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829156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策研究 《生产力研究》No.9.2010《生产力研究》No.9.2010 完善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刍议 靳拥军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要】在我国加入 WTO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们 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严峻课题。实践证明,加快农业标准化,是我国农业新阶段和加入 WTO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这 方面的工作尚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实现我国农业标准化。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0)09-0158-02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 期,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科学化管理,它已不再像传 统农业那样实行经验式的粗放管理,而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的不同领域、不同过程、不同环节等都有具体的要求标准和严格 的检验、监督、检测指标,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密切合作, 融为一体,实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因此,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 先决条件。 一、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意义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厂家和农户联合发展定单农 业,可避免农民盲目种植,减少种植风险。标准化工作不仅能促 进科技成果推广和经济效益提高,而且通过依靠农业科学技术 和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突破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国际竞 争优势的需要。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宗农产品日益受到国 外农产品冲击,但一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能否把产品打出去,关键要看品质和质量安全能不能过关。如果 农产品质量上不去,安全不过关,不但难以拓展新市场,而且现 有市场也要丢。 3.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据有关部门 的抽样检测,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 留超标,重金属及农药污染严重,禁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不断检出,农药残留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广 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要解决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必须从 农业标准化抓起,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逐步提 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水平。 4.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如: 我国香瓜种植历史悠久,但以前并不是按照标准化来种植。为 此,相关地方及时制定了香瓜栽培标准,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 香瓜种植严格按照标准化栽培,在播种、施肥、保温、整枝、留瓜、 病虫害的控制是都按统一规格进行,即使在采瓜时也按统一的 天数,香瓜大部分销往大中城市,价格比通常的香瓜高出一倍 多。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推行,促进农民收益增加。 【收稿日期】2009-09-28 二、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1.未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重要性。一些地方和部门没真正 重视这项工作;农民对标准化更是缺乏了解。农产品要建立现代 营销体系,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而进入产业化生产的农产品必须 要实现规格化、标准化,由此才能使农产品脱离原始的“口粮”意 义,变成合格工业原料。以前在短缺经济环境下,制定农产品标 准,主要追求解决温饱问题,重数量不重质量,标准滞后,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混乱;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者以及农产 品深加工者也缺乏动力去执行标准;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思想仍 停留在单纯低价位竞争的经营观念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少能 满足国际标准,企业对 WTO形势下新的标准不清楚,合法利用 例外条款进行自我保护的思想淡薄,对出口农产品已经达到国 际标准却遭受反倾销等不公正待遇缺乏应诉的动机和能力。这 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标准重要性认识,重视农产品质量。 2.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缺乏完整性,相关检测检验技术落后。 目前,规格、标准制定和实施明显滞后,难与市场接轨。在制定标 准时偏重国内市场,由于对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和 ISO14000国际环境系列标准论证缺乏了解和研究,对引用或者 参照采用国际标准考虑不多,现有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相 当大差距,其中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更是空白,使得 农残、兽残、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尚满足不了需要,使 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农药、兽药的现象得不到应有查处。农产 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基地农户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收益,使用违禁药品,上市不合格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滞后,违标生产经营问题严重。如: 有些黄花菜生产基地,前些年通过推广脱水免蒸技术,减轻了农 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近两年基地没从源头上把好 质量安全生产关,一些农户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在脱水免蒸过程 中,省去药水浸泡程序,直接将药粉洒在黄花菜上。从表面上看, 这样既可省人力又可赚药钱(即药粉购进价为 0.3元 /斤,洒在 黄花菜上,以干黄花菜价格售出,实际变成了 5元 /斤),但从长 远看,农户的这种不顾产品质量的短视作法,给黄花菜基地的市 场拓展造成重大损失。2007年基地通过外贸出口的黄花菜,先 后有三批因含药量过高被境外海关销毁。 4.管理监督不到位,农产品认证认定工作弱化。受过去计划 经济影响,现行管理体制尚存不利于农业标准化建设因素等。农 产品加工销售商虽有标准意识,但总挡不住一些诱惑,放宽或放 弃执行标准;消费者质量意识有所发展,但维权意识不是很强。 这几年,有关单位在经济体制转轨大背景下,没及时转变工作思 路,调整工作重心,不能有效配合基地业主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和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认证初审工作,导致农产品质量档次上不 去。如:在一些生猪养殖大户中,只有极少数企业通过 ISO9000 认证,整个生猪养殖行业质量安全意识的淡薄和认证认定建设 的忽视,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生猪外销量急剧下降。 5.现有标准体系难与国际标准对接。如:有些产地香瓜包装 箱上的照片十分鲜艳,而日本网纹甜瓜的包装箱设计则样式简 朴,只有表格文字。但看了前者要么只有照片,要么只简单地注 明“上等”“精选”而后者则标明了内装产品的品名、个 、 等字眼; 头、品质、等级、数量,甚至还列出了种植者姓名。在国外,“上 等”、 等词汇,不同规格的商品 “精选”都禁止出现在食品包装上。 有着不同的用途,适用于不同的市场需求,不能单以优劣区分。 这个差距就在于规格化和标准化。日本专门制定了“农林物资规 格化及正确表示品质法律”,涉及 393类农产品,规格内容包括 使用范围、用语定义、等级档次、测定方法、合格认证、注册标准 等,其中如面类、油脂、肉类分别有 8种、6种和 20种规格;还实 行严格的食品标签制度,要求必须注明品质的标准,包括产品营 养、安全卫生、外观、加工、流通等方面的特性。