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1780热轧厂
高压水系统设备规程
编制:张建兵
审核:黄效师
批准:周 皓
2007年11月
设备编号:400236
设备名称:高压水系统
1技术性能
1.1系统用途
通过高压水泵站内的高压除鳞泵等设备,生产出压力为15—20 Mpa的高压水,高压水和轧件表面形成温度差,从而使轧件表面的氧化铁皮剥离并被冲碎、清除,进入铁皮沟。
1.2系统性能参数
序号
名称
参数
备注
1
系统工作压力
20Mpa
2
系统工作流量
1050m3/h
3
系统使用介质
浊环水
1.3系统主要设备及参数
序号
元件名称
规格型号
主要参数
数量
备注
1
高压除鳞泵
2DC-10E
Q=350m3/h
H=1989m
5
2
配套电动机
YKS710-2
额定功率:2800Kw
额定电压:10000v
转速:2985r/min
5
3
稀油站
XYZ-250
公称流量:250L/min
公称压力:0.4Mpa
1
4
自清洗过滤器
公称流量:1500 m3/h
过滤精度:0.2mm PN1.6Mpa
2
5
锥形过滤器
GY250-0.15Y1.6
DN500
过滤精度:150μm PN1.6Mpa
1
6
缓冲罐
6m3
PN1.0Mpa
1
7
蓄势器
10m3
PN25Mpa
2
8
高压空压机
2V-1/250
1.0m3/min P=25.0Mpa
转速:975r/min
2
1.4系统工作原理
来自车间外压力为0.3Mpa—0.5 Mpa的浊环水,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到达高压除鳞泵的入口,经过高压除鳞泵的加压,达到系统所需的压力后,和高压蓄势器通过最低液面阀形成压力稳定供水系统,供往轧线各除鳞点。
2操作规程
2.1开机注意事项
2.11检查所有螺栓和管路连接是否可靠。
2.12检查电机安装情况和方向。
2.13检查润滑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包括油压、油箱油位、油温。
2.14用手盘动泵,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阻力。
2.15检查泵与电机的对中是否良好。
2.16过滤器处于工作状态,各阀门都处于开启状态,保证泵入口水压不低于饱和蒸汽压。
2.17与系统相连的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高低压电是否送到位。
2.18检查泵出口电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19检查汽水罐的水位是否处于正常的液位。
2.1A检查各供气系统的压力是否处于正常压力范围。
2.1B检查泵站内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设置齐全。
2.2开停机准则
2.21确认开车前的准备工作正常完备,才能开车。
2.22.对泵和管路进行充分排气。
2.23开启高压泵前先同调度室取得联系,得到允许后方可启动。
2.24启动高压水泵应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2.25启动泵4~5秒后方停机,再次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再启动。
2.26监视出口压力表,当出口压力接近正常运转时的压力时,打开出口阀。泵不允许在关死工况和最小流量工况以下运行,随着出口阀开启,应检查吸入压力,吸入压力必须符合汽蚀余量的要求,否则停机查找原因。
2.27停车前必须和调度室取得联系。
2.28关闭出口闸阀,关闭时应确保最小流量装置在最小给水才能起作用。
2.29辅助油泵应确保自动启动。
2.2A关闭电机的同时测量泵转子的惰走时间,作为判定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
2.2B当机组转子停止转动后,关闭辅助油泵。
2.2C停车后各操作手柄应复到零位。
2.2D停车时使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2E联锁条件应完备、正常。
2.2F如长时间停泵,管路及泵内液体应完全排空。
2.3操作程序
2.31开机前按2.1要求进行检查。
2.32启动润滑站油泵,使供油系统正常工作。
2.33检查自清洗过滤器的各组阀门,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开启自清洗过滤工作按钮。
2.34 主电机送电,启动除鳞泵。
2.35 待压力达到额定值时,缓慢打开泵出口阀门,观察压力波动情况。
2.36 待第一台水泵工作稳定后,依次开启其余泵组。
2.37 观察高压蓄势器水罐的液位情况。
2.38 轧线试用高压水。
2.4运转中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理
2.41运转中需要紧急停车处理时,须按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
2.42设备由于异常状态停车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向维护人员通报,并协同尽快处理。
2.4.3 维修人员处理事故前,点检、操作、检修三方签字挂牌,故障处理中操作人员有义务进行监控。
2.44故障处理后,应按制定的启动程序开车。
2.45停机4小时以上的泵站,应先使液压泵空转5分钟,再启动执行机构进行动作。
2.5运转中的注意事项
2.51运转中的非事故停车须和调度室取得联系。
2.52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各操作手柄应回到零位。
2.53运转中出现无压力或压力很低时,须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相应的措施处理。
2.54运转中的事故处理必须在停车状态进行。
