定位
在樹立了科學正確的發展理念之後,便能從整體上把握方向,使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工作高屋建瓴,順利開展。接下來應該考慮的是為澳門未來將要建成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確立準確的戰略定位,找准具體的奮鬥目標。
“戰略”原本是一個軍事學的概念,原意是指將領在作戰時採用的謀略,逐漸擴展為指導戰爭全局的計畫與策略;後來其涵義引申為在一定時期內指導全局的統領性的方略,包括方針、謀略、對策等。戰略定位則是指從統籌全局的視角為特定對象找准在總體格局中的恰當位置,使之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正因為戰略問題涉及全局,所以我們在進行戰略定位之前,也應當充分認考察對象的宏觀背景與總體格局。
由特有的區情所決定,澳門是處於多重格局之下的一個特定地區,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其待建目標的戰略定位。
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也是臺灣海峽兩岸四地互相依存關係中不可缺少的一員,而且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和地區相互往來的橋樑與通道,還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多元文化薈萃的舞臺。多種格局中的澳門扮演著不盡相同的角色,因此,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也必須充分考慮澳門的特殊情況,作出不盡相同的戰略定位。
本文建議,將“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戰略定位表述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國兩制’前提下區域合作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城市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國際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的平臺”以及“多元文化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
“‘一國兩制’前提下區域合作創新的試驗區”是指澳門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過程中,要努力成為粵澳合作(含珠澳合作、穗澳合作)、粵港澳合作、珠江三角洲和泛珠地區,以至臺灣海峽兩岸四地區域合作創新的實驗基地。“一國兩制”構想是鄧小平理論的創造性成果,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十多年來的實踐表明,這一構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是特別行政區保持繁榮昌盛、一國範圍內不同社會制度區域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保證。近年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CEPA》、《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等),為堅持和發展“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區域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據。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理當納入這一基本框架。
“世界一流的城市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是指澳門要在珠江口西岸即將崛起的現代化城市群中集中發揚旅遊休閒中心的特色,創建國際頂尖級別的旅遊度假城市,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旅遊者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要爭取成為海外遊客進入珠江三角洲、華南地區乃至中華大地的入口。
“國際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的平臺”是指澳門要保持和強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特別是與葡語系國家和地區交往的平臺作用,要為國際範圍內的經濟、科技、文化合作提供支撐。旅遊休閒若能同經濟文化合作交流有效地結合起來,則有望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澳門一向具有對外交流的優良傳統,更好地繼承傳統,並使之在新形勢下發揚光大,無疑有利於完美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多元文化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是指充分依託本澳固有的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結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深入開發利用資源;同時面向世界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促進多元文化的發展繁榮。澳門歷史上形成的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既是稀有的特色,又是珍貴的資源。探索當代條件下多元文化的深入開發與集成創新,對創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必然大有裨益。
總之,樹立科學合理的指導思想,確立正確的戰略定位,是澳門創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首要環節。解決了這個問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便能順利啟航,破浪前進。
(本文刊於《九鼎》月刊2012年1月號,總第51期)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