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药典05年版二部)
(郭宇鹏)
1. 称取3g,系指:
A.2.5~3.5 B.2.95~3.05 C.2.6~3.4 D.2.96~3.04
2. 称取3.00g,系指:
A.2.995~3.005 B.2.996~3.004
3. 称取4g,系指:
A.3.5~4.5 B.3.6~4.4 C.3.95~4.05 D.3.96~4.04
4. 精密称定0.2g、2g、0.02g分别用那种天平:
A.千分之一 B.万分之一 C.十万分之一
5. 称定0.2 g,应使用哪种天平:
A.百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万分之一
6. 取检品约20ml,系指:
A.15~25ml B.18~22ml C.19~21ml
7. 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包括下列_______反应。
A.溶剂消耗滴定液 B.回滴定反应
8. 试验时温度,未注明时指在:
A.常温 B.室温 C.20~30℃ D.25±2℃
9. 试验用水指:
A.纯净水 B.蒸馏水 C.纯化水
10.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指:
A.新蒸出的纯化水 B.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C.新沸并冷至室温的纯化水
11. 酸碱性试验,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
A.石蕊试纸 B.广泛试纸 C.酚酞试纸
12. 试验动物的__________应符合药品检定要求 。
A.品系 B.年龄 C.体重 D.性别
13.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
A.无毒 B.洁净 C.不与内容药品发生化学反应 D。不影响药品质量
14. ( )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必须印有规定标识的药品: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医疗用毒性药品 D.放射性药品 E.外用药品 F.OTC药品
15. 溶剂25ml,加入某种溶质至7g达到饱和,属于;
A.极易溶解 B.易溶 C.溶解
16. 溶解度实验法,除另有规定,试验温度:
A.20±1℃ B.25±1℃ C.20±2℃ D.25±2℃
17. 性状包括:
A.外观 B.臭 C.味 D.溶解度 E.物理常数
18. 物理常数包括:
A.相对密度 B.馏程 C.熔点 D.凝点 E.比旋度 F.折光率
G.黏度 H.吸收系数 I.碘值 J.皂化值 K.酸值
19. 2005版二部药典正文分几部分:
A.1 B.2 C.3 D.4
20. 05版药典二部第二部分收载________品种
A.生物制剂 B.抗生素 C.药用辅料 D.毒麻药品
21. 05版药典正文品种下的品中的品名包括:
A.英文名 B.拉丁名 C.汉语拼音 D.中文名
22. 下列哪项属于药典正文品种下可包含下列项目:
A.分子式与分子量 B.处方 C.酸值 D.类别
23. 略溶是指1g溶质(g/ml)能在溶剂
A.1~不到10ml B.10~不到100ml C.10~不到30ml D.30~不到100ml
24. 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
A.安全性与有效性 B.均一性 C.纯度 D.稳定性
25. 微温是指: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26. 标准品与对照品应附有说明书,内容:
A.使用期限 B.装量 C.生产日期 D.质量要求(包括水分)
27. 原料药品的含量(%),除另外注明外,按:
A.质量记 B.重量计 C.装量计 D.干燥品计
28. 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____进行试验
A.干燥至恒重的供试品 B.未经干燥的供试品 C.去除溶剂的供试品
29. 乙醇的百分比系指:
A.20℃时容量的比例 B. 20℃时重量比 C. 25℃时容量比 D. 25℃时重量比
30. 百分比用(%)表示,系指:
A.容量比 B.重量比 C.重量比容量
31.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应:
A.用适当方法除去水分后使用 B.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C.按纯度进行计算后使用
32. 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未规定上限时是指:
A.不超过100.0% B.不超过100% C.不超过101% D.不超过101.0%
33. 本版药典所用药筛,分为:
A.7等 B.8等 C.9等
答案:
1.C;2.A;3.A;4.BAC;5.B;6.B;7.AB;8.B;9.C;10.B;11.A;12.ABC;13.ABCD;14.ABCDEF;15.B;16.D;17.ABCDE;18.ABCDEFGHIJK;19.B; 20.C; 21.ACD; 22.ABD; 23.D; 24.ABC; 25.A; 26.ABD;27.B;28.B;29.A;30.B;31.B;32.D;33.C;
(景艳萍)
(1)单色光幅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________
A 正比 B反比 C相等 D无关系
