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AA销售分公司
第*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AA销售分公司
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AAA
建设项目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AA销售分公司
第*加油站
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AAA
建设项目单位联系人:AAA
建设项目单位联系电话:222222222
(建设项目单位公章)
2012年 12月 25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AA销售分公司
第*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设计单位: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
设计单位联系人:****
设计单位联系电话:222222222222221
(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2012年 12月 20日
安全设施设计工作人员组成
姓名
专业
签字
备注
参与设计人员
建筑
工程师
建筑
工程师
电气
助理工程师
工艺
助理工程师
给排水
助理工程师
项目经理
建筑
工程师
目 录
第一章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内部基本情况 1
1.2 建设项目外部基本情况 4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 6
2.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一览 6
2.2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5
第三章 项目的危险程度 9
3.1 物质的固有危险程度 9
3.2 项目的风险程度分析 9
3.3 爆炸、火灾事故污水产生分析 12
第四章 安全设施设计 13
4.1 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总平面布置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13
4.2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14
4.3 工艺技术及设备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16
4.4 作业场所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16
4.5 辅助(公用)工程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17
4.6 消防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20
4.7 应急救援措施 21
第五章 安全管理与项目安全设施投资 23
5.1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23
5.2 安全设施投资概算 23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25
6.1 设计结论 25
6.2 有关建议 26
附录一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 27
1.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情况 27
1.2 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与结论 27
1.3 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28
附录二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 31
附录三 安全设施设计的依据 33
3.1 法律、法规及文件 33
3.2 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33
附图1:区域位置图
附图2:总平面图
附图3:周边环境图
附图4:消防器材布置图
附图5:油罐埋设详图
附图6:油罐管道施工说明
潜泵式工艺管道流程图
潜泵式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图7: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附图8:站房罩棚防雷平面图
附图9:罩棚油罐站房接地平面图
附图10:罩棚动力平面图 罩棚照明平面图
附图11:角钢接地体安装详图
第一章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内部基本情况
1.1.1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AA销售分公司*****第*加油站为新建项目,项目地址位于*****AAA****交叉口东北角,项目由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设计。
该项目占地面积3468m2,罩棚投影面积735m2罩棚建筑面积367.5 m2,站房建筑面积304m2。
有5座埋地油罐,其中汽油储罐2座,容积均为30m3,有3座柴油储罐,容积也为30m3,有4台双枪双油品加油机对外营业,其加油站级别按下式计算:
V汽+1/2V柴=30×2+(30×3)/2=105m3
该站为二级加油站。
建设项目概况见表1.1-1: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AA销售分公司*****第*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项目地址
*****AAA****交叉口东北角
占地面积(m2)
3468
总投资额
308万元
资金筹措
储量
汽油60m3、柴油90m3
主要储存设备
汽油储罐 埋地卧式 30m3 2个
柴油储罐 埋地卧式 30m3 3个
1.1.2 工艺流程及装置布局
该加油站(经营)工艺流程由卸油和加油两部分构成。油站的卸油过程为:油罐车到站后,静置、接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密闭卸油管、开启阀门,各油品靠高低落差流入各自油品储罐(卧式油罐)中进行储存;该油站的加油采潜泵式加油机完成给汽车油箱加油过程。其工艺流程为:
自流
油罐
潜泵式加油机机
用户(车辆)
油车车
2、建设项目库存规模
表1.1-1库存规模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储存形式
