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 开通试验手册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
开通试验手册
沈阳铁路信号工厂
2004年6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 3
一 系统设备构成 3
1 设备规格型号 3
2 系统原理框图 4
二 设备使用安装 9
1 ZPW·G-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 9
1.1 组成 10
1.2 零层端子用途分配表 10
1.3 区间移频柜组合类型 12
2 ZPW·F型发送器 12
3 ZPW·J型接收器 14
4 ZPW·PS型衰耗盘 16
5 ZPW·PML型防雷模拟网络盘 17
6 ZPW·BPL型匹配变压器的安装与使用 18
7 ZPW·T型调谐单元的安装与使用 18
8 ZPW·XK型空心线圈的安装与使用 18
9 补偿电容的安装与使用 18
10 ZPW·DLG型空心线圈防雷单元的安装与使用 19
三 设备的调试开通 20
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20
2 室内设备模拟实验步骤 21
3 室外设备模拟试验步骤 23
4 开通时调整与测试 24
5 设备故障判断 25
附表1 17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 28
附表2 20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 29
附表3 23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 30
附表4 26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 31
附表5 电缆模拟网络电缆补偿长度调整表 32
附表6 发送器载频调整表 32
附表7 发送器带载输出电平级调整表 32
附表8 接收器载频调整 33
附表9 接收器电平级调整表 34
附表10 不同长度的小轨道的电平级调整表 36
第二部分 ZPW-2000A站内电码化设备 43
一 站内电码化设备构成 43
1 电气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 43
2 非电气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 44
3 交流连续式(480)轨道电码化设备 46
二 电码化设备使用安装 47
1 ZPW·GFM-2000A型站内电码化发送机柜 47
2 ZPW·F型发送器 47
3 ZPW·JFM型发送检测盘 47
4 FT1-U型匹配防雷变压器单元 48
5 NGL-U、NGL1-U型室内隔离盒 48
6 WGL-U、WGL1-U型室外隔离盒(含防雷) 49
7 BMT型电源调整变压器 49
8 HF3-25型可调防护盒 50
9 BG2-130/25型轨道变压器 51
10 FNGL-U型室内隔离盒 51
11 FWGL-U型室外隔离盒(含防雷) 51
12 BMT2型室内调整变压器 51
13 BG1-80型轨道变压器 52
14 BZ4-U型中继变压器 52
15 防雷模块 52
三 电码化设备的调试开通 52
第一部分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
一 系统设备构成
1 设备规格型号
表1 设备规格型号
序号
名称
型号
规格(mm)
备注
1
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
ZPW·G-2000A/T
900×500×2350
容纳10套轨道电路
2
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接口柜
ZPW·GK-2000A/T
900×500×2350
3
无绝缘防雷模拟网络组匣
ZPW·XML/T
818×416×178
每台组匣可装8个模拟网络盘
4
发送器
ZPW·F
220×100×383
区间站内通用
5
接收器
ZPW·J
220×100×123
6
衰耗器
ZPW·S
210×95×179
7
防雷模拟网络盘
ZPW·ML
