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评价设计.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789120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0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安全评价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 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7条关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规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物业有限公司液化气站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特针对液化气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液化气站提供了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等复印件,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这些证件、文件、资料等是对液化气站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本安全评价针对液化气站在当前经营销售液化石油气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对其当前安全现状所做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过程中得到液化气站积极密切配合,使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前 言 I 第1章 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 2 1.1 安全评价的依据 2 1.2安全评价的目的 4 1.3安全评价的范围 4 第2章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5 2.1 液化气站基本情况 5 2.2 液化气站概况 9 第3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 3.1危险危害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 12 3.2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3 3.2.1 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3 3.2.2 电气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5 3.2.3 消防设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6 3.2.4 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6 第4章 重大危险源辩识及分析 19 4.1 重大危险源辩识 19 4.2 重大危险源分析 19 4.3 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 20 第5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22 5.1评价单元的划分 22 5.2评价方法的选择 22 5.3 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的对应关系 22 第6章 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24 6.1安全检查表法 24 6.1.1 评价过程 24 6.1.2评价结果 31 6.2 故障树分析 32 6.2.1 建立故障树 32 6.2.2 确立最小割集 33 6.3 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分析 36 第7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2 7.1 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项的整改对策措施 42 7.2 建议 42 7.2.1 安全管理 42 7.2.2防火防爆 43 7.2.3 其他 44 第8章 安全评价结论 45 8.1 安全现状综述 45 8.2 安全评价结论 45 附录 46 第1章 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 1.1 安全评价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4]37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二字[2002]103号)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56号)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第177号建议书)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 《钢制压力容器》(GB 150-1998)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安全色》(GB2893-2001) 《安全标志》(GB2894-199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HG/T 23001-92) 《化工企业厂区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01~HG23018) 《噪声作业分级》(LD80-95)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局锅发[1999]154号)(29)交流电气装置接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1994)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95)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国家卫生标准》(GBZ2-200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 《工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1990] 16号)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化督发[1997]459号)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1993)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2003.4.24)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 《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1997)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年版第1号) 1.2安全评价的目的 1、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4、促进实现生产经营本质安全化 1.3安全评价的范围 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为****液化气站站内液化石油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等方面。