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1页 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围及说明
二
环境空气和废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检测能力见
下列项目
居住区大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GB 18066―2000
居住区大气中苯并(a)芘卫生标准 GB 18054―2000
居住区大气中甲硫醇卫生标准GB 18056-2000
居住区大气中酚卫生标准GB 18067-200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 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技术规范
HJ/T 62-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76-20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5―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171―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23―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1993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GB/T 16146-199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
100
氮氧化物
(NO和NO2)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6-1995
(0.015~2)mg/m3
空气质量 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GB8969-88
≥0.01 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3-1999
(2.4~208)mg/m3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34~5360)mg/m3
化学发光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5~500)x10-9mg/m3
监 测 分 析 测 试 能 力 表
第2页 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围及说明
101
★二氧化氮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15435-1995
(0.015~2)mg/m3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34~5360)mg/m3
102
氨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14668-93
≥0.5 mg/m3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
GB/T 18204.25-2000
/
103
氰化氢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28-1999
(0.05~100) mg/m3
104
氟化物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15433-1995
≥0.18
μg/(dm3·d)
环境空气 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15434-1995
≥0.5 μg/ m3
离子选择电极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1000)mg/m3
105
二氧化硫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262-94
≥0.007mg/m3
空气质量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 GB8970-88
(0.015~0.500)mg/m3
固定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的测定 碘量法
HJ/T 56-2000
(140~5700)mg/m3
*固定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
≥1mg/m3
*紫外荧光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5~500)x10-9mg/m3
106
硫酸盐化速率
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3mg/(100 cm2碱片·d)(以SO3计)
107
★硫酸雾
*离子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3~500) mg/m3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5 μg/ m3
108
铬酸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29-1999
≥5×10-4mg/m3
109
硫化氢
*碘量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3mg/m3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2×10-9mg/m3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01 mg/m3
监 测 分 析 测 试 能 力 表
第3页 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围及说明
110
氯气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30-1999
(3~200) mg/m3
111
氯化氢
*离子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2 μg/mL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27-1999
(0.5~65)mg/m3
112
沥青烟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 HJ/T45-1999
(1.7~2000)mg
113
总烃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2ng/m3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5263-94
≥0.14mg/m3
114
甲烷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2 ng/m3
115
非甲烷总烃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2 ng/m3
≥0.14 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8-1999
116
苯系物
空气质量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7-93
(1×10-3~2.0×10-3)mg/m3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T 11737-89
(5~20)μg/m3
*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WS/T 151-1999
≥0.1mg/ml
117
硝基苯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05mg/m3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6~1000) mg/m3
118
丙烯腈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7-1999
≥0.05mg/m3
119
氯乙烯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4-1999
≥0.18 mg/m3
120
甲醛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5516-1995
≥0.5 mg/m3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GB/T 18204.26-2000
≥0.01 mg/m
121
酚类(苯酚)化合物
固定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 HJ/T32-1999
≥0.001mg/m3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1mg/m3
122
苯胺类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07 mg/m3
*大气固定污染源 苯胺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68-2001
≥(0.05~0.2)mg/m3
监 测 分 析 测 试 能 力 表
第4页 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围及说明
123
甲醇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3-1999
≥2mg/m3
*变色酸比色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3mg/m3
124
乙醛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5-1999
≥0.04mg/m3
125
丙烯醛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醛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6-1999
≥0.1mg/m3
126
氯苯类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9-1999
≥(0.02~0.03)mg/m3
127
总悬浮颗粒物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432-1995
≥0.001mg/m3
≥0.01mg/m3
中流量采样 重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28
可吸入颗粒物(PM10)
中流量采样 重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01mg/m3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法GB6921-86
≥1μg/ m3
*TEOM微量振荡天平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5μg/ m3~几个mg/m3
129
降尘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265-94
≥0.2 t/km2·30d
130
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2μg/m3
131
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3μg/m3
132
镉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1-2001
≥0.003μg/m3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2-2001
≥0.00003μg/m3
133
铬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4μg/m3
134
锰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0.2μg/m3
135
镍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1-2001
≥0.03μg/m3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2-2001
≥0.003μg/m3
136
铅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264-94
≥0.001 mg/m3
137
★锡
*大气固定污染源 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5-2001
≥3μg/m3
监 测 分 析 测 试 能 力 表
第5页 共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围及说明
138
砷
*原子荧光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2.4×10-6~3.3×10-4)
μg/m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6×10-4 mg/m3
139
烟(粉)尘及
烟气参数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5468-91
烟气温度(0~400)0C
烟气含湿0~40%
烟气动压(0~1500)Pa
烟气静压(-6~6)kPa
烟气含氧量(0~25)%
烟(粉)尘0.4 mg
漏风率≥0.1%≥
固定污染源排放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
*除尘机组技术性能及测试方法GB/T11653-2000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13931-2002
140
林格曼黑度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91
0.5级
141
★饮食业油烟
*红外分光光度法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附录A GB 18483-2001
≥0.1 mg/m3
*红外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42
★甲硫醇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
GB 18056 –2000 附录A
≥0.04μg/ m L
143
★一氧化碳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25 ~5000)mg/m3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20 mg/m3
144
★二氧化碳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2000(2)气相色谱法
≥0.01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2000(3)容量滴定法
≥0.001%
145
★臭氧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GB/T 15438-1995
≥2.14μg/m3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
GB/T18204.27-1995
9μg/m3
监 测 分 析 测 试 能 力 表
第6页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围及说明
146
★恶臭(臭气)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
/
147
★苯可溶物(BSO)
*苯可溶物(BSO)的测定 重量法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171-1996附录
/
148
★苯并(a)芘
*环境空气 苯并[a]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439-1995
≥6×10-5μg/m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