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机电类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内容及要求.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98724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类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内容及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机电类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内容及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类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内容及要求 表1 资源条件鉴定评审内容及方法 评审项目 评审 内容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价方法 评审记录 1 法定资格检查 申请书 1.1应经受理机构受理,符合相关规定。 查阅受理的申请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编号: 营业 执照 1.2审查申请单位的法定资格是否符合相应规定。 查阅受理的申请书、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颁发的注册文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等证件。 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 注册号: 法人代表姓名: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1.3应有组织机构代码证。 组织机构代码: 税务 登记证 1.4 企业税务登记证应齐全,应有独立的财务帐号。 税务登记证: 开户许可证编号: 帐号: 2 许可申请项目核查 基本情况 确认表 2.1核查申请单位受理的许可范围(许可项目种类、类型、型式、级别)。 查阅受理的申请书,鉴定评审组长与申请单位代表共同在“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基本情况确认表”上签字确认。 未签字确认时停止评审。 见“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基本情况确认表”。 3. 申请单位规模核实 注册资金 3.1核实申请单位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金是否符合《基本条件》中的要求。 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对申请单位规模有要求时,核查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金。 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 注册资金 万元。 施工业绩 3.2首次取证后第一年度内或考核年度内的施工业绩应达到《考核年度业绩要求》的规定。 检查考核年度的施工合同和台帐、近五年的相关施工合同和台帐。检查若干最高技术参数的特种设备施工档案。仅承担本单位制造设备的施工单位可不受业绩限制。 不满足评审要点中的要求判为不符合。 见确认清单。 3.3近5年累计施工业绩应达到《基本条件》的规定。 见确认清单。 评审项目 评审 内容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价方法 评审记录 4. 人员情况核实 管理者 4.1法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应熟悉特种设备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授权代理人应有法人的书面授权委托书,并应注明代理事项、权限和时限等内容。 检查文件,与相关人员现场座谈,进行书面或口头考试。 不满足评审要点中的要求判为不符合。 书面授权委托书、相关人员未能完全熟悉特种设备施工方 面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判为有缺陷。 法人姓名: 授权代理人姓名: 授权委托书编号: 技术 负责人 4.2技术负责人应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命文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电气或机械专业相应职称,从事相关特种设备技术和施工管理工作5年以上,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并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 根据申请单位提交的相关人员明细表,查阅申请单位近期职工工资表、人员聘任合同、社保凭证、有效的资格证件、任命文件等档案资料,现场与管理者、责任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交谈、座谈。 不满足评审要点中的要求判为不符合。 书面授权委托书、任命文件不完整,相关人员未能完全熟悉特种设备施工方面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判为有缺陷。 技术负责人 姓名: 职称: 专业: 工作经历 年 任命文件编号: 。 技术人员 4.3签订1年以上全职聘用合同的电气或机械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数量及其职称应满足《基本条件》的规定。 技术人员 名 详见确认清单。 检验人员 4.4专职检验人员的数量应满足《基本条件》的要求。 检验人员 名 详见确认清单。 安检 查人员 4.5应有安全检查人员。 安全检查人员 名 详见确认清单。 作业人员 4.6签订1年以上全职聘用合同的特相应作业项目资格证书的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数量应满足《基本条件》中的规定,且各种工种人员比例合理。 作业人员 名 详见确认清单。 评审项目 评审 内容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价方法 评审记录 4. 人员情况核实 责任 人员 4.7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是申请单位聘用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只在申请单位任职,应有聘用合同,且质量保证工程师应是企业管理层成员。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兼任两个管理职责不相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 详见确认清单。 人员素 质考核 4.8责任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对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了解情况,对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的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质量控制、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应符合规定。 与以下人员座谈: 技术负责人: 责任人员: 技术人员: 检验人员: 作业人员: 5. 生产条件核实 申请单 位地址 5.1核实申请单位地址是否符合规定 查阅相关资料、档案、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或者租赁协议以及相关台帐,通过巡视或者专门核查。 按申证范围,检查其现有施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施工能力(可检查设备档案并进行现场核实)。 不满足评审要点中的要求判为不符合。 详见确认清单。 工作 场所 5.2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联系电话。申请改造资格的企业还应有满足改造作业需要的厂房与场地。 办公场所面积 ㎡ 厂房建筑面积 ㎡ 详见确认清单。 施工 设备 工艺 装备 5.3企业应具有满足申请施工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详见确认清单。 