384×95×178
防雷型
8
防雷匹配变压器
ZPW·BPL
355×270×86
防雷型
9
空心线圈
ZPW·XK
355×270×86
电气绝缘节用
10
机械绝缘空心线圈
ZPW·XKJ-1700
机械绝缘节用
四种载频频率
ZPW·XKJ-2000
ZPW·XKJ-2300
ZPW·XKJ-2600
11
调谐单元
ZPW·T-1700
355×270×86
四种载频频率
ZPW·T-2000
ZPW·T-2300
ZPW·T-2600
12
空心线圈防雷单元
ZPW·ULG
355×270×86
电化区段
13
空心线圈防雷单元
ZPW·ULG1
355×270×86
非电化区段
14
站内电码化发送机柜
ZPW·GFM-2000A/T
900×500×2350
容纳10个发送器、5个检测盘
15
发送检测器
ZPW·JF
210×95×179
可检测两台电码化发送器
16
闭环电码化检测柜
ZPW·GJMB
900×500×2350
闭环电码化
17
检测调整组匣
ZPW·XTJ
818×272×207
18
检测组匣
ZPW·XJ
818×445×266
19
单频检测调整器
ZPW·TJD
210×95×179
20
双频检测调整器
ZPW·TJS
210×95×179
21
正线检测盘
ZPW·PJZ
300×63×262
22
侧线检测盘
ZPW·PJC
300×63×262
23
站内电码化综合柜
ZPW·GZM-2000A
900×500×2350
24
室内电码化轨道防雷组合
MGFL-U
818×183×180
可安装36台进口防雷件
25
室内电码化轨道防雷组合
MGFL1-U
818×158×180
可安装20台国产防雷件
26
股道发送调整组合
ZPW·TFGZ
818×414×180
可安装6台ZPW·TFG股道发送调整器
27
道岔发送调整组合
ZPW·TFDZ
818×414×180
可安装4台ZPW·TFD道岔发送调整器
28
室内受端隔离器组合
FMGL-R
818×414×180
480
区段用
可安装6台FNGL-U隔离器
29
室内送端隔离器组合
FMGL-F
818×414×180
可安装3套BMT-2和FNGL-U
30
室内受端隔离器组合
MGL-R
818×414×180
25Hz
区段用
可安装6台NGL-U或NGL1-U
31
室内送端隔离器组合
MGL-F
818×414×180
可安装3套BMT和NGL(1)-U
32
补偿电容
ZPW·CBG
55uF、50uF、46uF、40uF
33
钢包铜引接线
1套
34
移频参数测试表
CD96-3A
35
ZPW-2000A各种测试台
2 系统原理框图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原理框图见图1、图2
图1
图2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原理框图
56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原理图见图3
图3 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原理框图
发送器采用“N+1”冗余方式,原理接线图见图4
图4 发送器“N+1”冗余系统原理接线图
接收器双机并联方式,原理接线图见图5
图5 接收器双机并联运用原理接线图
衰耗盘外接线示意图见图6
图6 衰耗盘外接线示意图
二 设备使用安装
1 ZPW·G-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
ZPW·G-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布置示意见图7。
ZPW·G-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安装在机械室内,配线从顶端出线;使用时将发送器、接收器、衰耗盘按照施工图装入对应位置,发送器、接收器挂在U形槽上,用钥匙锁紧,衰耗盘插入相应的位置,用手捻螺栓和机柜锁紧。按照施工图将发送器、接收器的频率选择条件用跨线封好。
图7 移频柜的组成(从正面看)示意图
1.1 组成
a) ZPW·G-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含10套ZPW-2000A型轨道电路设备。每套设备含有发送、接收、衰耗各一台及相应零层端子板、熔断器板、按组合方式配备,每架五个组合。四柱电源端子板用于外电源电缆引入。
