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孙家沟110kV变电站-刘家堰箱变
35kV线路工程
G5-G6跨五保高速公路
施工方案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5
1.1 工程简述 5
1.2 跨越现场 6
1.3 相关单位 11
二、组织措施 12
2.1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12
2.2 施工队组织机构 12
2.3岗位职责 12
三、施工方案 14
3.1作业流程图 14
3.2施工方案 14
3.3架体材料类型、架体搭设方式及时间安排 19
3.4作业前的有关要求 20
四、技术措施 20
4.1搭设跨越架的一般要求 20
4.2施工步骤 21
4.3杉木跨越架搭设施工要求 21
4.4封网架设 25
4.5封网及架体拆除 25
4.6清理现场 26
五、安全措施 26
六、G6永久安保措施 28
6.1 G6现场概况 28
6.2相关规范情况 28
6.3存在的问题 29
6.4永久解决措施 29
七、应急预案 29
7.1跨越架应急预案 29
7.2交通安全布控应急预案 34
7.3医疗救援应急措施 36
附表1:高速公路跨越架材料表 37
附表2:跨越施工时间计划及工作安排 37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述
孙家沟110kV变电站-刘家堰箱变35kV线路工程,全长3.466km。其中:孙家沟出线挂环-G4计0.425km架空线已架设;本期新建G4-刘家堰门架线路计3.041km(直埋电缆0.180km,架空线2.861km)。全线共用杆塔20基,其中:利旧双回铁塔 5基(出线G1-G5双回铁塔已有),新建单回铁塔15基(角钢塔13基、终端钢杆2基)。
导线采用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GJ-50(1*7-8.7-1270-B)镀芯钢绞线,光缆采用ADSS-24芯。
本工程中的G5-G6孤立档架空线需在五保高速(S46)公路K305+980米处跨越,档距205米。G5塔型为1HSJ4-15双回路铁塔、G6塔型为3560JJ3-18单回路铁塔,导线耐张采双联绝缘子串。
1.2 跨越现场
高速公路跨越平面示意图
高速公路跨越断面示意图
高速公路:右侧-图1
高速公路:右侧-图2
高速公路:右侧-图3
高速公路:右侧-图4
高速公路:右侧-图5
高速公路:左侧-图1
高速公路:左侧-图2
高速公路:左侧-图3
高速公路:交叉中心-图1
1.3 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
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神东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组织措施
2.1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2.2 施工队组织机构
本工程搭设跨越架施工,其配备人员详见下表。
工种
队长
现场指挥
技术员
安全员
材料员
架子工
普工
人数
1
1
1
1
1
8
4
2.3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本工程的第一安全责任者,对本次跨越架搭设施工前的安全施工条件组织检查、并亲临现场监督施工,积极支持安全员的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记录,确保安全生产。
技术负责人:应亲临现场监督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跨越架搭设中的技术问题,并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对本次跨越架搭设施工预测安全薄弱环节和隐患,并制定预防措施。
项目部安全员:应监督、检查本次跨越架搭设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和职工的作业行为,有权制止、处罚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有权勒令其停工,并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队长:对跨越施工项目自开工至竣工,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即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安全健康、环境、质量、工期、材料、机具设备、文明施工以及生活等全面工作。是施工队的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
现场指挥:对施工现场全面负责,包括施工材料、机具的准备,现场人员分工及现场施工指挥等工作。
施工队技术员:负责跨越施工的技术支持、质量控制及工程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及上交工作。
施工队安全员:对本施工队的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现场管理。认真把安全健康、环境管理落实到施工生产安全过程,督促检查各项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工作计划实施情况。并认真做好安全监护工作。按规定组织和参加参加安全健康、环境检查、负责落实整改措施。组织对频发性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落实,严格考核。协助队长定期召开安全文明施工例会,及时掌握安全文明施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材料员:负责材料、机具的领退及保管等工作。
架子工:负责跨越架的搭设、拆除等工作。
普 工:负责材料运输、协助搭设、拆除跨越架等工作。
三、施工方案
3.1作业流程图
拆除跨越架
清理现场
架线施工完毕
搭设架体
现场放样确定准确位置
现场调查
选材
临时拉线
是否满足要求?
