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设计中新与旧的关系探讨(定稿).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41243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中新与旧的关系探讨(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设计中新与旧的关系探讨(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中新与旧的关系探讨 黄 辉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探讨了处理建筑设计中新和旧关系的三种思路。建筑师只有把握好新与旧矛盾的主次关系,才能为设计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设计 新 旧 思路 矛盾 Discussion of new and old relatio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HuangHui (Fuzhou Arctitectural Designing Institute)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probed into three kinds of thought of new and old relatio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rough the concrete instance. The architect only gets hold of main and less important relation of new and old contradictions, could just lay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e course of expansion that designs. Keywords:Design New Old Train of thought Contradiction 3 从大学校园中出来工作已十余载,每天都忙着接任务、画图,很少有时间进行一些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或许还谈不上什么研究)。直到做完福建民航大厦这个工程,才萌发出这样的思考“是否可以借机探讨一下建筑设计中新与旧的关系问题?”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新与旧的关系问题。即便是盖新楼,也有与周围环境(保留建筑、街道、水体、山脉……)相适应相协调的过程。我想这是建筑师最先要考虑的因素。这种思考对设计展开是大有益处的,因为你要考虑“旧”的因素,新的建筑在造型及平面设计方面与“旧”的因素要么相适应要么相冲突。选择其一,设计思路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廊。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你开了个好头,将有助于你对建筑的总体及细部的深化。在下面的段落中,让我们着重谈谈处理建筑设计中新旧关系的三种常用思路。 从广义上来讲,城市规划、古城改造等项目也属于新与旧的范例,大到建国初梁思成老先生为老北京保护的一系列倡议;小到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问题都是探讨广义新与旧很好的范例,因为不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在此就不展开来讲。在建筑设计中处理建筑的新旧关系主要有三种思路。㈠以新为主,即只保留旧楼的框架,赋与它新的功能和外形,使之与新建筑在外形及功能上均保持一致,从而营造一种全新的设计空间。后面要介绍的福建民航大厦的设计就是采用了这种思路;㈡以旧为主,即突出旧的建筑,尽可能隐蔽新建筑的外形,以不破坏旧建筑为前提。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巴黎罗浮宫的整建”就是最好的范例。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始建于1190年,当时是一个军事城堡,虽然典藏丰沛,但它先天不足,不仅没有露天剧场,而且只有一个可用于展示的空间。如何使之现代化,使之在功能上符合现代美术馆的需求是该项目设计上的最关键问题。那么贝大师是如何解决这一新旧矛盾的呢,这也许是贝大师一生当中最大的挑战。贝聿铭认为增建新结构将会对罗浮宫造成破坏,将所有需求的空间地下化是唯一解决之道,但地下化的结果不易使人感到新建筑的存在,为了创造一个可以看到的象征,贝先生想到创造一个标志(maker)来突显罗浮宫的巨大变革,同时要使地下的大厅有气派,阳光是地下大厅所必需的。这个标志的发展就是日后建成的令人惊叹的“玻璃金字塔”(图1);玻璃金字塔的体形简单而突出,全玻璃的墙体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完美地解决了场地狭窄及新旧建筑冲突的矛盾。㈢新旧统一,即新的建筑形式在功能外形上尽量与旧楼保持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修旧如旧”。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常常采用这种思路。大家熟知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造工程』大体上就是采用这种思路。吴先生认为,胡同与四合院是构成老北京的基本单位。虽然这一从元大都起就构成了的城市肌理,早已不适应今天的生活,但改善的途径绝不应是大拆大改,而应该是有机更新。遵循上述思路,吴先生在设计中用二、三层的单元楼来围绕原有树木形成庭院,产生了“类四合院”的空间。从建成的效果上来看,青砖红楼的建筑与典雅古朴的园林交相辉映,人们居在其间仍可享受老四合院的那种邻里亲情;新建筑与周边的老四合院在城市肌理上是一脉相承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城市文脉的破坏。在这里,现代和传统、新与旧达到高度的统一(图2)。接下来,通过“福建民航大厦”这个具体的工程,来介绍一下笔者在处理新与旧关系问题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福建民航大厦是在原福州五一民航售票处的旧址上兴建的。旧楼为L型布置,沿五一路的部分为二层售票楼,与之相连的六层是原民航管理局的招待所。拟拆除二层的部分建13层新的大楼,六层部分框架保留并进行改造(图3)。很显然,该项目新与旧的关系应采用前面的第一种思路“以新为主”,有了明确的思路,下面的设计展开就有章可循了。由于地块的限制,为了能尽量多营造空间,在总平设计上将原二层的一字型改成新的L型,与6层旧楼相对是新的13层大楼,中间的新连接部分仍然用6层,使新旧之间的过渡比较自然(图4)。功能上原6层旧楼由招待所改作办公用房,新楼则设计成以旅馆为主的综合楼(图5)。由于大楼西面正对五一中路,因此着重临街立面的设计。主立面保留了旧楼的西墙,实墙面上排列着有韵律的横向线条,过渡部分(即6层新楼)采用隐框幕墙加横向不锈钢条的手法,收头辅以红色×字型钢架。这样大体块的虚实对比取得了与高耸十三层大楼的一种均衡感。新的13层大楼的立面处理手法上均采用了与6层虚实部分相对话、相呼应的建筑语言:首先,在材质与线条选用上与6层旧楼保持一致;其次,屋顶的收头处也采用兰色×字型钢架,以期与中间幕墙的钢架相呼应(图6)。大楼建造过程正值福州市五一路的改造。建成后大厦与周边的建筑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图7)。大楼成为了五一中路的一景,其外观照片还被刊登在2001年7月24日的福州晚报的头版。 通过福建民航大厦的设计,我深深的体会到:建筑设计中,新与旧的矛盾,“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充满活力的,是设计的主流。“新”是促进建筑发展的动力。而“旧”是矛盾次要方面,它代表传统、代表文脉,新和旧既不是势不两立的,也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具体地分析项目所处的环境,理性地在新和旧之间选择合适的思路,反复思考多推敲,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设计素养和水准,才能胸有成竹地解决“新与旧的关系”问题。 2004/11/11书于福州 参考文献: 1、《具聿铭的艺术世界》黄健敏著——中国计划出版社·贝思出版有限公司。 2、《巴黎建筑设计佳作选》(上)吕全成主编——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 3、《建筑与文脉》[美]布伦档·C·布罗林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创作与技法研究——胡绍学设计作品与表现图集》胡绍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巴黎罗浮宫的图片摘自Y网。 6、菊儿胡同危房改造试点的图片摘自《中国建筑四十年——建筑设计精选》陈保胜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欧亚经济出版社。 7、其他图片均由笔者及福建民航管理局制作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