b) 机柜可安装纵向5路组合,每路组合可安装两个轨道电路的设备,包括发送器、接收器、衰耗盘各两台及发送、接收断路器、3×18柱端子各两个。发送断路器保险为10A,接收断路器保险为5A。衰耗盘面板设有测试塞孔,可以测量发送器的电源电压、接收器的电源电压、轨道继电器的电压、发送器的功出电压,主轨道的限入电压,小轨道的限入电压等。
c) 接收设备按1、2,3、4,5、6,7、8,9、10五对形成双机并联运用的结构。双机并用不由工程设计完成,在机柜内自行构成。
d) 为减少柜内配线:YBJ引出接线,固定设置在位置1衰耗盘,1SH线条引至零层01端子板。
1.2 零层端子用途分配表
零层端子用途分配表见表2
表2 零层端子用途分配表
序号
用 途
代号
零层端子号
备注
一
发
送
1
低频 29Hz~10.3Hz
F1~F18
1-1~1-18
频率选择与功出电平调整在发送器上进行。
+24V取自+24-2端子
2
功出
S1、S2
2-1、2-2
3
发送报警继电器
FBJ-1、FBJ-2
2-3、2-4
4
发送电源
FS+24、FS024
2-17、2-18
二
+1
FS
1
载频频率
选择
1700Hz载频
1700
3-7
此栏端子引线仅针对装有+1FS的端子。
2000Hz载频
2000
3-8
2300Hz载频
2300
3-9
2600Hz载频
2600
3-10
-1型载频选择
-1
3-11
-2型载频选择
-2
3-12
2
功出电平调整
一级~五级
1~5
3-1~3-5
调整端
11
3-6
三
接
收
1
主轨道输入
V1、V2
3-1、3-2
主机与并机频率选择均在接收器上进行。
主机与并机+24V取自(+24)端子
2
主机小轨道1型载频选择
X1(Z)
3-5
3
主机小轨道2型载频选择
X2(Z)
3-6
并机小轨道1型载频选择
X1(B)
2-5
4
并机小轨道2型载频选择
X2(B)
2-6
主机轨道继电器G
G(Z)、GH(Z)
3-7、3-8
5
主机小轨道继电器XG
XG(Z)、XGH(Z)
3-9、3-10
6
主机小轨道检查条件XGJ
XGJ(Z)、XGJH(Z)
3-11、3-12
7
发送接收报警接点
BJ-1、BJ-2
3-13、3-14
8
接收电源
JS+24、JS024
3-17、3-18
表2 零层端子用途分配表(续)
序号
用 途
代号
零层端子号
备注
四
其它
1
移频报警电源
YB+
3-15
2
移频报警继电器
YBJ
3-16
3
主轨道输出
ZIN(Z)、GIN(Z)
2-15、2-16
备用
4
发送报警接点
FBJ+、FBJ-
2-12、2-13
备用
5
接收报警接点
JBJ+、JBJ-
2-12、2-14
备用
6
熔丝报警电源+
RD1-5
2-8
熔丝报警电源24V+
7
熔丝报警端子
RD1-6
2-9
熔丝报警接点
8
熔丝报警电源-
RD1-7
2-10
熔丝报警电源24V-
零层端子配线表见表3
表3 01零层端子配线表 02-010零层端子配线表
序号
1
2
3
序号
1
2
3
1
F1
S1
V1
1
F1
S1
V1
2
F2
S2
V2
2
F2
S2
V2
3
F3
FBJ-1
3
F3
FBJ-1
4
F4
FBJ-2
4
F4
FBJ-2
5
F5
X1(B)
X1(Z)
5
F5
X1(B)
X1(Z)
6
F6
X2(B)
X2(Z)
6
F6
X2(B)
X2(Z)
7
F7
G(Z)
7
F7
G(Z)
8
F8
RD1-5
GH(Z)
8
F8
GH(Z)
9
F9
RD1-6
XG(Z)
9
F9
XG(Z)
10
F10
RD1-7
XGH(Z)
10
F10
XGH(Z)
11
F11
XGJ(Z)
11
F11
XGJ(Z)
12
F12
F(J)BJ+
XGJH(Z)
12
F12
F(J)BJ+
XGJH(Z)
13
F13
FBJ-
BJ-1
13
F13
FBJ-
BJ-1
14
F14
JBJ-
BJ-2
14
F14
JBJ-
BJ-2
15
F15
ZIN(C)
YB+
15
F15
ZIN(C)
16
F16
GIN(C)
YBJ
16
F16
GIN(C)
17
F17
FS +24
JS +24
17
F17
FS +24
JS +24
18
F18
FS 024
JS 024
18
F18
FS 024
JS 024
1.3 区间移频柜组合类型
1.区间移频柜一般都是满配置配线,组合类型简称普通型,见图8(a);
2.当+1FS设置在区间移频柜上部时,组合类型简称上+1FS型,见图8(b);
