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分子材料学》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materials
课程编码: ?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 ?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授课对象:应用化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选修课程,着重介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加工用助剂、配方、各种塑料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橡胶、纤维、热塑性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改性方法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一些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能、改性方法及应用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1、教学任务
(1)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一些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能、改性方法及应用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查阅资料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
(1)掌握塑料的通性、塑料和橡胶用助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聚酰胺塑料、氟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热塑性弹性材料、纤维等的结构、性能、改性方法及应用
(2)通过教学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时间分配表:
教学时间分配表
章 次
内 容
讲授学时
习题
绪论
2
一
塑料材料
12
二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6
三
橡胶及其制品
4
四
热塑性弹性材料
2
五
纤维
6
合计
32
总学时
32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塑料材料的通性:了解密度、拉伸强度、比强度、老化、蠕变、结晶性、收缩率、流变性等的概念; 高分子材料助剂:了解增塑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交联剂、阻燃剂、发泡剂等助剂的作用机理,掌握其主要品种、制备方法及应用
第一章 塑料材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塑料概况,掌握下述各种塑料材料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聚酰胺塑料、氟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
教学重点: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聚酰胺塑料、氟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
教学难点: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聚酰胺塑料、氟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结构、性能、改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内容:
1.1、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
1.2、聚酰胺塑料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
1.3、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
第二章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树脂、助剂和增强材料等的组成、片状模塑料复合材料和应用
教学重点: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树脂、助剂和增强材料等的组成、片状模塑料复合材料和应用。
教学难点: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树脂、助剂和增强材料等的组成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自学为辅。
教学内容:
2.1、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树脂、助剂和增强材料
2.2、片状模塑料复合材料
第三章 橡胶及其制品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橡胶及其制品的橡胶材料品种、性能,橡胶的老化种类及防止方法、橡胶应用。
教学重点:
橡胶及其制品的橡胶材料品种、性能,橡胶的老化种类及防止方法、橡胶应用。
教学难点:
橡胶及其制品的橡胶材料品种、性能,橡胶的老化种类及防止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自学为辅。
教学内容:
3.1、橡胶
3.2、橡胶制品
第四章 热塑性弹性材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下述各种热塑性弹性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等。。
教学重点: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等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
各种热塑性弹性材料的结构、性能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自学为辅。
教学内容:
4.1、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4.2、聚酯热塑性弹性体
4.3、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
4.4、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
第五章 纤维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纤维结构及性能的一般关系、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分类,各类的结构、性能、应用等。
教学重点:
纤维结构及性能的一般关系、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分类,各类的结构、性能、应用等。
教学难点:
纤维结构及性能的一般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自学为辅。
教学内容:
5.1、天然纤维
5.2、人造纤维
5.3、合成纤维
五、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开卷考试,课程成绩采取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平时占30%,考试成绩占70%。
执笔人:王秀彦 教研室主任:刘强 教学院长(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