来源及运输
1
汽油
m3
60
2个埋地卧式储罐(30m3)
30吨槽车运输
2
柴油
m3
90
3个埋地卧式储罐(30m3)
30吨槽车运输
表1.1-2辅助工程一览表
序号
辅助工程名称
单 位
供给能力
实际消耗
来 源
1
电
kW·h/a
-----
1000
市政电网引入,负荷等级为三级。
2
水
m3/a
-----
300
供水由市政管网或无塔供水供给。
3、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采用的主要设备见表1.1-3《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表1.1-3设备清单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埋地储罐
卧式、30m3、Φ2400、常压、常温
5具
2
加油机
双枪、油品加油机流量V=5-50L/min
4台
3
灭火器
4kg干粉
8
4
灭火器
8kg干粉
2
5
手推车灭火器
35kg干粉
1
6
二氧化碳灭火器
3kgCO2
2
4、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的布局
表1.1.4 油罐、加油机和 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单位m)
级别
项目
埋地油罐
通气管
管口
加油机
二级站
标准
设计
结论
标准
设计
结论
标准
设计
结论
重要公共建筑
50
无
----
50
无
----
50
无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25
无
----
18
无
----
18
无
----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
一类保护物
20
无
----
16
无
----
16
无
----
二类保护物
16
784
合格
12
792
合格
12
711
合格
三类保护物
12
无
----
10
无
----
10
无
----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22
无
----
18
无
----
18
无
----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立方米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6
无
----
15
无
----
15
无
----
室外变配电站
22
无
----
18
无
----
18
无
----
铁路
22
无
----
22
无
----
22
无
----
城市道路
快速路
8
无
----
8
无
----
6
无
----
次干路
6
68.5
合格
6
76.7
合格
5
25.8
合格
架空通信线
国家一、二级
不应小于1倍杆高
无
----
不应小于5m
无
----
不应小于5m
无
----
一般
不应小于5m
无
----
不应小于5m
无
----
不应小于5m
无
----
架空电力线路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1倍杆高
无
----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5m
无
----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5m
无
----
注:计算间距的起讫点按GB 50156-2002(2006年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
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
从表中可知油罐、加油机、通气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设计均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规定。该加油站选址符合规范要求。
⑵ 设备布置
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设计,各功能单元之间安全距离符合标准要求。
本设计加油罩棚为长方形钢结构网架。
⑶ 项目建构筑物一览表
表1.1-3 项目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结构
形式
火灾危险类别
耐火等级
建筑
面积(㎡)
层数
安全疏散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等级
使用年限
1
站房
砖混
戊
二级
304
1
1
7
二级
50
2
罩棚
钢网架
甲
367.5
1
1
7
二级
15
1.2 建设项目外部基本情况
1.2.1 建设项目的周边情况
该加油站位于*****AAA****交叉口东北角。
加油站西侧距道路10m,距房屋(二类保护物700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居住人数80人,为二类保护物),东侧,南侧,北侧为空地。
表1.2-1 项目周边人员分布活动情况表
序号
周边企业或地域
现阶段人员
数量( 人 )
预计人员
数量( 人 )
方 位
相对距离
( m )
1
道路
5
正西
28
2
房屋
80
正西
700
3
无建筑
2
正东
--
4
无建筑
2
正南
--
5
无建筑
2
正北
--
合计
1.2.2 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暴雨、洪水、高低温、风雪等。详见附录二。
1.2.3 事故的交叉影响
1、 项目对周边地区的危害程度
拟建项目建设后为埋地油罐、室外加油机的加油站。拟建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火灾、爆炸、有害品泄漏等危险因素;由于距离居民居住区较远,发生火灾、爆炸、泄漏后对居民的安全基本没有影响。出现大的泄漏事故,尤其是油罐的泄漏,油品渗入地下,对本站生活用水或周边居民用水安全可能有影响;因此,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基础及周边应采取可靠的防渗处理,避免大量油品泄漏渗入地下;或采取可靠的检测手段及时处理油罐漏油事故。
2、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该项目现有的周边情况较好,没有重要的公共设施和居民区,也没有影响加油站安全生产运行的明火散发点。其西侧为道路,过往行人或车辆有吸烟或携带火柴等,所以应在站区设置醒目的标志,以提醒司机及行人,一旦发现有违章行为及时做好应急准备。周围无其它建筑,所以不会对该项目造成影响。但规划和发展中有可能造成项目周边环境发生变化,使本来符合防火间距的,有可能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而达不到要求,这也是以往企业的发展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所以该站应随时注意周边企业、居民的建设动向,及时与政府规划部门沟通信息,确保周边环境变化不对企业或项目造成影响。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
