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741285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69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中》 梦参老和尚 主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中    地狱名号品 第五   如来赞叹品 第六   利益存亡品 第七   阎罗王众赞叹品 第八   称佛名号品 第九   地狱名号品 第五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 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   这一品是普贤菩萨请地藏王菩萨说的。“尔时”就是佛跟四天王说完法之后,在会场当中,普贤菩萨跟地藏王菩萨说,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仁者”,是尊称地藏王菩萨的意思,即贤而有德的人。他说:“我希望、祈求,可不可以跟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明这些犯了罪造了业的人,受报的地点在哪里?还有地狱的名号,以及他们受了恶报、受地狱的苦处,使未来末法的众生知道这些果报,不敢造罪。”   普者,遍也,贤即有德。普贤菩萨是在宝藏世界宝藏佛时发心的;所发的愿是在一切法界中度众生。法界就是周遍的意思,无有遗余,没有一处不是他的愿力所要救度的众生,因此叫“普”;他的地位与佛几乎相等,但他还不是佛,所以叫“贤”;他所证得的,理穷果海,道理就是实际理地,定力是无量无边的三昧。 “行”就是十大愿王,他所发的愿,具足这些德,所以称为大菩萨。普贤菩萨请求地藏王菩萨说这些地狱的名号、地狱的处所,所受的报、所感的痛苦,好利益一切众生。   “地藏答言:仁者! 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仁者”为互相尊称之意,因为普贤、地藏,他们的德行、所发的愿都是相等的。“我自己答复你,恐怕不会圆满,所以仗着佛的力量及大士您的力量(尊敬普贤菩萨的意思),略说地狱名号,想要说的很周全恐怕还办不到,就简略的说一说,为什么住这个地狱?犯了什么罪?做了什么恶?才受了这个报。”   “仁者! 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   地狱在什么地方?这是总说地狱所在地,有的说在阎浮提下方,这里指的是东方。〈大毗婆沙论〉中说在阎浮提下方,《启世经》也说下方。阎浮提东方或下方有一座山叫铁围,也就是铁围山,这座山不是土也不是石头,完全是铁,还是围绕的。“邃”就是远,就是黑,黑暗无比,走了很久很久,看不见光明,永远黑暗,黑到什么程度呢?黑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手,在地狱里,日月光是照不到的。   这个处所当中,有个大地狱名叫极无间,又称为大阿鼻,这个地狱围绕在铁围之外,还有一重的大铁围山,宽、广大约为六百八十万由旬,在大铁围山和阎浮提铁围山中间,其大黑邃,是黑暗的,在这两山之间有八大地狱,地狱就在这里头。   各个经论中,对于记载阿鼻地狱和无间地狱所说的都不同,但总的说都是受苦、无救。阿鼻地狱和无间地狱是总名词,以下共有二十二个地狱。   “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复有地狱名曰飞刀,复有地狱名曰火箭,复有地狱名曰夹山,复有地狱名曰通枪,复有地狱名曰铁车,复有地狱名曰铁床,复有地狱名曰铁牛,复有地狱名曰铁衣,复有地狱名曰千刃,复有地狱名曰铁驴,复有地狱名曰烊铜,复有地狱名曰抱柱,复有地狱名曰流火,复有地狱名曰耕舌,复有地狱名曰銼首,复有地狱名曰烧脚,复有地狱名曰啖眼,复有地狱名曰铁丸,复有地狱名曰诤论,复有地狱名曰铁鈇,复有地狱名曰多瞋。”   这二十二个地狱是属于阿鼻大地狱的眷属狱,受完了重狱要受轻的。这些小地狱在《地藏经》上是说二十二个,第一个是四角地狱。周围五百由旬都是热铁热火所烧,上面的火接到下面去,下面的火烧到上面去,或在空中下火球、火雨,下来的都是一点点热铁,在此受罪的有情众生,从他的头顶一直到足都被大火烧成灰烬,因为痛苦,所以就往四方跑,但也跑不出去,所以称为四角地狱。   第二个是飞刀地狱。像我们说的刀轮、刀山,是自己的业所感召的。空中都是飞刀,像车轮似的绞,自动旋转。第三是火箭地狱,跟刀相似,这箭在地下往上射。第四个是夹山地狱。夹山地狱两边是火焰山,是铁的,往里夹犯罪的人,连烧带热的就夹成一个肉饼了。第五是通枪地狱。枪为一种兵器,跟刀箭类似,每一个地狱都是根据自己生前的业,因,像造弓箭、造刀枪、造火炮的,拿这个东西害人,这都是自己的业所感的果。   