5.4施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性能精度应满足工艺要求。 现场检查。 评审项目 评审 内容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价方法 评审记录 6 检验试验条件核实 检验与试验设备 6.1企业应具有满足申请施工需要的检验与试验设备。 按申证范围,现场任意抽查现有的检测检验仪器3台的台帐、购置发票,核查其能力。 不满足评审要点中的要求判为不符合。 详见确认清单。 6.2 检验与试验设备的性能精度应满足检验要求。 现场检查。 评审员: 评审日期: 年 月 日 表2质量保证体系评审内容及方法 评审项目 评审 内容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价方法 评审记录 1 管理职责 1.1 质量方针和目标 1.1.1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形成正式文件,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批准。 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与有关责任人员交流、座谈,查看相关记录等。 1. 查阅质量手册中质量方针和目标及正式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批准; 2. 审查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内容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3.采用与责任人员和相关(检验与试验)人员交流、座谈等方式,询问人员不少于3人,审查质量方针和目标贯彻落实情况; 4.审查质量方针是否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 5.查阅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和质量目标考核记录。 不符合: 1.质量方针和目标未正式发布、未经批准; 2.质量方针和目标不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项目特性, 未突出安全性能的要求; 3.质量方针和目标未贯彻落实到相关人员; 4.质量方针未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5.质量目标未进行量化、分解和定期考核。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颁布文件编号: 批准人: 批准日期: 1.1.2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 质量方针和目标: (符合/不符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 1.1.3质量方针和目标应贯彻落实到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 询问有关人员: 、 、 、 、 、 ,(能/不能)熟悉、理解质量方针和目标。 1.1.4 质量方针应体现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 质量方针(已/未) 体现改进的承诺。 1.1.5应对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和定期考核。 见《质量手册》第 及 年质量目标考核记录。 1.2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申请单位应建立具有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管理职责、权限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并且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活动。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审查申请单位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是否符合评审要求,能否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活动。 不符合: 1.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2.体系组织不能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活动。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见《质量手册》中 , 任命文件编号: 。 1.3 责任人员职责、权限 1.3.1应规定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负责。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管理制度、责任人员任命文件,召开责任人员座谈会或者与责任人员进行交流,审查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法定代表人职责和权限; 2.审查质量保证工程师任命文件及其职责和权限; 3.审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检验与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 4.审查各质量控制系统的责任人员(各个项目部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任命书; 5.以座谈或交流形式,核实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履行其职责、权限情况。 不符合 1.未规定法人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负责; 2.未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未明确质量保证工程师职责和权限; 3.未明确规定各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 4.未任命各系统的责任人员; 5.各系统的责任人员不能履行其职责、权限。 有缺陷: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见质量手册中 。 1.3.2应在管理层中任命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并且明确其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职责和权限。 质保工程师 姓名: 职务: 任命文件编号: 《质量手册》第 (已/未) 职责和权限。 1.3.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明确规定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检验与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人员的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 见质量手册: 。 1.3.4应任命各质量控制系统的责任人员(对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其行政机构中设立若干项目部时,根据实际情况任命了各个项目部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任命文件编号: 1.3.5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应在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胜任并履行其职责、权限。 与总经理 、质量保证工程师 、责任人员 交谈,(能/不能)履行其职责、权限。 1.4 管理 评审 申请单位的管理评审应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 查阅管理评审记录及报告。 不符合: 1.未进行管理评审或管理评审结果无改进决定。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见 年 月管理评审记录及报告。 