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2)。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3):其一,楼船箫鼓(4),峨冠盛筵(5),灯火优傒(6),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7)。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8),携及童娈(9),笑啼杂之,环坐露台(10),左右盼望(11),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12),弱管轻丝(13),竹肉相发(14),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15),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16),跻入人丛(17),昭庆、断桥(18),嚣呼嘈杂(19),装假醉,唱无腔曲(20),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21),净几暖炉,茶铛旋煮(22),素瓷静递(23),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24),或逃嚣里湖(25),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26),看之。
杭人游湖(27),巳出酉归(28),避月如仇。是夕好名(29),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30)。轿夫擎燎(31),列俟岸上(32)。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33),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34),人声鼓吹(35),如沸如撼(36),如魇如呓(37),如聋如哑(38)。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39),舟触舟,肩摩肩(40),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41)。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42),灯笼火把如列星(43),一一族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44),断桥石磴始凉(45),席其上(46),呼客纵饮(47)。此时月如镜新磨(48),山复整妆,湖复颒面(49),向之浅斟低唱者出(50),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51),拉与同坐。韵友来(52),名妓至,杯箸安(53),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54),香气拍人(55),清梦甚惬(56)。
[作品注释
(1)西湖:即今杭州西湖。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
(2)“止可看”句:谓只可看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止:同“只”。
(3)以五类看之:把看七月半的人分作五类来看。
(4)楼船:指考究的有楼的大船。箫鼓:指吹打音乐。
(5)峨冠:头戴高冠,指士大夫。盛筵:摆着丰盛的酒筵。
(6)优傒(xī):优伶和仆役。
(7)看之:谓要看这一类人。下四类叙述末尾的“看之”同。
(8)娃:美女。闺秀:有才德的女子。
(9)童娈(luán):容貌美好的家僮。
(10)露台:船上露天的平台。
(11)盼望:都是看的意思。
(12)浅斟:慢慢地喝酒。低唱:轻声地吟哦。
(13)弱管轻丝:谓轻柔的管弦音乐。
(14)竹肉:指管乐和歌喉。
(15)“不舟”二句: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不戴头巾,指放荡随便。“帻(zé)”,头巾。
(16)呼群三五:呼唤朋友,三五成群。
(17)跻(jī):通“挤”。
(18)昭庆:寺名。断桥:西湖白堤的桥名。
(19)嚣:呼叫。
(20)无腔曲:没有腔调的歌曲,形容唱得乱七八糟。
(21)愰(huàng):古同“晃”,摇动,摆动的意思。
(22)铛(chēng):温茶、酒的器具。旋(xuàn):随时,随即。
(23)素瓷静递:雅洁的瓷杯无声地传递。
(24)匿(nì)影:藏身。
(25)逃嚣:躲避喧闹。里湖:西湖的白堤以北部分。
(26)作意:故意,作出某种姿态。
(27)杭人:杭州人。
(28)巳(sì):巳时,约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酉:酉时,约为下午五时至七时。
(29)是夕好名:七月十五这天夜晚,人们喜欢这个名目。“名”,指“中元节”的名目,等于说“名堂”。
(30)犒(kào):用酒食或财物慰劳。门军:守城门的军士。
(31)擎(qíng):举。燎(liào):火把。
(32)列俟(sì):排着队等候。
(33)速:催促。舟子:船夫。放:开船。
(34)二鼓:二更,约为夜里十一点左右。
(35)鼓吹:指鼓、钲、箫、笳等打击乐器、管弦乐器奏出的乐曲。
(36)如沸如撼:像水沸腾,像物体震撼,形容喧嚷。
(37)魇(yǎn):梦中惊叫。呓:说梦话。这句指在喧嚷中种种怪声。
(38)如聋如哑:指喧闹中震耳欲聋,自己说话别人听不见。
(39)篙:用竹竿或杉木做成的撑船的工具。
(40)摩:碰,触。
(41)皂隶:衙门的差役。喝道:官员出行,衙役在前边吆喝开道。
(42)怖以关门:用关城门恐吓。
(43)列星:分布在天空的星星。
(44)舣(yǐ):通“移”,移动船使船停船靠岸。浙江沿海一带船上用语颇为讲究,凡事以吉利为上,移(有迁移之嫌,船上以船为家)船上不可说王(亡谐音),陈(沉谐音)说王为黄,陈为沈,如今上海浙江沿海一带袭用。
(45)磴(dèng):石头台阶。
(46)席其上:在石磴上摆设酒筵。
(47)纵饮:尽情喝。
(48)镜新磨:刚磨制成的镜子。古代以铜为镜,磨制而成。
(49)颒(huì)面:洗脸。
(50)向:方才,先前。
(51)往通声气:过去打招呼。
(52)韵友:风雅的朋友,诗友。
(53)箸(zhù):筷子。安:放好。
(54)纵舟:放开船。
(55)拍:扑。 (56)惬(qiè):快意。[2]
作品译文
西湖的七月半,没有什么可看的,只可以看看七月半的人。 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戴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美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叫喊声,环坐在大船前的露台上,左盼右顾,置身月下但其实并没有看月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歌妓、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萧管伴和着歌声齐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仿佛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2]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