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提取车间粉碎空调验证方案.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57843 上传时间:2025-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取车间粉碎空调验证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提取车间粉碎空调验证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 泰 安( 四 川 ) 药业 有 限 公 司 质 量 体 系 文 件 制剂(固体)车间洁净区及空调 系统验证方案 1/17 1 概述 (a):新建制剂(固体)车间设计D级洁净区域面积135平方米,区域内设置的洁净室功能房间有粉碎间和辅助功能间(多个),以上洁净室受控环境洁净度需要达到ISO8级标准。 (b):新建制剂(固体)车间空调系统设计风量8000m³/h;其中新风比设计为13.3%。气流组织形式采用非单向流的顶送侧回形式,污染控制原理采用稀释洁净的机理,功能间设计换气次数均要求达到15次以上。 (c):洁净室和空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含二次施工设计)充分考虑了防止内饰隔断材料、地面、风管材料的表面产生、存留或释放污染的可能性。所有施工和材料选择均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0。 (e):空气过滤系统采用三个过滤段的设置,1:室外空气的预过滤。过滤网采用100目不锈钢筛网和无纺布制作,有效防止异物和鼠虫进入组合式空调器。2:组合式空调器设备内设置二次过滤器,设备选型中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初效过滤器过滤效率为G3(EU),中效过滤器过滤效率为F8(EU)。3:送风到洁净室的风管末端设置高效过滤器,施工合同中要求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不低于H13(EU)。 (d):车间的生产工艺采用全密闭粉碎系统,粉碎机组系统自形成负压物流通道,机组排风自带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至室外,排风口位置与相邻车间新风口的距离远大于6m设置。机组排风后,功能间回风关闭。车间风量由新风补给。 (f):该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调节处理流程示意图如下: (g):车间洁净室的主要参数表: 表1: 序号 房间名称 洁净级别 温度 湿度 洁净室面积 洁净室层高 洁净室人数 ℃ RH% M2 M 个 1 一更 -- 18-26 45-65 9.66 2.70 0 2 二更 -- 18-26 45-65 7.92 2.70 0 3 缓冲间 D级 18-26 45-65 5.04 2.70 1 4 洁净走廊 D级 18-26 45-65 15.66 2.70 5 5 洁具洗存间 D级 18-26 45-65 6.90 2.70 2 6 器具洗涤 D级 18-26 45-65 9.90 2.70 2 7 器具存放 D级 18-26 45-65 9.30 2.70 2 8 暂存间 D级 18-26 45-65 13.57 2.70 2 9 粉碎间 D级 18-26 45-65 47.79 4.00 5 10 物料传递间(出) D级 18-26 45-65 9.25 2.70 1 2 验证目的 (a):确认粉碎间及及其空调系统的设计符合公司的预定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工艺的环境控制要求和2011年3月实施的新版GMP规范要求。 (b):确认粉碎间空调系统的设施、单元设备的建造、选型、安装符合并到达了设计标准和国家规范要求。 (c):通过对空调系统的运行确认,证明系统的设施、单元设备符合设计标准和设备选型的技术参数要求。 (e):证明该空调系统在按照拟定的操作程序和相关管理文件操作下,可以使车间洁净室的环境控制满足生产工艺和最新发布的GMP规范要求。 (d):通过分析验证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和系统余量之间的关系,对系统的能够连续稳定的有效保证车间洁净室环境符合ISO8级的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制定合理并符合规范的洁净室日常监测计划和再验证周期。 