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作工程师认证试题之无线GSM网络优化.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793568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工程师认证试题之无线GSM网络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合作工程师认证试题之无线GSM网络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 密 2003年04月合作工程师资格认证试题 考试科目: 无线GSM网络优化 注意事项: A. 本试卷为2003年04月华为公司合作单位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闭卷考试。 B. 应考人员在答题前,请将单位、姓名准确地填写在答题纸的折线内,不得在试卷上答题,所有答题在答题纸上完成,有工号的请在姓名后面同时写上工号。 C. 应考人员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凡考场舞弊不听劝阻或警告者,监考人员有权终止其考试资格,没收试卷,以0分处理,并报上级部门予以处分。 D. 考试结束,应考人员应停止答卷,离开考场。监考人员收卷后,对答卷纸进行装订、密封,送交有关部门进行评判。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包含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话统与优化知识、协议参数与流程、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 (一) 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6分 1. 在GSM系统中,上行链路的TDMA帧总是落后下行链路的TDMA帧 3 个时隙。 2.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当传输距离较大时适宜采用 光纤 馈电的方式,采用同轴电缆 馈电的方式造价低,但损耗大。 3. 在市区天线调整中,假设下倾角大于垂直半功率角的一半,覆盖距离小于无下倾时的覆盖距离,可以推导出天线高度H(m)、下倾角、天线垂直半功率角、覆盖距离D(m)之间的关系为:= arctan (H/D)+/2 。 4. “塔下黑”又称“塔下阴影”,是指需要覆盖的用户区处在天线辐射方向图下方第一个零深或第二个零深及其附近区域,因此应当选择零点填充(赋形)天线 或内置下倾天线。 5. GSM跳频方式从时域上分有帧跳频 、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有射频跳频 、 基带跳频。 6. 在使用塔放的情况下当上下行基本平衡时,上下行链路平衡计算公式为: 基站机顶功率 -移动台接收灵敏度=移动台功率+分集增益+塔放带来的增益 -基站接收灵敏度 (二)话统与优化知识:5分 7. 无线利用率=现网忙时话务量总和/网络理论承载话务量总和×100%。 8. 在“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话统中,需要考虑MS和BTS的灵敏度之差,目前BSC取两者的灵敏度之差为__6__dB。 9. 2003年联通公司网络质量修订稿中规定,无线系统忙时话音信道(TCH)掉话率(不含切换)要求小于 3% 。 10. BSC话务统计系统中,在登记“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时,需要输入的电平门限 是指手机对该邻近小区的接收电平达到多高才可能进行统计。 11. 路测过程中,在路测软件AntPilot的图形描述窗口顶部出现的 | (绿色)表示__建立通话___事件。 (三)协议参数与流程:4分 12. SCH信道包含了35bit的信息,其中15bit为帧号信息,6bit为 BSIC 信息。 13. 全速率TCH复帧中的第26空闲帧用来 获取相邻小区的信息 。 14. 一个TDMA帧的时间为4.615ms,假设一个寻呼到来时属于该寻呼消息的寻呼块刚刚被下发,则该寻呼消息只有等到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寻呼块时才能够下发到手机,若“相同寻呼间帧数编码”设置为4,则上述情况下寻呼消息被延时下发的最大时间约为941 ms。 15. “扩展传输时隙数(TX-INTER)”设置为32时,S为217,则MS连续重发信道请求消息时,每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时隙数在 217~248 时隙之间。 (四)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3分 16. 对于 PBGT切换 、 同心圆切换 、 负荷切换 三种切换,切换判决时要进行电平补偿,即BSC将实测电平(TCH载频上)加上功控下去的电平作为最终切换的判决依据。 17. 在华为I代功控算法中,“上行链路补偿因子”是表明实际接收电平与期望接收电平值之差对MS发射功率影响的权重值。假设设置为80 ,若当前电平与理想电平差5dB时,则由电平原因需调整的手机功率幅度为 4 dB。