铁车地狱即热铁的火车。铁床地狱就是床用热铁所制成的。铁牛地狱是热铁铸成的牛,罪人生到这个地狱,就见牛来撞你了,这还是小地狱,不是根本地狱,受这苦比阿鼻地狱五无间还好一点。   还有铁衣地狱、千刃地狱,铁衣就是拿热铁做的衣服,不穿也不行,好像自然业感,衣一着体,混身糜烂。其它还有铁驴地狱、烊铜地狱、抱柱地狱、流火地狱;銼首地狱,过去有人喜欢砍众生的脑壳,但现在也遭人砍。烧脚、啖眼、铁丸、诤论、铁鈇、多瞋,一共有这么多。大家根据名字想一想,这都是生前所做的业,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   地藏菩萨向普贤菩萨说,地狱我还没有说完,数字很多,没有限量。因为众生的业是无限的,所感的果也是无限的。我在大陆上有人问我说:“给人打官司的就叫刀笔,他下什么地狱?”我说:“他下刀山箭树吧!”笔变成剑、刀、枪,都有的,都对上号了;看你造什么业,对什么号,有人说现在新式造的业,恐怕地狱没有,我说:“地狱又增加了,无限哪!”他这边做,那边业就造成了,罪就在那里受了。   “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   以下再说二十二个地狱名号。这个地狱是不少,但跟众生造的业相比,这地狱还是少的。看一看人间,众生造业所想的方法,就像一个人的心机就千百样,更不用说整个世界上众生的心机了。现在人间发明了利器乃至于枪炮,这上面所说的刀枪箭树没有用了,现在的枪炮比那时杀人的利器还多,还有化学武器,得设化学地狱。   “如是等地狱,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   这些地狱不算,还有附属的,每个地狱都附有小地狱,或者附一个、附二个、附三个乃至于附百千个,其中名号各各不同,随业不同,地狱也就不同。你一念地藏菩萨圣号,这些地狱都空了。   “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 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前面说了很多地狱,这些地狱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是没有的,阎罗王、这个鬼王、那个鬼王都是你的心所变现的,因为业的缘故。所以普贤菩萨问的时候,让末法众生,知所畏惧,不敢造罪、做坏事。做坏事会感一定的果报,所感的是什么果报呢?地藏菩萨告诉他了,上面所说的那些都是南阎浮提做恶众生所感的业。我们一听到业就觉得是个坏的名字,并非如此,业包含很多,像做工业、做学业都叫业,看你做什么,但是你如果做恶了,那就是恶业。   “仁者”是地藏王菩萨尊称普贤菩萨。业就是因,感的果就是地狱,这里只说恶,要是念佛行善的,那么所感的果就到净佛国土了。这里为何只有阎浮提,没有别的地方吗?也有,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行教化!而且只有阎浮提众生的性识无定,心性变来变去;面对客观的现实,外面境界相一逼迫就变了,中国古时候讲气节,做人要有人格,不能在威势、利诱之前就屈服了,这就是性识无定。   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必然要遇见很多事情,遇到很多的客观现实,但是不能在势力之前被吓唬,沾到一点苦痛就受不了了,就造恶了;这绝不行。信佛之后,佛菩萨叫我们怎么做,我们应当坚定,但在做的当中会遇到很多痛苦,与现实生活中有些违背,这时候你受不了,随着现实生活而变,明知不对也无法抗拒,还随着去做,这叫性识无定,所感的果也就不同了。之所以没有提到十方法界,光指阎浮提,就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性识无定,造恶的多。   有没有信佛的还是去造罪的呢?假藉佛教,以信佛为幌子去做恶事,还是有的。这就是说,他性识不定,时做恶,时做善,而这只是一生当中;何况这辈子过去了,下辈子又迷惑了,又不知道到哪一道去了,自己也做不得主了。在做得了主的时候,名闻利养,为物质所趋的时候,就放失自己的善念去做恶业了。这个业的力量非常之大,大到能跟须弥山对抗。最大的是“能障圣道”,圣道就是你发心要了生死,要脱离苦海,但这个业给你障住了,使你脱离不了。但现在学了《地藏经》修地藏法门,《地藏经》告诉我们,你要到哪里去?觉得有危难,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就可以把苦难免除了。   有一种障就是过去的业障,障住了,什么都不信,我念一万声圣号有什么作用?这是第一种不信;或至诚恳切的念一部《地藏经》,你就消火免难了,而且在十斋日每天念一遍,就是一个月念十遍,你周围百里都能清净,但是力量不够,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信,不信什么力量都没有了,力量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一边念一边怀疑,效果就低得多了。   