3 验证小组说明 3.1 项目负责人 汪斌:①:负责施工前的二次设计,并和施工方商讨合理符合规范的施工方案。 ②:负责系统设施和单元设备的选型工作,材料和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按设计要求的提出工作。 ③:施工作业期间的甲方现场代表工作,配合监理公司专业监理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设计要求。 ④:负责起草再验证方案、组织方案的培训和实施、异常处理,书写报告。 ⑤:验证后相关操作程序和文件的修改建议工作,验证小组的系统运行评估意见形成后,提出空调系统和洁净室的日常检测计划建议,并结合测试数据和系统设计余量对系统的连续稳定性做评估建议,提出系统的再验证周期。 3.2 工程设备部 (a):张瑞波:①:负责监控净化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其调节工作,操作人员的文件和程序的培训工作。 ②:负责验证使用的检验仪器和器具的校准工作。 ③:协助空调系统预测试的风量分配调节工作。 (b):申勇德:①:空调系统的操作人员,负责净化空调设备的运行操作和调节、运行记录的填写工作。 ②:协助空调系统预测试的风量分配调节工作。 3.3 质量部 (a):王静/高美:①:负责组织验证过程中的组织QC进行取样、检测、检验工作。 ②:负责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结合测试数据和系统设计余量对系统的连续稳定性做评估建议,提出系统的日常监测方案。 ③:对洁净室日常检测的环境参数警戒限度,提出建议。 (b):龙平/魏小兰: ①: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现场监控工作,确认验证实施过程能够按方案实施。 ②:参与系统连续稳定性的评估,提出系统日常维护和操作规范性的保证条件,复核操作文件和程序的可实施性,并对相关操作程序和文件做定稿修订。 ③:系统运行期间的规范过程控制工作。 4 验证过程中需要的程序文件资料和仪器仪表的确认工作: 内容 范围 确认项目 确认结果 设计文件 程序文件: 确认人:QA、张瑞波 通过标准:程序文件已经完整;操作人员已经培训并具备上岗条件 用户需求书、平面图、布局图 模块化风冷冷水机组操作程序 资料的完善性 ①:培训复核情况: ②:程序文件的完整性: 组合空调器操作程序 模块化风冷冷水机组维护保养程序 组合空调器维护保养程序 洁净空调系统操作程序 洁净空调系统维护保养程序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操作程序 洁净度监测操作程序 风速仪操作程序 系统单元设备资料 确认人:张瑞波 通过标准:按要求填写记录,记录中设备开箱时没有异常情况。 设备开箱记录 ①:记录填写复核情况: ②:异常情况记录: 设备配套技术资料 系统的施工和竣工图纸 通过标准:资料必须完整;施工记录必须有监理的签字 暖通专业施工和竣工蓝图 ①:资料的完整性: ②:程序文件的完整性: 施工工程中的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施工过程中系统设施材料的报审记录 4.1文件资料确认工作: 4.2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的校准情况:(采用ISO14644中建议的仪器) 表3: 仪器名称 确认标准 确认项目 光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 仪器应该有有效的标定证书;标定的频率和方法应按现行公认的规定执行。粒径分辨率:10%以下 电子反应时间:≤50微秒;校准间隔≤12月 1:仪器检定证书编号以及效期: 2:检定单位以及资质等级: 热风速计 误差:读数的±5%;反应时间:90%满标度时 不到10s;范围:0.1~1.0m/s和0.5~20m/s;校准间隔≤12月 误差:读数的±5%;反应时间:90%满标度时 不到10s;范围:0.1~1.0m/s和0.5~20m/s;校准间隔≤12月 1:仪器检定证书编号以及效期: 2:检定单位以及资质等级: 电子发烟笔 直径为0.5μm~50μm的DI水雾 湿度计 温度计 误差:满标读数的±5% 敏感度为.1% 误差:满标读数的±0.5% 标准:ISO7726 1:仪器检定证书编号以及效期: 2:检定单位以及资质等级: 压差计 误差:满标读数的±5%;敏感度为.0.5pa 校准间隔≤12月 1:仪器检定证书编号以及效期: 2:检定单位以及资质等级: 5.