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包含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话统与优化知识、协议参数与流程、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 (一) 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3分 1. 海面无线传播中,在视距以内信号电平随距离衰减较慢,但超过视线距离后,信号电平将急剧衰减。(√) 2. 光信号在光纤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只有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因此GSM系统由于TA限制光纤直放站的传输距离在22km左右。(√) 3. 一般情况下多载频广覆盖主要应用于县城、乡镇地区,近端为话务量集中的繁华地区,远端为公路、乡村等话务较低地区。多载频合路时,大部分载频为高损耗、小部分载频为低损耗,可以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 (二)话统与优化知识:7分 4. 用OT76进行路测时,测试手机的附件菜单下SPEED的设置必须为19200,否则无法正确连接到计算机上。(×) 5. 某小区登记了两个话统任务,任务1中登记了该小区的“TCH话务强度”话统项,登记周期为1小时。任务2中也登记了该小区的“TCH话务强度”话统项,但登记周期为2小时。查看9点到11点期间的话统,任务2的“TCH话务强度”结果等于任务1中相应两时段“TCH话务强度”结果的和。(×) 6. 某小区A配置了7个TCH信道,小区话务量为6Erl,干扰带3为0.6,干扰带4为0.4,其它干扰带值为0。另一同样配置的小区B,小区话务量为3Erl,干扰带2为2.6,干扰带3为0.6,干扰带4为0.8,其它干扰带值为0。则小区B比小区A的干扰严重。(×) 7. BSC整体性能中的“电路业务寻呼成功率”定义为“Abis口电路寻呼成功次数/MSC发来电路业务寻呼请求次数”,由于针对某个用户MSC发来的寻呼次数是不定的,因此整体性能中的寻呼成功率不能衡量整个系统的寻呼性能。(√) 8. 中国移动2003年报表中无线部分相对于2002年报表有较大的变化,例如增加了信道利用率的考核,对最坏小区比例的话务量标准也做了调整。(×) 9. 在话统台创建一个新的自定义指标A,可以再自定义一个B=A/60的指标。(×) 10. 我们通常路测中所说的误比特率(BER)定义为在那些没有被声明为被删除帧中的误比特率。即在那些检测为“好”的帧中错误比特的数目与“好” 帧中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 (三)协议参数与流程:4分 11. 小区重选时的参数“惩罚时间”和“临时偏移”作用于当前小区。(×) 12. 一般来说上行功率调整命令下发,到BSS侧得知调整结果至少需要经过3个测量报告周期。而下行功率调整命令发出后,发射功率马上就能得到调整,因此功控滞后主要是存在于上行链路上。(√) 13. 同一位置区的各小区其“附着/分离允许”必须设置相同。(√) 14. 网络色码允许(NCC Permitted)只在系统消息2中下发给手机,因此此参数对切换不产生影响。(×) (四)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6分 15. BTS的06.0529版本中测量报告预处理开关打开时,将华为II代功控的滤波器参数配置为4后,BTS3X有可能不开工。(√) 16. 对于自动数据配置台编辑锁功能只允许一个用户进行数据修改,而其他用户只能浏览数据,目的是防止多用户同时对数据进行操作,导致DBF数据混乱。(√) 17. BTS23产品07.0420版本、BTS24产品06.1111版本、BTS3X06.0529版本的SACCH复帧数支持最大为63 。(√) 18. CDU的VSWR1灯常亮,表示天线驻波比大于2.5。(×) 19. 同心圆信道分配采用系统优选时,是基于呼叫占用时的电平高低来确定优先占用内圆还是外圆,而华为II代信道分配的载频优先级是由数据配置确定的,两者存在矛盾;因此,同心圆信道分配与华为II代信道分配不能同时使用。(×) 20. 无塔放时,当上行[功率衰减因子]设置为10,会造成手机下行信号很好但上行无法接入的现象。(√)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4分)(包含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话统与优化知识、协议参数与流程、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 (一) 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5分 1. 以下位置区划分错误的是:( D ) A、一个BSC下的所有小区属于同一个位置区; B、一个BSC下的小区分别属于不同的两个位置区; C、同一个MSC下的两个BSC的所有小区属于同一个位置区; D、不同MSC下的两个BSC的所有小区属于同一个位置区。 2. 