(2)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为_____
A 色谱法 B分光光度法 C电位滴定法 D 旋光度测定法
(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溶剂和吸收池的吸光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过____
A 0.10 B 0.40 C 0.20 D 0.05
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_____
A 0.10 B 0.5 C 0.20 D 0.05
在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_____
A 0.10 B 0.50 C 0.40 D 0.05
在300nm以上时不得超过_____
A 0.10 B 0.50 C 0.40 D 0.05
(4)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的准确度可用以下哪种溶液进行检定______
A 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 B重铬酸钾的盐酸溶液 C氯酸钾的硫酸溶液 D 纯净水
(5)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中,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哪种读数下误差较小______
A 0.2~0.5 B 0.3~0.7 C 0.5~0.8 D 0.6~0.8
(6)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中,对照品比较法中,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__以内: A 95.0%±10% B 105.0%±7.5% C 100%±10% D 100%±5%
(7) 红外分光光度法把红外区分为3个区域,即近红外区、中红外区、远红外区,其中哪个区域是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区域______
A 近红外区 B 中红外区 C 远红外区
(8)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在3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_____
A ±3cm-1 B ±4cm-1 C ±5cm-1 D ±6cm-1
(9)红外分光光度法校正仪器时用_____
A 油膜 B 水膜 C 聚苯乙烯膜
(10)红外光谱在药品分析时,主要用于_____
A 药品的含量测定 B 定性鉴别 C 物相分析
(11)在红外光谱测定采用中压片法制样技术,常加入干燥的分散剂为_____
A 氯化钠 B 氯化钙 C 溴化钾 D 碘化钾
(12)用红外光谱进行测定操作注意事项环境条件中,红外实验室的室温、湿度应控制在_______
A 10~20℃ 湿度小于50% B 20~30℃ 湿度小于40%
C 15~30℃ 湿度小于65% D 15~25℃ 湿度小于45%
(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_______
A 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 B 呈离子状态的金属元素 C 部分非金属元素
(14)在原子吸收的标准曲线法中,计算元素的含量时分别以_____
A 对照品溶液每一浓度3次吸光光度读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相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B 对照品溶液每一浓度3次吸光光度读数的平均值为横坐标,相应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很高,实验室容量器皿烧杯、容量瓶、移液管等尽可能使用_____
A 玻璃器 B 耐腐蚀塑料器皿 C 瓷器
(16)原子化温度较高的元素宜用______
A 乙炔作为燃气 B 氧化亚氮作为燃气 C 氮气作为燃气 D 氧化亚氮-乙炔作为燃气
(17)原子吸收贮藏水的容器一般用______
A 玻璃材料 B 聚乙烯塑料料材 C瓷器材料
(18)荧光分析法可用作 物质的______
A 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 C 物相分析
(19)因荧光分析法中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线性较窄,故供试品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去试剂空白的荧光强度与对照品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去试剂空白的荧光强度的比值应为______;
A 0.5~2.0 B 0.1~0.5 C 0.2~0.3
(20)对易被光分解或弛豫时间较长的品种,可选择一种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与之近似而对光稳定的物质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作为基准溶液,下例哪种为蓝色荧光 、黄绿色荧光 、红色荧光
A 硫酸奎宁的稀硫酸溶液 B 荧光素钠水溶液 C 罗丹明B水溶液
