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郭景超
矿业中心小学
15102543290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持轻物掷远》
学科
体育
学段
二年级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体育游戏
教材
书名: 体育教学指导用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投掷项目是小学阶段体育课中的重点科目之一。本单元以“健康第一”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通过教师语言诱导、激励等手段,创造和谐、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以后学习其它投掷项目打下一定基础,最终达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投掷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之一,也是学生体育课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投掷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调合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他们的模仿能力,好奇心都比较强,也有一定的投掷基础。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展示性、模仿性和趣味性较强的练习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扬长避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自我总结为主要形式。
通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使学会创新实践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教学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与学习习惯。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直观效应。
2、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及时反馈评价,激发学生进取精神。
4、加强个别辅导区别对待,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认知目标:培养学生练习投掷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以上的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上肢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与同学交往,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听指挥、守纪律、团结协作,勇于锻炼,争强好胜的高尚品质。
4、教学重点:挥臂自然、方向角度正确、上下肢协调灵活。
5、教学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快速挥臂 正确把握转体与挥臂的衔接
教学流程示意
开始
课堂常规
立正、稍息、原地转法
游戏.
愉悦身心
游戏流星雨
徒手操
激发兴趣
巩固动作
教师小结
恢复身心
下课
分组练习
有奖有罚
复习持轻物掷远
安全教育遵守规则。
进行比赛
做 放 松 操
团结协作
4.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时间10分钟):
1、体委整队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
××××××××
××××××××
○○○○○○○○
*○○○○○○○
△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4、队列队形练习组织:(1)稍息(2)立正 (3)向左、右、后转
游戏:叫号赛跑
方法与规则: 学生分成4组,每组4个人围成一圈,每组1—4报数,学生记住自己的号码。游戏开始,教师比如说喊“2号”,那么所有的2号立即按逆时针绕外圈一周从远点跑到圆心。第一个到达的为一分,最后一个到达为4分。最后累积得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4、队列队形练习组织:(1)稍息(2)立正 (3)向左、右、后转
游戏:叫号赛跑
方法与规则: 学生分成4组,每组4个人围成一圈,每组1—4报数,学生记住自己的号码。游戏开始,教师比如说喊“2号”,那么所有的2号立即按逆时针绕外圈一周从远点跑到圆心。第一个到达的为一分,最后一个到达为4分。最后累积得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徒手操练习 要求:徒手操活动充分、认真,避免伤病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时间20分钟):
1、复习投掷技术动作:
方法:1、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手持投掷物屈肘于肩上向后引伸,肘关节向前,眼看前面的标志,然后右脚蹬地,自然挥臂经过肩上头侧把投掷物向标志的方向。
组织:1.教师先让几个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观摩,然后举手纠正,在纠正他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警示和对自身技术动作的检验,教师进行最后总结 2.教师手持海绵球进行示范,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手持海绵球进行练习,巩固纠正动作。3.然后进行分组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学习观摩,相互纠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进行指导。对个别学习较差的进行重点指导。
要求:练习时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动作自然美观。
○ ×
○ ×
○ ×
○ ×
○ ×
○ ×
2、游戏:流星雨 器材:海绵球、一块场地
引入:同学们以前看没看到过流星雨,今天我们做一个流星雨的游戏好不好?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手持海绵球,分别站于两侧场地中。发令后,各组学生用肩上投掷的方法将球迅速掷向对方场地,然后迅速拣起对方掷来的球反掷回去,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场上球少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不能用脚踢球,必须用肩上投掷的方法进行投掷。失败的一方进行惩罚。
(三)、结束部分(时间10分钟):
1.做手部和肩部的放松练习。
教法在教师的口令下,教师领做放松操。学法:学生随老师一起做放松操
要求:动作自然优美身体极度放松
2.以学生发言的形式进行总结,教师最后进行点评,鼓励学生。
3.收拾器材。
4.宣布下节课教学内容,布置课下练习。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次/分 最高心率为140-150次/分
练习密度为:45%左右 运动生理曲线 学生学习情况对投掷项目的认识和兴趣,是否达到预期的为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的良好品质。、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制定完整科学的教学过程。本课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课堂上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摸索创新的能力。
2、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意图明显,教学步骤清楚。围绕着本课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采用自由练习法、观察法、体验法、提问法、分层次练习法,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示范时的设问、练习时的点面辅导、互相观摩、示范表演,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围绕课的任务,在投掷练习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练习空间,以培养他们自主练习的能力。使他们有更多的创造和发挥余地。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寓教于乐、乐中施教的精神,学生的态度始终都是积极向上的,这样不但降低了课堂教学难度,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3、科学搭配教材,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本课教学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选择教学手段、科学的搭配主辅教材,有计划地让上下肢交替参与运动,进行调解,做到张弛结合,在授课的同时,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对投掷项目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