位置区的大小在GSM系统中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以下对位置区的规划描述不正确的是 ( D ) A、位置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 B、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位置区划分; C、位置区的计算跟不同厂家的寻呼策略相关; D、在市区和城郊交界区域,一般将位置区的边界放在话务密集的城郊结合部。 3. 在使用全向天线覆盖公路时候,天线的TX,RX放置位置对覆盖影响很大,下面图形中安装位置最优的是:( C ) 4. 假设3001C微基站安装在塔上,O1站型,采用9dBd天线,1/2"跳线长度5米(损耗11dB/100m),接头损耗0.5dB,双工器损耗为1.5dB,那么天线口功率EIRP为: ( A )。 A、47.6 B 、45.45 C、47.1 D、47.95。 5. 在密集城区基站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以下关于天线选择的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极化方式选择: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B、天线增益的选择:为了加强覆盖,尽量提高信号强度,需要选用18dBi以上的高增益天线; C、方向图的选择:在市区主要考虑提高频率复用度,因此一般选用定向天线; D、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以便抑制干扰,市区天线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选60~65°。 (四)话统与优化:3分 6. 在使用路测软件AntPilot进行双网(900M)对比测试时,以下哪种测试手机组合方式不正确:( D ) A、两个OT35测试手机; B、两个OT76测试手机; C、一个OT35测试手机和一个OT75测试手机; D、一个OT75测试手机和一个OT76测试手机。 7. 手机在服务小区接收到的SI6中NCC Permitted一项的取值为“00101000”,此时周围2个邻区的NCC分别为3和4,请判断下列哪个说法正确:(A) A、可以切换到NCC=3的小区; B、可以切换到NCC=4的小区; C、两个邻区都可以切换; D、两个邻区都不能切换。 8. 《BSC整体性能测量》中指配失败次数(原因值为地面资源已分配)很多,可能原因( B ) A、某个小区载频故障 B、MC2故障 C、A接口电路故障 D、ABIS接口电路故障 (三)协议参数与流程:2分 9. 在系统消息中,有“功率控制允许(PWRC)”项,该参数的主要意义是:(B) A、该小区是否允许手机采用上行功率控制; B、表示当BCCH载频时隙参与跳频时,MS计算接收电平平均值时是否去除从BCCH载频时隙上获得的接收电平值; C、通过系统消息通知MS,该小区采用了下行功控和跳频,与BCCH载频时隙是否参与跳频无关; D、通过系统消息通知MS,该小区是否允许手机进行上行开环功控。 10. 主叫号码在下列哪个Abis接口消息中发送:( A ) A、SETUP; B、ALERTING; C、EST_IND; D、ASSIMENT CMD。 (四)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4分 11. 以下参数中用于切换后功率预测的是(C),如果该值设置太低将容易造成切换失败或切换后上行话音质量较差。 A、“期望稳定状态信号强度”; B、“上行链路信号强度上门限”; C、“上行最优接收电平”; D、“上行链路信号强度下门限”。 12. 中继电路表中的“该电路所在的电路池号”项如果配置为5,其支持的语音版本为:( C ) A、FR B、EFR C、FR和EFR D、HR 13. 在BSS工程中一般采用SITEMASTER测试驻波比,但是如果手头没有这个仪表,还可以采用( B )测试驻波比。 A、频谱仪 B、通过式功率计 C、MA10 D、K1205 14. BTS3X基站,TMU的PLL灯常亮表示BTS的时钟(B)。 A、捕捉 B、自由振荡 C、锁定 D、异常 四、多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全部选择正确得分,共14分)(包含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话统与优化知识、协议参数与流程、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 (一) 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5分 1. 在分析室内覆盖效果时,建筑物的损耗是必需考虑的部分,关于建筑物损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 A、位于市区的建筑平均穿透损耗大于郊区和偏远区; B、有窗户的区域损耗一般小于没有窗户区域的损耗; C、建筑物内开阔的的损耗小于有走廊的墙壁区域的损耗; D、街道墙壁有铝的支架比没有铝的支架产生的损耗小。 2.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谱勒效应会引起频率的变化。