设计确认: 设计确认内容包含:①:确认系统设施建造的施工蓝图与粉碎间的预定洁净室的布置和洁净度级别以及人流物流通道的走向是否符合GMP规范要求;②:确认设施建造过程中选用的建造材料符合设计和通风工程验收规范。③:确认空调系统购进的单体设备选型是否符合设计说明中的技术参数要求。设计确认通过后洁净室和净化空调系统的建造应可以实施。 确认人员:质量部QA、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 可接受标准:必须满足用户需求和功能间预定用途,并符合规范要求。 5.1:车间功能操作间主要环境参数和风量分配的用户需求与设计参数一致性的确认: 5.1.1:车间洁净室环境参数设计和车间预定需求一致性确认: 可接受标准:1:温度、湿度设计参数必须符合工艺温湿度要求; 2:正压值可接受标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压差需要>10Pa;相邻房间之间有压差梯度要求的梯度值需要>5Pa。 3:设备负荷符合必须≤用户需求的设备负荷 表4: 房间名称 洁净级别 工艺要求洁净度级别 设计温度 工艺要求温度 设计湿度 工艺要求湿度 设计正压值 是否符合需求 设备负荷 需求设备负荷 房间人员负荷 工艺 需要 人数 ℃ ℃ RH% RH% Pa Pa KW KW 人数 人数 一更 -- 18-26 45-65 >0Pa   0 二更 -- 18-26 45-65 13Pa   0 缓冲间 D级 18-26 45-65 18Pa   1 洁净走廊 D级 18-26 45-65 23Pa   5 洁具洗存间 D级 18-26 45-65 18Pa   2 器具洗涤 D级 18-26 45-65 18Pa   2 器具存放 D级 18-26 45-65 18Pa 2 暂存间 D级 18-26 45-65 18Pa   2 粉碎、过筛、内包 D级 18-26 45-65 18Pa 25  5 缓冲间(出) D级 18-26 45-65 15Pa   1 综合评述: 5.1.2:车间洁净室设计风量与用户需求的一致性确认: 可接受标准:1:设计送风量必须满足换气次数≥15次/h,并保证系统风量有10%的余量; 2:正压风量的设计参数必须≥正压风量的校核计算风量,回风量的加上正压风量应与送风量相等。 缝隙法计算正压风量的公司如下: L=0.827×A×ΔP1/2×1.25=1.03375×A×ΔP1/2 (1)    式中 L—正压漏风量,m3/s;0.827—漏风系数;A—总有效漏风面积,m2;ΔP—压力差, Pa;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3: 整个系统回风全部利用,洁净室不设排风量。一更控制区域设置泄压排风,排风量应≤该房间的送风量。 表5: 房间名称 正压值 正压风量 校核 计算 送风量 校核 计算 排风量 校核 计算 回风量 新风量 校核 计算 Pa m3/h m3/h m3/h m3/h (m3/h) 一更 >0Pa 0 300 300 0 173 二更 13Pa 12 350 0 338 202 缓冲间 18Pa 0 250 0 250 144 洁净走廊 23Pa 192 720 0 528 415 洁具洗存间 18Pa -24 330 0 354 190 器具洗涤 18Pa -36 450 0 486 259 器具存放 18Pa -36 450 0 486 259 暂存间 18Pa -36 630 0 666 363 粉碎间 18Pa -36 4000 4036 0 2305 缓冲间(出) 15Pa 18 430 0 412 248 5.1.3:洁净室装修材料和送回口的布置是否符合预定用途和用户工艺要求。 可接受标准:设计用途和方法必须原预定用途和工艺要求一致。 表6: 项目内容 预定方法、用途以及工艺要求 确认方法 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计情况 洁净室 洁净控制方法:采用非单向流的稀释洁净原理,气流组织形式采用顶送侧回的方式 设计方提供每一个洁净室的送风量,要求换气次数;暖通专业施工蓝图 核算换气次数≥15次,并有适当余量 蓝图中送风口需吊顶设计,回风口设在侧墙 内隔断装修材料采用双面金属玻镁板,其中金属面有防腐涂层。 材料检验报告以及材料报审记录 新版GMP规范第四十九条 人流和物流通道设置有气锁间,并考虑有指示的进出门连锁系统。 电气专业施工蓝图 新版GMP规范第一百九十七条和名词解释 送风口的分布采用非单向流的洁净室,空气流过分布于入口平面上多个位置的过滤器出口,并 通过远处的位置返回。过滤器出口可以等距离分布于整个洁净室内,或成组分布于工艺核心 区上方。 