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 1.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农业标准化意识。我国农民有着 优秀的农业生产传统和技能,但缺乏经营意识和能力。发达国家 历来都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基本的素质,把培养优秀农 业经营人才当作加强农业、振兴农业最重要的战略措施,而我国 多年来一直没有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管是送科技下乡、 办培训班,还是培养农民人才,都忽视了产业经营知识的普及。 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到和 发展农业产业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积极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农 民走发展标准化农业的路子。为此,政府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管理立法,并加大宣传力度,各相关单位依此办法加强管理;同 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其他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 的宣传,充分报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所做的工 作,继续揭露、曝光农产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跟踪 报道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 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氛 围。 2.监控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首先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试点工作力度,加大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生 产基地试点建设。也要加强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药残留监测站 的试点工作,尽快提高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农药残留检测能 力。其次要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生 产和加工,加快推广先进的生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高效 低残毒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 复混专用肥。建立健全田间农事操作档案制度,从播种到收获实 行全过程追踪管理。 3.强化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按照国家、行业和地区农产品 质量标准,推行农产品包装上市,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标明产 地、生产企业名称、执行标准、认证标志、生产日期,实行质量责 任可追溯标识管理。要积极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认 定和产品认证申报。 4.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建设,以点促面。围绕支柱产 业,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市场经济条件 下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业标准化工作相结合的“龙头企业 +农 户 +科技(标准)+基地”的运作模式,以标准指导和规范农民的 种植(养殖)行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各地要积极创新基地建设机 制,鼓励更多的“三资”开发建设安全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 开展市场准提供更多的合格、安全农产品。对已确定的无公害农 产品基地,各地要以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来加以监管,对重点 区域划定保护区予以保护,坚决防止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要抓紧制定相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 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从根本上杜绝 农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执法监督。要按照农业环保、农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转基因类动植物管理等方 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 者和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强化农业执法部门的 职能,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农产品 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各级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环保、公安、城 管等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特别是加 强对有机磷等违禁药物的监督。对生产经营含有毒有害物质的 农产品的,要依法予以处理,凡违禁销售和使用剧毒有机磷类农 药等禁用药物,构成行政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严重 后果、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农产品生产经营走 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各样 的坑农害农行为,对基地的农产品要定期抽检,加强农产品的原 产地保护。要杜绝无标生产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 利益,促进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向国际化、标准化迈进。 6.建设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为建设布局合理、 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各级地方 政府均应增加检测资金、充实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尽快提 高检测能力。尽快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检测 工作。在每年 5月 ~11月,对农产品特别是叶菜类蔬菜和鲜食瓜 果农药残留全部实行强制性检测。市级重点开展市场农产品准 入质量检测监督,各县(市)区主要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 全和销出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速测监督。 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型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等要尽 快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逐步配备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培训技术 人员,开展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各 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把好经销农产品入市速检、质量监控准入 关。产品自检合格,方可投放市场或进入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区销 售。无论是生产基地,还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都要自觉 接受和配合政府指定的检测机构的检测检验。 四、结语 随着农业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化,农业生产 从源头到最终产品,都要以标准化为基础。加强农业标准化建 设,有助于发展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勇艺,邓洪庚.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眉 山市农业标准化建设调查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08,(11). [2]沈仁荣.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J].青浦年鉴,2006,(1). [3]刘远新.以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初探[J].农村经济与 科技,2007,(3). [4]艾龙.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J].乡镇经济,2007, (7). (责任编辑:L校对:Q) 骳 髊 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