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市域农业现状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温湿适中,雨热同季
驻马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素有“河南粮仓”、“豫南油库”之称。
2、雨量适中,水资源比较丰富
驻马店市是河南省的丰水区,全市水资源总量60.9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占有量780立方米,居全省第三位。境内河流100余条,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水 168座。常年平均降水量985.6毫米,有较好的水资源优势。
3、土地类型较为多样,平原面积较大
驻马店市域土地面积1508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1034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68.6%;岗地面积1144平方公里,占7.6%;山地面积1950平方公里,占13%;丘陵面积1642平方公里,占10.8%。
农业发展状况
驻马店是河南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芝麻、大豆、稻谷、油菜、花生、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用以芝麻、油菜籽、花生为主。
2008年末全市拥有耕地面积88.63万公顷,其中旱地80.85万公顷,水田1.90万公顷;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0.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9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1.1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6.18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28.82%。全年粮食总产量639.10万吨。
1、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
2008年,全市粮食产量639.1万吨,是1990年的1.9倍;其中油料产量78.1万吨,棉花产量2.47万吨,肉类总产量63.1万吨,水产品产量2.65万吨,活立木蓄积量937.3万立方米,经济林产品产量9万吨。
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农业结构中,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已增加到47.02%。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猪、牛、羊、禽四大畜禽饲养总量大幅度增长,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4.61%,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驻马店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成果丰硕,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3、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
2008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是8163元,是1990年1357元的6被;农民人均纯收入3651元,是1990年的4.96倍。平均农民家庭每个人生产和出售的粮食分别为1306公斤和617公斤。
在驻马店市西部低山丘陵区,分布着以非金属矿藏为主的多种矿产资源,80%以上为非金属矿藏,主要矿种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白云岩、钾长石、萤石等;金属矿藏以铁为主,还有金、铜、铅、锌、铀等。现已探明矿藏15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有良好的开采前景,如煤1.37亿吨,但由于地层条件复杂,现尚未进行开采;石油2146万吨,天然气4.3亿立方米,为河南油田的一部分,年产原油28万吨,居全省第三位;石灰岩5亿多吨,其中熔剂灰岩1.85亿吨,化工灰岩1.75亿吨,储量占全省总储量分别为36%和79%,均位居全省第一位。矿泉水年可开采量1.5亿吨,占全省第一位。最近在泌阳县境内还发现了金红石矿,地质储量约4000万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二、 矿产资源
驻马店市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泌阳、确山两县,但矿藏种类颇多,已探明可开采的有金铁、铬铁、铜铅银、磷、钾长线粒岩、熔剂大理石、白云岩、萤石、水晶、石油及铀和稀有元素等,共有28种,其中以非金属矿为主,约80%。
表1-3 驻马店市矿产资源状况一览表
泌阳
确山
序号
矿名
分布
储量(104T)
序号
矿名
分布
储量(104T)
1
铁
条山、马道、毛芽沟
440
1
铁
团山、蒸馍山、老树山、西小坡、芦庄、马楼、南庄
>243.52
2
铬铁
王店、碾盘山一带
2109
2
铜
竹沟西老虎头寨
不详
3
铜铅银
大粟树―方老庄、四银沟、大磨羊圈
不详
3
铅锌
玉皇顶、贫庄
不详
4
磷
台山
14.30
4
磷
杜庄、蒸馍山
150.90
5
钾长浅粒岩
苏庄、毛芽沟
3000
5
煤
吴桂桥、彭庄(安里)
13939.90
6
熔剂大理岩
条山
208
6
熔剂灰岩
独山、兰冲、后胥山、尖山、秀山、钟山、南山、扁担山
2035.58
7
白云岩
乔庄
1000
7
白云岩
横山、兰楼、黑山、老虎头寨
10000
8
萤石
楼房沟、台山、椿树岩
4
8
水晶
竹沟扒头山
不详
9
水晶
许小庄、董庄、铜 山
不详
9
硅石(石英岩、脉)
吴楼、竹沟西椿树坡、独立树
>6160
10
石油
二门
1400
10
萤石
周庄
不详
备注:1、驻马店市矿采资源主要分布于泌阳、确山两县;2、二门油田天然气储量2000×104m3