由于多谱勒效应在移动用户侧收到的频率的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BCD) A、基站源频率的大小; B、移动用户的行进速度; C、移动用户相对基站的行进方向; D、信号传播介质; E、移动用户天线的高度; F、基站的天线高度。 3. 改善覆盖的技术有( A B C) A、扩展小区技术; B、分集技术; C、同心圆技术; D、DTX技术。 4. 影响基站上行覆盖的因素有( A B C D ) A、基站静态接收灵敏度与多径接收灵敏度; B、天线分集增益; C、上下行无线传输的一致性; D、天线增益和挂高。 5. 规划中使用不同的合路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站型的广覆盖需求,下列描述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D ) A、当每扇区2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EDU或双CDU,其发射损耗均为1.0dB , 一般配置采用CDU(损耗为4.5dB); B、当每扇区4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的CDU+CDU(损耗为4.5dB),一般配置采用CDU+SCU(损耗为8.0dB); C、当每扇区6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CDU+SCU方式(其中2载频插损4.5dB、4载频插损8.0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特殊低损配置采用CDU+CDU+CDU方式(损耗为4.5dB,需要2根单极化天线); D、当每扇区8载频时,一般采用双CDU+双SCU方式(载频插损8.0dB),有覆盖要求的低损方案采用3CDU+SCU方式(低损载频损耗为4.5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但需要4幅天线)。 (二)话统与优化知识:3分 6. 下列哪些话统可以用来分析上下行不平衡问题:( A B C D) A、接收质量性能测量; B、上下行平衡性测量; C、掉话性能测量; D、功率控制性能测量。 7. 在优化中可以用于判断干扰问题的话统任务有( A B C D ) A、小区TCH性能测量; B、接收电平性能测量; C、接收质量性能测量; D、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 8. 路测中发现某邻区电平高于服务小区很多却一直不切换,可能的原因有(A B D ) A、TCH信道使用了下行功控; B、测量报告上报不准确; C、“业务信道切换最小时间间隔”设置太小; D、下行链路接收质量差。 (三)协议参数与流程:2分 9. 组合BCCH和非组合BCCH的区别以下几种说法哪个正确:(A,B,D,E) A、组合BCCH的CCCH信道配置数目较少,每51复帧用于寻呼的块最多只有3个; B、非组合BCCH的CCCH信道配置数目较多,每51复帧用于寻呼的块最多可以有9个; C、非组合BCCH的CCCH信道配置数目较少,每51复帧用于寻呼的块最多只有3个; D、配置为组合BCCH后,可多配置一个TCH信道; E、配置为组合BCCH后,如果寻呼流量过大,会容易造成PCH过载和寻呼消息的丢弃; F、组合BCCH的CCCH信道配置数目较多,每51复帧用于寻呼的块最多可以有9个。 10. 对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描述正确是:(A、C、D) A、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只影响非同步切换; B、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影响所有类型的切换; C、在实际数据配置中,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无线链路连接定时器>EST IND~HO DETECT的时间间隔,手机才有可能切换成功; D、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设置较小容易造成语音偷帧增加而增加断续感。 (四)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4分 11. 在华为二代功控算法中关于质量和电平的功控原则,以下那些说法是正确的(ABD) A、当只有电平或质量一方需要调整功率时则按需调整; B、当电平和质量要求调整方向相反,且电平要求降,则不调整;若电平要求升,则调整为升; C、当电平和质量调整方向相反,且电平要求降低功率,则调整为降功率;若电平要求为升,则不调整; D、当电平和质量朝同一方向调整,则按调整值更大的调整。 12. 华为II代信道分配算法实现了以下那些信道分配算法(ABCD) A、基于是否是动态PDCH信道的信道分配; B、基于干扰测量的信道分配; C、基于TRX优选等级的信道分配; D、基于历史占用记录的信道分配。 13. BTS312所采用的合分路单元中,EDU包含下面哪几部分射频器件?(B、C、D) A、工分器 B、分集放大器 C、合路器 D、双工器 14. BTS3002C与BTS3001C相比,下面描述正确的有。