(21)某些含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的供试品溶液用喷雾装置的气溶胶形式引入火焰光源中,靠火焰的热能将供试品元素原子化并激发出它们的特征光谱,通过光电检测系统测量出待测元素特征光谱的发光强度可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为______
A 荧光分析法 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 火焰光度法
(22)生物检定法是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或其离体器官组织等所起的药理作用来检定药物效价的方法,用于无适当_______方法进行检定的药物。
A 理化法 B生物法 C 中药法
(23)在生物检定统计法中,可靠性测验时,平行线检定要求在实验所用的剂量范围内,对数剂量的反应呈直线关系,供试品和标准品的直线应_____
A 呈正比 B 呈反比 C平行
(24)可信限(FL)标志检定结果的______
A 精密度 B 灵敏度 C 准确度
(25)生物检定具有一定的实验误差,其来源于_______
A 实验室条件 B 仪器的灵敏度 C 生物变异性
(26)在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生物统计时,可靠性测验结果的判断,回归项应非常显著即P应小于( ): A 0.1 B 0.01 C 0.05; 偏离平行应不显著,P应大于( ):A 0.1 B 0.01 C 0.05
(27)在生物检定法中,直接测定法是直接测得药物对各个动物______的检定方法。
A 最小效量 B 最小致死量 C 有效量
(28)光吸收定律遵守以下定律_____
A 朗伯定律 B 比尔定律 C 朗伯-比尔定律
(29)在荧光分析法中,2份供试品测定结果,每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在______
A ±1.0% B ±1.5% C ±2.0% D ±5.0%
(30)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适宜的狭缝宽度,应以当其再减小时待测物吸光度不再增加为准,对于中国药典紫外测定的大部分品种,通常测定狭缝宽度为_______
A 0.1nm B 0.5nm C 2nm D 0.2nm
答案:1.A;2.B;3.BCAD;4.A;5.B;6.C;7.B;8.C;9.C;10.B;11.C;12.C;13.AC;14.A;15.B;16.D;17.B;18.A.B;19.A;20.ABC;21.C;22.A;23.C;24.A;25.C;26.BC,C;27.AB;28.C;29.B;30.C
(周希英)
1、在抗生素管碟测定法中,每套钢管的重量差异不得超过_______g。
A: ±0.03 B: ±0.05 C: ±0.01 D: ±0.10
2、在抗生素管碟测定法中,用过的双碟经高压灭菌倒出培养基后,置清洗液中浸泡过夜,冲洗、沥干,置_______。
A: 150℃~160℃干热灭菌2h B: 高压121℃蒸汽灭菌30min
C: 180℃干热灭菌2h D: 高压121℃蒸汽灭菌20min
3、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依试验设计原理不同,可分为________。
A: 稀释法 B: 比浊法 C: 琼脂扩散法 D: 管碟法
4、培养基斜面菌种的转种间隔时间一般为_______个月。
A: 1 B: 1~2 C: 1~3 D: 1~5
5、在抗生素管碟测定法中(2.2法),滴加标准品及供试品溶液的顺序为______。
A: SH→TH→TL→SL B: SH→TH→SL→TL C: SH→SL→TH→TL D: TL→SL→TH→SH
6、在抗生素管碟测定法中,每批供试品取不少于________个双碟。
A: 6 B: 4 C: 8 D: 10
7、在异常毒性检查法中,供试验用的小鼠体重应在______g。
A: 17~20 B: 18~19 C: 18~20 D: 19~21
8、在热原检查法中,复试用家兔要求_______。
A: 体重在1.8~2.0kg B: 体重在2.0~2.4kg
C: 正常体温在38.8~39.2℃ D: 使用过2~3次
9、在热原检查法中,测温仪探头或肛门温度计较验间隔时间为_______个月。
A: 1~3 B: 3~6 C: 1~2 D: 4~5
10、在热原检查法中,用具的除热原方法为:置电热干燥箱中_______。
A: 250℃30min B: 200℃1h C: 180℃2h D: 200℃2h
11、在热原检查中,需缓缓注射的药液,注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兔不超过_____。
A: 3min B: 2min C: 5min D: 4min
12、在热原检查中,供试品注射体积在5~10ml/kg的溶液,应预热后注射,预热的温度范围为______。
A: 37~38℃ B: 35~38℃ C: 38~39℃ D: 30~35℃
13、含有热原的供试品,一般在给家兔静脉注射后出现升温高峰的时间段为______。
A: 1~2h B: 1.5~2h C: 2~2.5h D: 1.5~3h
14、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包括______。
A: 凝胶法 B: 光度测定法 C: 浊度法 D: 显色基质法
15、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_______灭菌注射用水。
A: 0.015EU/ml B: 0.010 EU/ml C: 0.005 EU/ml D: 0.003 EU/ml
16、《中国药典规定》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供试品溶液不干扰试验的结果为_______。