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1 质量保证手册 质量保证手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术语和缩写; (2)体系的适用范围;(3)质量方针和目标;(4)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管理职责;(5)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要求。 手册设置的质量控制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等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申请单位的质量保证手册和相关资料。 不符合: 1.未提供质保手册; 2. 质保手册未经批准发布。 3. 质保手册设置的控制基本要素、控制系统、环节、控制点、结构层次不符合要求。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情况。 见手册编号: 版本号: 批准人: 职务: 实施日期: 2.2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应贯彻质量方针,应与质量保证手册设置的质量控制基本要素及其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相适应,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 内容应符合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申请单位的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不符合: 1.缺少必要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不可操作。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2.3 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 2.3.1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应符合许可项目特性,应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的控制需要。 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技术文件、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抽查所使用的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等,审查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抽查作业(工艺)文件; 2.抽查质量记录; 不符合: 1.作业(工艺)文件不能满足实施过程的控制需要。 2.质量记录的项目、内容不符合要求。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抽查文件名称、编号: 抽查记录: 2.3.2记录的格式及其包括的项目、内容应规范。 2.4 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4.1质量计划设置的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应满足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实际情况。 审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有关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规定,审查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审查质量计划的实施记录; 3.同上。 不符合: 1.质量计划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2.未按质量计划进行实施。 3.相关责任人员未对实施过程签字确认。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见 过程控制卡、编号: ; 过程控制卡、编号: ; 施工方案、编号: 。 2.4.2应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实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控制。 见记录: 、 、 。 2.4.3质量计划中各个控制环节、控制点应均由相关责任人员签字确认。 见上述记录。 3. 文件和记录控制 3.1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应明确规定文件和记录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及其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对于外来文件还应当包括收集、购买、接收)的要求,质量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等规定。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控制程序编号: 、 记录控制程序编号: 。 3.2 文件和记录控制 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设计文件、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记录、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包括分供方提供的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的有效性及其编制、审批、会签、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应符合相关要求,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记录应应是有效版本,外来文件应齐全、有效。 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是应符合规定。 结合抽查产品(设备)的质量档案,查阅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设计文件、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记录、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包括分供方提供的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等,抽查质量计划、设计文件、作业(工艺)文件,抽查产品(设备)的质量档案,查阅文件与记录的发放回收、修改、销毁记录,核查文件清单、产品(设备)的质量档案清单。 不符合: 文件、记录未按程序规定控制。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见:编号: , 质量计划;编号: , 设计文件;编号: , 工艺文件;见 档案编号: 、 、 。 见: 编号: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编号: 记录发放回收记录; 编号: 文件更改通知发放记录;编号: 销毁文件记录;编号: 文件清单;编号: 产品(设备)的质量档案清单。 3.3 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 申请单位所持有的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应齐全完整,是否是有效版本。 查阅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标准明细表,审查申请单位所持有的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 不符合: 持有的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少于应持有数量的三分之二。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见确认清单。 4 合同控制 4.1 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规定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合同签定、修改、会签程序和要求。