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零一五级九月月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读右图,
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中飘动的白云 B.在太空运行的卫星
C.安全着陆的宇宙飞船 D.地球上的陨石
3.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特殊行星,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地球体积大小合适,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合适的温度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特殊行星。根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成因,完成4-5题。
4.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形成条件是
A.日照条件长期稳定 B.大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干扰
C.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5.地球上原始的水来自于
A.地球内部 B.大气中氢和氧的结合
C.太阳 D.其他星球
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据此回答6题。
6.童谣中这些星星大多属于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星云
中国新闻网2008年8月6日报道了美国探测到火星土壤中存在英吉林种有毒物质,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比以前的推测低。结合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7-8题。
7.美国探测的星球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A.有液态水存在 B.大气中含有氧气
C.稳定的太阳光照条 D.磁暴现象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9.分布范围主要在
A. 亚洲 B. 亚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10.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11.读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分析下列城市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差的是
A.广州 B.北京 C.拉萨 D.重庆
12.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下列叙述: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正确表述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3.太阳的主要能量来源于
A.黑子和耀斑放射出的能量 B.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14.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水能 B.风能 C.生物能 D.地热能
我国史籍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5-18题。
15.史籍中描述的“黑气”是指
A. 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16.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之外
17.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气”区域是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气”区域是光球表面的高温区域
C.“黑气”区域是色球表面的低温区域
D.黑气”区域是色球表面的高温区域
18.有关这种现象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现象发生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可以使地球运动状态发生明显改变
B.该现象产生时,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显增加
C.该现象产生时,人们使用中的手机可能会出现信号中断现象
D. 该现象产生时,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显减少
19.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无线电短波突然衰减 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的异常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如下图为某日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后完成第20题。
20.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1月4日15:20,完成第21-23题。
21.太阳直射点为
A、11°S、70°E B、11°N、70°E C、18°S、80°E D、18°N、80°E
22.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A、11月3日2:40 B、11月4日2:20 C、11月4日2:40 D、11月5日2:20
23.地球的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关系为
A、越来越快、靠近近日点 B、越来越慢、靠近近日点
C、越来越快、靠近远日点 D、越来越慢、靠近远日点
24.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
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
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南回归线上
25.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都向北偏转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24-25题。
26.下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图,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DA段 B.AB段 C.BC段 D.CD段
27.在“嫦娥二号”发射时,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28.“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的公转速度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快后慢 D. 最快
29.如果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人想看此次“嫦娥奔月”的直播应在当地时间为
A.10月1日2时59分 B.9月30日2时59分
C.10月2日2时59分 D.9月30日18时59分
30.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1.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
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32.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B.经度相差10°,地方时差1小时
C.东方的时刻比西方的时刻晚 D.根据地方时可推算另一地的地理位置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3—34题。
表1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3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下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两分两至日。读图回答35-36题
35.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6.图中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0º B.90º C.23º26ˊ D.66º34ˊ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这一天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季
B.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3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39.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个圈层是
A.岩石圈和地幔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核
40.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仅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二、简单题(共40分)
4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在上图中作出太阳光线(三条),标出直射点。
(2)这一天在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这一天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A、B、C分别表示 层、 层、 层。
(2)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太阳活动中的 、 。
(3)假设2003年是太阳活动峰值年,那么下次太阳活动峰值年应为
年前后,届时下列受影响较大的部门是 (双选)。
A.通信部门 B. 航天部门 C. 钢铁部门 D. 纺织部门
(3)当太阳出现①、②活动的时候,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
43、右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中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过程是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多项选择) (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