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流信息技术.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53693 上传时间:2025-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 二、物流信息的定义 定义: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 狭义: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加工等)有关的信息。 广义: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含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三、物流信息的特点 物流信息来源广,信息量大;物流信息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强;物流信息种类宽泛且繁杂;物流信息间密切的相关性;物流信息更新速度快;标准化程度高;物流信息的不平衡性与双向性。 四、物流信息的作用 作用:计划信息流(协调信息流)、 作业信息流 计划信息流:先于物流的产生,它控制着物流产生的时间、流动的大小和方向,引发、控制、调整物流,例如各种决策、计划、用户的配送加工和分拣及配货要求等; 作业信息流:物流同步产生,它们反映物流的状态,例如运输信息、库存信息、加工信息、货源信息、设备信息等。 五、三个定义 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定义: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通俗地说,信息技术泛指凡是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 定义:指基础元器件、计算机技术及通信网络技术。基础元器件是后两者发展的基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推动。 内容: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 3、物流技术 定义: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六、条码技术 1、 自动识别与采集技术的种类(以下两种) 数据采集技术——需要被识别物体具有特定的识别载体 特征提取技术——根据被识别物体本身的行为特征来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 2、 条形码系统的组成 3、 条码符号的构成 4、自校验特性 指条码字符本身具有校验特性。 对于某种码制,是否具有自校验功能,是由其编码结构决定的。 自校验功能只能校验出一个印刷缺陷,对于大于一个的印刷缺陷,任何自校验功能的条码都不可能完全校验出来。 5、码制 指条码符号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条码符号都是由符合特定编码规则的条和空组合而成。 固定的编码容量规定的条码字符集 常用的一维条码码制包括:EAN条码、UPC条码、UCC/EAN—128条码、交插25条码、39条码、93条码、库德巴条码等 6、模块组合法 图形: 条码符号的字符即条与空分别由若干个标准模块组合而成。 一个模块的条表示二进制的“1”, 一个模块的空表示二进制的“0”。 7、25码(2 0f 5 Bar code)特点: 非定长非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 字符集为数字0—9 起始字符和终止字符被规定为110或101,有时分别被压缩为00和10。 密度低,且容差不严,印制技术条件不苛求,使用较方便。 8、托架条作用:为了防止扫描产生的误差,交插25条码的符号经常采用托架条 9、物流条码标准体系 通用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贸易单元128条码 10、中国大陆:690—695;中国台湾:471;中国香港:489;中国澳门:958。 前缀977被用于期刊号ISSN, 前缀978被用于期刊号ISBN 11、 1).由右至左编排代码位置顺序 2).偶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M 5+3+8+6+4+9=35 3). M×3=E1 35×3=105 4). 奇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E2 2+9+7+5+1+6=30 5). E1+ E2=R 105+30=135 6).用10减去R的个位数 10-5=5 最终结果 校验码Xl =5 12、 13、储运单元: 定量储运单元——按商品件数计价销售的商品组成的储运单元 变量储运单元——按基本计量单位计价,以随机数量销售的储运单元。 14、定量储运单元条码 等于定量消费单元 由相同种类定量消费单元组成 由不同种类定量消费单元组成 15、变量储运单元编码 变量储运单元编码由14位数字的主代码和6位数字的附加代码组成 16、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的含义 17、技术参数 分辨率、扫描速度、扫描宽度、扫描景深、误码率、一次识别率 七、二维码 1、一维条码的局限性:信息容量低、依赖于数据库、纠错能力差 2、二维条码:是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 八、RFID 1、RFID系统组成 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读写器、计算机 2、射频标签的分类 按调制方式分:主动式标签、被动式标签 按存储器的类型分:只读标签、读写标签 按有无电源分:无源标签、有源标签 其它种类:标识标签、便携式数据文件、低频标签、中频标签、高频标签 3、区别 主动式标签:优点:工作可靠性高,信号传送距离远。缺点:标签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贵。应用:军事; 交通控制 被动式标签:优点:具有永久的使用期,便宜。缺点:数据传输的距离短。应用:零售行业的 传统标签 4、射频标签按频率分 低频(30~300kHz)、高频(3~30MHz)、超高频(300MHz~3GHz)、微波(2.45G以上) 5、射频讯号对物料的穿透能力 纺织品到金属,微波、超高频、高频、低频对它们的穿透力依次增强 6、SSCC(S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系列货运集装箱代码 GINT(Globe Trade ITEM NUMBER )全球项目贸易代码 7、射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电磁耦合,两种情况:近距离的电感耦合、远距离的电磁耦合 8、EAS系统 含义:EAS(E1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电子物品监视 组成:附着在物品上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灭活装置、监视区域的监视器 应用:需要对物品出入进行控制的门口。