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合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 4.2 合同 评审 4.2.1所签订的合同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的规定。 抽查近期合同评审记录,审查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抽查近期合同; 2.同上; 3.抽查近期合同评审记录。 不符合: 1.合同不能满足相关法规、规范、标准等的规定; 2.合同未按程序审批; 3.合同评审不符合文件规定。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抽查以下合同: 合同号: 、 合同号: 、 合同号: 。 4.2.2合同的签订、修改、会签应按程序审批。 同上; 4.2.3应按照规定对合同进行了评审,并形成评审记录,合同评审记录应妥善保存。 抽查评审记录: 5 设计控制 5.1 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设计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 5.2 设计过程控制 5.2.1设计输入、输出、验证、修改等过程应得到有效控制。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审查设计过程控制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设计输入、输出、验证、修改等文件和记录。 2.审查设计文件; 3.审查设计文件的修改记录。 不符合: 1.设计过程控制不符合规定; 2.设计文件不符合相关要求; 3.设计文件的修改不符合相关要求。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 设计档案, 档案编号: 。 5.2.2设计文件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查 设计文件。 5.2.3设计文件的修改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见 (产品) 设计文件及设计修改记录: 。 5.3 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 外来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要求,设计责任人员应履行确认手续。 设计文件由外单位提供时,抽查设计文件,审查外来设计文件。 不符合: 外来设计文件不符合相关要求; 设计责任人员未履行确认手续。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 (产品) 外来设计文件, 编号: 。 6 材料零部件控制 6.1 材料、零部件(包括配套设备,下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所使用材料(零、部件)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 6.2 采购 控制 6.2.1原材料、焊材、零部件的分供方应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内。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采购合同、合格分供方名录及评价报告,抽查材料库、零部件库、焊材库和安装、改造、维修现场,审查采购控制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查阅合格分供方名录,现场抽查零部件的采购合同、验收记录; 2.审查供方评价记录,有行政许可要求时,核查分供方的行政许可证; 3.审查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 不符合: 1.重要或批量生产的原材料、焊材、零部件分供方不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内; 2.未进行分供方的选择、评价、重新评价; 分供方的产品有行政许可要求时,未进行行政许可情况评价; 3.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未经审批确认。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合格方供方名录及 、 、 、 采购验收记录。 6.2.2分供方的选择、评价、重新评价应按照相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对分供方的产品(设备)有行政许可要求时,应对分供方的行政许可情况(许可项目、范围、许可证有效期限等)进行评价。 查合格分供方名录及 合格分供方评价记录。 6.2.3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应按照相关程序实施,经责任人员审批、签字确认。 查 、 、 采购计划。 6.3 材料 控制 6.3.1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应按照规定的控制程序执行,材料责任人员应履行职责,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质量应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对材料库、零部件库、焊材库和制造现场巡查,检查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记录、报告、入库记录、台帐,检查材料、零部件的存放与保管、标识和标识移植、材料代用记录,审查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记录; 2.巡查材料库、零部件库、焊材库和生产现场; 3.审查材料、零部件台账与实物核对; 4.审查材料代用审批单。 不符合: 1.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未按规定的程序执行; 2.材料、零部件的管理不符合相关要求; 3.材料、零部件的帐、物控制不符合相关要求; 4.材料代用未按规定实施。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记录: 、 、 。 6.3.2材料、零部件存放与保管、领用与使用、标识与标识移植等应符合相关要求。 查 、 、 领用记录、存放及使用现场。 6.3.3材料、零部件台账所记录的材质、规格、型号应完整清晰,与实物一致。 查 、 、 台帐与存放现场。 6.3.4发生材料代用时应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 查 、 、 台帐与存放现场。 7 作业(工艺)控制 7.1 作业(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审查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 7.2 作业(工艺)控制 抽查安装、改造、维修现场使用的工艺文件、质量计划、质量记录等,审查工艺执行情况应符合要求。 结合抽查产品(设备)安全性能,查阅产品(设备)的工艺文件、质量计划、工艺纪律检查记录、产品(设备)档案、施工验收记录、竣工报告等,审查工艺执行情况。 不符合: 未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抽查 , 施工现场。 7.3 工装模具控制 工装模具管理应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查阅工装模具台帐,抽查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维修、报废等资料,在工装模具存放、使用现场检查工装模具的管理情况。审查工装模具管理情况。 不符合: 工装模具管理未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现场抽查编号为 、 、 工装模具的管理情况。 8 焊接控制 8.1 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 8.2 焊接人员管理 8.2.1应建立焊接人员档案并妥善保存。 按照申请单位提交的特种设备焊接人员明细表和特种设备焊接人员资格证,抽查焊接人员档案,并且抽查产品(设备)质量档案或在焊接现场检查焊接人员资格和施焊记录,审查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焊接人员档案; 2.同上; 3.审查焊接人员标识; 4.结合上一条款审查。 不符合: 1.未建立焊接人员档案; 2.