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134”模式构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3470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134”模式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134”模式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134”模式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理论研究32_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134”模式构建吴 娴(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摘 要:思政课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发展的主渠道,百年历史视域下探讨党史融入思政课程的方法必要且紧迫,是解决轻观念认知教育、重课程内容整合、践行程度不足等实效局限的迫切需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关键着力点是“涵养一种思维,实现三个回归”,需要守好第一课堂、开辟第二课堂、开创“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以及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论述专题模块研讨等四种路径多措并举、共同发力,以期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知行合一的能力,让党史育人的实效性落地。关键词:百年历史 党史学习

2、教育 融入 思政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2020 年5 月,国家行政学院向各级行政学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四史”教学工作。2021 年 2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2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2022 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我只是根据我们政策今

3、天和明天的需要来回顾过去党史是同机会主义斗争的武器。”1列宁把学习党史看作是对俄国社会民主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把研究过去这一任务同明察现实、洞晓未来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地、唯物辩证地、具体地研究过去正是为了今天和明天的需要。党史学习教育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发挥着凝心聚力、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党史传播的主战场,课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于是,百年历史视域下探讨党史融入思政课程的方法就显得必要且紧迫,有利于引导学生坚定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有利于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知信行合一的能力,让党史育人的实效性落地;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认

4、知思维,实现现实感、集体主义观和使命担当的回归。一、现实表征:当前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实效局限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本文通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综述,结合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的路径方法,总结了当前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实效局限,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轻观念认知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当下党史融合思政课程聚焦于课程内

5、容整合、多媒体手段、辅助活动等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误把学生的认同感和抬头率等同于教育的实效性。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忽视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研究332023.14_任务在于以史为鉴,用历史的思维解答思政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二是教师缺乏对党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不能很好地解答课堂上学生的疑问,未能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化。(二)重课程内容整合从教育内容来看,党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存在重课程内容整合、缺乏系统党史知识构建的问题。当前高校没有明确设置专门“四史”教育课程,关于党史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实际思政教学中是通过党史与本科院校原有四门课程的融合来

6、实现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缺乏统领、各自为政,主要根据本科院校原有四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喜好,梳理整合党史知识内容,以实现党史融入思政课程。这就存在缺乏教学针对性和系统党史知识构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浅表化、党史知识断层、内在衔接性不足,致使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三)践行程度不足目前高校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知与实践脱节,出于外因需要被动学习,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自身价值观、政治观的培育重视不够。党史学习更多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被动灌输,而未能把党史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践行。一是现实感缺失,未能充分认识到学史鉴古论今、

7、指导现实生活的作用。比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并在中共七大首次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概念,在党的革命建设过程中,无数的中共党员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凝聚我们党的力量,使党从一艘承载民族希望的小红船发展到今天十四多亿人的巨轮。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学生践行党的宗旨的实践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二是大学生集体主义缺失。现实中大学生集体主义缺失、信仰危机显露、功利主义等现实主义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三是大学生使命感弱化。大学生使命担当弱化、理想信念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凸显。张雪黎教授在 2019 年撰写的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

8、仰状况调查研究就很好地说明了上述问题。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着力点:“涵养一种思维,实现三个回归”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培养青年学生坚定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也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思维和大历史观,以此来获取观念解读,鉴古论今,解答其在思政教育和生活现实对照中产生的认知困惑。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3窃以为,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着力点需要转移到认知观念统合上,即“涵养一种思维,实现三个回归”。“一种思维”,是指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思

9、维即思维的历史方法,是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看到历史的连续性,对历史心存敬意。可见,历史思维着重把握历史发展、掌握历史规律、理性分析现实,为探寻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思路。历史思维的培育极其重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认同党史事件的历史条件性,接纳历史、认同政治,避免人为割裂历史,规避出现历史虚无主义的风险。“三个回归”,是指回归现实感,回归集体主义观,回归使命担当,这是实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知行合一的要求,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落地的具体表现。(1)回归现实感。用党史例证为思政课程教育提供论证支撑,分析党史发生的具体国内国际背景,引导学生用历史的思维分析认知现实和未

10、来。例如,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的社会问题,是通过先辈付出的代价实现的,充分分析其发生的特定历史阶段及社会、政治、实践背景等,了解其历史规律及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期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学习及社会方面的困惑,指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用历史思维分析解决问题。(2)回归集体主义观。党史学习教育是思政课集体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自建党以来,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继承并弘思想理论研究34_扬集体主义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经常为学生呈现集体主义教育的例证素材,以历史中的群众集体行动及社会回馈等论证集体的无穷力量。例如,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