三、 水资源
驻马店市东部平原资源丰富,西部山丘源多量少。2004年全市水资源总量(扣除重复计算量2.54亿立方米)为60.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8.8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约24.63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32.6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730立方米,高于全省520立方米/人的平均水平。目前,中心城区水资源利用水平较低。
驻马店市境内沙道分属江淮两大系。全市大小河流约100余条,河网密度为0.13公里/平方公里。
市域内河流均为淮河与长江支流,分东西两个流向,向东流者为淮河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支流。两者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的山谷地带。
境内既有发源河流,又有过境河流,主要纳污河流为:黑河、洪河、汝河、练江河、臻头河和泌阳河,除泌阳河为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黑河为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外,其它均为淮河流域洪汝河水系。
洪汝河水系在全市流域面积为1143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4。其中下游是历史上通航要道,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表2-1 市域内主要河流干道情况
河流名称
种类
源头
流经县、市
干流长度(公里)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淮河水系
洪
河
小洪河
过境河
舞钢区
西平、上蔡、平舆、新蔡
265.6
4280
汝河
发源河
泌阳
遂平、汝南、新蔡
233
2170
黑 河
过境河
漯河市
上蔡
64.6
446
长江流域
泌阳河
发源河
泌阳
泌阳
注:小洪河是汝河汇入洪河的入口处上游的洪河干流俗称。洪河干流330公里,流域面积5009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驻马店市地面水优化布点工作报告》-----驻马店市环境保护设计监测站,1991.4
第一章 市域生态环境现状
第一节 生态与环境现状
一. 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1. 水土流失状况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66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山丘总面积的81%,主要分布在泌阳、确山、遂平、西平、驿城区等五个县区。
2. 湖库现状
市域内主要湖库有宿鸭湖、薄山、板桥、宋家场四处,现状情况见下表
表11-1 境内大型水库情况
水库名称
库容量
地理位置
贯穿河流
归属流域
宿鸭湖
16 亿立方米
汝南县
汝河、练江河、臻头河
淮河
薄 山
6.2 亿立方米
确山县
臻头河
淮河
板 桥
1.31亿立方米
泌阳县
汝河
淮河
宋家场
1.31亿立方米
泌阳县
泌阳河
长江
资料来源:《驻马店市防汛手册》
3. 森林现状
全市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668公顷,封山育林7263公顷,林木覆盖率为14.4%,低于全省5.4个百分点。农田林网化程度低,折算农田林网控制率仅为49.5%,与国家初级标准85%相差甚远。
4. 水资源
1) 地面水资源分布情况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0.9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780立方米,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为38.86亿立方米,其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南多、东北少,山区多、平原少。按时间看,地表水资源多集中在6—9月,约占多年平均水资源的60%。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6110千瓦,可利用水量32.67亿立方米,其中:板桥水库可以满足本区域中心城市今后大跨度发展的用水需求。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占驻马店市水资源总量的26%,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只占总量的27%。
2) 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质
驻马店市地下水资源主要受地貌及地层岩性控制。主要分布在铁路以东冲积平原的松散地层中,而西部山丘区地形坡度较大,分布地层多为弱透水性的冰渍泥砾和亚粘土,为地下水资源贫水区。
目前,农村地下水质保持良好,通过1998年度对全市13眼浅层地下水进行监测分析,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属重碳酸盐钙镁型水。城市地下水质由于缺乏调研,水质状况尚不清楚。
5. 生物资源
驻马店市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西部山区植物资源丰富,尚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动物以华北区系的种类较多,森林动物罕见,兽类稀少。
西部山区分布着亚热带与暖温带的阔叶、针叶混交林,天然植被覆盖率为70%。东部平原区大部分天然植物已被栽培植物替代。全市栽培植物1000多种,野生植物469种。药用植物700多种。林果类共400多种。
动物主要有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家畜、家禽类有确山黑猪、泌阳驴、正阳三黄鸡等优良品种。野生哺乳动物类有野猪、野兔、狐狸、狼、豹、野猫、松鼠、刺猬、黄羊等。野生飞禽类有野鸡、野鸭、斑鸠、麻雀、喜鹊、布谷鸟、黄鹂等。鱼类有鲢、鳙、草、鲤、鲫、鳊、青以及黑鱼、季花、鲇鱼等。水生动物有蚌、虾 、蟹、龟、贝、蚬、田螺等。在宿鸭湖水库中的褶纹冠蚌,约有2000万公斤,是人工培养珍珠的优良品种。