有人问:“求佛菩萨加持不灵,怎么解释?”我说:“不灵是你不明了,你要是明了就灵。”他不懂,我说:“明要信、愿、行,你不信又不去做,又不发愿,那就不灵了。”这叫不明,不明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黑暗,因为黑暗的关系,你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虽然地藏王菩萨告诉我们怎么做,但是你不去行,想求感应,恐怕没有感应;诚不诚自己知道,你在念一部《地藏经》的一个钟头中间有好多妄想,绝对至不了心,偶而相应一回,少打点妄想,要是这一个钟头其它念头不起,随文入观,那就绝对灵。   发一个慈悲心,大慈悲心做的善事,不管现实生活怎样的不如意,迫害愈大、善果愈大,要坚定这种信念,尽量做好事,不但不障圣道,还顺着圣道早日完成。   因为我们现在不明,看不清楚,因此觉得做好事不易,做恶事也不会受报。这个世界还能生存吗?不会的,做好事的还是多,好事也是业,这个业力不障圣道,所以业力有二种,但是你做的业力不大,善也不大,恶也不大,这属于第三种善恶无记,善恶都不很大,牵不动业的,这里所指的业力完全是指行恶业众生所造的业力。   “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这是劝戒的意思。前面说业力很大,造了业之后逐渐增长,就像买房子贷款,压你好几十年,看你贷多少,借一倍得还三倍,但是你在这里造了恶业,要加上十倍偿还,善业也是加上十倍报偿你,因此一切众生莫轻小恶,不要说一点点小罪没有关系,你要是消不了,这些小罪就变大罪了,而且到地狱里受苦的时候,你得加倍偿还。   在这段经文上是讲事,我这里是讲理。在事上说,不要因为小恶你去做,不要因为小善你不去做,死后果报算起来一点都不失,乃至像一根线、一根针、一粒沙、一滴水都不失,纤毫端就是像一根毫毛的尖上面的罪,你都要受的。古人刘备死时嘱咐他儿子刘禅,只说两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这是小善而不去做,也不要因为这是小恶而去做,这和经上所说是相合的,不要轻忽小罪,时间愈久,罪愈加重,有利息的,因为你没有忏,如果你忏悔了,这个罪就轻了。“父子至亲,歧路各别。”假使说他父亲造的是善业,生天堂了,儿子造了下地狱的业,这两者的路线不同,善恶业的界也不同,一个生天界,一个下地狱界,怎么会遇到呢?“歧路各别”就是两条路不同,即使相逢在各受各的业中间相逢了,“无肯代受”,当然受天堂那个业,他不肯下地狱去代他,也不能代替的,而且是不相遇的。   “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   普贤菩萨不是请地藏菩萨说?他说:“我啊!现在仗佛的加持,略微的把地狱受苦的罪报说一说。”这是说果的事,前面说因,做恶业的业因,一定要感地狱的业果。“唯愿仁者暂听是言”,是地藏王菩萨向普贤菩萨说的,“希望能听我说一说”。   “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   普贤菩萨答说,三恶道报我早已知道了,我之所以请你说,是说给末世的众生,就是前面说行恶业的众生,使他听到仁者这么一说,生起了一个怖畏感、忏悔感,能令他皈依佛法就可以脱离苦难,不会再做恶。   不过也有少数做恶的不信因果,不肯学习的人,纵使入佛门了,也不学佛法,不照佛所说的去做,这样怎能得到好处呢?皈依佛之后就要做佛事。   “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   这是承以前的问答,现在说一些地狱名词,有些是重复的,有些则不同。   “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或有地狱,一向寒冰;或有地狱,无限粪尿;或有地狱,纯飞;或有地狱,多攒火枪;或有地狱,唯撞胸背;或有地狱,但烧手足;或有地狱,盘绞铁蛇;或有地狱,驱逐铁狗;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一共有十四种,这是地狱的受报。拔舌,如果拿人舌来想就错了,我们的舌头拿出来再让牛挂了犁上去犁,哪有那么大的,恐怕舌头还没有犁杖大呢!不是这样的,是化现的境界。你过去所做的业,那个因跟这个果是相符合的,因为在果上受的时候,就不是你现在的这个肉体!肉体也化了,身体是化身,随业所化,也就是你业所现的,阎罗也是你业所现的,狱卒也是你业所现的,受报也是业所现的。   为什么说拔舌地狱呢?到这个地狱去受罪,要受三劫,时间不长。这个舌头拔出来是多大呢?四百由旬,一由旬是四十里,你周身的痛苦就变成一个舌头了,多少部犁头呢?