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的传统神传文化.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31764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传统神传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的传统神传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传统神传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被称为神州,中国的传统文化被称为神传文化。“神传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神传给人的文化。神在“神州”这个舞台上相继导演了五千年文明大戏,演绎了五千年神传历史。说是“神传文化”不是迷信,而是历史本身的结论与启悟。 古籍记载及传说告诉我们,神造了人及世间万物,并教会了人如何生存。关于天、地的起源,西方有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的说法,而中国则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据《山海经》记载,宇宙是由一个叫盘古的神创造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盘古宇宙。“盘古宇宙在开始产生时,就像一个人在母体里的胚胎一样”,只是一个微小的粒子。在混沌状态中,这个宇宙渐渐生成了,“宇宙中的层层物质组合成了层层的天和地,同时生成了层层天地之间的万物,包括像盘古一样的神与层层众生”,包括地球上的山川树木、鸟兽虫鱼等万物。之后,天上来了一些神,运用法力,仿造自己的样子造人。据说,中国人是由一个叫女娲的神造的,史料说她是人首蛇身。《太平御览》描述说:起初,女娲用黄土和水,依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做得太慢,就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泥浆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显然女娲是用法力而不是用人力在造人。然后,出现了有巢氏神,他教导人们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也就是原始的房屋,以躲避野兽和洪水。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移到地面。 接下来出现了三皇。关于三皇确指何人,史学界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说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指女娲、伏羲、神农。不过,通行说法是指燧人、伏羲、神农。据史料记载,三人被尊称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氏”的原始意义是神祇之意。三人皆有异象,聪明过人。相传燧人氏聪明异常。伏羲的母亲叫华胥,在雷泽之地踩巨人脚印受孕,生下伏羲。伏羲人首蛇身,也有说是人首龙身,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图腾,此为龙的传人之来源。关于神农氏,《春秋纬?元命苞》中说他是“人面龙颜”,出生三个时辰就会说话,五天可以行走。史书记载,燧人氏教会了人钻木取火。人类由此获得了熟食,身体变得强壮,生活方式有了飞跃性的突破。这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偷盗天火给人类十分相似。《三皇本纪》载:伏羲居住在今甘肃一带,甘肃天水市就有一座“伏羲卦台”。伏羲教会了人结网捕鱼、打猎、耕种,过上定居的生活;他创造文字符号,以代替结绳记事;设立官员,管理先民;他制定了婚娶之礼,确定了姓氏,等等。他承上天神意为人“受龙图,画八卦”,留下了最原始版的易经,给后人留下了遵循上天旨意、行世间之理的方法。而后,周文王依据河图、先天八卦推演周易,由原始图像变成文字卦象,形成后天六十四卦。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即便是藉助于高科技的电脑,也仍然解释不了几个简单卦象所隐含的神奇预测能力。试想,如果不是神传于人,依当时的社会环境,显然不是人类智慧能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显而易见无须多讲的道理。第三个神皇是神农氏,《淮南子修务训》记神农皇教人们制造农具,开垦土地,种植五谷。《史记》记载:“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后世几千年的中药发展,都是建立在神农本草的基础上。神造了人,就要解决人生老病死的问题。所以才有《黄帝内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如果不是神的遗迹,只是远古没有多少文化的先民的经验累积,其中决不会有这样结构完整的理论与药性分析记载,中药药理里也不可能深深蕴含着“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只有天意神授才能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一高深莫测的复杂状态。 三皇五帝时期经历了人神共存的阶段,华夏文明是半神文化,是真正大道行于世的时代。根据史料,上古时期民风十分纯朴,人们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乐生、不知恶死,过着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黄帝内经》的《上古太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轩辕黄帝是五帝中的首位天子,司马迁在《史记》上说黄帝获宝鼎与神策,治世“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形容黄帝懂得顺天而治,知阴阳、生死变化之理,行道天下,是个修炼得道之人。黄帝在桥山山下,铸造了一个大鼎,在铸成的瞬间,天门忽然开了,降下一黄龙迎接他。黄帝与随身的宫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圆满功成。万民百姓亲眼目睹这神圣壮观的一幕!后来臣子与百姓,感恩怀念之余,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葬于桥山山下,即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 对于白日飞升,《神仙传》一类的道家典籍中多有记载,道家大多讲究性命双修,是要道成肉身的。据记载,乘龙上升者,如黄帝、茅蒙、王玄甫、韦善俊是也。驾云上升者,如杨羲、李笈、蓝采和、孙不二是也。控鲤上升者,如子英、琴高是也。骖鸾上升者,如子晋、邓郁是也。跨鹤上升者,如桓问、屈处静是也。御风上升者,如葛由、武夷君是也。拔宅飞升者,如何候、尹喜、淮南王、许旌阳是也。白日冲举者,如蔡琼、冯长、马成子、浮丘伯是也。根据仙谱传,从古至今成仙者十万余人,拔宅者八千余处。所以吕洞宾于景福寺壁间题一联云:“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以神话开始的。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是这样。