A: Es在0.5λ~2.0λ(包括0.5λ和2.0λ)时,且Et在0.5Es~2.0Es(包括0.5Es和2.0Es)时;
B: Es在0.25λ~1.0λ(包括0.25λ和1.0λ)时,且Et在0.25Es~1.0Es(包括0.25Es和1.0Es)时
C: Es在1.0λ~2.0λ(包括1.0λ和2.0λ)时,且Et在1.0Es~2.0Es(包括1.0Es和2.0Es)时;
D: Es在1.5λ~3.0λ(包括1.5λ和3.0λ)时,且Et在1.5Es~3.0Es(包括1.5Es和3.0Es)时;
17、《中国药典规定》05年版二部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限量试验,每批供试品必须做_______。
A: 2支供试品管,2支供试品阳性对照管,2支阳性对照管,2支阴性对照管
B: 2支供试品管,1支供试品阳性对照管,1支阳性对照管,1支阴性对照管
C: 2支供试品管,2支供试品阳性对照管,1支阳性对照管,1支阴性对照管
D: 2支供试品管,1支供试品阳性对照管,2支阳性对照管,2支阴性对照管
18、在细菌内毒素检查光度法测定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其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大于或等于________。
A: 0.990 B: 0.980 C: 0.999 D: 0.998
19、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凝胶半定量法试验有效的前提是λt在________之间。
A:0.5λ~2λ B: 1λ~2λ C:0.25λ~0.5λ D: 0.5λ~1λ
20、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单向流空气装置,操作区洁净度为_______级。
A: 1000 B: 10000 C: 100000 D: 100
21、一般无菌试验用阳性菌,菌种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________代。
A: 10 B: 5 C: 3 D: 6
22、无菌检查用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_______。
A: 1/5 B: 1/2 C: 1/4 D: 1/10
2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用菌______。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枯草芽孢杆菌 D: 生孢梭菌
24、在无菌检查中,直接接种法方法验证试验要求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的管数_____。
A: 10管 B: 8管 C: 6管 D: 5管
25、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用菌株_______。
A: 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枯草芽孢杆菌 D:白色念珠菌 E:黑曲霉
26、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分_______。
A: 试验组 B: 菌液组 C: 供试品对照组 D: 稀释剂对照组
27、在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中,供试品组和对照品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应不低于_____。
A: 70% B: 80% C: 60% D: 75%
28、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当同稀释级二平板菌落均数在15(含15)以下时,两平板菌落数的差值允许范围为______。
A: 0~4 B: 2~9 C: 7~17 D: 10~20
29、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其他控制菌培养物须保留______。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5个月
30、在控制菌检查中,验证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和沙门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为______。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枯草芽孢杆菌 D: 生孢梭菌
答案:
1.B; 2.AB; 3.ABC; 4.C; 5.A; 6.A; 7.A; 8.BCD; 9.B; 10.ABC; 11.C; 12.A; 13.A; 14.AB; 15.A
16.A; 17.A; 18.B; 19.A; 20.D; 21.B; 22.A; 23.ABCD; 24.B; 25.ABCDE; 26.ABCD;27.A; 28.ABCD;
29.A; 30.A
(夏方亮)
1、药典规定的“几乎无色”系指_____。
A. 浅于用水稀释1倍后的相应色调1号标准比色液;
B. 浅于用水稀释4倍后的相应色调1号标准比色液
C. 浅于用水稀释1倍后的相应色调2号标准比色液
D. 浅于用水稀释4倍后的相应色调2号标准比色液
2、1号标准比色液的配制方法是_____。
A. 贮备液0.5ml﹢水9.5ml; B. 贮备液1.0ml﹢水9.0ml