3.当+1FS设置在区间移频柜下部时,组合类型简称下+1FS型,见图8(c);
4.当区间移频柜上、下均为+1FS时,组合类型简称上、下+1FS型,见图8(d)。
1.1
AFS
BFS
(+1)
ASH
BSH
AFS
AJS
BJS
BFS
(+1)
ASH
BSH
AFS
(+1)
AJS
BJS
AJS
AFS
(+1)
BJS
AJS
BJS
BFS
BFS
ASH
ASH
BSH
BSH
(a) (b) (c) (d)
图8 移频类型组合
2 ZPW·F型发送器
发送器的结构为模块化结构,底座由6块NS1模块构成,内部由数字板、功放板两块电路板组成,外罩为黑色网罩,并通过锁闭杆固定。发送器安装在机械室内ZPW·G-2000A机柜的U形槽上,用钥匙将锁闭杆锁紧。
发送器的底座端子示意图见图9,发送器端子代号及用途说明见表4。
发送器的载频和类型按轨道电路实际频率配置。发送器的输出电平调整应根据轨道电路调整表进行,每种电平的连接端子及输出电压见表5。
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测试发送器的功出电压(在衰耗盘上测试)及功出电流(用移频表电流钳测试)。
F1
F7
F2
F8
F3
F9
F4
F10
F5
F11
F6
F12
D
024-1
+24-1
024-2
AJS
+24-2
FBJ1
FBJ2
S1
S2
T1
T2
1
2
3
4
5
9
11
12
F13
1700
F14
2000
F15
2300
F16
2600
F17
-1
F18
-2
锁闭杆
图9 发送器底座端子示意图
表4 发送器端子代号及用途说明
序号
代号
用途
1
D
地线
2
+24-1
+24V电源外引入线
3
+24-2
载频编码用+24V电源(+1FS除外)
4
024-1
024电源外引入线
5
024-2
备用
6
1700
1700Hz载频选择
7
2000
2000Hz载频选择
8
2300
2300Hz载频选择
9
2600
2600Hz载频选择
10
-1
1型载频选择
11
-2
2型载频选择
12
F1~F18
29Hz~10.3Hz低频编码选择线
13
1~5、9、11、12
功放输出电平调整端子
14
S1、S2
功放输出端子
15
T1、T2
测试端子
16
FBJ-1、FBJ-2
外接FBJ(发送报警继电器端子)
表5 发送器输出电平级调整表
发送
电平
输出端子连接
电压(S1、S2)V
11
12
1
9
1
161~170
2
9
2
146~154
3
9
3
126~137
4
9
4
103~112
5
9
5
73~80
6
4
1
60~67
7
5
3
54~60
8
4
2
44~48
9
3
1
37~41
10
5
4
31~33
3 ZPW·J型接收器
接收器的结构为模块化结构,底座由2块NS1模块构成,内部由CPU板、AD板、安全与门板三块电路板构成,外罩为黑色网罩,并通过锁闭杆固定。接收器安装在机械室内ZPW·G-2000A型机柜的U形槽上,用钥匙将锁闭杆锁紧。
接收器的底座端子示意图见图10,接收器端子代号及用途说明见表6。
接收器的主机、并机、主轨、小轨的载频和类型按轨道电路实际频率配置。接收器的电平级调整应根据轨道电路调整表进行(在机柜衰耗盘底座上进行,包括主轨调整和小轨调整)。
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测试轨道电路空闲时接收器的主轨电压(在衰耗盘上“主轨输出”测试,≥240mV)及小轨电压(在衰耗盘上“小轨输出”测试,100mV~120mV)。
ZIN(Z)
XIN(Z)
GIN(Z)
G(Z)
GH(Z)
XG(Z)
XGH(Z)
XGJ(Z)
XGJH(Z)
ZIN(B)
XIN(B)
GIN(B)
G(B)
GH(B)
XG(B)
XGH(B)
XGJ(B)
XGJH(B)
D
024
+24
1700(Z)
2000(Z)
2300(Z)
2600(Z)
1(Z)
2(Z)
X1(Z)
X2(Z)
JB+
JB-
(+24)
1700(B)
2000(B)
2300(B)
2600(B)
1(B)
2(B)
X1(B)
X2(B)
锁闭杆
图10 接收器底座端子示意图
表6 接收器端子代号及用途
序号
代号
用途
1
D
地线
2
+24
+24V电源
3
(+24)
+24V电源(由设备内给出,用于载频及类型选择)
4
024
024V电源
5
1700(Z)
主机1700Hz载频选择
6
2000(Z)