2.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一览
本加油站危险物品乙醇汽油(E93#、E97#)、柴油(0#)。
2.2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本站经营的汽油属于甲类可燃性液体,具有易燃、易挥发、易产生静电等特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与氧化剂能产生强烈反应。汽油及油蒸气可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吸收等方式侵入人体,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刺激性,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油蒸汽,可能会产生头昏、头痛、睡眠障碍等病状。
本站经营的柴油属于乙B类可燃性液体,虽然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柴油罐车、柴油罐及其人孔井、卸油口、通气管管口、加油机等周围并不划分爆炸危险区域,但仍属于火灾危险环境,遇明火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柴油及油蒸气可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吸收等方式侵入人体,对粘膜和皮肤和一定刺激性,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油蒸汽,可能会产生头昏、头痛等病状。
本站可能出现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按其存在部位分述如下:
1.卸油区
(1)爆炸、火灾
汽油罐车接卸口周围一定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场所。在接卸油品过程中,如人为误操作、设备故障等,造成油品泄漏等,遇到明火、雷电、静电等有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虽然柴油罐车装接卸口周围并不划分爆炸危险区域,但仍然属于火灾危险环境,在接卸油品过程中,如人为误操作、设备故障等,造成油品泄漏,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中毒
汽、柴油属于低毒类物质,在接卸过程中挥发的油蒸气,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当操作工人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油蒸气,可能会产生头昏、头痛、睡眠障碍等病状。
2.储油区
(1)爆炸、火灾
汽油罐内及罐口人孔井、通气管管口周围一定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场所,在储存过程中,如人为误操作、设备故障等,造成油品泄漏,遇到明火、雷电、静电等有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柴油罐及罐口人孔井、通气管管口周围并不划分爆炸危险区域,但属于火灾危险环境,在储存过程中,如人为误操作、设备故障等,造成油品泄漏,遇到明火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2)中毒和窒息
操作人员在进入油罐检修时,如油罐清洗效果达不到安全要求、通风不良、人员防护不当等,有可能会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3.加油区
(1)爆炸、火灾
在加油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造成油品泄漏,遇明火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中毒和窒息
加油工由于防护不当、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油蒸气,可能会产生头昏、头痛、睡眠障碍等病状。
4.站房及其他场所
本站其他场所的电气线路老化损毁、电气设备或线路出现短路,有可能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火灾事故。
5.本项目可能出现作业人员伤亡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以及泄漏等。
(1)泄漏、溢油
泄漏、溢油事故是本站重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泄漏、溢油是指由于设备损坏(如油罐破裂、管道破裂、阀门失灵、密封失效、计量器失准等)、操作失误(如误开误关阀门、人工计量失准等)等引起物料泄漏、溢出,从而大量释放易燃、可燃物质,导致环境污染、甚至酿成爆炸、火灾、中毒等重大事故。
(2)机械伤害
本站使用的加油机及其他机械设备转动部位如防护装置失效、人为操作不当等,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3)车辆伤害
汽车油罐车、加油车辆在调车,行进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4)触电
供配电设备、其他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设备、线路、接地装置等出现故障,人员违章操作、保护失灵等,有可能发生电击、电灼伤、触电等事故。
第三章 项目的危险程度
3.1 物质的固有危险程度
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为汽油、柴油,其中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中的第3.1类低闪点液体。柴油属于乙类可燃物质。
3.1.1 物质固有危险程度的定性分析
1.汽油特性
汽油是3.1类易燃液体,闪点-50℃,爆炸极限为1.4%-7.6%,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柴油是乙类可燃液体,闪点大于55℃,遇明火、高热度或接触氧化剂,有可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高热时,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1.2物质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
该项目储存油品质量及燃烧热(MJ)和TNT当量如下表所示:
序号
物质名称