四面来犁,一千匹牛在四面来犁这个舌头,犁化了痛苦完了,一化现又成长起来了,但是你这舌头拔出去跟你的身是连着的,你感觉有这种痛,这是拔舌地狱。   夜叉食心,这个罪人命终之后,他到刀山箭树里,这里有夜叉先把他的心勾出来吃掉,吃完了一勾、一化现又成长,只觉得撕心的痛苦,就在一夜一日之间,五百亿生死;一夜之间恐怕不是人间的二十四小时,地狱的一日一夜,要经过五百亿生死,罗剎不停的叉出罪人的心,死了又活、活了又死。   第三个是镬汤地狱,还有十八种情况,也有油锅炸的,也有开水煮的。这是在《观佛三昧海经》佛跟阿难说的,《地藏经》上没有说那么详细,只说个名字。   第四个是赤烧铜柱,铜的柱子里面是火,烧红的,使罪人抱,他自己要去抱,业障使然。明明是苦事,他看好像是好事,业感使然,想不去也不行。地狱报的都是你自己的业感。   “仁者!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问,略说如是,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这是指地狱受刑的刑器,我看人间也差不多。世间上的事,假的就是真实的,地狱是假的,但你做的业是真实的,因为有了真实业就有真实的现象,有真实的现象你就觉得苦。这个惩罚是谁惩罚的呢?你自己惩罚的,但不说地狱,我们说是石、是火、是铜、是铁。我个人的想法是,当大家想不通的时候,思想难过就像火烧的一样,有些人难过时抓胸口;好比喝醉了,里头烧得不得了。我曾经历过一件事,有人请我给他消灾,他是怎么死的呢?他喝酒喝醉了,里面的火很大,他要烧烟,一烧,肚子起火,就这么烧死的,这不是自己做业吗?类似这种火、石、铜、铁!你自己可以感觉得到,当你烦恼或受气,那口气出不来就像石头压着心口。还有做梦时,当手放在胸口,你觉得气出不来,或梦见东西压到你气出不来,这就是受罪。所以人在人间已经渐渐受到地狱罪了,谁叫你受的呢?明知酒喝多了不行,为什么偏要喝?明知吸食毒品,人就毁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吸呢?没有人吸就没有人种,也没人贩毒了,这都是业,众业所感。很多业感成这个果,所以必须得受。   地藏王菩萨只是略说,若广说,地狱罪报多得很,我们怎么知道很多呢?因为人间的坏心眼、坏主意多的很,我想谁都承认有过坏主意,有没有不慈悲、生气的时候?对待自己的子女或最好的朋友或夫妻、父母,当恨心来了,什么心都生起来,这类的业实在太多了,所以地狱也就多了。   地藏王菩萨跟普贤菩萨说,“我现在承佛威神以及仁者你问的事,我略说这样,要广解说穷劫不尽,就是说一劫也说不完。”第五品说地狱,说的是果,第四品是说因,众生的业感,感到这些地狱,还要有缘,没有缘,那些业因还不能成就,这些地狱的刑具,铁的、石的、火的,就是缘。   如来赞叹品 第六   这是赞叹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像地狱这么多,众生这么多的业因、业缘而成就那么多的果,地藏王菩萨不舍离这些地方,不舍离这些众生;在处所上即地狱,在时间上即无量亿劫,不可计数的时间,去救度这些众生,因此佛就赞叹他。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   佛每逢讲经,或一有加持,或有什么因缘发生,都用“明”来表示。明者,代表智慧。“尔时”,就是在地藏王菩萨向普贤菩萨说完地狱名号的时候。佛是法会主,他就举身放大光明。“举身”是全身之意,四肢百骸,乃至于牙齿、眉毛。佛经常放白毫相光,这个光明放出来能普遍的照耀“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恒河有好多呢?有百千万亿这么多恒河。每一恒河有无量无数的沙子,每一沙一个佛世界,那么诸佛世界就多了,光明所照的处所就有这么多。光中出音,光到了,音声也到了,这个音声说向诸佛世界,十法界乃至于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天龙鬼神人非人等。说什么呢?“听吾”即释迦牟尼佛,“今日”就是在忉利天法会那天,称赞地藏王菩萨摩诃萨的功德,他在十方世界能现出不可思议的威神,不可思议的慈悲力量。   “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佛说《地藏经》是将近涅槃了,从忉利天下来后不久就涅槃了,所以在《地藏经》中处处都说“吾灭度后”。   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太广了,嘱托诸佛世界,哪些佛世界呢?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嘱托这些世界的一切菩萨摩诃萨,还有天龙鬼神人非人等,让他们想一切的方法广作方便保卫护持《地藏经》,让这部经永远住世,让一切众生都知道这部经,照这部经去学,如是受持、如是读诵,能证得涅槃的快乐,能成佛,能得度。