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分数乘法中的约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计算的过程,掌握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点拨释疑。
四、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数改写成分数。
2=( ) 5=( ) 14=( ) 25=( )
二、新授。
1.统一计算法则。
(1)到目前为止,你学会了哪些分数乘法的知识?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别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法则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2)请你试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学生边展示计算过程,边阐述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以统一为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书写形式。
(1)具体计算时,在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例如:
(2)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1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6页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6题。
2.练习一的第7题。
3.练习的第10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回家练习。
练习一的第5、8、9、11题。
板书:
课后记:
课题
小数乘分数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推演出小数乘分数的意义。
2、 能够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旧知推出新知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的逻辑美,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点拨释疑。
四、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一、 复习铺垫
1、 求下面各题的商。(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商)
5÷10= 9÷100= 2÷10=
想一想:通过用分数与小数分别表示各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
2、 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
(1、)设问:怎么计算小数乘分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板书0.2×
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不同的是第一个算是是小数乘分数,第二个是分数乘分数。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比较,概括小数乘分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 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出示例题5,指名读题。
(1) 小组讨论并解决第一小题: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2) 板书:
①
②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3) 小组讨论并解决第二小题: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4)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①
②
③
(5) 归纳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
小结:再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约分计算。要注意在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8页“做一做”。
2、练习二1—4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学生组内总结。
板书:
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