封顶、绑扎羊角
加固、补修架体
打永久拉线线
验收检查
按要求整改
3.2施工方案
本线路跨越高速公路两侧的铁塔:G5 1HSJ4-15双回路铁塔(右侧挂线),横担两边线宽0.4米,距高速路边135米;G6 3560JJ3-18单回路铁塔,横担两边线宽4.4米,距高速路桥边20米。施工时,在G5塔侧高速公路边搭设杉木杆架1处(长20米*高28米*宽12米),在G6塔身横担下方0.3米处(大号侧)绑扎铝合金抱杆1处(500*500*12米);跨越架和铝合金抱杆用拉线固定与地面,并用4张10米*25米的绝缘网封顶,从而实现对被跨公路的安全保护。
3.2.1定位
根据实际勘测在五保高速公路一侧搭设公路杉木跨越架,技术人员或测工利用经纬仪测定画出跨越架的具体搭设位置。
3.2.2 搭设
(1)架体采用φ90mm杉木杆(长度8m),铁丝连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0.5m,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横杆、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杉木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木,并绑扫地杆。
(2)跨越架两端及每隔 6-7 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支杆或拉线,拉线的挂点、支杆或剪刀撑的连接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且支杆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 60 度,拉线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60 度。支杆每隔 3 米设置一层,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 0.5m,拉线固定在架体外侧顶部位置,以保证其整体稳定性。拉线选用φ13.5 钢丝绳,拉线地锚采用5T 地锚,地锚埋深为 2.2m。
(3)跨越架与被跨越公路的最小距离,封顶网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己考虑弧垂):大于等于9米。
(4)架体最上部侧横杆应采用双杆加固,且架顶两侧应装设外伸羊角。
3.2.3根据现场地质及地形,采用如下形式的地锚:
(1)地锚抗拔力计算:
斜向地锚抗拔力 PKO ≤ Gsina ß /K
其中 G=[dLt+(d+L)t2tgα+4/3t3tg2α]γ
式中P――地锚的容许抗拔力,kg;
KO――锚抗拔的负荷系数,可取1.3-1.4;h――地锚的埋置深度,m;h=2.2m
t――地锚中心点到地面的距离,t=h/siraβ,m; t=2.0/sina45=2.83m
β――地锚受力方向与地面的夹角; β=45°
G――斜向受力时,地锚带动的斜向倒锥体土块容重,kg;
α――土壤计算上拔角,见《架空线路施工手册》表 62-15;取次坚土
α=20°
γ――土壤的密度,kg/m³;γ=1700kg/m³
K――地锚抗拔安全系数,一般取 2.0;
L――地锚的长度,m;L=1.8m
d――地锚直径,m; d=0.25m
G=[dLt+(d+L)t2tgα+4/3t3tg2α] γ
=[0.25*1.8*2.83+(0.25+1.8)*2.832tg20°+4/3*2. 833*tg220°] *1700
=19105kg
P= Gsinaβ/(K*KO)
P=19105*sina45°/(2*1. 3)
P=5195kg*9.8=50920N
结论:现场土质为次坚土,埋设5吨抗拔力的地锚,地锚深度为 2.2m,地锚体为5T钢制地锚。
(2)地锚钢地锚锚体的强度计算
δl=Mmax/W ≤[δ]
其中: Mmax=q12/8
δ1——地锚锚体的弯曲应力,N/cm²
Mmax——地锚的中心最大弯距, Ncm
q——地锚单位长度上的荷载,N/cm
W——地锚的抗弯截面系数,cm3,
[δ] ——地锚的容许应力,N/cm2,对于圆木,[δJ=1079N/cm2
Mmax=q12/8=50.920*103/180*1802/8
=1145.7*103 Ncm
W=π/32(d1+ d2) 3/8 (d1=d2=25cm)
=0.1(25+25)3/8
(d1=d2=25 cm)
=1562 cm3
δ1 =Mmax/W=1145.7*103/1562=733.5 N/cm2<1079 N/cm2
结论: 5T 钢制地锚体强度合格。
(3)根据现场地形,在地锚马槽方向钢丝绳下方垫上径 O.10m的圆松木,长度为1.Om松木,以保持锚受力方向与地面的夹角不发生变化。
(4)两侧地锚开挖方向要平行,地锚深度及埋设情况在隐蔽前须经验收后方进行回填士。
3.2.4抱杆的校验
(1)主材参数
主角钢规格50×5;,Jx-x=3717cm4 ,Zo=l.95cm;
