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年XX市农业生产简况 (2).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8827896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XX市农业生产简况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年XX市农业生产简况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XX市农业生产简况 XX市屯垦林场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 XX市林业调查规划院 2013年9月1 目录 1﹑总论........................................11.1项目概要.................................11.2编制依据.................................2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4可行性研究结论..........................3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2.1项目背景.................................32.2项目建设必要性...........................3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3.1建设地点或范围...........................43.2项目区基本情况...........................43.3项目建设条件.............................5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55.项目建设方案.................................65.1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65.2规模与布局...............................75.3人工造林技术措施方案.....................85.4实施进度安排.............................9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6.1投资估算................................106.2资金筹措................................10 7.效益与风险分析.............................107.1生态效益................................107.2经济效益................................117.3社会效益................................117.4风险分析................................118.保障措施....................................118.1领导保障................................118.2技术保障................................118.3组织保障................................128.4机制保障................................128.5宣传保障................................128.6资金保障................................129.结论........................................13附表: 1、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2、项目建设任务安排表 3、项目建设用苗量及苗木价格表 4、项目建用工量表 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置图 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布局图 2 1﹑总论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XX市屯垦林场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 1.1.2项目实施单位XX市屯垦林场1.1.3项目法人代表 XX市屯垦林场场长闫孝林1.1.4建设地点 XX市屯垦林场阿不盖庙分场1.1.5主要建设内容﹑规模 人工造林115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850万亩。林种为防风固沙林,树种为樟子松。 1.1.6项目建设期期限一年,即2014年。 1.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9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0万元,单位自筹10万元。 1.1.8建设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增加林地面积1150亩,将有效改善1850亩林分质量,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治理,可使当地森林覆被率提高0.018个百分点,风沙危害得到进一步控制,并带动 项目区林业生态建设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2编制依据 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XX省林业厅XX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的通知》;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送审稿)《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85;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1-2001;《XX省造林技术规程》db13/t654-2005; 《XX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1300b611-86;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⑴樟子松3年生苗6元/株;30000元/眼; 元/亩(人工造林);120元/亩(低效林改造)元/亩(人工造林);60元/亩(低效林改造);元/亩; 元/亩(人工造林);150元/亩(低效林⑵打井配套⑶整地:150⑷栽植:100⑸浇水:40⑹抚育管护:50改造); ⑺规划设计费:10 元/亩; ⑻建设单位管理费。10元/亩。 1.4研究结论 1.XX市屯垦林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设,地理位置优越,土壤气候及水源条件适合,营造林技术过硬,建设高标准示范项目区,这是该场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更是全体职工致富的迫切需要,实属势在必行。 2.该项目在市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市林业局具体业务指导,屯垦林场具体承办,组织领导有保障,地域环境适宜,能够保证项目规划实施中各项措施及任务的全面完成。 3.该项目投资效益高,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还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上分析,都是可行的。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 屯垦林场经济以营林生产为主,由于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春季风沙危害较重,阻碍了林业生产的正常开展,极大影响了广大职工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张家口是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市,项目区近年来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使广大职工生产、生活条件遭受着严重的威害,同时,该项目区地处XX省的北部,与XX省交界, 也直接威胁北京的生态环境,因此,在项目区内实施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通过人工造林及低效林改造来增加当地的林草植被盖度已势在必行。 