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9606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为例 金海芬【摘 要】法治观念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指引。运用表现性评价能够使法治观念的培养融于生活、注重过程,从而在反馈、诊断与指导的过程中,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在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素养导向,梳理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目标”“聚焦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情境任务”“依托任务,开展表现性评价的一般途径”三方面入手,运用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法治观念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能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指引。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是结合现实生活实施的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治意识与法治行为。从教材的编排上看,一至五年级的教材中,法治观念的培育以“规则”为落脚点,以“规则意识”的培养为抓手;六年级上册教材则集中讲述了基础法律问题。如何依托教材,落实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重视对基础性和综合性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打破了思维的限制,使多单元话题得到融合。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体会到快乐生活的意义,形成文化自信,提升核心素养。一次测评就是一次激发英语学习

3、热情、调动学科思维、强化理解与表达的学习过程。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小学生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以“价值引领、能力为重、品格为基”为综合考查理念,突破了语言符号系统的表层和单向考查,建立起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知识的结构化考查与学生素养培育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测评内容时,既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正向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2.2 崔允漷.新课标新高考如何建构“新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9-08-29(

4、6).3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8.4 钟启泉.重视儿童的表达活动 J.基础教育课程,2014(1):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9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评 价 研 究26表现性评价注重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典型行为与态度特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历程进行写实记录,丰富评价内容,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实践证明,运用表现性评价能够使

5、法治观念的培养融于生活、注重过程,从而在反馈、诊断与指导的过程中,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本文以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为例,探讨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一、素养导向,梳理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目标课程标准 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向与落脚点,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分解与细化,学业质量是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梳理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准实施过程性评价。六年级上册教材围绕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组成要素,安排了“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

6、“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单元。以第一单元表现性评价核心目标为例,具体如表1所示。表1第三学段目标知道宪法,感受宪法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法治意识学业质量描述能够结合个人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法律的重 要 性,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元内容“我 们 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2.宪法是根本法表现性评价核心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熟悉的法律,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法律2.聚焦典型场景,感受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3.借助各种关系图,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4.积极参加学校宪法日活动,明确宪法的地位表现性评价核心目标的梳理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通盘考虑。表现性评价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步进行,贯

7、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对“教”与“学”的即时反馈与跟进。因此,评价的目标、内容与教学目标、内容高度吻合,体现了学业质量描述的具体化与可检测化。二是虚实兼顾。法治观念包含相关法治意识和法治情感,属于认识层面,需要实际的内容作为支撑。比如“培育宪法意识”这个目标看起来有点“虚”,因而需要教师结合“实”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宪法知识,并关注学生在相关法治活动中的表现,以此评价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三是理例结合。这里的“理”指的是相关法治概念与知识,“例”则是学生理解“理”的路径与中介。比如评价“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学生能否根据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图说清楚两者间的关系,能否

8、根据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发现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为评价依据。二、聚焦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情境任务表现性评价的主阵地是课堂,辅助阵地是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教师要根据法治观念评价目标、内容及真实学情,设计适宜的情境任务,关注学生在任务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以评价推动学生的持续性深度学习。情境任务主要有以下四类。(一)结构导图梳理式,让法治概念清晰化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法律层面的概念,比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等。这些知识相对深奥,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对此,学生可以借助可视化的结构导图进行自我梳理,教师则据此了解、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以第2课 宪法是根本

9、法 的教学片段为例,具体如下。情境任务:借助结构导图,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学习活动:1.观察教材中的大树图,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说说你的发现。2.画一画结构导图,表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9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评 价 研 究27系。(预设列举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3.观看小视频,进一步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在此教学环节中,师生可以关注这些学习行为:是否能根据教材中的“大树图”发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所画的结构导图是否体现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看完小视频后,是否具备了初步的宪法意识。(二)现实场景模拟式,让法治认知具象化法治

10、认知不是依靠灌输形成的,而是在真实场景的学习与运用中自觉形成的。教师可以模拟现实场景设计情境任务,让情境任务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表现出的阅读力、理解力、思考力等就是个性化学习评价的依据。以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与监督 的教学片段为例,具体如下。情境任务:在具体场景模拟中,体验、了解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学习活动:1.课前调查自己或家人需解决的生活问题。2.小组合作扮演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熟悉小锦囊中的相关工作职责。3.到行政机关处模拟办理生活问题,得到“受理卡”或“不受理卡”。(根据课前调查,预设的行政机关有生态环境局、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4.