从这一段经文就知道《地藏经》不是小乘的。从上一品普贤菩萨请问,大家知道普贤菩萨是《华严经》的当机众,普贤菩萨在《地藏经》也是发起人,最初文殊师利菩萨也是发起人,观世音菩萨、普广菩萨、虚空藏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来维护这部经,不只如是,这一段经文说佛嘱托的百千万亿恒河沙那些世界的诸大菩萨大士,包括天龙鬼神,这等于是赞叹《地藏经》的功德。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这段文字是佛叫一切诸大菩萨来卫护这部经,普广菩萨就发起了,他是这一品的当机众,“普”是遍的意思,从他所修道德行为发出来的智慧弥遍虚空,遍满法界的就叫“普”,再从他的智慧中引导他所修的行门,成就他自己乃至于一切众生,充塞法界就叫“广”,这个菩萨和普贤菩萨是同等的,是究竟的法身大士,这个当机众的道德智慧相当深厚的,所以他来维护《地藏经》。   他说:“佛让我来维护,但佛得把地藏菩萨过去所做不思议的威德神通说一说,才能使末法众生生起信心。”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合掌恭敬”就是请法的意思,向佛说,“我听见佛赞叹地藏王菩萨的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广宣流传,好使人天都能得到利益,使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 谛听! 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每次面对请法的大众,佛都要嘱托一句:“谛听!谛听!”菩萨与菩萨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不论哪个佛世界的菩萨,到了佛面前,都是弟子,只要到了法会都是佛的弟子,因此在印度、在西藏,凡是来到这个法会,哪怕只听一句,也算接受他的法了。例如我讲,宏觉法师听,他是弟子;他讲,我也听,我也是他的弟子,这是尊重法故,不是针对人。   这时佛就应普广菩萨之请,佛说:“你请求,我许可给你说,但你要谛听!谛听!”。“听”就是闻,“谛”就是如是的闻,反闻闻自性,闻自己的心,如是的实际理地,一切法都是如心上去契入,性中去闻。   华严字母里,四十二字妙陀罗,字字所包含的义理很多,每部经的一偈一句乃至一字包含的义理都很多,一字法门,海墨书之不尽,把大海都当成墨汁来阐释一个字,把这墨写完了,都还说不完,这就是谛。听即闻的意思,一讲到“谛听”就是闻自性,这是就理上讲,就事上讲说你要好好的听,注意的听,听完了要去做。   对普广菩萨说“谛听!谛听!”,就是听完了,要好好的去维护这部经。我对这部经略说一下,不是广说,广说是说不尽的,说什么呢?“利益人天福德之事”。这全是事,不是理,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增福增慧,佛教讲智德、断德或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都讲“德”,“德”是什么意思呢?德者证得之意,你修行的道业由德与心,打个坐、听一部经、诵一部经或持个咒,持到心相印了,有所得,即领会到了,或相应了,念念就开了智慧。无论哪个咒,能念得体会到经或咒的意思,就是得。这段经文是就事上说的,地藏王菩萨给人天众生做好事,人界、天界是代表性的,代表了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里举了两道,为什么菩萨不说四法界呢?因为上面的德和这个得不同,上面的德就是前面讲的行道由德以心,这里是指世间上的事,是在六道轮回转的意思。   “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当机众普广说:“是的,佛所教导的,我绝对遵守。”即“唯然”的意思,诚信而且执行的意思,我愿意高高兴兴的听,“愿”者就代表谛的意思,发愿求法,发愿去做,发愿去护持这部经。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这是供养得福的,大家可能想,供养一定要买点香,买点水果、香蜡或供品饮食才算,你们不知道,合合掌就算供养了,至于赞叹地藏王菩萨对于众生利益很大,福德很大,众生得了好处,很了不起,就像我们称赞人很了不起,很聪明,这是赞叹;作礼更深一点,就是磕头,见了地藏的像,或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听到名你就磕头,没见像也磕头,见了像舍不得走。   “恋慕者”就是在那里留恋着看不尽,我们有时也对地藏像留恋不舍。在五台山殊相寺里面的文殊师利菩萨真是不可思议,佛学院的学生去朝五台山时,大家在文殊菩萨像前站了十几分钟才走,也有站一两个钟头,有两、三个人站了两、三个钟头,这是什么境界呢?