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76155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核反应方程式Be+He C+X中的X表示( )A. 质子 B. 电子 C. 光子 D. 中子【答案】D【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X的质量数是1,电荷数是0,所以X是中子,ABC错误、D正确。2.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带正电,与静电计上的金属球相连;平行板电容器的B板和静电计的外壳均接地此时静电计指针张开某一角度,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两板间插入介质板,静电计指针

2、张角变大B. 在两板间插入金属板,(金属板与A、B板不接触)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C. B板向右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D. 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答案】D【解析】在两板间插入介质板,由得知,电容C增大,而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板间电压U减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故A错误在两板间插入金属板,板间距离减小,电容C增大,而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板间电压U减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故B错误B板向右平移,板间距离d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得知,电容增大,而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 可知,板间电压U减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故C错误B板向上平移,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

3、得知,电容C减小,而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板间电压U增大,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分析:先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分析电容的变化,再根据电容的定义式和不变的条件,分析电压或电量的变化3.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 A. B. C. D. 【答案】B4. 图甲是某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乙是另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这两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A. 由图甲可知,质点做曲线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B. 由图甲可知,

4、质点在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4 m/sC. 由图乙可知,质点在第4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 由图乙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为7.5 m/s2【答案】C【解析】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x=20-0=20m,所以平均速度 ,故B错误;由图(乙)可知,质点在第4s内加速度和速度都为负,方向相同,故C正确;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图(乙)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2-4s内,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故选C.点

5、睛:s-t图线与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s-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 )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 ,方向水平向右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答案】D【解析】选物体与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0=(M+m)v所

6、以: v方向与v0同向,即方向水平向右故选D点睛:选物体与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仅有系统的内力作用而不受外力作用,故此方向满足动量守恒,碰撞前的动量,等于最后的总动量,典型的动量守恒的题目6. 如图所示,圆a和椭圆b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卫星轨道,其中圆a是地球同步轨道。现在有A、B两颗卫星分别位于a、b轨道运行,但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已知A、B的运行周期分别T1、T2,地球自转周期为T0,P为轨道b的近地点。则有( )A. 卫星A是地球同步卫星B. 卫星B在P点时动能最大C. T0=T1D. T10,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放出热量,过程

7、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小于气体所放热量,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a、b和c三个状态中a状态温度最低,分子平均动能最小,故D正确;E、由图象可知,bc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增大,b、c状态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不同,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故E正确;故选:ADE。【名师点睛】由图示图象判断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应用气态方程判断气体体积如何变化,然后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答题。【答案】V=【解析】试题分析:设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沙子倒在活塞上后,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解得外界的温度变为T后,设活塞距底

8、面的高度为h。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解得据题意可得气体最后的体积为V=Sh 联立式得V=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名师点睛】该题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一般应用,求出各气体压强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熟练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15.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E.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答案】CDE【解

9、析】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C正确;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薄膜干涉现象,D正确;E、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间距:,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入射光波长变短,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正确。故选:CDE。16. 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0.2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2s,求:、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答案】(1)由图中读出波

10、的振幅为10cm,波长为0.24m;(2)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0.9m/s,波的周期是0.27s【解析】试题分析:(1)振幅为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波长为相邻两个波峰的间距;(2)该波的周期T大于0.2s,故波0.2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倍波长,由图象得到波形平移的距离,根据v=求解波速;解:(1)由图可知,振幅:A=10cm;波长:=0.24m;(2)波向右传播,传播距离为18m,故波速为:v=m/s=0.9m/s波在一个周期内匀速平移一倍的波长,故:T=t故周期:T=t=0.2s=s0.27s答:(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为10cm,波长为0.24m;(2)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0.9m/s,波的周期是0.27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