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建设地点或范围 项目区位于屯垦林场阿不盖庙分场,建设总面积为人工造林1150亩(原为低产田)。低效林改造1850万亩(原为1976年人工栽植的榆树),涉及2个林班24个小班,其中,331c林班13个小班造林面积750亩,331a林班11个小班造林面积1100亩。 3.2项目区基本情况 3.2.1自然地理条件。项目建设地为位于东经114°39'13",北纬44°58'54"的XX市屯垦林场阿不盖庙分场,距XX县区城14公里,交通便利。 3.2.2气候条件。项目区海拔1450米,属坝上高原。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且雨热同季,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短,90—105天,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项目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十分明显。由于受XX省高压的控制,致使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年日照时数3100小时左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1℃,大于等于5℃的有效积温为2222.7℃,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1950℃,极端最低温-36.4℃,极端最高温34.5℃,适宜樟子松生长。 3.2.3社会经济情况。林场总户数213户、428人,其中 在职工164人。2012年,职工人均纯收入6000元。 3.2.4林业生态建设情况。项目区总面积6.3万亩(有林地面积3.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3亩,苗圃地面积1200亩,耕地8000亩),荒山道路面积5800亩。公益林面积2.7万亩,森林覆盖率53.9%。 3.3项目建设条件 3.3.1基础设施。项目区位于XX县区城的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交通便利;移动、联通传输网络覆盖整个项目区;通讯便捷;项目区地表水资源充沛,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埋藏浅、分布均、水质较好,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及排水条件,能充分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3.2苗木供应。屯垦林场苗圃年育苗面积1200亩,年产各类苗木100多万株,能充分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3.3自然立地。项目区为坡梁地形,土壤为栗钙土,呈微碱性或中性,土层厚度为35厘米左右,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透水气性良好,耕作层在30到40厘米之间,便于施工。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张家口地质三大队关于《XX县区水文地质物探报告》,阿不盖庙分场地下水总量为350万立方米,可开采利用达280万立方米,现已开采利用2.7万立方米,待开采利用量为227.3万立方米,开发潜力大。适宜建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区。 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屯垦林场始建于一九五四年,经营总面积6.3万亩,属 于国有中型林场,其中林业用地4.5万亩,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2.8万亩。全场在职干部职工总数164名,(其中女职工50名),离退休职工102名,遗属26名,林场总户数213户、428人。该场现在主要以育苗、营林生产等工作为主。有章盖营、阿不盖庙、民安滩三个营林区。 5.项目建设方案 5.1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5.1.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本项目建设以防风固沙为中心,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林业职工生存、生活水平,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保护好原生植被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以生物、工程、农艺措施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围绕建立林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三大体系,依靠科技支撑,通过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集约经营;以产业结构调整及扶贫开发为切入点,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项目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力打造精品生态工程,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1.2项目建设的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工程建设以生态效益为主,在确保生态目标实现的同时,实行综合治理,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工程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林种、树种,实行针叶林。 (3)坚持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其实施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确保发挥项目建设的最佳效益。 (4)治理和保护并重的原则。采用法律、法规、行政手段,落实责任制等综合措施切实保护好建设成果。 5.1.3建设目标(1)营造林目标 示范项目人工营造樟子松林1150亩,低效林改造樟子松林1850亩。全部为防风固沙林,当年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 (2)森林资源增长目标 通过对示范项目区的治理,将增加林地面积0.115万亩,项目区林草植被得到恢复和增加,森林覆被率提高0.018个百分点。 (3)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形成了区域性小气候,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广大林业职工生产经营水平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统一协调发展。 5.2规模与布局 5.2.1建设布局的依据。根据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生态区位情况和“十二五”林业的 总体规划,选择在屯垦林场阿不盖庙分场进行项目建设。 5.2.2建设布局方案。通过实地现状的调查,依据地形地貌及立地条件,人工造林选择低质田115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选择与低质田相临的1850亩人工公益林,这片林是1972年营造成林的,树种为榆树,产量、质量显著低下,30%枯死,培育前途不大。根据当地条件采取樟子松造林,栽植株行距为1×6米。 5.3技术措施方案 5.3.1人工造林技术方案 5.2.1.1造林地现状。造林地为低质田,土层厚度为35厘米左右,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透水气性良好,耕作层在30到40厘米之间,便于施工。 5.2.1.2林种选择。林种为防风固沙林。 