液化石油气的运输不在此次评价范围内。即站区围墙以内为本次评价范围。 评价报告完成后,企业现场发生变化,或又新增了其他新、改、扩建产品和项目,则本报告不能包括,委托方应按要求重新进行评价。 第2章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 液化气站基本情况 液化气站的基本情况见表2-1、表2-2、表2-3、表2-4、表2-5。液化气站提供的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的原件复印件见表2-6。 表2-1 企业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物业有限公司液化气站 联系电话 ****-4825205 通讯地址 **市**铜矿矿区 邮编 **2200 营业时间 2003.12 占地面积(m2) 约4200 企业类型 国有 经济类型 集体 登记机关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法定代表人 吴某 主管负责人 李某某 职工人数 5~6人 技术管理人数 1人 安全管理人数 1人 上年销售额 注册资本 固定资产 万元 经营场所 地址 ****物业有限公司 产权 国有 储存设施 地址 **市白杨镇 建筑结构 钢罐 储存能力 产权 国有 仓储设施设计单位 **市四九一厂 江西省压力容器机械厂 仓储设施施工单位 主要管理制度名称 《入站须知》、《储罐运行安全规程》、《PC机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管道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修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卸液工安全操作规程》、《罐气工安全操作规程》、《手动罐瓶安全操作规程》、《贮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机动车辆出入贮气站安全管理制度》、《灌装车间安全管理制度》等。 表2-2 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 单位类型 数量/个 单位名称 人数 与危险源最近距离 住宅区 1 民宅 10 70 生产单位 1 油库 3~4 150m 机关团体 无 公共场所 无 交通要道 无 东面 油库、化验室,距离油库约150m,距化验室约45m 南面 山地,树林 西面 山地,树林 北面 民宅,距罐区70m 周边环境 对危险源 的影响 类型 数量/个 简要说明 火源 无 输配电装置 2 化验室高压线,距罐区40m 南面11万伏高压线,距罐区250m 其它 无 表2-3 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状 况 备注 1 烃泵 YB155 台 2 良好 2 压缩机 台 1 良好 备用 3 充装枪 铜质(胶管) 支 4 良好 枪嘴为铜质 4 液化气秤 TGT—50 台 3 良好 5 表2-4 气站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状 况 用 途 备注 1 手推式干粉灭火器 35kg 2 良好 灭火 2 手提式灭火器 8kg 10 良好 灭火 充装台2,值班室1、空瓶库7 3 报警器 SP-1102 2套 良好 灭火 位于值班室 4 防雷接地网 1套 良好 5 消防栓 SS100-1.6 1个 良好 贮罐西围墙中部 6 消防水泵 IS100-80-160 IS100-65-200 2台 良好 并联 7 消防水池 300m3 1个 在大门办公室东北角 8 喷淋装置 1套 9 避雷针 1支 H=28m 表5 贮罐区基本情况表 贮罐区名称 液化石油气储罐 环境功能区 贮罐区面积 约160m2 贮罐个数 3 贮存物质总量 两罐间最小距离/m 3.0 有无防护带 有 有无防护堤 有防护堤 防护堤所围面积/m2 4200 贮罐登记号 1# 2# 3# 贮罐制造商 贮罐形状 卧式圆筒罐 卧式圆筒罐 卧式圆筒罐 贮罐形式 固定顶罐 固定顶罐 固定顶罐 安装形式 地上 地上 地上 贮罐材质 16MnR 16MnR 16MnR 直径/m 容积/m3 50 50 21.2 贮存物质名称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物质状态 液气共存 液气共存 液气共存(残液) 最大贮量/kg 21000 21000 9300 设计压力Kg/厘米2 20 20 20 实际工作压力/MPa <1.6 <1.6 <1.6 设计温度/℃ <50 <50 <50 实际工作温度/℃ <45 <45 <45 下次检验日期 2008.12 2008.12 2007.12 表6 气站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的原件复印件清单 序号 文 件 名 称 备 注 序号 1 营业执照 赣民工商企字4123232000003号 1 2 税务登记证 赣国税字412323740120015号 2 3 城市燃气企业资质证书 *市政燃字第2003-004号 3 4 燃气工程报建审批表 4 5 施工单位资质证书 赣建*市企资07 5 6 安装工程交工文件 6 7 液化气站设计图 **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7 8 租赁土地协议 8 9 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民)公肖检表(2003)第05号 9 10 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及特种作业员操作证 12人 10 11 江西省避雷装置检测报告 11 12 贮气罐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12 13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物业有限公司液化气站 质量管理手册 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3 2.2 液化气站概况 2.2.1自然情况及周边环境 本气站占地面积约为4200m2,在规划居住用地范围内。东面离罐区约150m有一加油库,约45m为化验室,约40m有一高压供电线路,杆高12m,距东面外墙约20m;南面为山林和荒地,距离罐区250m以外有一11万伏高压供电线路;西面是山林和荒地;北面有数栋民宅,距离罐区约70m。地貌属丘陵山地,大部分为草地和灌木覆盖。大门位于东北角,只有一个出入口,有一消防水池位于东面墙外面,有水约300m3,灌区西侧有一个地面消防栓,型号为SS100-1.6,互为备用。贮罐区设在站南一侧,距东、南、西、北防护墙分别为20、27、16、56m。贮罐区周围设有1m高的防火墙,距离罐体约4m,烃房16m2和充装台(敝开式)为30m2,距罐区21m,空瓶库15m2位于充装台东,距充装台10m。周围无重要活动场所、公用设施、重要设施。卸气区位于烃房充装台无门窗无洞口非燃烧实体墙南侧,距大门约35m,整个气站设有2.2m高防护墙。大门口外建有值班室、配电房、办公室、消防泵房及员工生活用房。