C. 贮备液1.5ml﹢水8.5ml; D. 贮备液2.0ml﹢水8.0ml
3、6号标准比色液的配制方法是_____。
A. 贮备液2.5ml﹢水7.5ml; B. 贮备液3.0ml﹢水7.0ml
C. 贮备液4.5ml﹢水5.5ml; D. 贮备液6.0ml﹢水4.0ml
4、浊度标准原液在5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应在______范围内。
A. 0.11~0.16 B. 0.12~0.15 C. 0.10~0.15 D. 0.15~0.20
5、药典规定的”澄清”,系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相同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 )号浊度标准液。
A. 1; B. 0.5; C. 2; D. 0.25
6、澄清度检查时,要求在室温条件下,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与等量的浊度标准液分别置于配对的比浊用玻璃管中,在浊度标准液制备( )分钟后,在暗室内垂直同致于伞棚灯下,照度为( ),从水平方向观察、比较。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5分钟; D. 2000lx; E. 1500lx; F. 1000lx;
7、光阻法对微粒检查用水的要求是_____。
A.每1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B.每1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C.每5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D.每5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8、显微计数法对微粒检查用水的要求是____。
A.每1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B.每1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C.每5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D.每50ml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9、光阻法对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的要求是___。
A.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20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5粒;
B.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25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3粒;
C.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12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2粒;
D.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12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3粒;
10、显微计数法对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的要求是___。
A.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20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5粒;
B.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25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3粒;
C.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12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2粒;
D.每1ml中含10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12粒,含25µ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过3粒;
11、用于测定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或粒度分布的方法有_____。
A. 显微镜法 B. 筛分法 C. 光散射法 D. X射线粉末衍射法
12、可见异物检查方法有_____。
A. 显微镜法 B. 灯检法 C. 光散射法 D. 偏光显微镜法
13、下列对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生产日期为2005年10月1号以后)的可见异物检查结果符合规定的是____。
A. 检查20支,其中1支有玻璃屑
B. 检查20支,其中1支有长度2mm以下的纤毛,另取20支复试,均未检出
C. 检查20支,其中2支有粒径2mm以下的块状物
D. 检查20支,其中1支有长度2mm以上的纤毛