主机2000Hz载频选择
7
2300(Z)
主机2300Hz载频选择
8
2600(Z)
主机2600Hz载频选择
9
1(Z)
主机1型载频选择
10
2(Z)
主机2型载频选择
11
X1(Z)
主机正向运行选择
12
X2(Z)
主机反向运行选择
13
ZIN(Z)
主机轨道信号输入
14
XIN(Z)
主机邻区段小轨道信号输入
15
GIN(Z)
主机轨道信号输入共用回线
16
G(Z)
主机轨道继电器输出线
17
GH(Z)
主机轨道继电器回线
18
XG(Z)
主机小轨道继电器(或执行条件)输出线
19
XGH(Z)
主机小轨道继电器(或执行条件)回线
20
XGJ(Z)
主机小轨道检查输入
21
XGJH(Z)
主机小轨道检查回线
22
1700(B)
并机1700Hz载频选择
23
2000(B)
并机2000Hz载频选择
24
2300(B)
并机2300Hz载频选择
25
2600(B)
并机2600Hz载频选择
26
1(B)
并机1型载频选择
27
2(B)
并机2型载频选择
28
X1(B)
并机正向运行选择
29
X2(B)
并机反向运行选择
30
ZIN(B)
并机轨道信号输入
31
XIN(B)
并机邻区段小轨道信号输入
32
GIN(B)
并机轨道信号输入共用回线
33
G(B)
并机轨道继电器输出线
34
GH(B)
并机轨道继电器回线
35
XG(B)
并机小轨道继电器(或执行条件)输出线
36
XGH(B)
并机小轨道继电器(或执行条件)回线
37
XGJ(B)
并机小轨道检查输入
38
XGH(B)
并机小轨道检查回线
39
JB+
接收故障报警条件(+)
40
JB-
接收故障报警条件(-)
4 ZPW·PS型衰耗盘
衰耗盘是带有96芯连接器的盒体结构。盒体正面有测试塞孔,可以测量发送器电源电压、接收器电源电压、发送器的功出电压、轨道输入电压、主轨道输出电压、小轨道输出电压、轨道继电器和小轨道继电器电压。具有发送和接收正常工作、故障指示,轨道空闲和占用指示功能。
衰耗盘放置在ZPW·G-2000A型机柜上,使用时将衰耗盘插入机柜上相应的位置,用手捻螺栓和机柜锁紧,然后根据轨道电路的实际情况按照轨道电路调整表进行调整。轨道电路的调整分主轨道电路的调整和小轨道电路的调整。衰耗盘端子代号及用途说明见表7。
表7 衰耗盘端子代号及用途说明
序号
端子号
用 途
1
c1 、c2
轨道信号输入
2
a24
正向小轨道信号输入
3
c24
反向小轨道信号输入
4
a1~a10、c3、c4
主轨道电平调整
5
a11~a23
正向小轨道电平调整
6
c11~c23
反向小轨道电平调整
7
c5、c6
主机主轨道信号输出
8
c7、c8
主机小轨道信号输出
9
b1、b2
主机主轨道信号输出(备用)
10
b3、b4
主机小轨道信号输出(备用)
11
b5
并机主轨道信号输出
12
b7
并机小轨道信号输出
13
b6、b8
并机主轨道小轨道信号输出共用回线
14
b16、b17,b18、b19
主机轨道继电器、并机轨道继电器
15
a30、c30
轨道继电器(G、GH)
16
b20、b21,b22、b23
主机小轨道继电器、并机小轨道继电器
17
a31、c31
小轨道继电器(XG、XGH)
18
a29
发送+24直流电源
19
c29
接收+24直流电源
20
c9
024电源
21
a25、c25
发送报警继电器FBJ-1、FBJ-2
22
a26、c26
接收报警条件JB+、JB-
23
b29、b31
ZFJ+、FH正方向方向继电器
24
b30、b32
FFJ+、FH反方向方向继电器
25
a27
移频报警继电器YBJ
26
c27
移频报警检查电源YB+
27
a28、b28,b24、b25
发送报警条件BJ-1、BJ-2,FBJ+、FBJ-
28
b28、c28,b26、b27
接收报警条件BJ-2、BJ-3,JBJ+、JBJ-
29
a32、c32
功放输出S1、S2
移频报警电路(见图11):
移频总报警继电器(YBJ)控制电路仅在移频柜第一位置设置。
在衰耗盘设“光耦1”。+24电源通过对本段轨道电路发送故障条件(BJ-1、BJ-2)、接收故障条件(BJ-2、BJ-3)以及其它段轨道电路有关检查条件串联检查,系统设备均正常时,使“光耦1”受光器导通控制三级管V1导通,并使YBJ励磁。
电容C1起到缓放作用,防止各报警条件瞬间中断,造成YBJ跳动。
在站内电码化及“+1发送”只有发送没有接收设备时仅接入BJ-1、BJ-2条件。在车站接收设置总数为奇数,单独设置并机备用时,仅接入BJ-2、BJ-3条件。
图11 移频报警电路原理图