我所听到的这尊像和普通的像不同,据说这尊头像是面做的,塑像的人正在和面时,文殊菩萨现身了,他拿着面看着文殊菩萨就捏,文殊菩萨的像隐了,面做的头像也做好了,就安到那尊像上,因为这位塑匠塑这尊头像很久,塑完了又取,取完了又塑,永远塑不好,等文殊菩萨现身他塑好了,现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但是这尊像还是面相。这尊像还有一个特点,那座殿已经坏了,下雨漏水,到处都漏,只有头部没有,我去是那样,后来政府拨了款修的,现在大家再去,殊相寺是塑好了,立像很高有三人高,站在那里看相,这叫留恋。   我们看一尊佛像感觉很好,自己心里很感动、舍不得走这叫留恋。这个留恋是仰慕而不是执着,千万不要执着,知道这是假的,明明知道这是塑的像,不是文殊师利菩萨,但是假的代表真的,你认为是真的,他就是真的,认为是假的,他就是假的,这就是心的作用。   凡是作礼得赞叹,恋慕的超越三十劫罪,你三十劫造的罪一下子就消失了,就是这么合个掌,赞叹一下恋慕一下。看见地藏像,很感动,很激动就能超越三十劫罪。如果天天念《地藏经》,天天称地藏圣号,该超越好多劫罪呢?后面第九品说,乃至于称佛名号,有的超越四十劫罪,有的超越三十劫罪,也有的听了这么多佛号,直至成佛,绝对能证得大般涅槃。全经都听下来,又能受持,而且一定要信。   我们所缺乏的是,信不坚定。之所以不灵,是因为信不具足,现在应当培养信,信到究竟了,自己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就是自己;但是我这尊地藏王菩萨需要另一尊地藏王菩萨加持我,地藏王菩萨显现与我这个地藏王菩萨合而为一了,有这样的信心就能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于等妙二觉,直至成佛。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这都是说像。自己塑像,不论是什么材料做的地藏像,在那里瞻仰礼拜,“一瞻一礼者”,一边瞻仰一边磕头得到什么好处呢?生三十三天生一百次,就是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往返,但不堕三涂,三涂永远消灭,永不堕恶道。假使你真正的信佛,说的话不假,那么你就永不堕三涂了。三十三天生了一百次以后,天福受尽了到人间,也不失大利,还是做国王。   这个利益很大了,投资这个,比投资别的,像花一元买一个乐透奖,得了几十万几百万还大,因为那个钱一用就完了,或一死什么也带不去。这要用什么去投资呢?用信仰力来投资,真诚的信,可不是敷衍。但是要发愿,把这个瞻礼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发愿成佛,发愿利益众生,莫发愿生天。发愿到净国土,或发愿到极乐世界,地藏王菩萨也接引你,送你到极乐世界。   把你诵《地藏经》的一点善业,全部回向给利益众生。但是利益众生得有方便善巧,地藏菩萨我恭敬你、供养你、赞叹你、学习你,我就要利益众生,为什么呢?为了成佛。为什么成佛?为了利益众生,让一切众生都成佛,让成了佛的一切众生又去利益众生。   造像不论用什么材料,功德是一样的,莫起分别心,不管金的、铜的、铁的、泥巴的都一样,看你自己的力量。这上面只说了八种材料,土、石、胶、漆、金、银、铜、铁,像我说的和面就没有了,还有木头、纸的呢?都是一样的,材料的关系不大,功德是一样的。   《造像功德经》里讲,造佛菩萨形像有十四种功德,就是我们今生造像了,以后就是下辈子,下两辈子、下三辈子乃至很多生中眼目净洁,面貌端正,身体手足常好柔软,那你就很有福。生于天上,亦复净洁,在天人之中,你是最殊胜的,眼目面貌比其它天人要好,生于人中更不用说了,这是第一种功德,即相貌圆满。第二种为所生之处无有众恶,你生的地方见不到恶的事情,身体六根圆满,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相貌端严,死后得生第七梵天,生到梵天,也超过其它梵天,你所感的身体比余天还要好,天人都尊敬你。   第三种或塑了佛像,或印了佛像,从这一生算起,后世所生为尊贵家,贵即有地位,尊贵之意。往往有这种情况,这个家族很不好的时候他不生,等他生了之后,这个家族就变得很好了,有地位有势力,一个人的福德带给这一家人,他绝不会生到贫穷困苦的地方,这是第三种功德。   后世所生,身形殊妙,紫磨金色,这是指印度当时的情况说的,印度人以黄色为最尊贵,但紫磨金色不是淡黄的而是深黄的,印度都讲紫磨真金,《楞严经》上说佛的身像紫金光具,是形容端正无比,常为众人所敬爱,这是第四种。   第五种为后世生处常在富贵之家,财产珍宝不可称数,前面说身世尊贵是地位,这是说福,不论生到哪个世界、哪个国土,所有财富世间所尊贵的,他家里都具足,不论生到哪个世界、哪个国土。   以下专说阎浮提,假使后世生到这个苦恶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是罪苦的,什么叫娑婆呢?