(2)变截面抱杆长细比 λ 的计算
①抱杆的惯性矩J计算
X
J=4×Jx-x+f1×(C- 2Zo)2=4×37.77+8.16×(70-2×1.95)2=35803.83cm4
②等截面抱杆的截面惯性半径计算
γ=JF=35803.834×8.16=33.12cm
③变截面抱杆长细比 λ 的计算:λ=μμlγ=1×1.0127×28×10033.12=86
抱杆两端的小头截面惯性矩计算:
J = 4×Jx-x+fl(C-2Z0)2 = 4×37.77+8.16 ×(30-2×1.95)2 =5709.75cm4
抱杆端截面的惯性矩与主m截面的惯性矩之比
JxJ=5709.7535803.83=0.159
抱杆等截面的长度=28-4×2=20m,抱杆等截面的长度与抱杆全长之比20/28=0. 714。
根据抱杆端截面的惯性矩与主截面的惯性矩之比 O.159和抱杆等截面的长度与抱杆全长之比 0.714,查表,μ =1.0127。
用 λ值查表φ=0.6078,
④容许使用应力[σ] 计算。
σ=σK=3102.5124Nmm2=12.4kN/cm2
(3)计算抱杆轴向压力
①抱杆极限轴向压力
Nj=φσF=0.6078×31×4×8.16=615kN
②中心受压时,抱杆允许使用的轴向压力[N]
0
[N]= φ[σ]F-G0=0.6078 ×12.4×4 ×8.16-8.37 = 237.63kN
式中: GO-取抱杆自重的一半,即8.37kN
③偏心受压时,抱杆允许使用的轴向压力 [N] 计算
N=φσF-G0+φ×F×MPW
=0.6078×12.4×4×8.16-8.37+0.6078×4×8.16×5001022.97=227.93kN
MP=Pl=25×20=500kN-cm
W=4J0+flC020.5C=4×37.77+8.16×(70-2×1.95)20.5×70=1022.97cm3
(4)抱杆稳定校核
重量按50kN计算时,抱杆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11.76kN,小于抱杆允许使用的轴向压力227.93kN,抱杆安全系数227.93111.76=2.04 ,抱杆在额定工况下施工过程是安全可靠地。
3.2.5 展放封网迪尼玛绳
(1)封网前需横跨高速路展放2根φ14迪尼玛绳(迪尼玛绳是采用迪尼玛Dyneema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然后运用线体加强工艺制成一种超圆滑敏感的绳)及4根φ12 尼龙绳,同时展放一根预留绳待封网结束后过渡牵引导地线时使用。事先将迪尼玛绳和尼龙绳运到高速公路护栏外(靠G5 塔侧杉木架侧),将其一头固定在杉木架上,导引绳一端也拉在地锚处临时固定好。
(2)在高速交管部门派出警员的指挥下临时封闭高速路,封路后迅速将2根φ14尼玛绳及4根尼龙绳向G6号塔位方向展放过高速路通往锚桩并固定好,用 3吨链条葫芦尽量收紧迪尼玛绳(迪尼玛绳距离高速地面高度控制在9米左右,弧垂观测点设置在杉木架处),迪尼玛绳和尼龙绳腾空后与高速公路路面高度不低于9m,待所有绳索都收紧腾空并固定好后恢复车辆通行,此一过程约需15分钟。用链条葫芦收紧迫尼玛绳时,须对封网尼龙绳做二道保护。4 根挂网尼龙绳应尽量收紧并固定好,固定在锚桩的迪尼玛尾绳至少要用3只索扣卡牢。
3.2.6 封网
(1)封顶绳索展放完成后,进行封网工作。
(2)在靠 G5 号塔侧杉木架处展放尼龙网时,陆续将封顶杉木按3m的间距绑扎在尼龙网上,向G6号塔方向逐排拖拉尼龙绳头,使封顶杉木按3m的间距排放在封顶网上面。为了减少封顶边尼玛绳的下垂度,要求封顶的杉木直径控制在φ70-80mm。
3.2.7拆网架
(1)施工结束即可拆网架。先在不封路的情况下分别将跨越架的杉木和尼龙网逐排收到低端处予以拆除。
(2)固定尼龙网的所有绳索应在封路情况下迅速予以收回,需要在交警的配合下封路15分钟。
(3)最后取出两侧的地锚,地锚坑要填埋平整,同时拆除杉木架及G6塔的抱杆,将场地清理干净,按原貌恢复完整。
3.3架体材料类型、架体搭设方式及时间安排
搭设跨越架架体材料采用合格的杉木,封顶采用棉纶绳网。架体在封顶前全部搭设、加固完毕,封顶施工在高速公路交警部门、道路养护单位的配合下一次封路施工,封路时间在15分钟左右,封顶施工当天具体时间段安排由交警部门或路政管理部门根据车辆流量情况确定在流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
3.4作业前的有关要求
搭设跨越架前须与公路有关部门进行联系,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并办理好相关手续,在开始搭设前书面通知高速公路相关部门。
参加搭设跨越架的施工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等级资质证书,必须熟练掌握跨越架搭设施工方法并熟悉安全措施,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组织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和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跨越架搭设、拆除和维护施工。