5 ZPW·PML型防雷模拟网络盘
防雷模拟网络盘是盒体结构,盒内装有两块模拟电缆印制板及防雷变压器,盒体正面有横向防雷模块(进口件)和三个测试塞孔,以测试电缆侧、防雷侧和设备侧的电压。防雷模拟网络盘电原理图见图12。
防雷模拟网络盘是通过35线插头与组匣相连接,通过调整35线插座的端子进行电缆长度的调整。
当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电缆小于10km时,按10km进行调整,即实际电缆长度加上模拟电缆长度的和为10km。
当发送通道或接收通道电缆大于10km,小于12.5km时,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电缆都按12.5km进行调整。发送和接收电平级按12.5km调整表调整。
当发送通道或接收通道电缆大于12.5km,小于15km时,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电缆都按15km进行调整。发送和接收电平级按15km调整表调整。
图12 防雷模拟网络盘电原理图
6 ZPW·BPL型匹配变压器的安装与使用
在匹配变压器盒体背后有两个固定螺丝,将匹配变压器与调谐单元背对背安装在轨道边的基础柱上,盒内的V1-V2端子接轨道侧,E1-E2端接电缆侧。V1-V2端子用两根7.4mm2的铜线与调谐单元的外连接片连接。
7 ZPW·T型调谐单元的安装与使用
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背对背安装在轨道边的基础柱上,调谐单元两端采用钢包铜引接线与钢轨连接。注意调谐单元的频率一定与本轨道电路载频频率一致。
8 ZPW·XK型空心线圈的安装与使用
空心线圈安装在29m调谐区的中间,同样用盒体背后固定螺丝将其固定在轨道边的基础柱上。采用钢包铜引接线与钢轨连接。
9 补偿电容的安装与使用
补偿电容的安装方法,是按照等间距设置补偿电容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表示等间距长度:
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与第一个电容距离为△/2。
安装允许误差±0.5m。见图13。
图13 电容安装示意图
计算公式:△=L/Nc,
其中, L: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的距离(并非轨道电路长)。
Nc:根据优选设计确定的补偿电容数量。
补偿电容的配置,其容量根据轨道电路频率的不同而不同,其数量按照轨道电路的长度确定。
例:轨道电路长度为Lv=1234m,载频为2300-2,查《23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补偿电容容量为46uF,安装数量为13个,那么:
△=L/Nc=(Lv-29)/Nc=(1234-29)/13=92.7m
10 ZPW·DLG型空心线圈防雷单元的安装与使用
空心线圈防雷单元在非电化区段为280V(OBO)或275V(DEHN)单模块,在电化区段为385V×2双模块,安装在空心线圈双体防护罩内基础柱上,用螺丝固定,用10mm2的铜线一头与空心线圈中心抽头连接,一头接地线,若是双模块,则先将两模块串接起来再一头与空心线圈中心抽头连接,一头接地线。安装原则:在非电化区段,隔一个空心线圈安装一个,在电化区段简单横向连接处通过防雷模块接地,完全横向连接处空心线圈不接防雷模块直接接地。
三 设备的调试开通
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导通室内各架(柜)间配线。
(2) 检查送至机柜的24V电源极性是否正确。按机柜布置图将发送、接收安装在对应位置,并用钥匙锁紧。
(3) 对照线路图编制各个闭塞分区情况汇总表,示例见表8。按轨道电路调整表将发送电平、接收电平填入表内。
表8 闭塞分区情况汇总表
轨道名称
载频
频率
轨道电路长度
送端实
际电缆
长度
送端模
拟补偿
长度
受端实
际电缆
长度
受端模
拟补偿
长度
补偿电容
发送
电平
KEM
接收
电平
KRV
容量
个数
AG
2300-2
1234m
7.15Km
2.5Km
8.38Km
1.5Km
46uF
13
3
60
BG
2600-2
1185m
6.65Km
3.0Km
7.83Km
2.0Km
40uF
14
3
49
.