叫堪忍,这个世界众生能忍苦,我们经常标榜中华民族能忍苦耐劳,以为很了不起,其实这是没有福德,没有智慧的表现,到了极乐世界根本没有苦,你忍什么苦?所以如果生到阎浮提中,常生帝王公侯,贤善之家,不生到暴君之家,这是第六种。   第七种,后世得尊帝王,胜诸国王,当为众王之所归仰。第八种,后世得做哲迦罗王,即铁轮王的意思,天下诸王臣属之。第九种,做着伽越王,即铜轮王,飞行天下,掌管两洲。第十种,生到阎浮提做了国王,又死了,死了生梵天,梵天的天人寿命一劫,智慧尊胜无比。第十一种,所生处常为父母之所爱宠,寿终得生为天上,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反反复覆。   第十二种,死后不堕三涂,凡是造过佛像的,不论那尊佛像,不但不堕三涂,生到人间能知宿世因果,常遇见佛,还是做三宝弟子,往后不论生到什么地方都能有佛法,尊重佛经。这个最好,如果没有佛法,生到尊贵家庭又有什么用呢?福报总有尽的时候,有佛经就长时有智慧。   第十四种是做佛的形像,其福无量,无有穷尽的时候。这是总结,说你塑佛像,这个福德是不穷尽的,总使你增长,造佛像、印经有这些功德,这是略说。   但是很多人都造了像,出了功德,可是福报好像没有来,有些人就会怀疑! 其实是,福虽然没有来,但祸已经远了,这都是说未来而不是现世,因为你现在造这些福,等于你种了种子,还要经过一段成熟的阶段,就是这个涵义。   曾子说:“福虽未至,祸已远之。”福虽没到,做善的人,祸已远了,做善的人心地总是和睦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定有余福,造恶的人必有余殃,造恶总是要受报的,但这与造地藏菩萨像有点不同。只要念他的名号,诵他的经典,一定得到他的加持,在〈感应录〉中说得很多。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旛、钱、宝物等供养,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 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以下几段经文专说女人。供养了地藏王菩萨乃至于画像,不论材料的,土石、胶漆乃至于木头、纸,都可以,希望以后不要再受女身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女人,这个世界的人种不都断了吗?不会的,好多世界清净国土都是随着福报的化身,在那个世界连女人都没有。如果你不厌离,还要受女人身,那是为了度众生的关系。像这样日日不退,天天供养地藏王菩萨,用花、饮食、衣服、缯彩,(缯彩是佛前挂的幢幡、宝盖一类的东西),或是钱宝等物,例如拿钱、铜钱、纸币供养,供了还是可以拿去用,只是恭敬心而已。这些善女人发愿厌离女身,那么你这一报尽了之后,就可以百千万劫不受女身,乃至于都不生到有女人的世界。生到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在梵天以上也没有女人,还不说是清净国土;除非是慈愿力故,就像摩耶夫人到这个世界上来生了释迦牟尼佛,这是发愿来,幻化的,是她的慈愿力。   即使不厌女人身,觉得不错,像中国有些富贵人家连饭也不用做,针线也不用拿,但有几种苦脱不了,像大家读《法华经》和〈大智度论〉都说,女身有五障,一、不能做大梵天王,因为梵天没有女人,梵天是清净的,无染垢的,女人身体不清净是不能到的;第二、不能做帝释天,那是三十三天的皇帝,因为帝释天少欲,欲念少不是完全断欲;三、不能做魔王,魔王福报很大,很刚猛的,为什么称暴君为魔王,因为他非常刚猛,而女人是软弱的,所以不能做魔王;魔王有天福没天德,跟天作对的,但女人身连魔王都不能做;第四、不得做人间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要仁慈,慈爱与人,女人嫉妒心太大,缺乏仁心;第五、不得做佛,因为她烦恼很重。  “复次,普广! 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前面一段经文是讲地藏王菩萨功德,普广菩萨不是请佛说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吗?佛就说,要是有女人厌女人身,只要一求地藏王菩萨,来生再不受女身,这是一种。如果不厌倦女身只是想长得好一点,让人恭敬、尊重,这一段经文就是讲不厌女身的。   又丑陋又多疾病,这就是业,宿世的业障。假使在地藏像前,至诚恳切的顶礼,“食顷之间”(吃顿饭的时间),指时间很短,所得的果报就长了,未来世千万劫中,生生世世所受生的,不论生男生女,相貌都是圆满的,没有疾病。   