距罐区大于65m配有两台离心式水泵。站内形成环形消防通道,宽约3m。 贮罐区(14.5×13.5m)南北向平行放置3只卧式贮罐,罐现浇砼基础高1.5m,贮罐区设有1.0m高防火墙。贮罐区设备安装、检测正常。设置了安全标志、安全色。 2.2.2主要建筑物 充装房一间(敝开式)30m2,烃泵、压缩机房约16m2,空瓶库房约15m2,均为砖墙混凝土现浇顶房一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办公室、生活宿舍、值班室和配电房、消防泵房均为砖墙混凝土房一层,总建筑面积约200m2,耐火等级为二级。 2.2.3操作流程 LPG卸料管线液相为DN50,气相为DN25敷设到卸气口,通过高压橡胶软管分别与液化气槽罐车上的相应接口连接,启动压缩机,将气相压力提高到1.5MPa左右,利用气、液相的压差将LPG压送至贮罐中。 贮罐中液化气通过泵前过滤器,经烃泵加压进行钢瓶充装。必要时,先进行空瓶残液抽除,但要留有一定的余压。 2.2.4电气 气站由站外引入一路380V供电线路。配电室、值班室、消防泵房设在站外,站内采用地下接线方式。 2.2..5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见表4。LPG贮罐设有冷却喷淋装置,LPG贮罐设有1m高的防火围堰及2.2m防护围墙,充装台及压缩机房配有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只,空瓶库内有手推车贮压式35kg干粉灭火器2只,8kg瓶式灭火器7只、值班室有8kg瓶式灭火器1只,贮罐区未设置灭火器。贮罐区有2套SP-1102型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器安装在值班室,报警器性能良好。有消防水泵IS100-80-160、IS100-65-200型各1台。消防水池容量约300m3,罐区西侧有一个地面消防栓,型号为SS100-1.6。该站消防系统与消防水池水互为备用,保证该站的消防用水。 2.2..6安全设施 LPG贮罐,(1#、2#)2个液化气贮罐设有1个A42F—25,DN50安全阀,3#贮罐设有1个A21F—25安全阀,安全阀其与贮罐之间有切断阀,安全阀未安装放散管和阻火器,其管口离地约5m高,贮罐有1个紧急放空阀,设有压力表、板式玻璃液位计、温度计,罐底设有排污阀。 LPG液相输料管上设有紧急切断阀。为防止管道内压力升高,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安装有放散管。 液化石油气气体压缩机、烃泵电机采用防爆型电机,电机采用短路保护、低压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充装台未安装防静电保护装置。 LPG贮罐区无照明,压缩机房、充装台照明为防爆型 ,接线符合防爆要求。 LPG为二类防雷,1套防雷接地极网,罐区设有独立式避雷针1支,H=28m;防雷接地与地网连接;LPG气、液相管线进行了静电接地,管道法兰间部分采用铜片跨接,经瑞昌市雷电防护管理局检测该气站避雷装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LPG卸车软管在两头金属连接嘴上设置跨接导线,充装枪和台秤未接地消除静电。 所有的贮罐、设备均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制造和安装并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锅检所检验合格。 充装防护墙和大门口有“禁止烟火”警示标志。 站房值班室有1人值班,办公室设有电话可以和外界联系。 2.2.7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管理机构 该站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防火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安全员和消防员。 2)安全管理制度 液化气站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 《入站须知》、《储罐运行安全规程》、《PC机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管道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修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卸液工安全操作规程》、《罐气工安全操作规程》、《手动罐瓶安全操作规程》、《贮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机动车辆出入贮气站安全管理制度》、《灌装车间安全管理制度》、《钢瓶检验制度》、《充装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倒残和残液处理安全管理制度》、《烃泵房安全管理制度》、《仪表、衡器管理制度》、《空重钢瓶贮存安全管理制度》、《液化气站院内动火管理制度》、《职工培训、考核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贮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充装工操作规程》、《液化气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液化气槽车卸车操作规程》、《消防水源安全操作规程》、《仪表室安全操作规程》、《液化气站安全应急预案》。 第3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危险危害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 (1)容易气化:液化石油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时,体积缩小250倍,反之,由液态气化,体积膨胀250倍。因此,每立方米液体能产生250立方米的气体,很容易气化。 (2)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液化石油气的气体比空气重1.5-2倍。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漏气,液化石油气不象较轻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扩散,泄露以后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加重了危险性。 (3)易燃性:液化石油气主要含有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组分,这些组分与空气混合后可形成爆炸形混合气体,遇明火以及撞击产生的火花和静电火花很容易燃烧爆炸。 (4)液化石油气具有毒性 液化石油气对人体的危害性与煤气不同。液化石油气浓度较低,短时间内对人体的危害性不大。但是,如果浓度较高时,就应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排除气体,否则会导致作业人员麻醉发晕,处于危险状态。 (5)易产生静电 液化石油气一般均储存在耐压较高的容器中,如果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能产生静电,在管道、储罐中流动均可产生静电。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在高速喷出和流动中能够产生静电,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当静电电压聚积一定值时,就会放电,产生静电火花,静电火花能够造成液化石油气发生火灾、爆炸。 (6)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中大都含有不同数量的硫化氢。硫化氢对容器内壁有腐蚀作用;硫化氢的含量越高,对容器的内壁腐蚀越快。腐蚀会降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耐压强度,缩短其使用年限,导致穿孔漏气或爆裂,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同时,储罐内壁因受到硫化氢的腐蚀作用,还会生成黑褐色的硫化亚铁(FeS)粉末,附着在器壁上或沉积于容器底部。这种硫化亚铁粉末如随残液倒出,或空气大量进入排空液体的容器内,硫化亚铁粉末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放热而自燃,生成氧化铁(Fe3O4)和二氧化硫(SO2)。这种自燃现象也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2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2.1 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残液罐等不是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制造,极易因设备质量低劣引发设备爆裂、泄漏,进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2)液化石油气储罐、残液罐等设备属于压力容器,在实际管理中未纳入压力容器管理范畴,未作定期检验,不易发现储罐存在的缺陷,易发生物理爆炸或化学爆炸。 (3)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其他设备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设置不齐全或未进行定期检测,致使安全附件失灵,当系统超温、超压时而引发物理爆炸。 (4)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固定设施腐蚀严重,更换不及时,造成液化石油气储罐晃动、倾倒,发生坍塌事故。 (5)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其附属设备、管道长期使用腐蚀严重,未能及时更换,造成可燃有毒有害物料泄漏,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6)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道选用的材质不符合要求,压力管道未定期检测壁厚,特别是弯头处冲刷减薄,致使管道寿命缩短,易造成弯头或设备减薄处穿孔,引起物料泄漏发生火灾事故。 (7)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道安装的阀门填料不及时更换引起的有毒、易燃气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可燃气体泄漏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8)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道未能及时清理,引起管道堵塞,造成超压而导致设备破裂,发生物理爆炸。 (9)液化石油气管道固定不牢固,震动摩擦而引起管道破损,致使有毒、易燃物质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0)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没有定期检测,钢瓶存在的缺陷不易发现,在充装、储存、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事故。 (11)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标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装而引发事故。 (12)灌装秤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正,造成液化气超量灌装,遇热或曝晒后,瓶内液化气急剧膨胀,压力升高,易发生钢瓶爆炸事故。 (13)钢瓶角阀手轮密封不严,灌装时漏气。 (14)灌装软管的切断阀未按规定使用液化气专用截止阀,而选用普通阀门,造成阀门破裂,漏气。 (15)灌装台液化气管线上压力表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更换,造成充装压力超压。 (16)灌装完毕后,忘记关闭充装阀门或钢瓶阀门,造成液化气大量泄漏,遇明火即可引起火灾爆炸。 (17)液化石油气灌装台没有安装超装报警仪,或安装的超装报警仪失灵,易造成超装而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 (18)各类管线阀门、法兰密封处因密封件损坏、紧固不均匀、紧固力不足、密封面损坏、阀门填料及机泵填料更换不及时等造成的密封处泄漏。 (19)液化气充装泵出口管线未设液相回流阀(或回流阀失灵),易出现管线超压破裂泄漏现象。 (20)选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假冒液化气橡塑软管、长期灌装液化气的管线腐蚀穿孔、气相及液相卸车软管和槽车对应接头密封不严等,均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21)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液位计没有定期检查、清洗,液位计失灵造成储罐超装,易发生超压爆炸事故。 (22)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排污阀寒冷季节没有采取保温措施或不及时排水,排污阀有冻裂的可能,一旦阀门冻坏,会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较大的事故。 (23)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安全阀阀前调节阀没有打开、开启度不够等,在储罐超压时,安全阀打不开或泄压速度太慢而导致储罐超压爆炸。 (24)灌装间没有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气不防爆,或安装的部位不合理、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通风,安装的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超标而导致人员中毒或火灾爆炸。 (25)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没有设置防火堤、或设置的防火堤不符合规范要求,当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易造成液化气漫流,引发重大火灾事故。 (26)液化石油气储罐上没有设置操作平台、或设置的平台没有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不符合规范要求等,人员在罐上操作时,有高处坠落的危险。 (27)储罐排污阀不是串联双阀,或不及时排污而积水,冬季不保温有可能冻裂阀门管道,如果单阀损坏泄漏,无办法堵漏,可引发大的火灾爆炸事故。 (28)设备设施布置不合理,会影响通风、照明、操作、检修等。