.
.
(4) 轨道电路需要调整的内容:
a) 发送电平:按照轨道电路调整表在发送器端子上进行调整。
b) 接收电平:按照轨道电路调整表在衰耗盘端子上进行调整。
c) 模拟电缆:按照电缆补偿长度调整表在防雷模拟网络盘端子上进行调整。
d) 小轨道电路的调整。
在开通前衰耗盘轨入先按照小轨道调整表104mV进行调整。
开通要点后根据衰耗盘轨入塞孔实际测量的小轨道信号的大小,在按照小轨道调整表在衰耗盘端子上进行调整。调整后在衰耗盘轨出塞孔测量小轨道信号应在100mV~120mV范围内。
举例:轨道电路载频为2300-2,后方区段轨道电路载频为1700-1型,轨道电路长度为1234m,发送实际电缆长度为7.15km,接收实际电缆长度为8.38km。
(1)发送通道的调整
a) 发送器的调整
① 在区间移频柜相应轨道发送底座上,连接端子为:+24-1、2300、-2,即发送器载频设置为2300-2型。
② 根据Lv=1234m,查《23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发送器电平级KEM为3电平,发送功出电压为:130V~142V,在区间移频柜相应轨道发送底座上,连接端子为:11-9、12-3,测试发送功出电压应满足130V~142V范围。
b) 电缆模拟网络的调整
① 发送电缆实际长度为7.15km,需补偿模拟电缆2.5km,以满足电缆总长度为10km。
② 在网络接口柜电缆模拟组匣上,相应轨道发送模拟电缆35芯插座连接端子为:3-5,4-6,7-17,8-18,19-29,20-30。
(2)接收通道的调整
a) 接收器的调整
① 在区间移频柜相应轨道接收底座上,主机连接端子为(+24)、2300(Z)、2(Z)、X(1),即接收器主轨主机载频设置为2300-2型,小轨主机类型为1。
② 主轨并机及小轨并机按相对应并机的主机载频设置。
b) 电缆模拟网络的调整
① 接收电缆实际长度为8.38km,需补偿模拟电缆1.5km,以满足电缆总长度为10km。
② 在网络接口柜电缆模拟组匣上,相应轨道接收模拟电缆35芯插座连接端子为: 3-5,4-6,7-13,8-14,15-29,16-30 。
c) 主轨道电路调整
① 根据Lv=1234m,查《2300Hz轨道电路调整表》,接收电平级KRV为60,轨入电压为:465mV~1.334V,主轨输出电压为:240mV~690mV。
② 根据KRV=60,查《接收器电平级调整表》,在区间移频柜相应轨道衰耗盘底座上,连接端子为:R11-R5、R12-R8、 R4-R7、R6-R9。
③ 在衰耗盘上测试“轨道输入”电压(注意采用与主轨道相同载频进行选频测试),应满足465mV~1.334V范围;测试“主轨输出”电压应满足240mV~690mV范围。这时在衰耗盘上测试“GJ(Z)”直流电压,应≥20V。
④ 如果测试“主轨输出”电压不满足240mV~690mV范围,应重新计算KRV,重新进行主轨道调整。计算公式为:K实=(U理/U实)×K理
注:K实为实际KRV K理为理论KRV
U实为实测电压值 U理为理论电压值
⑤例:测试“主轨输出”电压为730mV时,K实=(690/735)×60=56.3≈56
根据KRV=56,查《接收器电平级调整表》,在区间移频柜相应轨道衰耗盘底座上,连接端子为:R11-R7、R12-R8、 R6-R9。
d) 小轨道电路调整
① 小轨道电路调整分为正方向小轨道电路调整和反方向小轨道电路调整。