14、下列对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生产日期为2005年10月1号以后)的可见异物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是____。
A. 检查20支,均未检出可见异物
B. 检查20支,其中2支有粒径2mm以下的块状物,另取20支复试,均未检出
C. 检查20支,其中1支有长度2mm以下的纤毛,另取20支复试,又检出1支粒径2mm以下的块状物
D. 检查20支,其中1支有长度2mm以上的纤毛
15、溶液颜色检查法有哪几种_____。
A. 目视法 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 色差计法 D. 光散射法
16、X射线衍射的粉末试样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
A. 晶粒要细小 B. 晶粒要粗大 C. 试样无择优取向 D. 试样具有择优取向
17、测定稀溶液渗透压摩尔浓度是通过测量溶液的____来间接确定。
A. 冰点下降 B. 蒸汽压下降 C. 冰点上升 D. 蒸汽压上升
18、质谱法的用途有____。
A.求准确分子量 B.鉴定化合物 C.推测未知物的结构 D.测定分子中CI、Br等的原子数
19、对颗粒剂的粒度测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
A.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及粉末的总和,不超过供试量的15%
B. 不能通过二号筛和能通过七号筛的颗粒及粉末的总和,不超过供试量的15%
C. 能通过一号筛和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及粉末的总和,不超过供试量的15%
D. 能通过二号筛和不能通过七号筛的颗粒及粉末的总和,不超过供试量的15%
20、溶液颜色检查法第一法(目视法)应将纳氏比色管置___色背景上观察。
A.白 B.黑
21、下列哪种物质不用来配制各种色调的标准贮备液____。
A. CoCl2·6H2O B. K2Cr2O7 C. CuSO4·5H2O D. KMnO4
22、下列用来配制浊度标准贮备液的物质是____。
A. 硫酸肼 B. 硫酸铜 C. 乌洛托品 D. 重铬酸钾
23、质谱法中,离子是因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
A. 质荷比(m/z) B. 荷质比(z/m)
24、质谱法中,供试品的离子化方式有_____。
A. 电子轰击 B. 化学电离 C. 快原子轰击 D. 场电离和场解吸
25、质谱法中实现离子分离的部分是____。
A. 进样系统 B. 离子源 C. 质量分析器 D. 检测器
26、质谱仪重要的性能指标是____。
A. 分辨率 B. 重现性 C. 灵敏度 D. 质量范围
27、无色注射液检查可见异物时的光照度应为____。
A. 500~1000Lx B. 1000~1500Lx C. 2000~3000Lx D. 4000Lx
28、混悬型注射液和滴眼液检查可见异物时的光照度应为____。
A. 500~1000Lx B. 1000~1500Lx C. 2000~3000Lx D. 4000Lx
29、下列对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2005年7月1号~2005年10月1号生产)可见异物的检查符合规定的是____。
A. 检查20支,均未发现异物
B. 检查20支,其中1支检出可见异物,复试20支均未检出可见异物
C. 检查20支,其中2支检出可见异物
D. 检查20支,其中1支检出可见异物,复试20支,有1支检出可见异物
30、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µ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___粒,含25µ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___粒。(光阻法)
A. 6000 B. 3000 C. 600 D. 300
答案:
1.A;2.A;3.B;4.B;5.B;6.CF;7.A;8.D;9.B;10.C;11.ABC;12.BC;13.B;14.D;15.ABC;16.AC;17.A;18.ABCD;19.A;20.A;21.D;22.AC;23.A;24.ABCD;25.C;26.ACD;27.B;28.D;29.AB;30.AC
XII部分(邱汝先)
1.升压素生物检定法是用_______测定。
A.大鼠血压升高法 B.小鼠血压法 C.猫血压法
2.升压素生物检定法所用标准品为______。
A.升压素(垂体后叶标准品) B.加压素 C.降压素
3.升压素生物检定法所用标准溶液高低浓度的比值不得大于______。
A.1︰0.6 B.1︰0.5 C.1︰0.7
4. 细胞色素C活力测定法,在______nm波长处附近找出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吸光度为酶还原吸光度。 A. 550 B. 560 C. 540
5. 试验中剩余的氰化钾溶液,应加______,使呈络合物,再行处理。
A. 硫酸亚铁 B. 硫酸铁 C. 亚硫酸铁
6.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玻璃酸酶测定法系采用_____法。
A. 比浊 B. 比色
7. 肝素生物测定法有________。
A. 兔全血法,兔、猪血浆法 B. 猪全血法,狗血浆法
8. 绒促性素生物测定法系采用______子宫增重法。
A. 幼小鼠 B. 大鼠 C. 兔