假使这位丑陋的女人不厌女身,那她在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做公主或王妃或宰辅大臣,或大者长女,相貌端正诸相圆满,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呢?因为瞻礼地藏王菩萨的关系。“获福如是”,所得的福德就这样。   如果你生生世世想长得相貌好,这种女人人家见了都生尊敬心,没有轻慢心,侮辱心;像做舞女、歌女、明星,大家还是轻慢她,现在平等一些,但还是不行,会拿她取笑,开心或找她麻烦。礼了地藏王菩萨而转世的女人,则相貌端正,别人见了她产生一种畏惧心,不敢生轻浮,这是瞻礼地藏王菩萨的关系,是食顷之间的供养、礼拜和恭敬。   “复次,普广!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善男子善女人,加个“善”字,是因为他能恭敬地藏王菩萨,所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地藏菩萨像前,你认为你喜欢的事,乃至唱歌跳舞,在菩萨像前作揖供养都可以;买了新衣服,在地藏菩萨像前摆一摆,先供养菩萨,乃至于给小孩买的玩具都可以供养,任何事物都先供养菩萨,也不只是供养地藏王菩萨,应该念念不忘三宝,乃至于香华,经常供养,随你的力量,一朵花也可以,但把这一朵花用意念观想,一朵花代表全世界的花,都拿来供养地藏王菩萨,把你的心力变大,这是世间物的供养。   以下可以说是法的供养,也就是劝别人也这样做,劝一个人也可以,劝多人更好,你的六亲眷属,认识的朋友,劝他买花先供佛,买新物品先供佛,乃至于饮食医药,在佛前摆一摆,都可以供,这是你诚心的关系。   “如是等辈”,就是这样的人,用伎乐供养、香花供养乃至劝别人也信也供养。“现在世中”,就是讲现实,就是你现在生中,有鬼神在你周围拥护你,未来世中也有鬼神日夜拥护你,为什么呢?因为你供养地藏王菩萨,也因为这些鬼神在你周围卫护着,“不令恶事辄闻于耳”,使你的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横事、恶事,一切飞火横祸你就不会再受了。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劝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火难。还有七种好处,就是身体的相貌圆满、吉祥如意,六亲眷属也都很吉祥,供养当然要赞叹,赞叹当然要礼拜,第一个礼敬,第二个赞叹,第三个才是供养,这三者是相连的。你只有礼拜,没有供养,只受礼拜的福德,只供养没有礼拜功德要小,既要歌咏赞叹、又礼拜又供养,福德要大一点。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礼。还有一种,求名礼,是说我礼佛,将来得个好名声,这是假修行,求名,求得人家赞扬。还有身心礼,身体在叩头,心里也在观想,若心里不观想只是身体在礼拜,这种作用不大的。有人说,到了佛堂不能对佛像这样直直看,认为这是不礼貌,我当时解释说,这个话是错误的,你不注意不观想,你礼佛,礼谁呢?这是第一个。你心不至诚,有人心礼身不礼,有人身礼心不礼,你心不至诚,这就属于身礼心不礼;要身心俱礼,心在观想,口在持名、赞叹,身体磕头,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还有一种智敬礼,一切的垢染都清净,智慧现前,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也这样观想,我能够念《华严经》的偈子,一遍一遍的念,这就属于智敬的意思。   再深入就是遍入法界礼,这就是普贤的观想,法界一切诸佛都有我在面前给他顶礼。我们有时候做不到,没有观想那么远,但如果观想很正确,观想“一实境界”,那就能相应了。《占察善恶业报经》里不是讲正观现前吗?正观虽然做不到,修诚该做的到,诚心诚意的礼。如果心不诚时,不礼还好些,你心里至诚恳切,就是无量礼,心里胡思乱想,或你礼佛求名求利求发财都可以,但所得的加持利益太小了,这不叫诚心。要至诚恳切制心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的,但如果说我是想求什么,那么你得事先发愿,面对佛像,一边观想一边发愿说,地藏王菩萨加持我,我今天礼拜菩萨,求什么,把你要求的说出来,当你礼的时候,诚心至意的观想菩萨圣像,没有像就观想地藏王菩萨已经临到你头上了,或者观世音菩萨已经在你顶上住着,这样礼这样观想,你一作意,像就现前了。   最后这个礼就是《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实相平等礼,我跟佛跟地藏王菩萨都一样,平等平等,我礼佛就是礼我自己,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是礼我自己。   有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