施工队需按附录中的工器具、仪表规格数量配备充足的施工器具,工器具应经检验合格。
四、技术措施
4.1搭设跨越架的一般要求
在施工前对跨域点交叉角度、被跨域公路在交叉点相对高度,新建线路导地间需搭设跨越架宽度、地形等情况进行复测,准确确定跨越架的搭设位置,保证跨越架顶面有效宽度超过两边导线各2米,并设外伸羊角。
跨越架对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应满足《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等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要求。架体内侧第1排搭设距离高速路面的铁栏杆水平距离为2.0米。
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是应设专人安全监护,所有施工材料及工器具堆放距离高速公路路肩坡脚底边不小于3米,在施工过程中杜绝将杉木、铁丝、钢丝绳头等工具、材料堆放在公路上,严禁翻越高速公路,或在高速公路上逗留,跨越架搭设和架线施工时应有路政相关人员在场监督检查。
架体搭设过程中,高度超过6米的必须在靠公路外侧打好临时拉线,确保架体不得向公路侧倾倒。
强风、大雨后应对跨越设施进行检查加固,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路边的跨越架应用漆涂刷黄黑相间的警示标志,漆的涂刷高度为路面以上2米范围内,跨越架上应按有关规定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并设专人进行看护。
跨越架搭设时,施工人员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新建线路的导引绳通过跨越架时,应用棉纶绳做引绳。
施工队必须按照跨越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施工,应边施工边检查,施工完成后应悬挂警示牌和检查合格牌。
跨越架对公路的最小安全距离需满足下表要求:
跨越物名称
跨越架部位
高速公路
与架面最小水平距离
至路边铁栏杆2米
与封顶最小垂直距离
至路面9.0米
4.2施工步骤
砍伐并清除被跨域公路两侧出的零星树木,并对现场进行复测、布置准备。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现场放样确定架体及锚桩位置。
搭设跨越架架体,设置拉线。
在公路及交警(路政)部门配合下,从公路上翻越引渡及封网绳,迅速使其腾空并安装牢固。
封网并固定。
跨越架搭设完成后经施工队自查、项目部及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导地线毡房、进线等作业。
在公路及交警部门的配合下,拆除封网。
拆除跨域架架体,拆除拉线、地锚,清理施工现场。
4.3杉木跨越架搭设施工要求
选材要求
(1)木杆的选材:要求生长期四至六年的粗壮杉木,三年以下和七年以上的不宜使用,枯脆、有麻斑或虫蛀及裂缝超过一节均不准使用。
(2)绑扎材料:一般采用10号软性铁丝、黑白铁丝均可使用。
跨越架杉木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小横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当小头直径在60~90mm之间时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立杆纵距、横距、步距有跨越架的高度而定,一般规定见下表:
类别
跨越架样式
纵距
横距
步距
杉木跨越架
1.5米
1.5米
1.5米
注:纵距为跨越架横向立杆之间的距离;横距为纵距向每排跨越架的距离,步距为跨越架相临大横杆上下之间的距离。
立杆纵面排数见下表:
被跨越物名称
立杆纵面排数
五保高速公路
9面*14排
立杆深度:均应垂直埋入坑内,立杆坑底应夯实,埋深不得小于0.5m,且大头朝下,回填后夯实。如遇松土或无法挖洞的现场立杆根部应绑扎扫地杆。
连接和接长立杆接长:立杆与大横杆应错开搭接,采用有效杉木根接梢的办法,接足有效部位不小于1.8m,绑扣不得少于四道,绑扎牢靠,立杆接长垂直偏差不得大于0.5%。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
斜拉杆的接长和设置:选用一顺弯的杉木根接梢,接足有效部位1.8m,绑扣不得少于四道,斜拉杆与立杆的角度不得大于45°~60°,斜拉杆应埋入土中大于0.3m,不能埋入土中的应和立杆根部交接处绑扎,纵向间距每隔5~6根立杆设不同方向一组,严禁三步以上不设斜拉杆,外抛斜拉杆应选择粗壮杉木,竖直埋入土中大于0.3m,用力压倒搭设应绑扎的部位根部夯实。