质量(㎏)
状态
存储条件
两个油罐TNT(KG
)
燃烧热(MJ)
1
乙醇汽油
40500
液态
2个30m3地埋
15.1
1771065
2
柴油
72900
液态
3个30m3地埋
3171150
车用乙醇汽油燃烧后的热值为: 40.5t×1000×43.730MJ/㎏= 1889136MJ。
车用柴油油燃烧后的热值为:72.9t×1000×43.5 MJ/㎏=3171150MJ。
乙醇汽油燃烧热值取43.73MJ/kg 柴油燃烧热值取43.5MJ/kg
3.2 项目的风险程度分析
3.2.1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判断加油站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所依据的标准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将整个罐区作为一个存储单元。该单元内主要的存储物质为汽油和柴油,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的评价标准,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标准中所列的易燃物质,汽油储存区的临界量为200吨,该加油站现有2个30m3的汽油储罐,汽油总容积是60m3。则汽油的最大储量是:
W汽油=60×0.75×90%=40.5(吨)
注:汽油的相对密度按0.75计算;
汽油罐充装量按汽油罐的90%计算。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该加油站的储罐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车用柴油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规定,临界量的标准为5000t
其最大储量为:
W柴油= (30×3) ×0.9×0.9=72.9t
柴油密度取0.9t/m3,装量系数取0.9。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规定,建设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3.2.2重大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1、加油站乙醇汽油的TNT当量
蒸汽云爆炸是一类经常发生且后果*分严重的爆炸事故。采用TNT当量法估计蒸汽云爆炸的严重程度,即如果某次事故造成的破坏状况与X千克TNT爆炸造成的破坏状况相当,则称此次爆炸的威力为X千克TNT当量。用下式来估算乙醇汽油混合气爆炸的TNT当量。
加油站蒸汽云TNT当量的计算公式:
WTNT=1.8aWfQf/QTNT
式中: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
1.8——地面爆炸系数
a——蒸汽云的TNT当量系数。取a=4%
Wf——蒸汽云中乙醇汽油的总质量(kg)
Qf——乙醇汽油的燃烧热。
QTNT——TNT的爆炸热。
计算取值:乙醇汽油蒸汽云中总质量(单个汽油罐)Wf =30m3×0.08×3.5×1.29kg/m3=10.84kg,(爆炸极限:车用汽油1.0-8.0%,乙醇汽油相对空气的密度(空气=1)3.5,空气在标态下的质量1.29kg/m3)。乙醇汽油燃烧热值取43.73MJ/kg,TNT爆炸热量取4.52MJ/kg。
WTNT =1.8×0.04×10.84×43.73/4.52=7.55(kg)
该站总乙醇汽油总爆炸TNT当量=7.55(kg)x2=15.1(kg)
2、自由蒸气云爆炸时的死亡半径
R = 13.6
= 13.6(7.55/1000)0.37 = 2.23(m)
3、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时的火球半径与火球持续时间
火 球 半 径:R = 2.9(WTNT)1/3
= 5.69m
火球持续时间:t = 0.45(WTNT)1/3
= 0.88s
3.2.3事故案例分析结果
1、2004年2月18日凌晨4时39分,位于广东南雄市东郊的一间加油站发生火灾事故,一辆载有16吨柴油的油罐车被烧毁,火灾发生地点离加油站油库只有2米,幸得消防部门全力以赴及时扑灭大火,才未发生爆炸。事故中无人员伤亡。着火汽车是由广东普宁籍驾驶员江某驾驶的赣B04900号油罐车。当时,该车从广州载16吨0号柴油到南雄,凌晨4时20分左右,该车在加油站开始卸油。由于在卸油过程中违章及操作不当,4时35分左右油罐车起火。
2、2002年3月11日,江苏省兴化市唐刘加油站发生油罐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加油站改造中,3名工人用电焊机切割油罐,1人围观,因油罐清洗不干净,引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
3.2.3 预防事故的对策措施
加油站最常见的事故为火灾、爆炸,导致火灾、爆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系统泄漏、静电、雷击、违章检修、违章动火、违章操作等。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有
1)认真搞好设备维修,防止系统内汽油泄漏;
2)严格控制流速,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定期检测,防止因雷击和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加强案例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检修、违章动火、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
4)加强电气设备保养,防止电气火花的产生。
3.3 爆炸、火灾事故污水产生分析
3.3.1 建设项目使用水量分析
1、给水
项目生产用水源来自服务区供水,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2、 事故状态下水量分析
加油站发生事故时,一般采用灭火器和沙子灭火,事故状态下,用水量很小。
第四章 安全设施设计
4.1 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总平面布置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表4-1 建设项目选址条件安全设施和措施
序号
法律、法规及标准具体条款
依据
设计采用的安全
设施或措施
设计情况
1
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4.0.4的规定。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4.0.4的规定,
符合标准要求
2