5.2.1.3树种选择。树种为樟子松。 5.2.1.4整地。整地方式采用机械开沟0.6米宽,0.4米深,人工挖坑0.6×0.6×0.6米两种方式,株行距1×6。 5.2.1.5苗木与植苗。苗龄为3年生营养钵樟子松,苗高50厘米。造林季节选在春雨季,人工植苗栽植确保成活。 5.2.1.6配置模式。株行距1×6米,每亩初值密度111株。 5.2.1.7抚育管护。造林后,前3年要加强林地抚育管护工作,3年内抚育5次,苗木周围要松土除草,旱情严重时要及时浇水保苗。造林后第2年或当年秋季,对成活率达 不到85%的小班地块,要用相同树种的同龄同级苗木进行补植。 5.2.1.8苗木供应保障。项目建设共需3年生营养钵樟子松苗12.765万株,所需苗木全部来源于屯垦林场苗圃。 5.3.2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方案5.3.2.1低产低效林现状 本次设计的林分起源为人工,主要树种为榆树。林龄36年,土壤为栗钙土,呈微碱性或中性。平均胸径8-15厘米,平均高3-4米,每亩42-53株,郁闭度0.4-0.5。此林地上生长的林木,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等不良因素严重危害,林木生长衰退、趋于老化,立地条件恶化,林木多枯死,枯死木占30%。林木生长缓慢,年生长量0.113-0.175立方米。林木分布不均匀,木材质量差,急需进行低质林改造,使其健康的生长,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5.2.2.2改造方式。采用补植、修枝、割灌、伐除杂木等抚育措施。 5.2.2.3管护。采用专人管护,责任到人的管护方式。 5.2.2.4苗木需求量及保障供应。项目建设共需3年生营养钵樟子松苗12.95万株,所需苗木全部来源于屯垦林场苗圃。 5.4实施进度安排 实施期限1年,即2014年。2014年4-5月完成人工造林0.115万亩和低质低效林改造0.185万亩苗木栽植工程及 低质低效林的抚育工程。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290万元,其中。苗木154.3万元,整地39.45万元,栽植22.6万元,浇水12万元,抚育管护33.5万元,标识牌一个0.25万元,围栏7.5万元,打井配套15万元,规划设计费1.5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3万元,监理费0.9万元。 6.2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和营造林技术规程的规定,项目建设采取上级投资和地方财政配套及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渠道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29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0万元,单位自筹10万元。 7.效益与风险分析7.1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广大职工的生活、生产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可增加防风固沙林面积0.3万亩,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提高0.018个百分点,土地风蚀沙化将得到有效遏制,每亩林地按控制沙地7.5亩计算,0.3万亩防风固沙林可控制风沙危害面积2.25万亩。 7.2经济效益 本项目为防风固沙林建设,其效益主要在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故经济效益略。 7.3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既为工程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增加职工收益,带动周边地区农牧民共同致富,又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同时对改变传统粗放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增加农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4风险分析 本项目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论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项目实施不存在任何风险。 8.保障措施8.1领导保障 该项目实施要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屯垦林场场长担任,努力把“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 8.2技术保障 不断加强科技培训力度,使广大林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知道示范项目的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技术,提前深开沟整地、深栽植技术,对于立地条件差,树种难生根、难成活的,采用生根粉、保水剂等,并采取科学节 水灌溉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实行造林技术责任制,工程技术人员严把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栽植、浇水、抚育等主要技术环节,使每一道工序都有具体的科技保障措施。 8.3组织保障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项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要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出发,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8.4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项目建设投入新机制,确立国家投入的主体地位。二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项目建设中来,在竞争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三是把资本运营机制引入项目建设中来,促进林权的有偿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流向项目建设,努力缩短收益周期。 8.5宣传保障 坚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项目建设,制定宣传工作方案,严格按方案要求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散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项目的新机制、新方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8.6资金保障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制定的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 法,实施生态建设资金报帐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同时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的财务监督。 9.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示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将得到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辐射周边地区。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三大效益”为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对切实解决当地风沙危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第15页 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