暖通专业送风口平面布置图;回风口平面布置图 参考: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定置图纸 洁净室设计规范 在非单向流系统中回风的位置不象单向流的应用中那么重要,但仍应象注意送风一样注意回风的分布,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洁净室中死区。 通讯系统设置室内内线电话,尽量减少人员的进出。 电气专业图纸 洁净室设计规范 GB50591-2010 洁净室内要尽量减少外露的各种公用设施管线,电源输出端和分接头、 接头等的设计和安装应便于常规的清洁 设计说明 新版GMP规范五十条 火灾控制系统带来特殊的问题,装烟感用的墙或吊顶穿洞应该和洁净室内其它穿洞一样适当地密封。喷淋 头本身的位置和形状应该尽量不干扰气流。 设计说明 消防专业图纸 新版GMP规范五十条 排水设施应有有效的防止倒灌措施 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纸 新版GMP第五十一条 通风设施 风管材料设计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厚度设计说明中已经明确 施工材料报审记录 游标卡尺测量 洁净室通风工程验收规范 GB50591-2010 每一个支风管加装调节阀门,新风管加装连锁的防倒灌的电动阀。 电气专业、暖通专业施工蓝图 采暖通风与设计规范 便于送风量和回风量的调节 保温材料采用华美20mm橡塑 材料报审记录 设计说明 消防连锁排风应有防止倒灌的有效措施 施工图纸确认 新版GMP第四十三条 以及第一百九十七条 单元设备选型 组合式空调器 设计风量8000m³/h,机外余压750 新购设备质量检测报告 设备供应商对质量数据负责 预过滤器 初效过滤器:G3级 中效过滤器:F8 设备供应商提供过滤器等级检测证明 EU过滤器效率标准 空气处理单元 应设置混合段、初效段、表冷段、再热段、风机段、均风段、中效段、送风段、中间段 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有段位示意图 设计说明要求 施工图纸审图意见: 图纸审核内容系统设计的风量和冷量进行复核,送、回风 管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范 审核机构应用相关资质 综合评述意见: 确认人: 复核人: 6. 安装确认: 系统设施、设备的安装确认内容包含:①:洁净室的建造施工是否按照规范和设计执行②空调系统单元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厂方技术要求。③:通风设施的施工安装是否按照规范执行。 表7 项目内容 施工规范要求 确认方法 标准和规范要求 实际实施情况 洁净室 洁净室的建筑装饰施工应在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屋面断水作业完成后进行 施工组织计划表 GB50591-2010中的4.1.1条 洁净室施工作业现场应实行封闭清洁管理,如有产尘作业应有有效防止粉尘扩散的措施。 施工现场管理 GB50591-2010中的4.1.5条 墙面表面应平整,色泽应一致,漆层应光滑、无反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部 GB50591-2010中的4.8条 墙面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mm,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2mm。 检验方法:直尺和塞尺 检查数量:30%墙面 GB50591-2010中的4.8条 吊顶平面饰板平整度允许偏差1.5mm,接缝高低偏差0.3mm,直度偏差1.5mm 检验方法:直尺和塞尺 检查数量:30%墙面 洁净室设计规范 GB50591-2010 门窗边框与墙体边封应小于1mm,并严格密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30%墙面 洁净室设计规范 GB50591-2010 风管安装 风管材料设计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厚度设计说明中已经明确。 提供出厂合格检验证明 检查出厂检验报告 材料报审记录 洁净室通风工程验收规范 GB50591-2010中的5.2.5条 风管制作场地应清洁,工作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套, 施工现场监督 GB50591-2010中的5.2.7条 洁净度6~9级的送风主管和支管漏风量的检测 接受标准:主管≤1.36m³/㎡ h; 支管≤2.49 m³/㎡ h 主管试验压力:1500Pa 支管试验压力:700 Pa GB50591-2010中的5.2. 