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关系(一)新疆问题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2、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清朝乾隆帝时,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4、左宗棠率清军收复新疆。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二)西藏问题1、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金城公主
2、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2)元朝时,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并规定以后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作用: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三)感想: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新疆、西藏的经济迅速发展,新疆、西藏人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宗教信仰得到尊重,“疆独”分子、达赖集团搞独立的企图不得人心,
3、必然受到全国人民反对,注定失败;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等。(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友好交往,和睦共处。对外交往(一)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史实: 1、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2、唐朝: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著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建筑、医药知识,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3、明朝:(1)明朝对外友好交往典型事件:郑和下西洋(目的
4、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友好关系)(2)明朝对外冲突的事件: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葡萄牙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4、清朝:(1)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启示: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任何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融入到世界当中去,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5、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今天的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高,我国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2)清朝前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事例:郑成功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康熙皇帝两次派军队围攻雅克萨,迫使沙俄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5、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2)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4)21世纪:2001年,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二)启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对外交往,互通有无;国际地位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倡和平外交;学习张骞、郑和等人不辱使命、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关于民生1、孔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
7、孟子: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3、西汉盛世局面有:(1)文景之治以民为本的思想: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民生政策: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2)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民生政策: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减轻农民负担;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统一铸五铢钱4、唐朝盛世局面有:(1)唐太宗贞观之治材料:唐太宗李世民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舟”和“水”形容什么关系?君和民的关系。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从隋末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不能过分的压榨农民。唐太宗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注重“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局面?贞观之治。(2)唐玄宗开元盛世措施:任用姚崇等人为相,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崇尚节俭,不用奢侈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