架体支撑: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支杆间距大得大于3米,拉线的挂点、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立杆与横杆的交接点,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米。
绑扎要求:首先将10号铁丝剪断加工成形后再进行绑扎,绑扎用铁丝单根展开长度不得大于1.6m,严禁圆圈长铁丝带上跨越架。绑扎铁丝与竹杆不能呈“八”字形,应大体象“U”形。大、小横杆和斜拉杆都应绑扎在立杆上,如材料弯曲斜拉杆无法绑扎在立杆上时,可绑在大横杆上,交合处都应绑扎。绑扎绞紧一般采用12号圆钢作小绞棍,绞紧时不能用力过猛而绞断铁丝,一旦发现铁丝被绞断应重新绑扎,切不能留后患。
封顶要求:为了尽量减少送电线路的磨损,放线时能顺利通过封顶大横杆,应选用干燥粗壮杉木双根绑扎,受力部位绑扎应不少于三根。10kV以上高压线封顶应每根立杆处选用优质杉木1~2根为小横杆,封顶平面每隔500mm设大横杆一根,绑扎在小横杆(连接杆)上,封顶大横杆绝对不准许杉木弯头向上,防止卡线而造成各种事故发生,封顶完毕后还应在四角设“羊角”。立杆杉木伸出封顶面的应锯掉,防止挂卡导线。
搭设应由下而上,立杆要大头竖直朝下并夯实后再进行绑扎,大横杆应设在被跨越物立杆的外侧,工具材料、操作人员都必须在大横杆的外侧。
跨越架拉线设置
(1)当跨越架搭设到四步高时必须带好拉线后方可接高。
(2)对于15米以下跨越架搭设采用≥φ6.2mm钢丝绳设外拉线,连接点采用≥φ32×1.3m钻桩(配挡土地锚)。
(3)对于15米以上跨越架搭设采用≥φ8.7mm钢丝绳设外拉线,连接点采用≥φ32×1.5m钻桩(配挡土地锚)。
(4)搭设10kV电力线跨越架应每隔5~6m设一根拉线,并绑扎在架身内侧大横杆、立杆交合处,必要时立杆、大横杆交合处应补充相应杉木呈“十”字形布置。
(5)对于10m以上的跨越架应设不少2层的拉线。
(6)跨越架的四角应设外拉线,未完工的高层跨越架每天休工前必须带好临时拉线,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7)搭设应由下而上,立杆要大头竖直朝下并夯实后再进行绑扎,大横杆应设在被跨越物立杆的外侧,工具材料、操作人员都必须在大横杆的外侧,高压线搭设跨越架时要专人监护,传递杉木不能接触带电线路及被跨越物。
(8)拆除时应先上后下,拆除前应检查薄弱环节,加固后先拆除封顶大横杆、连接杆、扳线联侧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斜拉杆和立杆时,做到一步一清,严禁个人分段或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跨越架整体推倒或推倒拆除。
(9)架体两侧都打拉线保证每侧架体的稳定性,架体内侧若高速公路不许打拉线应设置斜撑杆,同时将两侧架体之间用φ14迪尼玛绳连接,确保架体稳定。
3.13跨越架示意图:
3.14架体施工完毕后还应在四角设与水平夹角成60°、高3米的羊角,立杆杉木伸出封顶面的应锯掉,防止挂卡导线。
3.15跨越架设计
正常情况 正常情况应能同时满足线(绳)的垂直荷载及架面风压荷载的要求。
(1)垂直荷载按下式计算 Wc=100nq
式中Wc——跨越架的垂直荷载,N;
n——子导线根数;
q——导线线密度,N/m。
(2)架面风压按均布荷载计算,作用在主柱高度上,其计算公式为
qF=μsβzAs
式中qF——架面风压的均布荷载,kN/m;
Ms——风荷调整系数,高度30m以下取1.1,30~50m取1.5;
β——风载体型系数;
跨越架使用圆形杆件时,βz=0.7;
跨越架使用平面杆件时,βz=1.3;
v——线路设计最大风速,m/s,取值为25~30;
As——架面1m范围的投影面积,一般可取架面轮廊面积的30%~40%,㎡。
本越线架搭设强度可抗6级大风(如遇6级以上强风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高速运输安全)
4.4封网架设
封网进行封顶的跨越架施工方法:
将一根12*80米的棉纶绳从公路一侧跨越架顶翻过架体,展放到该架内侧高速高速公路护栏外侧,其余封网绳全部在护栏外侧整理完毕。
在高速公路部门及交警的配合下,将高速公路短暂封闭,地面施工人员速速将公路一侧的棉纶绳牵过高速公路并腾空。
利用升空的棉纶绳做循环牵引封顶网棉纶绳和连接两侧架体的棉纶绳连线,每根棉纶绳封顶网棉纶绳都必须在两端架体杉木上打结牢,不许再杉木上空绕一道,在封顶网棉纶绳牵引过程中确保离高速公路路面约9米左右,使高速公路上车辆能缓慢通行。
封顶网棉纶绳的间距不得大于2米,棉纶绳的破断力不得小于1.5吨,安全网之间连接需牢靠,封顶网施工完毕后对路面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9米。如架体公路侧不能打拉线,侧连接两侧架体的所有连线总强度必须与一侧架体的所有拉线强度和相等,即在架体设置拉线位置设置连线。