13-1表格规定 风管部件以及阀门安装应按照GB50591-2010中的5.3条和5.4条严格执行 施工现场监督 GB50591-2010中的5.3条和5.4条 风口安装 新风口安装距离室外地面应高于3m,新风管外端应安装金属防护网 现场实地检测 GB50591-2010中的5.5.1条和5..5.2条 回风口的百叶安装应竖直安装 ;回风口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过滤器的清洗 现场观测检测 GB50591-2010中的5..5.5条和5..5.6条 高效过滤器的安装 安装前需要对洁净室设备和回风夹墙做全面的清洁,高效过滤器安装以前风管需要清吹12小时以上。 现场检查 GB50591-2010中的5.6条 高效的安装方法需要严格执行GB50591-2010中的5.6条执行 按照规范严格进行施工检查 GB50591-2010中的5.6条 安装完毕后的高效过滤器应有检漏检测报告 按照达标测试方法执行 GB50591-2010中的5.6.7和5.6.8条 单体设备的安装 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的安装需要水平度不大于3mm/m;管道连接进出部分应有减震柔接。 现场测量检测 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组合式空调器安装需要水平度不大于3mm/m;管道连接进出部分应有减震柔接。,冷凝水的排放管路应按说明书中要求有存水弯 现场测量检测 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水泵安装应有减震和管道柔性连接 现场检查 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综合评述: 确认人: 复核人: 7. 系统的运行确认: 运行确认内容包含:①:系统单体设备的运行确认。②空调系统单元设备的运行确认通过后,通过系统的调试对净化空调系统的试运行在静态占用状态下,进行系统的预测试。与测试通过后表明系统运行确认的完全通过,可以进入系统的性能确认阶段。 7.1系统单体设备的运行确认: 7.1.1组合式空调器的运行确认: 设备厂家需要提供设备调试验收报告。报告中的测试数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表8: 项目 标准要求 实测情况 结论 检测人 日期 备注 风机运转 平稳无异常 电机电流 ≤32A 电机电压 380V±10% 初、中效过滤器压差 ≤初始阻力的两倍 总风量 8000m3/h 功能段位密闭 手感应没有漏风 消防、新风电动阀门联锁控制 动作正确 7.2.2风冷涡旋式式冷水机组的运行确认: 设备厂家需要提供设备调试验收报告。报告中的测试数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表9: 项目 标准要求 实测情况 结论 检测人 日期 备注 吸气压力 0.2—0.6MPa 排气压力 1.2—2.0MPa 运行电流 30≤A 冷冻出水温度 ≥3~7℃ 水流开关、高低压力保护控制 动作正确 7.2系统运行的预测试: 粉碎间间洁净室按照新版GMPD级洁净度区域设计和施工建造,洁净室和净化空调系统建成后。需要确认在洁净室静态的占用状态下,洁净室悬浮粒子的数目能否达标。 7.2.1:测试工作内容如下: a) 空气送风量; b) 空气压差测试; c) 装好的过滤器泄漏测试; d) 洁净室的悬浮粒子测试 7.2.2:测试准备和最后的清洁:①:测试前,应按照技术性能要求认证洁净室或洁净区作为一个运行的整体,是完整的、 功能是正常的。 ②:在进行检验、测试或测量程序之前,正在运行的系统要有一定时间达到稳定。这段时间的商定为30分钟。测试的时间要足以证明性能的一致性。 在安装过滤器之前,必须清洁所 有的风管、墙壁、吊顶、地面和装好的装配件,清除各种污染,否则不利于判断洁净室等级。 清洁后,安装最终过滤器并进行试车,检验其相符性。 7.2.3:测试方法和接受标准: 7.2.3.1空气送风量项目:a)测试目的:计算设施的算术空气换气次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测试方法:采用直接在每一个终端过滤的下风向实施测量。为进行此项测量需要将送风散流器全部拆除。将测量平面定在距离过滤器面150mm至300mm之间,并将测试平面划分成面积相等的格子。每一个格子的尺寸应为600mm见方或更小的区域。测量应在每一个格子的中心实施。