6. 农产品资源
驻马店市是农业大市,以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油菜为主,是河南省主要的粮、棉、油产区之一。正阳县是全国花生产量第一大县。
此外,确山板栗、泌阳瓢梨、野山楂、猕猴桃等林果品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一定的发展潜力。
7. 存在问题
① 水土流失加剧耕地等资源衰竭。据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就因塌陷、滑坡冲毁耕地467公顷,全市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量1400万吨。
② 地面水体污染严重。主要水域丧失了养殖、灌溉、工农业用水等功能,对城市生活与生产用水造成极大影响。
③ 森林及生物资源破坏严重。毁林开荒、开矿、陡坡开垦和乱占林地等现象依然存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降低了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全市20%左右的野生动植物生存受到威胁。一些珍贵动植物逐年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
④ 农业生产上由于长期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使土壤板结、氮、磷、钾含量比例失调和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受到一定污染。
二、 市域重点污染源现状
我们选取了市域范围内重点污染的23家企业,通过对其现状污染状况按企业类型进行归纳,得出下表:
表11-2 市域重点污染源现状分析(Ⅰ)
企业类型
平均废气排放量
(万Nm3)
平均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万Nm3/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SO2排放量
(kg/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烟尘排放量(kg/万元)
平均废水排放量(吨)
平均每万元产值排废水量
(吨/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COD排放量
(吨/万元)
平均人数(人)
企
业
数
(个)
水泥制造业
89900
19.27
41.01
4.59
133375
33.41
0.66
648
9
石灰制造
16929
13.99
81.45
331.82
115
1
火力发电
222700
20.22
290.6
222.99
683
1
化肥业
8234
2.76
14.3
10.44
238684
89.68
7.37
580
2
饲料业
16252
3.64
32.17
16.32
749088
167.78
207.09
253
1
粮食加工业
1004
0.22
2.23
2.78
10358.5
2.07
0.29
328
3
造纸业
10498
4.56
45.77
28.08
2656813
545.84
639.84
309
3
皮革业
20293.33
8.79
33.28
72
3
表11-3 市域重点污染源现状分析(Ⅱ)
企业类型
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万Nm3/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SO2排放量(kg/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烟尘排放量(kg/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排废水量(吨/万元)
平均每万元产值COD排放量(吨/万元)
各行业“环境—经济效益指数”*
A
B
C
D
E
F
G
水泥制造
648
19.27
41.01
4.59
33.41
0.66
20.50
石灰制造
115
13.99
81.45
331.82
91.05**
火力发电
683
20.22
290.6
222.99
114.85**
化肥
580
2.76
14.3
10.44
89.68
7.37
31.68
饲料
253
3.64
32.17
16.32
167.78
207.09
97.69
粮食加工
328
0.22
2.23
2.78
2.07
0.29
1.25
造纸
309
4.56
45.77
28.08
545.84
639.84
300.47
皮革
72
8.79
33.28
* 注:各行业“环境—经济效益指数”G=B×0.3+C×0.10+D×0.10+E×0.3+F×0.20
** 注:此处G=B×0.6+C×0.20+D×0.20
由表中数据不难看出,火力发电是废气排放大户,在各项废气排放指标中均居首位;造纸业则是废水排放大户,在各项废水排放指标中均居首位。由此对这两项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电力更多的依靠大区域电力网系统,控制火力发电厂的规模;对于造纸业要加快工艺改进,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用水效率,要控制压缩市域内整个造纸业的规模。
表11-4 驻马店市域工业经济---环境效益比较
县、区
万元产值工业
废水排放量
(吨/万元)
万元产值
工业废气排放量
(万Nm3/万元)
万元产值
工业固废产生量
(吨/万元)
综合工业经济─环境效益指数
指数级别
确山县
63.43
13.29
2.53
30.0
VI
西平县
72.96
0.54
0.26
28.0
VI
驿城区
59.87
2.06
1.24
23.8
V
遂平县
45.67
1.73
0.45
18.1
IV
平舆县
35.42
0.09
0.02
13.5
III
泌阳县
23.03
0.64
0.60
9.1
II
上蔡县
14.47
0.19
0.10
5.6
II
正阳县
6.68
0.70
0.38
2.9
I
新蔡县
6.25
0.06
0.03
2.4
I
汝南县
0.65
0.03
0.01
0.3
I