例如,商店、仓库、数据中心出入口 八、物联网 1、物联网,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纳入到“物联网”的范围: 要有相应的信息接收器、要有信息传输通路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要有CPU、要有操作系统、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要有数据发送器、遵循物联网的通讯协议、在世界网络中有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EPC概念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是基于RFID与Internet的一项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通过给每一个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等)分配一个全球惟一的代码来构建一个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An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 九、GPS 1、全球四大导航系统:GPS、GLONASS、Galileo、北斗系统 2、 3、四大卫星系统”各有千秋” GPS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它的优势正逐步被其他3大系统所取代 GPS胜在成熟、伽利略”胜在精准 、“格洛纳斯” 抗干扰能力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互动性和开放性高  4、跟踪模式:平行跟踪式、序贯跟踪式、多重跟踪式 5、信号通道是接受单元的核心部分,由硬件和软件组合而成。每一个通道在某时刻只能跟踪一颗卫星。 信号通道的作用(1)搜索卫星.并跟踪卫星;(2)由导航电文数据信号解调出导航电文内容; (3)进行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 十、GIS 1、地理信息 含义:空间地理分布的有关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一切有用的知识。 特性:空间定位特性、多维结构特性、时序特性 2、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 4、 GIS与CAD 5、 GIS的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方法 6、 DRP与MRP的联系 DRP和MRP一样都是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的一部分; DRP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定,企业无法或者很少能加以控制; MRP是生产计划所决定的,生产计划是由企业制定和控制的; 从库存管理角度来考虑,制造和装配完成之前的库存管理是由MRP进行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仓库,就由DRP来管理。 6、DRP的原理 7、DRP的发展阶段 8、配送资源计划-DRPⅡ 配送资源计划:为了提高各环节的物流能力,达到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扩展了配送需求计划的内容,称为配送资源计划(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DRPⅡ)。 当配送系统有多个运行单位(如多个仓库)时,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现有的各配送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确定个运作单位的经营方向和经营内容。 十一、思考题 1、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如何?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系统为罕见。 2、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将遵循序渐进的规律。 物流信息化或者物流发展最快的领域首先是连锁分销,其次是重大物流枢纽建设,最后使产品更新速度快的行业。 数据库的建设越发重要 设备向智能型方向发展 EDI是提高企业间的信息系统效率不可缺少的工具 RFID、EPC、物联网是带有前瞻性的发展趋势 3、条码识别技术的原理是什么?(自己找) 4、 针对RFID给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影响,你认为现代物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百度即可) 5、 为保证全球均匀覆盖的要求,GPS卫星星座是如何分布的? 组成: 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记作(21+3)GPS星座 分布: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每个轨道上有4颗均匀分布的卫星轨道倾角为55°,个轨道平面夹角60 ° ,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角交90 ° ,一轨道平面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相应卫星超前30 °。 6、对于一个物流管理的决策者,GIS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会带来较大的成功?(百度即可) 7、企业引入EDI系统为现代物流管理带来哪些好处?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贸易双方关系、提高了贸易效率;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