加油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4.0.4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②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4.0.4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该站设计有2.2米实体围墙。
符合标准要求
3
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进出口分开设置。
符合标准要求
4
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
②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槽车卸油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
③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站内双车道,宽度12m,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9m,道路坡度不大于6%,且坡向站外;进出加油站道路面层为混凝土地面,符合规范要求。
符合标准要求
5
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罩棚为钢结构网架,高度为7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为5m,符合规范要求。
符合标准要求
6
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
②加油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
③加油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加油岛高度为0.20m,宽度为1.2m,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距离为1m。
符合标准要求
7
加油站内设施、装置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5.0.8规定。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加油站内设施、装置之间的防火距离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5.0.8的规定,
符合标准要求
8
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站房采用砖混结构,符合二级耐火要求。
符合标准要求
4.2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该加油站站内设置与站内建构物间距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要求,具体数据详见4.2.1表。
4.2.1油罐、加油机和 通气管管口与站内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单位m)
设施名称
地埋油罐
通气管管口
密闭卸油点
加油机
站房
其它建筑物
燃煤独立锅炉房、燃煤厨房
变配电室
道路
站区围墙
备注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规范
设计
油罐
0.5
0.6
—
—
—
4
8.5
5
无
18.5
无
5
11.5
—
3
3.5
通气管
管口
—
3
15.2
—
4
16.7
7
无
18.5
无
5
22.8
3
76.3
3
4.8
密闭
卸油点
—
5
5.75
7
无
15
无
6
19.6
—
—
加油机
—
5
6.3
8
无
15
无
6
16.72
—
—
站房
—
6
无
—
—
—
—
其它
建筑物
6
无
—
—
—
燃煤独立锅炉房、燃煤厨房
—
5
无
—
—
变配电室
—
—
—
道路
—
—
站区围墙
—
—
4.3 工艺技术及设备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4.3.1 加油岛及储油区概况
本设计加油罩棚为长方形钢结构网架,耐火极限0.25h,棚高7m,加油岛4座,共2排,站内车场转弯半径均大于9m,所有车道地坪均采用250mm厚的混凝土浇筑,符合《规范》GB50156-2006第5.0.3和5.0.4条之要求。
在加油站罩棚外埋入地下5座 30m3卧式钢油罐,操作井不在车道下。周围砌罐池并填入干沙,罐口操作井盖选用,专业不发火井盖。
4.3.2工艺系统
1、油罐选用钢板厚度为不小于5mm的卧式钢罐,经加强级防腐后埋于地下,并分组安装防止空罐漂浮的紧固装置。油罐周围填沙。所有工艺管线均汇集于油罐的人孔盖上并在上面安装液位仪。以上均符合《规范》第6.1条的规定。
2、汽车油罐采用密闭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管连接,使用专用快速接头,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符合(规范)第6.2.1条之规定。
3、本设计采用潜泵式加油工艺方式,每台加油机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输油管线采用DN50无缝钢管埋地焊接,通气管线选用镀锌钢管丝接,所有工艺管线均以0.2%的坡度坡向油罐,其设计压力不小于0.6MPa。以上均符合(规范)第6.2.6条、第6.2.8条、第6.2.11条至第6.2.13条之规定。
4.油罐通气管布置在罐区,通气管管口高出地面4.5m,以上均符合(规范)第6.2.14.3条的规定
4.4 作业场所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序号
法律、法规及标准具体条款
依据
设计采用的安全
设施或措施
设计情况
1
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站房采用砖混结构,符合二级耐火要求。
符合标准要求
2
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它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顶棚其它部分采用非燃烧体建造。
要求符合标准要求
3
加油站内不得建经营性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加油站内未建经营性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
符合标准要求
4
加油站内不应建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加油站内未建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符合标准要求
5
加油站内可种植草坪、设置花坛,但不得种植油性植物。
《汽车加油站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未种植油性植物。