注: 综合工业经济─环境效益指数=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38%+万元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40%+万元产值工业固废产生量×22%
指数级别: I级(优等)=0—5 II级(良好)=6—10 III级(好)=11—15 IV级(一般)=16—20 V级(较差)=21—25 VI级(差)=26—30
根据上表所列各项指标定量比较结果可知,就驻马店中心城市自身内部而言,各县区的环境经济效益做的较好的有汝南、正阳县等,确山、西平等县则由于产业发展迅速,尽管也注重环保工作,但实际排污量较大,因此整体环境经济效益有所欠缺。
表11-5 驻马店市域工业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县、区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工业废水
达标率(%)
工业废气
排放量(万Nm3)
工业废气
处理率(%)
工业固废
产生量(万吨)
工业固废
综合利用率(%)
工业三废
综合处置率
*(%)
驿城区
964
89%
331504
94%
19.91
29%
77.8
确山县
456
100%
955091
97%
18.18
94%
97.5
泌阳县
154
6%
43013
100%
4.04
65%
56.6
遂平县
325
86%
123300
83%
3.21
100%
87.9
西平县
876
44%
65322
66%
3.14
97%
64.5
上蔡县
121
75%
15956
98%
0.82
76%
84.4
汝南县
4.4
55%
2252
87%
0.04
100%
77.7
平舆县
204
45%
4921
98%
0.14
100%
78.3
新蔡县
43
28%
3804
46%
0.20
85%
47.7
正阳县
31
94%
32275
96%
1.76
100%
96.1
* 注:工业三废综合处置率(%)=工业废水达标率×38%+工业废气处理率×4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22%
三、水污染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评价
1. 河流水质现状及其评价
根据历年地表水监测结果,目前练江河上游受污染情况较好一些,除COD、BOD5两项指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V类标准外,其余均不超标。练江河下游由于接纳了市区80%以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得统计的COD、BOD5、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各项指标的全年监测超标率达100%。
2000年度练江河上游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72,属轻度污染;下游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6.30,属重度污染。但总体上污染程度呈好转趋势,特别是下游污染程度较之前几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2. 湖泊、水库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
以2000年综合污染指数作为评价参数,对宿鸭湖和板桥水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板桥水库综合污染指数为0.155,说明板桥水库水质良好,属尚清洁级别,2000年水质达标率91.7%,满足作为驻马店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地的功能要求;宿鸭湖水库由于接纳了汝河、练江河等污染水源,出现了COD、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项目的超标现象,其水体污染属轻度污染。经年际比较,板桥水库污染指数96年以来均保持在良好水平,宿鸭湖水库水质状况则有所改善,其中部分原因是受到练江河水质好转的影响。
表11-6 2001-2005年宿鸭湖水质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数据
年份
COD
挥发酚
高锰酸盐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2001
39.7
0.006
9.45
0.323
2002
33.7
0.002
6.22
0.479
2003
43.1
0.003
14.0
0.41
2004
21.2
0.006
5.0
0.32
2005
13.0
0.003
3.9
0.23
资料来源:由驻马店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提供
表11-7 2001-2005年板桥水质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数据
年份
COD
挥发酚
高锰酸盐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1996
8.75
0.001
2.57
0.157
1997
11.8
0.001
3.99
0.382
1998
8.8
0.001
3.2
0.12
1999
10.3
0.001
2.5
0.12
2000
8.7
0.001
3.1
0.11
资料来源:由驻马店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提供
第二节 人口环境容量现状
根据现状驻马店市市域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从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初级生产潜力考虑(不考虑城市外部系统输入的情况,即自给状态下),目前全市1153.85万亩耕地面积可提供的人口承载力为:按人均每天消费2400千卡标准水平热能计算为1819.99万人, 按人均每天消费4000千卡小康水平热能计算为948.3万人。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分区