也有可能造成毒气、易燃物质的聚积而导致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3.2.2 电气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使用电气设备不是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制造,或是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极易发生漏电或电气过热,而导致人员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 (2)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及灌装间没有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当液化气初期泄漏时不能及时发现而造成事故的扩大化。 (3)储罐及管道、灌装及装卸车设施、房屋建筑等没有安装防雷接地设施或安装的防雷接地电阻没有进行检测、接地点数量不足,在发生雷击时不能及时将雷击电流导出,强大的雷击电流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设备、管道没有安装静电接地设施或安装的静电接地电阻没有进行检测、接地点数量不足(应至少安装两点)及连接法兰处未跨接等,物料在管道、设备中流动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导出,静电聚积,当静电聚积到一定电压时就会放电,静电火花有可能引发系统发生火灾爆炸。 (5)储罐、输送管道法兰处的跨接,在设备、管道、阀门检修后没有及时恢复,有可能因静电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6)设置的避雷设施数量不足或高度不足,避雷针不能有效覆盖整个站区的设备、房屋及建筑等,有可能造成雷击而引发事故的发生。 (7)液化石油气卸车处没有设置静电接地点,没有安装静电接地报警仪,有可能因静电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8)灌装时,罐装速度过快,极易产生的较大的静电,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9)生产区未设人体消除静电设施,员工及外来人员穿化纤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0)站内机泵电机、配电箱等电器设施未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电气漏电造成人员触电。 (11)电缆铺设不规范或型号偏小,电缆绝缘老化更换不及时,容易发生漏电,造成人员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 (12)电气设施型号不符合生产场所的要求,如危险爆炸场所的电气不是防爆型,电气火花引起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事故。 (13)变配电设施防护设施不完善或防护距离不足,电火花及电弧易造成人员电灼伤。 (14)工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使用的电气检测设施没有按规定进行测试,在电气检修和操作期间易造成触电。 (15)电气检修未设警示标识,人员误操作而引起检修人员触电。 3.2.3 消防设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消防水池容量小或消防用水供水压力不足或发生故障,在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能及时扑救初期火灾,致使火灾蔓延而导致事故扩大化。 (2)如果无消防器材或消防器材数量少、选型不合理、年久失效等,当火灾发生初期时,都会导致火灾不会及时扑灭,由此引起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消防器材未定期检查或未及时更换、更新;从业人员不会使用消防器材,均会造成事故扩大化。 (4)无消防通道或通道堵塞,造成消防车不能靠近火灾现场,不能及时消除火灾,造成事故扩大。 (5)消防水泵没有使用单独的消防电源,或没有安装消防备用泵,在发生事故时,用电中断(火灾时应切断电源)或泵损坏,不能及时补给消防水而导致事故的扩大化。 (6)液化石油气储罐未设紧急喷淋装置;或设置的喷淋设施没有定期检查,管道锈蚀堵塞,当发生意外火灾危及储罐安全时,消防水不能有效的保证储罐的安全,造成事故扩大化。 (7)消防水池设计不合理,周围未设防护设施,顶部不加盖板,有可能发生人员淹溺事故。 (8)排水系统不能满足降雨量的需要,降雨量大时易造成水灾。 (9)无事故水池,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水因不能收集而流出站外,引起污染事故。 3.2.4 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站内的建筑物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防护间距不足而导致的事故扩大化。 (2)建筑物设计及建造单位不是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建造,建筑物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建筑物断裂坍塌等事故。 (3)灌装间、钢瓶储存间无机械通风设施通风效果不好,液化石油气聚积造成人员中毒或引发火灾爆炸。 (4)建筑物防雷设施未安装或安装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雷击事故。 (5)厂房建筑耐火等级不足,泄压面积不足,安全疏散通道不足或堵塞,而引起的事故扩大化。 (6)厂房采光、采暖不符合规范,引起职工误操作或操作不便而引发事故。 (7)平台、支架、护栏设置不合理,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8)建构筑物日久失修,造成坍塌和伤人。 (9)建构筑物基础长期浸水,或酸碱腐蚀,易导致倾斜或坍塌。 (10)建筑物泄爆口位置的设置不合理,如朝向有人的地方,当发生意外爆炸时,将会危及人员的安全。 (11)若建构筑物的门窗未向外开启,或安全出入口设置不足,当意外事故发生时,不利于人员的逃生。 (12)若建构筑物的地面未采用不发火材料铺设,在作业过程中易产生碰撞火花,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2.5 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工作期间存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有章不遵。 (3)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应岗位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或者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因其操作能力及事故处理能力差,极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 (4)采购不合格设备、材料及用品,极易引发事故。 (5)没有制定操作人员巡检制度,操作人员没有对自己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不易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 (6)操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存在串岗、睡岗等不良现象,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7)由于操作人员大意或失误,操作人员向已经装满液化气的储罐继续充装,储罐在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及安全阀失灵不能及时卸压情况下,会导致储罐超压爆炸事故。 (8)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或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以及操作人员未及时观察储罐的液位情况下,储罐的充装量超过了最高安全限度,在高温天气,液化气会大量气化,罐内的压力随之升高,在没有安装喷淋设施或喷淋设施没有及时投用,加之安全阀失灵,会造成储罐超压爆炸。 (9)在向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操作人员脱离岗位,造成钢瓶超装,又没有检称情况下易造成钢瓶超压爆裂。 (10)操作人员穿普通衣物,尤其是化纤衣物,因产生静电,产生火花;穿钉子鞋,与地面碰撞产生火花,使用易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或工具,很可能引起爆炸。 (11)雷雨天进行操作,很容易受到雷击,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2)充装前,未按规定进行检瓶,使用不合格的气瓶充装了液化气,可能造成钢瓶泄漏或爆裂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3)卸车时,未接气相平衡管,或无高液位自动回流装置,或无高液位报警装置,可能使储罐充装过量,易造成储罐超压而导致储罐超压爆裂,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14)各岗位操作工人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无章可遵极易引发事故。 (15)新瓶或检修后的旧瓶,充装前不抽真空,充气时有可能发生爆炸。 (16)液化石油气钢瓶在装卸车过程中,从业人员野蛮装卸、滚动气瓶,有造成钢瓶爆炸的危险。 (17)液化石油气钢瓶空瓶和实瓶没有分开存放,或分开存放但没有设置警示标志造成错装,露天储存没有设置遮阳棚等,均有造成钢瓶爆炸的危险。 (18)充瓶后没有检称,或计量秤损坏、没有复检造成超装,易发生事故。 第4章 重大危险源辩识及分析 4.1 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标准,石油气贮存区临界量为50t。 液化石油气总质量 所以是重大危险源。 4.2 重大危险源分析 爆炸分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大类,化学爆炸包括不稳定固体或气体的爆炸、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爆炸和开放空间的可燃气体蒸汽云爆炸等,作为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最重要的是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的开放空间蒸汽云爆炸。 建立蒸汽云爆炸伤害模型,采用TNT当量法进行描述,分析如下: (一) 蒸汽云的TNT当量: (二) 死亡半径: 应用爆炸伤害概率模型确定概率和死亡的关系,死亡率取50%,可以认为死亡半径内的人员全部死亡,半径以外无一人死亡。死亡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三) 财产损失半径: 计算结果详件见表5.2.1。 表5.2.1 液化石油气蒸气云爆炸的TNT当量、死亡半径、财产损失半径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符 号 单位 来源或算式 计算结果 1 地面爆炸系数 λ 1.80 2 蒸汽云爆炸的效率因子 α 3% 3 蒸汽云中液化气的总质量 WF kg 等于储油罐中液化气总储量 21000.00 4 液化石油气的爆热 QF MJ/kg 46.98 5 TNT的爆炸热 QTNT MJ/kg 4.52 6 液化气蒸汽云的TNT当量 WTNT kg 11786.57 7 死亡半径 R1 m 33.88 8 财产损失半径 RC m 122.47 9 重伤半径 R2 m 0.137(0.00722R2)-3+ 0.119(0.00722R2)-2+ 0.269(0.00722R2)-1- 0.019=0.4344 146.4 4.3 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 按照目前国内通用的做法,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划分为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控制;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和直辖市政府控制;三级由县、市政府控制;四级由企业重点管理控制。 用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R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时,定义: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 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 m ≤R<200 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 m≤R<100 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 m。 据此可知,由于该储罐区的爆炸的死亡半径为33.88m小于四级重大危险源的50m所以该该液化气站属于四级重大危险源,应由企业重点管理控制。 第5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5.1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现场考察和分析将被评价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划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 根据装置和物质特性在安全技术方面划分为液化气站建筑及工艺要求,储罐及其附件要求、仓储场所要求、仓库建筑要求、消防与电气设施要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5.2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该公司的经营范围、站厂情况,结合国家安全监督局《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采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推荐的安全检查表法和故障树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SCA):安全检查表是通过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