(A、B、C) A、BTS3002C的天馈口除有收发双工口(Tx/Rx_ANT)、分集接收口(Rx_ANT)以外,还有双载频互为分集时的跳线口(Rx_OUT); B、工作温度范围更广,达到“-40℃~+55℃”; C、BTS3002C可以远程上下电,而BTS3001C不能; D、BTS3001C和BTS3002C基站不采用附属设备均能提供市电掉电告警; E、BTS3001C和BTS3002C均不支持在BSC下载ASU单板软件。 五、简答题:共19分(包含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话统与优化知识、协议参数与流程、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 (一) 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5分 1. 某地GSM网络基站搬迁实施后发现各种覆盖问题,引起客户的不满。作为网络规划工程师,请简述在搬迁前规划期间的注意事项,有效避免搬迁后出现覆盖问题。( 5分 ) 答: (1)搬迁前注意全面收集原有网络数据(包括话统指标),覆盖,质量等信息,以便搬迁后进行对比分析。(1分) (2)基站勘测过程中尽量采集原有基站的工程数据:天线型号、高度、增益、方位角、倾角、基站发射功率、合路方式、站址经纬度;特别关注原有基站机顶输出功率和天馈质量测试,(2分) (3)选择合适的合路配置确保覆盖要求,对老化天馈进行更换,对扩容基站未能达到原有覆盖或者局方提出更高要求的,需要跟局方沟通并取得签字认可或签署备忘;(1分) (4)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即使对突法情况做出反应,修改相关数据;需要关注分批割接中边界地带的相互配合,割接中频率、小区参数、邻区关系的设定等等。(1分) (二)话统与优化知识:9分 2. 在某双频网络中,900M和1800M基站分别属于不同厂家,MSC独立组网,1800基站和900基站共站址,周期性位置更新次数设置相同,位置区划分及手机最小接入电平设置合理,在进行15秒手机拨打测试做被叫时,经常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经过继续测试,无论在1800连续覆盖区域还是在非连续区域都有该现象发生,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解决建议。(5分) 答:(1)因为手机在做跨位置区的位置更新完成前,寻呼下发必将仍在原有位置区,并且手机在做位置更新过程中也无法响应寻呼。(2分) (2)由以上分析可以肯定,要想减少“用户不在位置区”的概率,需要重点处理跨位置区的位置更新(这里主要是跨MSC的位置更新)手段有两方面:(3分) a.修改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的参数,主要是CRO、PT、CRH。 b.修改切换参数,减少双网的切换,应结合双频网的配合策略调整。 3. 请根据优化经验,列出可能导致SDCCH拥塞的原因(至少4条)。(4分) 答: (1)传输或者TRX等硬件故障 如果TRX或者传输等出现故障或者不稳定,就会导致立即指配时候BSC无法激活信道;因此出现SDCCH拥塞首先需要排查相关硬件系统。 (2)位置区边界规划不合理 当小区处于位置区边界同时自身边界穿越了高话务地带,位置更新频繁导致拥塞。可以通过观察该小区的越区切换情况判断向其他哪个LAC切换频繁,从而优化LAC使得高话务地带处于同一LAC。 (3)参数配置不合理 主要是SDCCH信道配置过少,C1,C2算法相关参数,T3101,T3212等定时器设置不当。解决方法是参数修改,使用动态SDCCH功能等。 (4)相邻小区或者双频网络故障 当相邻小区或者双频网络鼓掌,会导致服务小区吸收一部分额外的话务量出现信道拥塞。解决方法:可以检查邻区话务量等指标。 (5)话务过于集中 即大话务量下SDCCH拥塞。可以通过修改C2值,修改小区优先级,调整覆盖,增加基站等各种方法灵活解决。 (6)非法用户频繁登记 检查是否有漫游限制用户频繁进行登记,虽然会鉴权失败但频繁登记无效占用信道,导致拥塞。 (7)大量突发短消息导致SDCCH拥塞。根据情况检查是节假通信高峰还是网络异常,分别处理。 (8)由于高山站覆盖过远导致手机在TA大于63处发起接入但无法接入分配的SDCCH信道上导致重发接入请求致使SDCCD信道拥塞。可以通过小区TA值限制控制覆盖区域。 (9)其他不明原因, 需要进行信令跟踪,路测等手段定位解决。 (三)产品知识与产品算法:5分 4. 干扰切换和质量差切换在切换算法中均为紧急切换,但两者存在差异,请从服务小区和侯选小区两方面描述两者的差异。(5分) 答: A、服务小区触发条件:(2分) 当上(下)行接收质量低于“紧急切换上(下)行链路质量限制”时将触发质量差紧急切换。 当上(下)行接收电平高于“干扰切换上(下)行链路接收功率门限”并且上(下)接收质量低于“干扰切换上(下)行链路质量门限”时触发干扰切换。 B、侯选小区的选取:(3分) 触发质量差紧急切换时首先选取出小区切换,如果无其他侯选小区而自己也打开了小区内切换时才触发小区内切换。 触发干扰切换时,如果本小区排在第一位且打开了小区内切换就选取本小区,否则选择第二侯选小区。 并且要求侯选小区电平>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 六、综合分析题:共15分(包含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话统与优化知识) (一) 无线知识与网络规划:8分 1. 