根据驻马店市生态保护现状和地理自然条件,参照河南省划分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结合该地区农业、林业、水利、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规划等,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可划分为以下三大区:
淮河流域山区。
地处淮河流域上游,包括低山丘陵和山前岗地区。其中低山丘陵地区包括确山、泌阳县东部、遂平县西部、西平县西南部等4个县;山前岗地主要分布在确山县和驿城区西南部,土地面积约为5028平方公里,这一地区是该区生态环境最严重的地区。主要问题是:人口集中,坡耕地面积大,耕作粗放,林草稀少,滥垦、滥挖、滥牧现象严重。
淮河流域平原地区。
包括驿城区、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西平大部、遂平东部和中部、确山东北部。该区内宿鸭湖水库水域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全省共11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1种,一般保护动物100多种,野生植物近200种,是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繁衍地、越冬地、停歇地。因此对保护全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水域由于长期接纳水来自练江河排入的废水污染,已成为生态脆弱区。
长江流域。
该区泌阳县县城以西属长江流域。境内河道长74.3公里,流域面积1338平方公里。主要生态问题是:人口集中,坡耕地面积大,耕作粗放,林草稀少,滥垦、滥挖、滥牧现象严重。
1.1.1 自然植被
本地区地带性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植被丰富,西部山区植物资源丰富,分布着亚热带与暖温带的阔叶、针叶混交林,尚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次生;东部平原区大部分天然植物已被栽培植物替代。全市栽培植物1000多种,野生植物469种,药用植物700多种,林果类共400多种。由于开发程度低,森林公园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地带性森林植被又可分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竹林、灌木林、山地矮林和矮曲林等生态系统。
1.1.2 生态系统
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山、丘、岗、平、洼地均有分布。地势西高东低,由山地、丘陵逐渐向平原过渡。其境内的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森林、农业、湿地、陆地淡水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
本市西部属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丘陵生态区,特别是伏牛山和桐柏山生态亚区,在低洼易涝生态亚区也有零星分布。同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其境内的薄山、铜山、乐山、嵖岈山、棠溪源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金顶山、白云山2个森林公园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蕴涵着诸如野菱和野大豆、白肩刁难、白鸛、丹顶鹤、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秃鹫、苍鹰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2)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主要为耕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其次是水稻、大麦、豆类以及薯类等;小杂粮品种多样,主要有大麦、红薯、大豆、绿豆、高梁、谷子、红小豆、碗豆、扁豆、豇豆等种类齐全,新蔡县红薯“三粉”已成名牌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经济作物有油类(芝麻、花生、油菜)、食用菌、蔬菜、花木、棉花、烟叶、中草药等。果园、花木园等园地也是重要的农业生态系统。林木、果园与作物间作构成多种类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3)湿地生态系统
汝南县境内的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淡水湿地类型,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滩涂、沼泽、水域等多种生态系统,栖息着鸟类130种,兽类16类,两栖类4种,爬行动物9种,鱼类34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2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动物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57种。
图1-8 驻马店市湿地生态系统风景
(4)陆地淡水生态系统
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水库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汝河、小洪河横贯全境。有宿鸭湖、薄山、板桥、宋家场等大中小型水库168座,其中大中型水库共13座,149座小型水库,滞洪3处,河道堤防1023公里。市域内主要湖库有宿鸭湖、薄山、板桥、宋家场四处。
表1-7 境内大型水库情况
水库名称
库容量
地理位置
贯穿河流
归属流域
宿鸭湖
16 亿立方米
汝南县
汝河、练江河、臻头河
淮河
薄 山
6.2 亿立方米
确山县
臻头河
淮河
板 桥
1.31亿立方米
泌阳县
汝河
淮河
宋家场
1.31亿立方米
泌阳县
泌阳河
长江
(5)现状评价