4.5封网及架体拆除
5.1封网拆除
在公路跨越点两侧按交警(或路政)部门规定的要求设置减速标识,对路面实行短暂的封闭,约15分钟。利用引渡绳将架体两侧的封网绳来回全部拆除,将尼龙网松至地面,并迅速全部回收。
5.2架体拆除
拆除前应对架体的强度进行检查,如有薄弱环节应进行加固,拆除时应先上后下根进行,线拆除封顶大横杆、连接杆、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斜拉杆和立杆时,做到一步一清,严禁个人分段或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跨越架推到拆除。
4.6清理现场
将拆除的循环绳,拉网绳,承力索等分类回收。
地锚、角钢桩等取出后,所有坑、洞应予以回填,恢复其原貌。
清理现场剩余的绳头、铁丝头等垃圾。
备注:跨越架搭设、拆除需申请办理跨越架施工许可,并请公路部门(专家)对本跨越高速公路方案进行评审。
五、安全措施
1、施工前应对跨越危险点位置、跨越档的地形、跨越的电力线路高度进行认真测量, 绘制断面图,为施工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2、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二部分:架空电力线路和《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有关要求。搭设、施工、拆除跨越架应设安全监护人。跨越架搭设使用的杉木运输应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的有关要求,严禁车辆运输超长、超高、超重等不安全因素,通过道路桥梁应严格注意运输重量。
3、邻近带电搭设高压有电线路跨越架时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并由施工部门指派人员进行监护,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搭设时工作人员不得在跨越架架身内侧进行作业。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4、计算空载和满载时承载索的张力和弛度。
5、线路停电必须正确填写工作票,先验电,验明线路上确无电压后在作业区的两端挂好三相短路接地线。
6、跨越线路作业人员由专业合格人员进行作业,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需戴安全帽,在离地面2m以上高空作业时要使用安全带,多层作业时,工作人员互相之间要取得联系。
7、凡有高血压、癫痫病、头晕、心脏病等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作业,工作前严禁饮酒。
8、所有的带电作业工具必须是经试验合格的。施工工器具应安全可靠,并严格按《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规定执行,同时承载索应干燥
9、织网用的工具和材料,需用绳子上下递送,不准上下乱扔,织网后杆塔上遗留绳索及绑扎铁丝应及时清除。登架工作要妥善安放工具,避免落物伤人。
10、为防止感应电的伤害,牵引钢丝绳及导地线两端应进行可靠接地,特别是跨越被跨电力线的两侧。
11、施工时在跨越被跨电力线处的前后两基杆塔上的地线应用保安接地线(16mm2以上的编织软铜线)与地线顶架接牢,以期可靠接地,防止感应电伤人、伤封顶网。
12、展放的导地线过带电跨越网时,导地线须慢速牵引。两边相导线过跨越架时,应加大牵张力,走板平衡尾不得与绝缘网相碰。
13、 附件安装时,应事先用Ф12.5的网丝绳将导地线与相应横担主材保牢,以防附件安装时导线线附落。
14、注意跨越施工应在晴好天气环境下进行,雨雪天、大风天不能进行带电跨越施工,绝缘绳索注意防水、防潮、防尘,地面放置绝缘软索等带电作业工具必须已铺垫以编织布或油布隔离地表,防水防潮防尘。遇雷电、雨、雾和相对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工作。
15、跨越档两端的杆塔上必须挂“有电危险,禁止攀登”的警示牌,以防非施工人员攀登。
16、张力架线应严格按《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进行操 作。
17、张力架线和附件安装严格按《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作业,严把质量关。
18、主要危险点
(1)落物伤人 施工人员不得在跨越架上抛扔工具等。
(2)高空坠落