符合标准要求
6
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与站房合建时,应单独设对外出入口,与站房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无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
符合标准要求
7
设置在站房内的热水锅炉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锅炉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②锅炉间的门窗不宜直接朝向加油机、卸油点及通气管管口。
③锅炉宜选用额定供热量不大于140kW的小型锅炉。
④当采用燃煤锅炉时,宜选用具有除尘功能的自然通风型锅炉。锅炉烟囱出口应高出屋顶2m及以上,且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⑤当采用燃气热水器采暖时,热水器应设有排烟系统和熄火保护等安全装置。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无锅炉和燃气热水器。
符合标准要求
8
加油站应设置安全、交通警示标志。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有安全、交通警示标志。
符合标准要求
4.5 辅助(公用)工程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给水、排水设施、电气设施、卫生设施等。
4.5.1 给排水安全设施和措施
拟建加油站给排水系统分为:生活及消防给水系统,雨水、清净下水合流排水系统。
1、给水设计
各单位用水估算如下:
生活生产综合用水:该项目定员10人,平均综合用水量为150L/人·d,生活用水共1.5m3/d(0.06m3/h)。
设计给水系统来自市政供水,水量50 m3/h,水压0.4MPa,满足生活、生产要求。
埋地上水管采用普通级防腐,露地上水管涂刷银粉面漆二道,并做40mm厚带铝箔超细面保温。
2、排水设计
① 清洗废水
地面冲清洗废水采用增强PVC排水管或PE管连接,排入站区排水管网。
② 生活废水
本项目生活废水主要是职工日常清洗用水,产生量极少。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280mg/L、SS220mg/L。生活废水采用混凝土或轻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连接,排入生活废水系统,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上清液排放。
③ 雨水
项目雨水排放采用有组织自流排放,采用明沟方式排水,即雨水沿站区设置的坡向(1%),自流入设置的雨水排水管网内,经水封井排进市政排水管网。
表4.5- 1 给排水安全设施和措施
序号
法律、法规及标准具体条款
依据
设计采用的安全
设施或措施
设计情况
1
工业企业用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4.0.4条
生产生活综合用水量为1.5m3/d,水来自市政管网,水量50 m3/h,水压0.4MPa。
符合标准要求
2
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
GB50015-200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10.1条
埋地给水管道选用PPR冷水管,规格DN38㎜,热熔粘接。
符合标准要求
4.5.2 电气仪表安全设施和措施
1、危险环境区域划分
本次为加油站,因此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2006版)中划分的爆炸危险区域是:
1)汽油加油机区域;
2)卸油罐车卸油时相关区域:
3)埋地油罐及操作井区域;
4)通气管口区域;
5)密闭卸油口区域;
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相关规定,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如下:
2、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划为1区。
2)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4.5m(3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1.5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为2区。
3、油罐车卸汽油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1)油罐车内部的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
2)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
3)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区。
4、埋地卧式汽油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1)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2)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1.5m(0.7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
3)距人孔(阀)井外边缘1.5m以内,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柱形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2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区。
4.5.3 电气系统防雷防静电
1)根据《规范》第10.1.1条规定,本加油站负荷等级为三级。
2)按照《规范》第10.1.3条规定,在罩棚下,非油品经营店,站长室及员工活动处设置自带电源型的事故应急照明灯具。
3)站房屋顶及罩棚屋面均设置避雷带,站内沿罩棚区和油罐区设置环形接地网,站内所有防雷、防静电、电气设备及信息系统均共用此接地网,其任意点的测量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
4)每座油罐两端均做防雷接地,并设置便于测量的检测卡。油罐人孔盖上安装带有高液面报警的液位仪。输油管线上的法兰,管道的首末端以及信息线路的起始端均做电气连接。
5)加油罩棚下的照明灯具选用密闭节能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