在某双频网中,运营商900M频点为0~20,100~124,1800M频点为612~661,800~859,由于网络刚刚新建,只使用了100~124及800~859频点。某共站址基站的900小区和1800小区方向角相同,自网络开通后发现该小区TCH和SD掉话较多,话统干扰带表现异常。小区的频点规划如下: 小区号 频点号1(上行频率MHz) 频点号2(上行频率MHz)(BCCH) 频点号3(上行频率MHz) 频点号4(上行频率MHz) 900小区 110(912) 115(913) 118(913.6) 124(914.8) 1800小区 827(1773.2) 1776(841) 859(1779.6) 在优化过程中排除了外部干扰、合路系统等带来异常的可能性,最后得出该小区频率900频点与1800频点发生了互调。(8分) (1) 请具体分析该小区互调是如何产生的。(4分) (2) 结合该运营商双频网络的频率资源给出频率计划的建议。(4分) 答: (1)该频率计划是因为二阶互调所引起的。(4分) 115频点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之和等于841的下行频率1871,同时124频点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之和等于859的下行频率1874.6,因此引起了二阶互调导致系统掉话。 (2)对于该网络的频率计划主要要考虑900/1800之间的二阶互调干扰和三阶互调干扰。(4分) A、二阶互调干扰:  二阶互调表现为fA+/-fB=fC,对双频网可能的表现形式有:  DCS1800Tx-GSM900Tx=GSM900Rx; Tx代表基站发射频率,Rx代表基站接收频率。   共站时1800发射频率与900发射频率的差频不能等于GSM900的接收频率。 B、三阶互调干扰: 三阶互调表现为: fA+fB+fC=fD,fA-fB-fC=fD,fA+fB-fC=fD或fA-fB+fC=fD。 对双频网前两者不可能成立,后两者其实是同一种情况。可归结为:  情况1:DCS1800Tx1-DCS1800Tx2+GSM900Tx=GSM900Rx 即:共站两1800频点发射频率的差频与GSM900频点发射频率的和不能等于GSM900的接收频率 情况2:DCS1800Tx1-GSM900Tx1+GSM900Tx2=DCS1800Rx 即:共站两GSM900发射频率的差频与DCS1800发射频率的和不能等于GSM900的接收频率。 实际上这个三阶互调也不应是接收频率的邻频。 对同站的各TRX设计频率时避开上述公式即可。分析情况1、2,不难得出,如果同一运营商的1800频段不超过20MHz,情况1不会存在;同一运营商的900频段不超过20MHz,情况2不会存在。只要同站两1800发射频率的差频不超过20MHz,情况1不会存在;只要同站两900发射频率的差频不超过20MHz,情况2不会存在。而该网络由于具备900发射频差超过20M,而1800频差也超过20M,因此需要重点避免引起三阶互调和二阶互调。 (二) 话统与优化知识:7分 2. 在GSM网络优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线直放站问题,如下图所示,A点位于直放站与小区基站之间,该点既有原小区信号覆盖又有直放站重发的信号覆盖。已知:无线直放站的处理时延3μs,GSM允许时间色散的最大时间窗为16μs。A点距直放站的距离d=2.1公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解释时间色散的概念。(2分) 答:时间色散主要指到达接收机的主信号和其他多径信号在空间传输时间(传输距离)差异而带来的同频干扰问题;(1分) GSM协议规定接收机的均衡器必须具有16微秒(等效距离4.8Km)的时间窗,时间差在16微秒内的多径信号是无害的甚至可能还会有利;而时间差大于16微秒的多径信号认为是主信号的同频干扰信号,此时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电平差是否满足C/I值,即主信号大于多径信号12dB以上。(1分) 2、请根据时间色散原理分析计算手机在A点处通话时是否会有问题。(2分) 答: (2.1km+2.1km)/c(光速)+3微秒=14微秒+3微秒=17微秒>16μs 因此可能存在同频干扰问题,若两信号的信号电平相差较小(不大于12dB),则通话会受到影响。 3、请根据您的工作经验,描述在优化带有无线直放站的小区时,会遇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3分) 答:A、无线直放站覆盖区域与周边漏做邻区,优化时应检查漏做的邻区并注意填加。 B、无线直放站上行信号电平过大、上行频段低噪过高,影响了小区内其他用户的正常通话。应要求直放站厂家将上行功率调整到合理的强度,尽量避免对其他小区或基站产生干扰。 C、由于实际时间色散问题造成的同频干扰问题,为避免源小区与直放站覆盖重叠造成时间色散问题,可在直放站信号选取时,尽量避免直放站覆盖区域中主服务小区的信号为源信号,而应尽可能选取直放站覆盖区域内次好小区信号(直放站未开通前)为直放站的信号源。从而避免重叠覆盖造成的时间色散问题。 D、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隔离度不够或直放站增益过大造成系统自激而干扰(包括周遍小区)小区正常工作,需要增加两天线的隔离度合理调整直放站系统增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