随着本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规模的扩大,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匮乏、土壤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A.本市干旱、暴雨、干热风、大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原农区旱、涝、干热风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B.水土流失较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6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45%,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相对集中的山区丘陵沟壑区,植被稀少、人口稠密的低山丘陵区,特别是西部山区的部分地区,采矿作业较集中的地区,人为活动频繁的乡镇及道路两侧。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河流、水库淤积。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治理。
C.地表水污染严重,虽然全市河流出境水质达到IV类水质标准;但境内部分河道已达到劣V类水质,丧失包括水生生物生境、农灌、景观等所有的生态功能,并威胁到附近的地下水水质;土壤污染的影响日渐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
D.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森林及生物资源破坏严重森林结构不合理,有林地以纯林为主,混交林比例偏低,阔叶林少、针叶林多,林种单一,林相简单,珍贵动植物逐年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不了成熟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生态环境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E.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上由于长期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使土壤板结、氮、磷、钾含量比例失调和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受到一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1.1.3 重点生态关注区
本区的主要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
(1)风景名胜区
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嵖岈山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嵖岈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铜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薄山水库省级风景名胜区),各县级风景名胜区以及规划拟建的各级风景名胜区。
(2)森林公园
包括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薄山国家森林公园、铜山国家森林公园、乐山国家森林公园、棠溪源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森林公园,金顶山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
(3)地质公园
包括1个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嵖岈山以其独特的风景被誉为天下第一盆景,是一个花岗岩造型奇特的地貌区,山势嵯峨,怪石林立。
(4)自然资源保护区
薄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金顶山森林公园、铜山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与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5)水源保护区
地表水源包括重点河流水域中作为城镇水源的部分河流和水库;地下水源包括各城镇取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区域。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驻马店市饮用水源,主要为板桥水库、薄山水库、宋家场水库、汝河上游沙口段以上。这些水源应重点保护,以防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染物排入;沿途的输水渠应设为一级保护区,包括板桥水库水源保护区、薄山水库水源保护区、宿鸭湖水库水源保护区、宋家场水库水源保区。同时,进行桐柏山和伏牛山山区水土保持林及水源涵养林工建设泌阳县板桥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及确山县薄山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板桥水库作为城市的第一水源地禁止开发;薄山水库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地限制开发;铜山湖作为泌阳县饮用水源地,应限制开发;宿鸭湖水库作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开发。
