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报复性消费.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30040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复性消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报复性消费 ■单正平 报复性消费这个字眼无学理根据,是我的杜撰。故不下定义,只说现象。 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一波报复性消费潮是吃。那时的中国人刚从长期饥饿中解放出来,对吃特别疯狂,无论在家还是下馆子,不摆满一桌子,不浪费个够,就不解馋,不解气,不够朋友。潜意识是:老子终于可以放开吃了!走红的小说也与此有关,写饥饿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棋王》等引发强烈共鸣,红透半边天。武断一点说,80年代很多恶疾绝症的大面积发生,与突然爆发的全民性狂吃猛喝,未必全无关系。杨显惠写《夹边沟记事》,其中一个悲剧就是饿极之人狂吃煮土豆,生生给撑死了!这个故事也可以看成80年代中国人报复性饮食及其后果的一个象征。如今50岁往上的肥婆大肚汉,有些恐怕就是80年代无节制胡吃海塞造就的。 吃够了之后,第二个报复性消费的对象,就是性。长期的性压抑,导致90年代初期滥觞于局部地区的色情业,迅速蔓延到全国。这个浪潮持续十年后,逐渐归于平淡;到了21世纪,又转而出现另一状态。社会同样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近十年来的报复性消费对象,我以为是房子。前几十年中国人在居住上的悲惨,我认为要远超过现在的“蜗居”一代。惟其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房子建得逐渐宽敞之后,中国人买房时产生了求大求阔的报复性冲动。我们看到,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两三口之家,买房也是越大越好,150平米一度几乎成了中产阶级的标准;住到200平米以上的小家庭,也不稀奇。装修则极尽豪华之能事。一般以为,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是为了投资,保值增值。这是现在的事实。但在房地产尚未进入投资投机狂潮的前些年,多买房、买大房的人,更多还是为了拥有更大空间,那种雄踞豪宅的心理满足,乃是对过去蜗居年代艰苦生活的否定和补偿。房地产业的疯狂发展有很多动力,报复性消费心理是其一。但买更大、更多房子的这种报复性消费现在也到头了。拥有多套房子的人,现在大概过足了当业主的瘾,其中的酸甜苦辣,无须反复品尝。新一代年轻购房者,一则他们没有住房极度匮乏的心理体验需要补偿,二则由于巨量空置房的存在,由于房价的奇高,由于收入的低增长乃至不增长甚至负增长,由于买房带来的沉重借贷、预期税负和管理负担,他们变得更为务实。所以地产市场新行情是大户型受冷落,小户型走俏。 那么现在的报复性消费浪潮是什么?我认为轮到了汽车。以北京为代表的大都市人,买汽车完全陷入一种非理性疯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都市人买私家车都不划算,但大家就是要买,而且有钱人家不止一辆地买。这种疯狂拥有汽车的消费心理,乃是目前陷于极端交通拥堵状态的根本原因。车主们的无奈和郁闷,懊悔和愤怒,只有自己知道。当中国大都市的有车一族,能真正理性地思考汽车的利弊得失时,这种报复性消费心理才会消退。在我看来,这一天已经不远。据推测,用不了几年,北京的平均车速将下降到每小时15公里。到了那一天,这种报复性消费大概也要终结了。 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彻底告别这种报复性消费心理,我们的文化,才真正称得上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