11、国涌现出了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旗帜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3)回归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依据时代变化和时代的理论诉求,不断自觉、主动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史。学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强化自身担负时代使命的责任感。三、破解之途:百年历史视域下党史

12、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四种路径与方法(一)守好第一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不断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高校是党史传播的主战场,课堂是传播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阵地作用,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切实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和学生的收获感。窃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备课方式构建党史融入思政课程的系统知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根据高校原有四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需要以及学生学情分析情况,以教研室为单

13、位开展集体备课,依靠思政教师的集体力量,集思广益。关键定位在于从党史知识的内在连续性和衔接性梳理整合党史知识内容体系,加强党史融入思政课程的顶层设计。此外,要注重对党史资源的把关和审核,把来源权威、生动活泼的党史资源融合到思政课程中去。比如金一南老师的苦难辉煌、谢春涛教授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系列书籍;又如在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时候,可以参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的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马克思、线上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等网络资源。二是提升教学针对性。结合不同区域大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历史阶段的“四史”,尤其是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堂等,

14、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度感悟“四史”魅力,更加清楚地把握党史的精髓,提升“第一课堂”的育人价值。比如韶关学院在学校设置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展厅,设置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研究期刊,在马院开设华南教育专题学习课程等,鼓励全体教职工研究华南教育史,讲好华南教育历史故事。此外,在思政课程中将韶关红色文化与北伐、长征历程、韶师历史等地方本土红色文化相结合,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主讲展示地方红色文化等途径,更好地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充分增强教学的本土化和针对性。三是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实现翻转课堂。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存在党史学习教育浅表化的问题。

15、通过“职教云”“易班”“学习强国”等线上软件和“讲好中国故事”“节假日入思政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实践,实现翻转课堂,构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提高高校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使思政课堂更加鲜活。要善于运用富有感染力、“接地气”的生活化语言,将党史知识和思政课程内容转化为青年学生关心、讨论的流行话题。(二)开辟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而言,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依托项目化教学,推动课内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天下事”变成“身边事”,让思政课变得“有滋味”,以推进知识理论的内化

16、与外在实践的良性互动,使大学生主动吸收与消化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并将党史学习教育理论自觉转化为外在行动,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让思政课变得有温度与情怀。一是以重大历史事件或节日为契机,开展专题学习宣讲、党史主题演讲等校园活动。比如可以开思想理论研究352023.14_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的专题报告会;对“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主题进行模块化宣讲,“讲”到学生的心里;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演讲;组织开展寻访“五老”入党历程、走访共产党人故居等社会实践,发掘老党员入党经历,在活动中感受理论精神洗礼,坚定使命初心。二是学习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对红色资

17、源的探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在历史现场讲述“党史”,使学生有历史代入感,更能入眼、入心、入脑。借助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纪念馆寻访、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等红色教学观摩实践,在红色基因的熏陶下,以实地教学的方式,探索课外教学的第二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四史”教育的实效性。(三)开创“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也随之受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被打破、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增强、多元化思潮冲击学生价值观、高校思政工作呈现思政教育内容立体化多维化特点、思政教育的载体和

18、路径更加多元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开创“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是应有之义。一是因事而化,坚持思想引导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共建、共享、共融”的开放格局出发,建构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明确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互联网”时代给思政教育主体的主导权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动适应新发展,寻求新突破,主动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形势,多途径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二是因时而进,坚持载体构建为重。以开放、共享、共赢的格局,鼓励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具有特色、具有吸引力、具

19、备辐射效应的开放网络思政平台,结合微信、微博、QQ、公众号等平台和空间,搭建以思政课为核心、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等其他相关课程为支撑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络平台,孕育孵化线上精品课程,建立线上师生互动社区等工作阵地,充分发挥“教师思政”的作用,全面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融合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三是因势而新,坚持内容创新为王。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学生知信行合一为导向,提炼思政工作特色,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体来说,教育者应以符合青年发展为标准,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筛选教育内容,提炼改编融入教学工作中,进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保证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先进性和时

20、效性。(四)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论述专题模块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是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宝贵资源。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4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以课内教学实践形式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专题模块研讨课程十分必要,有助于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蕴;有助于全面系统构建党史知识体系,填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有助于在实践研讨中将党史

21、知识内化于心,实现大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参考文献:1 列宁怎样对待党史研究 J.项国兰,编译.北京党史,1987(4):35-36.2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求是,2021(7):4-17.3 列宁全集:第 25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29.4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5-16.基金项目:2022 年韶关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建立健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研究”(SY2022DJ011),2023年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课题“韶关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研究”(ZD202302)。(责任编辑:刘娟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