(6)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集中区是指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优质基本农田占比例较大,需要重点保护和进行基本农田建设的区域。驻马店市的基本农田集中区包括九个县的113个乡镇,土地总面积867182.6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7.44%(见表1-8)。规划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5720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不低于85.48%。
1.1.4 生态环境现状
山川秀丽,气候宜人
驻马店市地域辽阔,地势平坦,农田广阔,青山绿湖镶嵌其中,构成驻马店市秀丽的风光。驻马店市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温湿适中;境内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丰富;山间绿树葱葱,平原农业发达。
粮田基地,经济稳步发展
行政辖区
集中区土地总面积
集中区耕地面积
集中区基本农田面积
涉及乡镇
确山县
37620.15
26163.78
21384.79
留庄镇、刘店镇、双河乡
泌阳县
41767.06
26906.57
23642.00
泰山庙乡、郭集乡、赊湾乡、高店乡、双庙街乡
遂平县
73660.65
46693.00
40494.00
玉山镇、常庄乡、和兴乡、沈寨乡、槐树乡、阳丰乡、文城乡、褚堂乡
西平县
60278.05
48427.00
44183.00
权寨镇、师灵镇、重渠乡、盆尧乡、人和乡、宋集乡、专探乡、焦庄乡
上蔡县
138817.64
102418.22
90993.42
百尺乡、西洪乡、华陂镇、小岳寺乡、东洪乡、韩寨乡、崇礼乡、杨集镇、蔡沟乡、塔桥乡、齐海乡、和店乡、党店镇、洙湖镇、杨屯乡、五龙乡、邵店乡、朱里镇、东岸乡、黄埠镇、无量寺乡
汝南县
127317.02
92102.81
80290.20
王岗镇、梁祝镇、和孝镇、老君庙镇、留盆镇、金铺镇、三门闸乡、三桥乡、南余店乡、常兴乡、官庄乡、韩庄乡、罗店乡、张楼乡、板店乡
平舆县
116328.97
86191.00
76586.00
杨埠镇、东和店镇、庙湾镇、射桥镇、西洋店镇、高杨店乡、十字路乡、后刘乡、万冢乡、玉皇庙乡、郭楼乡、李屯乡、老王岗乡、辛店乡、万金店乡、双庙乡
新蔡县
135437.32
99703.76
99582.37
关津乡、宋岗乡、练村镇、顿岗乡、杨庄户乡、涧头乡、化庄乡、棠村镇、龙口镇、韩集镇、栎城乡、弥陀寺乡、李桥镇、砖店镇、黄楼乡、余店乡、陈店镇、佛阁寺镇、河坞乡、孙召乡
正阳县
135955.82
117721.00
103692.11
寒冻镇、汝南埠镇、铜钟镇、陡沟镇、熊寨镇、大林镇、雷寨乡、王勿桥乡、付寨乡、袁寨乡、新阮店乡、油坊店乡、永兴乡、吕河乡、皮店乡、彭桥乡、兰青乡
合计
867182.68
646327.14
580847.89
共113个乡镇
中心城区建筑成群,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派欣欣向荣。目前,驻马店市大片区域尚未充分开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将中部崛起正式提入国家战略层面之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的驻马店市在该政策引导下,迎来了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机遇。
环境良好,有待进一步整治
水源地水质良好,地下水超采较严重,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多条河流水质超V类,工业废水以及非点源污染仍然是水污染控制的重点;空气质量良好,有轻微的TSP污染,SO2、NOX指标均达二级标准;轻微的冶炼废渣、炉渣和粉煤灰等固体废物污染;声环境维持良好。
生态系统多样,重点保护区多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良好:市域内设有多个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关注区,生态资源丰富。
1.1.5 生态环境问题
地表水体污染严重
虽然全市河流出境水质达到IV类水质标准;但境内部分河道已达到劣V类水质,丧失包括水生生物生境、农灌、景观等所有的生态功能,并威胁到附近的地下水水质;主要水域丧失了养殖、灌溉、工农业用水等功能,对城市生活与生产用水造成极大影响。
水土流失严重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6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45%,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相对集中的山区丘陵沟壑区,植被稀少、人口稠密的低山丘陵区,特别是西部山区的部分地区,采矿作业较集中的地区,人为活动频繁的乡镇及道路两侧。应该加强植树造林,并适当采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资源破坏严重
表1-8 驻马店市基本农田集中区情况表 单位:公顷
森林及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且森林结构不合理,有林地以纯林为主,混交林比例偏低,阔叶林少、针叶林多,林分龄组结构不合理,成熟林少、中幼林多;平均每亩蓄积量仅有2.3立方米,仅为全国5.2立方米的44.2%。毁林开荒、开矿、陡坡开垦和乱占林地等现象依然存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降低了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全市20%左右的野生动植物生存受到威胁。一些珍贵动植物逐年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
农田生态系统中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上由于长期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使土壤板结、氮、磷、钾含量比例失调和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受到一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的影响日渐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