9. 缩宫素生物测定法所用的标准品溶液,高低浓度的比值不得大于______。
A. 1︰0.7 B. 1︰0.5 C. 1︰0.6
10.胰岛素生物测定法所用的胰岛素标准品溶液,高低剂量的比值不得大于______。
A. 1︰0.5 B. 1︰0.6 C. 1︰0.7
11.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延缓作用检查法对家兔体重的要求为______kg。
A. 2.0~3.0 B. 1.7~3.0 C. 2.0~2.5
12.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有_______,________。
A. 兔全血法,兔、猪血浆法 B. 猪全血法,兔、猪血浆法
13.洋地黄生物测定法对鸽子体重的要求为_____g。
A. 250~400 B. 300~400 C. 250~300
14.葡萄糖酸锑钠毒力检查法用的是引致_____死亡数量法。
A. 小鼠 B. 大鼠 C. 家兔
15.卵泡刺激素生物测定法-――幼大鼠卵巢增重法标准品溶液浓度,剂距r不得大于____。
A. 1︰0.5 B. 1︰0.6 C. 1︰0.7
16. 幼大鼠卵巢增重法要求用同一来源、品系、出生______日、体重______g、健康的雌幼大鼠,一次试验所用动物出生日期相差不得超过______日,体重相差不得超过_____g。
A. 19~23 36~50 3 10 B. 20~23 35~50 4 5
17.降钙素生物活性测定法标准品溶液的高低浓度比值一般为_____。
A. 3︰1 B. 2︰1 C. 3︰2
18.生长激素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有______和_____。
A. 去垂体大白鼠体重法,去垂体大白鼠胫骨法
B. 去垂体小白鼠体重法,去垂体小白鼠胫骨法
19.生长激素生物活性测定法标准溶液的高低浓度比值r=_______。
A. 1︰0.25 B. 1︰0.5 C. 1︰0.6
20.升压素生物测定法系比较垂体后叶标准品(S)与供试品(T)两者引起大鼠血压______的程度,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与第1题相近)
A. 升高 B. 降低 C. 改变
21.肝素生物测定法系比较肝素标准品(S)与供试品(T)______新鲜兔血或兔、猪血浆凝结时间的作用,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与第7题相近)
A. 延长 B. 缩短 C. 改变
22.胰岛素生物测定法系比较胰岛素标准品(S)与供试品(T)引起小鼠血糖_____的作用,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A. 下降 B. 升高 C. 改变
23.葡萄糖酸锑钠毒力检查法系比较葡萄糖酸锑钠标准品(S)与供试品(T)引致小鼠_____的数量,以制定供试品毒力是否符合规定。(与第14题相近)
A. 死亡 B. 存活 C. 中毒
24.降钙素生物测定法系通过比较降钙素标准品(S)与供试品(T)对大鼠血钙_____的程度,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A. 降低 B. 升高 C. 改变
答案:都是A
(附录X姜红)
1.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 )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A . 一律 B. 不再 C. 根据剂型 D.原料
2.薄膜衣片 糖衣片,崩解时限分别为( )。
A . 5分钟 10分钟 B. 30分钟 40分钟 C. 30分钟 60分钟 D. 全部1小时
3、崩解时限检查时,要求介质水的温度为( )。
A. 25℃±1℃ B. 30℃±1℃ C. 40℃±1℃ D. 37℃±1℃
4、崩解时限取供试品6片,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 )片复试。
A. 5片 B. 6片 C. 7片 D. 12片
5、融变时限检查系用于检查 、阴道片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的融化、软化或溶散情况。
A. 片剂 B. 丸剂 C. 胶囊剂 D. 栓剂
6、在溶出度法第一法测定法中,要求转篮低部距溶出杯内低部( )。
A .20mm±2mm B.30mm± 2mm C.25mm±2mm D .40mm±2mm
7、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结果判定中,6片中如有1~2片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 )可判为符合规定。
A. 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B. 平均溶出量高于Q C.平均溶出量等于Q
8、在溶出测定法第二法方法2?中。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为( )ml.
A .1000ml B.1500ml C. 900ml D. 800ml
9、用于肠溶制剂酸中释放量自取样至滤过应在( )秒钟完成。
A. 40秒 B. 10秒 C. 20秒 D. 30秒
10、肠溶制剂,在缓冲液中释放量。6片(粒),每片(粒)的释放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除另有规定外,Q应为标示量的( )
A. 70% B. 60% C.75% D. 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