世界上无论有多少民族,在历史的开篇处都有着惊人的巧合。第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泥土造人的传说,第二个相同之处是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第三个相同之处是都在等待着神的归来——从东方佛经中记载的弥勒佛再来,到西方《圣经》中预言的上帝来进行末日审判;从非洲的埃及法老等待神回来唤醒他们,到南美玛雅人对宇宙更新期的计算,人们都在等待着一场必将发生的历史大事。这种一致性引人深思。 神在帮助人类具备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后,又派仓颉创造了文字;派伶伦模仿天乐传下了音乐;又派大挠定了甲子;派隶首创了数学;派容成做了历法,并派其他智巧先贤教民养蚕织丝而有衣裳、修房建屋而有宫室、造船做车而可远行,等等。自夏禹始,不同天国的天人转生到人间,为人类带来了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开创了“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的独特的中华古文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大汉的崛起和一统天下、大唐繁荣兴旺的盛唐气象,直至康乾盛世的文治武功,以及相应的各朝各代各具特色的文化呈现,都是神所导演的一幕幕人间大戏的辉煌展现。 敬天奉神是古代社会的整体常态,有神论一直是社会的恒久主流思想。从古到今,中国民间社会一直是有神论占据主导,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神明主宰人类活动的历史。儒、释、道产生后的华夏文明无疑一直由神传文化引领,自不必说;而在此之前的中国社会直到上古的三皇五帝时期,更是来自于神的谕示,古人须臾不能偏离神道。 有神无神,以老子为例,从其个人的思想贡献看,他把“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认识,前推之“道之为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高度,并且用最简洁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之相生”等道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生化之源;把阴阳之“二”推到太极之“一”,又将太极之“一”推到无极之“道”。其境界与蕴含的内理之高深,实是前无古人,且后无来者。如今,绝大部份中国人无神论的思想意识是大陆权贵愚民的结果,并非中国人天生的不信神,恰恰相反,中国人从根子上就信神,因为几千年的传统如此。 神既造了人,赋予了人万物之灵的地位,给予了人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也必然要赋予人思维及精神世界,这就需要一种媒介与载体来实现,显然,只有文字才可以担当起这一重任。由古象形的图形文字到隶书的演变是一个大的转变,但是这一大变化也不是缓慢的自然演进,或者是集众人之智慧而成。据史料记载,一说秦朝因罪入狱的程邈,在狱中造隶书三千字,上奏始皇帝获用而升为御史。另一说是战国时栖居夏山的神人王次仲,预见用笔书写的时代将临,于是变篆籀古字为隶书。前一种说法后世采信较多,而王次仲神术造字之说只作神话流传。受眼见为实的局限,人总是不愿意接受神授的说法。其实,即便到今天,仍有人以测字为生,靠分析文字的数理结构,推论人的命理给人算命,还颇为准确。还有专门的起名馆。试想,如果文字不是神授,而只是人凭一时聪明所创,又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预测效果呢?再如,历史上许多修道的人要念咒语,就是今天民间也仍然有人以符咒治病、消灾,颇为灵验。儒、释、道文化是在文字接近于定型,也就是文字具有了容易传播、快速传播的条件之后才出现的。这其实也大有玄机。为什么三皇五帝不讲佛、道文化呢?是因为初期的人类生活时期是一个人神同在的时期,人类的生活状态本来就是如佛、道思想的状态,简单地说,世人皆俱神佛之境界。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的思想离道渐远,已渐渐失去了早先的淳朴,所以需要再立规范制约于人。这也就是老子发出“大道废,出仁义”感叹的原因。但是,我们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于文字的掌握还远不够普遍,佛家文化的“普度众生”针对的群体还太小。因此,就今天看来,佛道的出现,实际上有些匆促,依今日之见,等儒家文化渐为普及,人们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也不晚。 文字的普及为儒、释、道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所言都是远远高于人间的道理,它的根源只能是来自于神,而决不会是人,人没有这个本事,佛、道不过是神安排于人的一种特定的形式,是神意传播的渠道,是神与人沟通的媒介。这也就是神传文化的目的所在。神传文化重在“神事”,一切都是围绕“神事”在安排。从考古成果看中国历史,人类文明有约一万年。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然而有历史记载的主要集中在近五千年,这五千年中,距今约2800年前,在西周以后,我们的祖先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史事,史学家称为“信史时代”。自此以后的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被详细记录下来,直到今天。这后半段信史所载篇幅,占了五千年历史的绝大部份。同时代的其它文明古国,或者无记载,或已湮没,残存也只是片断,唯一连贯迄今的只有中华文化。 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所以根本不鼓励这种思想复杂的社会,因为这会直接混乱人心,致使社会道德下滑,就像失去儒道约束的今天。因为人类存在的终极目的,或者说神造人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生存的如何发达舒适,而是另有其重要原因。从世界上看,四大文明古国唯独留下了华夏文明,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华夏文明更先进吗?不是。根本的原因是神选择了中国这个地方,其它的文明只不过是陪衬,也可视为各类文明的一个实验。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大一统,只能选择留下一个文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一齐鸣,看上去热闹,但也显乱,只有用一种价值观一统天下,社会才会稳定。所以儒道之外的百家的消弭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释迦、老子、孔子三圣的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神选择了他们,才给予他们超常超群的智慧,这是他们领军诸家的唯一理由。所以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套做人处世的标准,一种避免二极化的中庸哲学。这有效地稳定了民间社会,有效地保证了让博大精深的神州文化经历朝朝代代,持续稳定的发展到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