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在新时期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实现学校适度超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构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无疑是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调查等方式,对我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下面将我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基层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现有教职工318人,其中党员110人,在职党员90人,离退休党员19人。学校设有4个党支部,12名总支委员。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学校的安定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校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不够,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抓党和管党的意识不够强。二是党内活动制度不健全, 落实不到位,“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理论学习等制度没有很好地坚持。三是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管理松懈,监督无力,过于强调党员的自我教育,集中学习教育不够,对党员不去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四是党内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部分基层党组织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缺乏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五是党的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得不紧,缺乏坚实的载体和有力的抓手。六是极少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党员缺乏应有的政治热情和组织观念,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个别党员在理想信念上发生了动摇,宗旨意识淡化。
面对上述情况和问题,学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丰富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引导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和服务指导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做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理论学习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党支部工作学习制度,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争先创优、党员联系群众等。通过严格的学习制度,保证党员长期受教育;通过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减少极少数只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的出现;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提高思想,改进不足;通过争先创优,形成争先进、学先进的赶超氛围;通过密切联系师生,反映师生呼声。
2、创新干部工作运行机制
我校结合干部制度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构了以“自找压力,自定目标,自我塑造,自主奋进”为内容的教师自主发展机制;以“察民情——把广大教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听民声——把广大教职工的意愿作为第一准则;解民忧——把为广大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作为第一目标”为内容的民主管理机制;以“讲原则、讲正气;不循私情,不主观臆断”为内容的依法治校机制;以“扶正祛邪,让教职工有正义感;平易近人,让教职工有亲近感;理解关心,让教职工有安全感;赏罚分明,让教职工有公平感;自制自律,让教职工有信服感”的干部工作机制等等。
3、创新党员队伍建设方式方法
我校教师和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在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中,对培养对象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要看教职工和学生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看是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道德品质修养如何,把是否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作为吸收入党的主要标准,努力把我校中的优秀人员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因此,在发展党员时,我们的宗旨是要有利于学校的建设,有利于教学的展开,有利于党群关系的团结。
4、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
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作用为目标,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深入抓好党员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学习培训有计划,实践锻炼有内容,组织生活有要求。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两个不同层次,分类细化培训形式和内容,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在教师党员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党员在“三育人”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积极寻找和创造能为广大党员接受的新形式,注意深入了解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对理论学习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影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增强教育的生动、形象、直观和快捷的效果。积极推进党建信息化,运用网络,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网上党建理论研究、党建论坛、党建报刊、党建数据库、网上党校、网上党课等,以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贯彻“党要管党”方针,切实加强党员管理。要认真落实好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让每个党员随时都处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下,从而进一步树立党员观念,增强党员意识。
6、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领导干部接待群众、调查研究、定期向群众通报等制度,以制度规范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牢固树立“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公开承诺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搭建平台。
新的形势和挑战,不断加强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学校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教职工在思想认识和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新发展,紧密结合教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大壮大党组织的队伍,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才能为创建和谐校园,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今后,我们将紧密结合本校校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加强我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推动我校发展的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莎车一中党总支
2010年2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