11、全班交流“受理或不受理的原因”,理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此教学环节中,师生可以关注这些学习行为:课前对生活问题的收集是否具有真实性、适切性;扮演工作人员的学生是否能根据工作职责受理生活问题;其他同学是否能根据经验和知识选择解决生活问题的行政机关。(三)生活原态移植式,让法治问题真实化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目标是形成懂法、守法的意识与用法的行为,学会在合法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解决生活问题。生活原态就是学生当下生活的环境与方式,此情境任务能让学习变得真实且有意义。学生表现出来的合作态度与技能、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等,就是表现性评价的具体依据。以第5课 国家机构有哪些

12、的教学片段为例,具体如下。情境任务: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当地的国家机关及其基本职责。学习活动:1.完成预学单:课前上网了解当地县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2.小组合作:莉莉遇到了哪些问题?可以求助哪些国家机关?(“莉莉的一天”情境:买了过期食品;要办理户口薄;陪妈妈办理房产证;办理护照;小区噪音大)合作要求:浏览当地县人民政府网站,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国家机关,完成学习单。合作汇报,联系行政机关的职责简单说明理由。3.拓展生活:你和家人曾到过哪个国家机构,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在此教学环节中,师生可以关注这些学习行为:课前对本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通过小组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

13、地方国家机关;是否能简单联系地方国家机关的职责,说清理由;是否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或有过的经历。(四)典型案例剖析式,让法治思维深刻化学生的认知与经验具有局限性,对一些违法现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9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评 价 研 究28象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此,教师要适当提供典型的社会案例,观察学生分析典型案例时表现出的法治思维与表达能力,并及时进行评价引导,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进一步形成。以第9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的教学片段为例,具体如下。情境任务: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树立“守法不违法”的意识。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案例 悔恨的泪水:按照不同的程度,将不良行

14、为和处理措施填入相应的表格(如表2)中。表2程度黄灯红灯褐灯不良行为处理措施2.集体交流,说明理由。3.听录音 小法官说法,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此教学环节中,师生可以关注这些学习行为:是否能读懂案例,找到相应的不良行为;是否能对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不良行为作出正确的处理;是否积极参与,形成做“守法小公民”的意识。三、依托任务,开展表现性评价的一般途径课堂中,表现性评价可以对话交流为载体,以量表为工具,从多个方面展开。(一)在对话交流中开展评价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课堂中的表现,注重良好的教学反馈。在对话交流中进行表现性评价能够达到对照、反思、诊断、指导的目的。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课堂评价是“教”

15、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通过对话交流实施诊断与指导,推动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比如:你们说得很有道理。高叔叔装修自家房子是他的权利。那么,同在一个小区生活,高叔叔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呢?你们关注到小区快递寄放处有身份信息泄露的情况,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师生对话既有对之前学习行为的评价,又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生生评价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际交流时。学生相互间的补充、辩论、统整就是一种隐性的评价。比如,学生完成“生活场景和宪法条文”连一连后,同桌交流并结合宪法条文说明理由。在讨论中,学生发现与同桌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寻找证据

16、,说明理由,最终形成共识或者保留各自意见,在全班交流时继续讨论、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评价的参与,能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二)运用量表实施多向评价在表现性评价中,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运用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结果如何”等。评价量表既是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又是学习的具体目标与要求,能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常用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1.自我核查学习法治内容时,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时时思考“我需要哪些帮助”“我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学生可以借助“自我核查表”及时检查有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在自我反思与评价中跟进学习行为,深化对法

17、治观念的认知与理解。“自我核查表”主要用于两个环节。一是阅读拓展资料,快速检测自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以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为例,学生对自己了解的“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自我核查,具体如表3所示。表3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资料袋:宪法第二章相关内容)生活事件叔叔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与同学们一起上课周六爸爸妈妈不用上班权利生活事件不能在小区里乱涂乱画回家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把爷爷奶奶接到我家来住义务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9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评 价 研 究29二是用于课前调查和课后实践,实施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以第5课 国家机构有哪些 的课前调查为例,具

18、体如表4所示。表4自己所在区域的国家机关的名称和地址国家机关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具体名称具体地址是否曾经去过了解方式询问家人()实地观察()上网查找()2.多维互评为了使多维互评具有明确的导向,一般要借助“综合型量表”。此表主要用于合作探究、微项目学习等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路径与学习结果呈现的要求。法治观念主要关联情感共鸣、概念理解、知识内化与行为影响。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评价量表的设计可以有所侧重,要求的细化程度也可以有所不同,一般选择星级评定,以互评、组评、师生评等形式进行。以第9课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一课中“对校园欺凌说不 海报”综合型量表为例,如表5所示。表

19、5内容体现“危害、法律举措、维权途径”中的单一内容体现“危害、法律举措、维权途径”中的两个内容体现“危害、法律举措、维权途径”中的多个内容维度星级星级星级资料版面合作只选用了课本资源书写基本端正,版面基本合理基本人人参与除了课本资源,适当补充网络资源书写较端正,版面较合理人人参与,分工不太明确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书写很端正,版面很美观人人参与,分工合理续表维度星级星级星级总之,表现性评价契合法治观念培养的隐含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特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法治教学目标虚化、学习内容单一化、活动形式僵化等问题。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就是对法治情感、法治认知与法治行为等进行质

20、性分析的证据。基于证据收集、分析基础上的动态多向评价反馈,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深度学习,使其逐步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让法治观念根植于内心世界。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韩震,万俊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3 李晓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道德与法治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9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评 价 研 究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