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单元考试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N 14;O 16;Ca 40;H 1;Na 23;Fe 56;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B 核外电子数
C 核内中子数 D 核内质子数
2、 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H2 B O2 C H D H2O
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同位素 ②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单质
③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元素 ④金刚石、石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A 只有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③④
5、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6、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单质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7、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大致相对原子质量
B 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M+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克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9、“2O2”表示( )
A 两个氧原子 B 两个氧分子 C 两个氧元素 D 4个氧原子
10、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⑤ C ④⑤⑥ D ③⑤
11、我国在1993年成功地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B 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 这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
D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
12、下列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 H B H2 C 2H D H2O
13、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Na2SO4 B AlO C ZnCl2 D K2O
14、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 HF B H2O C NH3 D NH2-
1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2 ③HIO ④X ⑤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A I2O4 B I(IO3) C AgI D I2O5
16、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已知α—氨基乙酸(H2NCH2COOH)是某天然蛋白质大分子水解后的产物之一,则α—氨基乙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2∶1 B 1∶1 C 12∶7 D 6∶7
17、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MCl2 B MCl3 C M2Cl3 D MCl
18、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
A XY B X2Y C XY3 D X3Y
19、在下列各组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
A K2MnO4 KMnO4 MnO2 Mn
B KMnO4 K2MnO4 MnCl2 MnO2
C KMnO4 K2MnO4 MnO(OH) MnCl2
D MnO2 MnCl2 Mn KMnO4
20、在一石灰石样品其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经分析其中含碳酸钙(CaCO3)90%,则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
A 40% B 3.6% C 36% D 0.4%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39分)2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由 构成,水由 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
22、⑴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镁原子 4个氯化氢分子
⑵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写在横线上:
2Hg 2SO3
N2 SO42-
⑶ 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原子团下方用短线划出来,并填写原子团的名称及化合价:
Fe(OH) NH4Cl
CaCO3 KNO3
23、我国每年有5万吨以上酱油出口欧盟,为国家创汇上千万美元。但如果用添加盐酸的办法加速酱油生产,会导致产品中氯丙醇的含量偏高,影响人体健康。若氯丙醇的化学式为:
则该氯丙醇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 。
24、S2-微粒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
25、由元素R和氢元素、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H2RO4,则R的化合价为 。
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原子中有16个中子,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
26、由元素A和元素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AB,该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共有15个电子;A和B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A2B5每个分子中共有54个电子,试推断A原子的质子数为 ,B原子质子数为 ,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 。
27、⑴某三价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⑵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若其中B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⑶元素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RO中含氧53.33%,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为63.15%的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28、某物质化学式为HnRO2n-1,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的化合价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9、有下列三种固体混合物:
⑴Na2O2(过氧化钠)、NaOH的混合物,其中Na的质量分数是58%;
⑵FeSO4和Fe2(SO4)3(硫酸铁)的混合物,其中Fe的质量分数是31%;
⑶Na2S、Na2SO3(亚硫酸钠)和Na2SO4(硫酸钠)的混合物,其中S的质量分数是25.6%。
则固体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一组是 ,为 %;其次的一组是 ,为 %;最低的一组是 ,为 %。
30、有12克赤铁矿的样品,经化验测定其中含Fe5.88克,则此赤铁矿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设计、探究题(21分)
30、(9分)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⑴氢化物的易燃性:第2周期 > >H2O> HF;
第3周期SiH4 >PH3 > > 。
⑵化合物毒性:PH3 >NH3;H2S (填>、<或=,下同)H2O;CS2 CO2;CCl4 >CF4,于是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⑶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的致冷剂的沸点应界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 。
⑷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A毒性 B沸点 C易燃性 D水溶性 E颜色
31、(4分)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
32、(8分)蛋白质的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 = ;
⑵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⑶合格奶粉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克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克;现测定某奶粉每100克中含有氮元素0.5克。则这种奶粉属于 (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第一章 (B)
1、D;2、C;3、C;4、B;5、C;6、D;7、B;8、B;9、B;10、A;11、B;12、C;13、B;14、D;15、C;16、C;17、B;18、C;19、C;20、C;21、铁原子,水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22、⑴2Mg,4HCl;⑵2个汞原子,2个三氧化硫分子,2个氮原子构成一个氮分子,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⑶氢氧根 -1,铵根 +1,碳酸根 -2,硝酸根 -1;23、4,碳、氢、氧、氯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6∶1∶2;24、16,18,18;25、+6,32,S;26、7,8,NO,N2O5;27、⑴56;⑵AB3,3n;⑶N2O3;28、+(3n-2),M-33n+16;29、⑵,46,⑴,40.3,⑶,37.6;30、70%;31⑴CH4,NH3,H2S,HCl;⑵ >,>;⑶ CFCl3(或CF3Cl);⑷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A;32、组成: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结构:一个氧(氢)气分子是由两个氧(氢)原子构成;性质: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变化: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33、⑴60∶11∶32∶14∶32;⑵9.40%;⑶2.88,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