② 在衰耗盘上测试“小轨输出”电压(注意采用与小轨道相同载频进行选频测试),应满足100mV~120mV范围;
③ 如果测试“小轨输出”电压不满足100mV~120mV范围,应在衰耗盘上测试“轨道输入”电压(与小轨道相同载频选频测试),重新进行小轨道调整。
④ 例:在衰耗盘上测试“小轨输出”电压为128mV,测试“轨道输入”电压(与小轨道相同载频选频测试)为139mV,则按《小轨道电平级调整表》的U入=139mV进行调整,正方向调整时,连接端子为:a14-a15、a19-a23;反方向调整时,连接端子为:c14-c15、c19-c23,在区间移频柜衰耗盘底板端子上用短路线将其短接即可。调整完后,在衰耗盘上测试“小轨输出” 电压应在100mV ~120mV之间。这时在衰耗盘上测试“XG(Z)”直流电压,应≥20V。
2 室内设备模拟实验步骤
目的:检查室内各组合架(柜)间的配线是否正确,室内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及联锁关系是否正确。
试验步骤:
(1) 首先,按照发送器各轨道电路的实际电平将封线在走线槽的对应位置放好,然后再将发送器输出电平级都调整为9电平。
(2) 将接收器主轨道接收电平按实际电平在机柜衰耗盘上调整好。
(3) 将接收器小轨道正、反向电平级 (U入)调整到104mV,即连接衰耗盘端子a16-a18、a19-a23;c16-c18、c19-c28。
(4) 将电缆模拟网络按照10公里长度来调整。
(5) 按照站场情况制作模拟盘以便进行联锁试验。模拟盘的每个轨道的单元电路按照下图接线:在分线盘将送端模拟网络的输出与受端模拟网络的输入通过模拟盘进行连接。K为钮子开关,可模拟小轨道的空闲及占用。R为5.1K 10W滑线电阻器。
图14 模拟盘电路示意图
(6) 进行完以上步骤后,即可将断路器合上。在确认每个发送器有且只有一个低频编码后,发送器就可正常工作,从衰耗盘“发送功出”的塞孔可测量出38V左右的输出。
(7) 在确认正方向继电器在吸起的状态下时,对接收器小轨道进行选型。选型方法:查看线路图,若与本接收器相邻的发送器频率为XXXX-1则在接收器的X1(Z)上对地应有一个+24V的电源;若与本接收器相邻的发送器频率为XXXX-2则在接收器的X2(Z)上对地应有一个+24V的电源。若选型不对,将X1(Z)与X2(Z)对调。注意:其并机小轨道的选型与主机应该一致。
(8) 当接收器的主轨道信号(从衰耗盘“主轨输出”塞孔测)达到可靠工作值≥240mV,且前方相邻接收器送回30V后(XGJ),则该接收GJ应吸起(“GJ”灯亮绿灯)。同时,该接收的小轨道信号(从衰耗盘“小轨输出”塞孔测)达到100mV~280mV时,且小轨选型正确,则会输出小轨道执行条件,从衰耗盘“XG”塞孔可测出>30V的电压。在发送器、接收器工作都正常(工作指示灯亮绿灯),且GJ吸起后(“GJ”灯亮绿灯),即可进行联锁试验。
(9) 联锁试验进行完后,要进行发送器“N+1”倒机试验。试验方法:将主发送的输出电平按实际电平接好,断开断路器。在“+1”发送的功出塞孔上可测出与主发送相同的载频、低频及电压。否则,检查配线是否有错误。将主发送的断路器接通,主发送的工作灯点亮后再进行下一个发送的“N+1”倒机试验。注意每台主发送在不同低频编码条件下都要进行“N+1”倒机试验。
(10) 移频报警电路试验。
(11) 当所有轨道区段设备工作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