焊接人员的培训、考核记录不符合相关规定; 3.焊接人员标识与施焊记录不一致; 4.焊接人员施焊项目不是持证的项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抽查焊接人员: 、 、 档案。 8.2.2焊接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及其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 同上; 8.2.3焊接人员标识应清晰(根据实际情况焊接人员标识可采用多种形式,如钢印、资料记录等)且与施焊记录一致。 查编号为: 烘干保温设备;编号为: 温湿度装置。 8.2.4焊接人员施焊项目应为持证的合格项目。 查焊接材料台帐及 记录。 8.3 焊接材料控制 8.3.1焊接材料的储存条件应满足相关规定。 结合现场巡视或者针对性的专门检查,根据抽查产品(设备)档案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记录和报告、焊接材料台帐(发放、领用记录)、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记录等资料,审查焊接材料控制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1.审查焊材库; 2.审查烘干保温设备、温湿度装置; 3.审查焊接材料验收(复验)记录、烘干保温记录各,和焊接材料台帐(发放、领用记录)。 不符合: 1.焊接材料的储存条件不满足相关规定; 2.烘干保温设备、温湿度装置不符合要求; 3.焊接材料的控制不符合相关规定。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焊接材料的储存现场。 8.3.2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设备、焊材库的温湿度装置应符合要求。 查编号为: 烘干保温设备; 编号为: 温湿度装置。 8.3.3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检验、储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 查焊接材料检验记录 、 、 ;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记录 、 、 及焊接材料台帐。 8.4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 8.4.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卡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抽查产品(设备)档案,审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施焊记录、检验检测报告等)、焊接工艺指导书(WPS)、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评定试样,产品(设备)施焊记录等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卡; 2.审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审查焊接工艺文件的控制。 不符合: 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卡不符合相关的规定; 2.焊接工艺评定文件规定不符合相关的要求; 3.焊接工艺文件的控制不符合相关的规定。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卡。 8.4.2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数量、方法、程序、检验检测、试样保管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应符合规定,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应覆盖特种设备焊接所需要的焊接工艺。 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8.4.3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修改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查工艺文件编号: , 控制情况: 。 8.5 焊接过程控制 8.5.1现场施焊应执行焊接工艺,焊接记录应规范、完整齐全,焊接质量应得到有效控制。 结合现场巡视或者针对性的专门检查,根据抽查产品(设备)的质量档案,检查焊接过程控制,审查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现场施焊执行焊接工艺情况1-3项; 2.审查焊接设备1-3台; 3.审查焊接试板1-3块; 4.审查焊接质量统计、分析记录; 5.审查焊缝返修审批、施焊、复验记录。 不符合: 1.现场施焊未执行焊接工艺,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2.焊接设备不能满足施焊要求; 3.焊接试板不能满足相关要求; 4.无焊接质量统计、分析及记录; 5.焊缝返修未按规定进行。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求的。 查施焊现场及焊接记录: 。 8.5.2焊接设备应完好,能满足施焊要求。 查 焊机,编号: 、 焊机、编号: 、 焊机、 编号: 。 8.5.3焊接试板应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要求。 查焊接试板,编号: 、 。 8.5.4对焊接质量应进行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查焊接质量统计、分析记录,编号: 。 8.5.5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时,应按照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程序进行了审批,按照焊接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工艺施焊,返修(母材缺陷补焊)后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复验。 查焊缝返修审批记录编号: ;施焊记录 ;复验记录: 。 9 热处理控制 9.1 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 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查阅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不符合: 1.未制定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 程序文件规定的内容不正确。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文件名称、编号: 。 9.2 热处理工艺和过程控制 9.2.1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发放等应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热处理记录、报告应符合相关要求。 根据现场巡视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抽查产品(设备)质量档案,审查热处理控制是否符合评审要点要求。 1.审查热处理工艺文件与工艺文件发放记录,审查热处理记录、报告; 2.审查热处理设备、装置; 3.审查热处理记录。 不符合: 1.热处理工艺文件的控制不符合规定; 2.热处理设备、装置不符合要求; 3.热处理记录不符合规定。 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评审要点要求的。 查编号 文件;发放记录编号: ;热处理记录编号: 、 、 。 9.2.2热处理设备、测温装置、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应符合相关要求。 查热处理设备编号: 测温装置编号: 、 温度自动记录装置编号: 。 9.2.3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上应注明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员签字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