2.55运转中点检、维修、操作人员须履行岗位责任制,按设备点检标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做好点检记录,不准脱岗和交给他人看管。运转中须检查需检查大电机的电流、电压;检查高压泵和电机整体的振动和噪声;检查吸入口和吐出口的压力;检查密封填料的泄漏量;检查轴承温度;同时观察以下的值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初始使用的泵的轴承体振动已超过0.04毫米,轴承温度已大于80℃。
2.6操作人员日常点检内容
见附表1«设备点检标准»、附表2«设备给油脂标准» 。
2.7设备交接班规定
2.7.1接班人应提前20分钟到岗,参加交接班会;了解掌握上班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缺陷及故障处理情况等。
2.7.2交接班人员应面对面履行交接班手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确认。
2.7.3接班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缺陷,应要求交班人员给予说明,否则不得接班。
2.7.4交班人员应详细填写交接班记录。
2.7.5交班人员应在交班前进行卫生清扫,做到文明交班。
2.7.6接班人员未按时到岗时,交班人员应坚持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岗。
2.7.7对当班发生的设备故障,应积极处理,不得拖延至下班;如确属当班无法处理完,经接班人确认,方可交下班继续处理。
2.8安全注意事项
2.8.1非本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设备。
2.8.2任何人不得随便拆除安全保护装置和放宽压力调节范围。
2.8.3不允许在设备上乱割、乱焊和随意改动设备结构。
2.8.4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护,时刻注意仪表数据变化情况。
2.8.5不允许清扫正在运行之中的设备。
2.8.6非电器人员勿动电器设备。
2.8.7泵在运行过程中严禁将压力表开关关闭。
2.8.8 设备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管制卡和三方确认制度,并确认安全装置到位。
3维护规程
3.1维护人员日常检查内容
见附表«设备点检标准»、附表«设备给油脂标准»
3.2经常发生的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备注
1
泵没有流量及流量不足
吸入端故障,泵没有正确排气,吸入管路有气囊,吸入端有气泡,管路没有正确排气
打开所有排气阀,充分排气
泵和吸入管没有注满液体
重新灌水。检查管道情况
泵口压力过低,汽蚀
检查吸入管路检查上的阀门和过滤器
吸入过滤器阻塞
检查、清洗、更换过滤器
旁通排放的流量过大
检查旁通管路
倒转
更换电机相位
系统要求的扬程超过泵能产生的扬程
检查电机转数是否低,或选用直径大一点的叶轮,询问厂方
2
扬程不够
泵口压力过低,汽蚀
检查吸入管路检查上的阀门和过滤器
吸入过滤器阻塞
检查、清洗、更换过滤器
旁通排放的流量过大
检查旁通管路
倒转
更换电机相位
系统要求的扬程超过泵能产生的扬程
检查电机转数是否低,或选用直径大一点的叶轮,询问厂方
3
启动后突然断流
吸入端故障,泵没有正确排气,吸入管路有气囊,吸入端有气泡,管路没有正确排气
打开所有排气阀,充分排气
泵和吸入管没有注满液体
重新灌水。检查管道情况
吸入过滤器阻塞
检查、清洗、更换过滤器
系统要求的扬程低于泵能产生的扬程
用出口阀调整压力,改变叶轮直径,询问厂方
过低流量运行
核实泵的最小流量(询问厂万)
4
轴功率过高
转速太高
检查电机转数
倒转
更换电机相位
系统要求的扬程低于泵能产生的扬程
用出口阀调整压力,改变叶轮直径,询问厂方
被输送介质的重度与规定的不符
检查介质重度
壳体密封环严重磨损:(或损坏)
换用新的泵体(叶轮)密封环
5
密封泄漏过多
泵机没对中,对中不准或基础位移
检查对中情况,重新对中
机械密封磨擦副磨损,“0”型密封圈损坏
更换损坏零件,检查密封环位置
机械密封安装不当,材料不合适
精心组装密封,检查材料是否合适
6
密封寿命太短
泵机没对中,对中不准或基础位移
检查对中情况,重新对中
机械密封磨擦副磨损,“0”型密封圈损坏
更换损坏零件,检查密封环位置
机械密封安装不当,材料不合适
精心组装密封,检查材料是否合适
机槭密封冲洗管路堵塞
检查填料压盖是否过紧
7
泵组振动或噪音太大及
轴承寿命太短
泵机没对中,对中不准或基础位移
检查对中情况,重新对中
其它机器对基础产生的共振和干扰
询问厂方
轴承磨损严重
检查转子动、静平衡
壳体密封环严重磨损:(或损坏)
换用新的泵体(叶轮)密封环
轴承安装不当
按图纸精心安装轴承
3.3维修技术标准、
见附表3《维修技术标准》。
3.4设备定期清扫的规定
3.41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对所负责区域进行清扫。
3.42及时处理设备漏油,防止环境污染。
3.43对旋转部位的清扫应在停机时进行。
3.44对电气设备的清扫应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3.5设备记录的要求和规定
3.5.1维护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发现问题或接到情况后应迅速做出判断:对危及生产及安全的立即处理。
3.5.2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当班人员、当班时间、班次。
3.5.3事故、故障要实事求是的记录(包括事故时间,部位,处理方法等),部位要准确,无隐瞒掩盖现象。
3.5.4对当班未处理完的设备故障在交接班记录中应有明确纪录,并对接班人做详细交待。
3.5.5对无力进行处理的设备故障及缺陷,在交接班记录中应做详细记录,及时通知调度室并向上级汇报。
3.5.6维修记录不得伪造、涂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