施工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高空 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及二道防线,并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工程规程》。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 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在转移 位置作业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构件必须牢固
(3)交通事故 施工人员严禁在高速公路内走动、停留。
六、G6永久安保措施
6.1 G6现场概况
受地形局限,35kV孙刘线线路走廊异常拥挤。G6自立式铁塔型号为3560JJ3-18,全高为23.7米。该塔处于五保高速公路与神朔电气化铁路之间,其与五保高速公路的水平距离仅为18米,与神朔电气化铁路的水平距离仅为19米。
6.2相关规范情况
6.2.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第12.0.16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应符合表12.0.16的规定。”“35kV电力线与公路最小水平距离,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在路径受限制地区为5米。”因本工程线路所处位置地形受限,故G6定位符合要求。
6.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 0-2004) 中第 3.3.6条关于管线交叉之规定:
“电讯线、电力线、电缆、管道等的设置不得侵入公路桥涵净空限界,不得妨碍桥涵交通安全,并不得损害桥涵的结构和设施。”
“严禁天然气输送管道、 输油管道利用公路桥梁跨越河流。天然气输送管道离开特大、大、 中桥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0m,离开小桥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0m。”
“高压线跨河塔架的轴线与桥梁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一倍塔高。高压线与公路桥涵的交叉应符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
6.3存在的问题
因G6塔与高速公路水平距离仅为18米,考虑该处为地形局限区,故其定位符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第12.0.16条规定,“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在路径受限制地区为5米”。
因G6塔与高速公路水平距离仅为18米(全高23.7米),故其定位不符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 3.3.6条规定,“高压线跨河塔架的轴线与桥梁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一倍塔高。”
6.4永久解决措施
鉴于G6塔不符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不小于一倍塔高”的情况,在现有条件下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在G6塔大号侧,顺电力线跨高速公路方向打设永久V型拉线1条,拉线的一端锚固在铁塔下横担处的两侧主材上,另一端锚固在神朔铁路侧地下,拉线采用GJ-120型镀锌钢绞线,拉盘采用C20型预制式LP-14拉盘,埋设深度为2.8米。这样,把G6塔在任保极端情况,倒下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
七、应急预案
7.1跨越架应急预案
7.1.1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及控制措施
序号
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可能造成的危害
预防措施
1
高空坠落
人员死亡
高空人员必须进行体检及考试,经考试合格并由公司安监部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在牢固的构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栓牢。
高空作业人员在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
高空人员作业所有工具和材料应放在专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任何材料、工器具不得浮搁在铁塔或导线上。