每一个终端过滤器的风量应按以下公司计算: 风量:Q=∑(VCXAC)X3600 VC :面风速的平均值 AC 测试迎风面积 换气次数:N=Q/V Q:送风量 V:洁净室房间体积 C):接受标准:每一个洁净室的算术换气次数≥15次;风量分配应均匀并接近设计风量。 7.2.3.2空气压差项目:a)测试目的:测量设计时考虑的空气隔离措施是否通过空气平衡调节手段在即将投入运行的系统中得以有效体现。空气隔离的目的是为保护洁净室和净化空气设备不受低洁净度的邻区的污染,洁 净室应保持足以高于大气压的静压,以此来防止污染渗入。 b):测试方法采用机械式微压差计测量,测量时把所有的门关闭,测量人流和物流通道的压差梯度以及充填间、颗粒包装间、压片间、包衣间与前室之间的压差梯度。 c)接受标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压差需要≥10Pa; 功能间与相应前室;前室与走廊都应有≥5Pa的负压差梯度。 7.2.3.3过滤器安装后的检漏测试项目:a):测试目的是确认过滤器系统安装良好,证实设施安装结果对洁净室的洁净度没有泄露影响。被检漏高效过滤器必须已经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80%~120%之间运行。b):方法是采用粒子计数器法扫描检漏。检测之前高效过滤器上游浓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上游浓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适当措施,可以采用短路初中效过滤的方法增加上游浓度,保证上游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值。具体操作方法遵照GB50191-2010D.3执行。 表10 高效过滤器 采样流率(L/min) 过滤器的上游浓度(粒/L) 高效过滤器(A\B\C类) 2.83/28.3 0.5um;≥4000 C):接受标准:扫描检漏时,若粒子计数器显示非零的特征读数,则表示可能有泄漏,应把采样口停在泄露处1min,确定读数是否大于等于3粒,未达到3粒表示没有泄漏。 表11漏泄特征判断微粒数 单位检测容量实际平均泄漏微粒数 ≥3~4.5 ≥4.5~5.8 ≥5.8~6.8 ≥6.8~7.8 泄漏特征判断微粒数 >0 >1 >2 >3 3.4洁净室悬浮粒子的测试目的是洁净室在静态占用状态下,建造好的洁净室的洁净度必须满足设计预定的D级洁净度要求。测试方法使用离散粒子计数和光散射仪器确定在指定的采样点上大于或等于规定粒径的悬浮粒子的浓度。 ①:首先确定采样点的数量和位置,按照洁净室面积的平方根确定采样点的数量,采样点的位置要求需要均匀分布于整个洁净室。按照危害分析属于关键的位置可考虑设为新增加的采样位置。②:采样探头的位置对于非单向流的洁净室需要垂直向上摆放,采样量的要求是每一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低于2升,采样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③:测量数据的处理参照ISO14644-1标准中的附件C标准执行。 ④:可接受标准:ISO8级粒子浓度标准。(不超过3个有效的浓度数字) ISO等级 0.5um 1um 5um 表中数字为大于或等于表中所示粒径的最大粒子浓度限值(个/每立方米空气) ISO8级 3520000 832000 29300 备注:以上数据处理和测试记录收入验证档案,检测不出具报告。 8 系统的性能确认 系统的性能确认包含系统的自净时间确认以及系统在静态占用状态下的三个连续测试周期的性能参数全检测试,每一个周期测试时间3天。2个连续静态测试周期通过后,洁净室可正式投入动态监控状态下的使用。动态状态下需要同步生产工艺验证做一个周期洁净室的粒子浓度和沉降菌检测项目,测量数据和结果一同进入系统验证的评估依据。 8.1测试工作内容如下: a) 自净时间测试; b) 洁净室静态下的悬浮粒子测试 c) 洁净室沉降菌测试 d) 洁净室的温度、湿度测试 e) 压差测试 f) 有视觉要求的主要操作功能间的照度测试 8.2测试的准备: 净化空调系统的洁净度预测试通过确认,并提供通过确认的关于测试条件(要求占用状态为静态)和测试操作的规定文件,以上测试工作由公司施工方完成。 8.3测试方法和接受标准: 8.3.1:自净时间的测试:①:粉碎间空调系统不设值班风机,空调系统因没有连续运转。洁净度的自净性能是系统设施的重要能力之一,本测试是用来确定设施清除悬浮粒子的能力。测试状态在静态状态下进行。