跨越所使用的工器具必须经过试验并且合格后方可使用。
杉木跨越架搭设人员必须取得脚手架搭设证。
2
物体打击
人员死亡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
跨越架的施工搭设和拆除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安装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
跨越架倾斜
人员死亡
编制作业指导书,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进行施工。
跨越架的立杆应垂直、埋设不应小于50cm,跨越架的支杆埋设不得小于30cm,水田松土等搭跨越架应设置扫地杆。
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杆、支杆或拉线,确保跨越架整体结构的稳定。
应悬挂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搭设、验收标志牌。
当拆跨越架的撑杆时,需要在原撑杆的位置绑手溜绳,避免因撑杆撤掉后跨越架整片倒落。
拆除跨越架时应保留最下层的撑杆,待横杆都拆除后,再拆除。
4
恶劣天气
道路中断及人身伤亡
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一但发现架体有不牢固或封网有松动现象,立即加固。
与来车的对应面粘贴黄黑反光标识。
跨越放线施工应在风小、无雨、无雾的良好天气下进行。
7.1.2应急准备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就地联系好挂钩医院,确定营救线路。
(2)设立应急联络电话表,将办公室专用电话告诉每一个施工人员,现场每一个施工点要配有电话,没有联系信号的地方要配置有对讲机。 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采取相应措施。高空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3)临近带电体作业时设专人监护,严格按规定施工。 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加强监护;施工时保证信号畅通避免发生倒架,锚线使用双保险,铁塔挂点加钢丝绳保护。
(4)封网或拆网时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5)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加强管理。
(6)现场安全监护人必须有信息联络表,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及时与外部联系;同一作业组人员及时加入急救组参加应急响应。
项目部应急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
紧急救护
培训情况
电 话
备注
1
郭匙岭
男
组长
已经过培训
15035514911
2
郭建红
男
副组长
已经过培训
13935017121
3
莫高生
男
组员
已经过培训
13903505347
4
张 慧
男
组员
已经过培训
13313504598
5
赵燕飞
男
组员
已经过培训
18735583911
7.1.4应急响应
1)发生意外伤害,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
2)现场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后,迅速抢救受伤人员,针对受伤性质的不同采取适宜的急救方法,同时拨打现场应急电话。
3)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及安排车辆奔赴现场实施急救,同时向上级报告。
4)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视紧急程度进行组织和指挥救援。应急小组成员待命令接受指挥。
5)现场人员在抢救伤者的同时,要保护好事故现场,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夸大。
6)在对伤者实施现场急救后,根据伤情立即送医院治疗。
7.1.5抢救措施
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进行处理。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通畅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如颈推骨折,要用“颈托”围住颈部;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