②:在系统运行以前,在各个测点通过人工发烟的方法,把测点的粒子初始粒子浓度增加到D级洁净度的1000倍以上,此时,开启系统风机并开始计时,将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放在工作高度处(0.8m),每一分钟读数一次,直至测得悬浮粒子浓度达到D级洁净级别的要求为止,这一段时间即为此点的自净时间。③:注意事项:粒子计数器的测量通道使用最大粒子读数的通道作测试;测点的位置应包含主要功能房间和换气次数较低的房间。④:自净时间的测试操作需要严格遵循GB50591-2010中附录E.11条规定。 ⑤:计算结果:整个车间洁净区的自净时间为以上个点自净时间的平均值。 ⑥:可接受标准:自净时间≤20分钟 8.3.2:洁净室静态下的悬浮粒子测试: 测试方法:按照洁净度检测操作程序执行。 可接受标准:D级标准。(95%置信度值)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 洁净度级别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静态 动态(3) ≥0.5μm ≥5.0μm(2) ≥0.5μm ≥5.0μm D级 352000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8.2.3:压差测试:同7.2.3.2一样。 8.2.4:沉降菌测试: 沉降菌测试方法:按照GB50591-2010中附录E.8条执行。 可接受标准:D级要求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1)如下: 洁净度级别 浮游菌 cfu/m3 沉降菌(f90mm) cfu /4小时(2) 表面微生物 接触(f55mm)cfu /碟 5指手套 cfu /手套 D级 200 100 50 - 注: (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 (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 8.2.5:洁净室温度、湿度测试: 测试方法:按照GB50591-2010中附录E.5条执行。 可接受标准:满足工艺要求的房间温度、湿度。 8.3:数据处理: 处理原则:应严格遵守ISO14644标准和按照GB50591-2010中附录E中的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9 风险评定: 为保证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需要对系统进行风险评定,并制定出超控情况下进行补救的计划。风险性评估将对洁净室的日常监测计划和内容选项产生影响,并为计划的科学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将在生产中得到累积证实。 此项工作内容由验证小组共同完成。 项目内容 运行风险 控制方法 补救和纠正措施 洁净服 操作人员洁净服穿着习惯,可能产生的包纳不全风向 洗涤前要求穿着的间隔或次数 洁净服的洗涤、更新、包装、贮存和分配过程的风险 人员 人员的选择、进出洁净区的培训以及文件的规定 洁净区的最大占用情况控制 人员在洁净室的移动 洁净室内设备 维护和修理 设备内部和动力输送系统的清洁度控制 维修材料和便携式机动设备 进出洁净区的程序 使用中的污染因素 维修后的废物处理 洁净室的清洁 人流和物流 外来污染物的紧急的计划内的停机,如环境事故等 短期停运的洁净室清洁和维护保障措施 技术夹层 技术夹层发生公用设施管道泄漏等情况 洁净室隔离设施发生裂缝泄漏 10:验证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含:①:验证过程中验证后的操作程序及文件的修订建议;②:系统持续稳定性控制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计划内容;③能够证实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日常监测频率和测试项选择的建议;④:根据系统的性能测试参数,考虑系统的余量提出合理的再验证计划。⑤:为系统可以使用的批准提供科学的依据。 11:资料附录: 1: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2: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ISO14644 4:2011版GMP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管理学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