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 初三年 林家琴 摘要:班主任摘要:班主任在在班级管理班级管理过程中,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特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点和实际情况,适当适当强调规矩,强调规矩,张扬个性,张扬个性,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尊重尊重每一个每一个学生学生,实施,实施分层管理,分层管理,适时出击,做到适时出击,做到张弛有度,合张弛有度,合理结合。理结合。关键词:关键词:爱心爱心、责任责任、规矩规矩、示范示范、秘密秘密、集体集体、尊重、尊重、分层分层、适时适时、张弛张弛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尝尽了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是一言难尽。相信在座的许多班主任也深有同感。我长了一张可爱的脸,怎么看外表不够严肃,气质不够盛气凌人。因此,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还要讲究技巧,作到苦干加巧干,才有可能有好的成绩。但是,我有着女教师独有的耐心,敏感,洞察力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学生的心理等一系列优点。依照个人的性格特点,经过学习、摸索,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感觉和体会,在此与各位分享:一、一、拥有爱心拥有爱心,前提前提条件条件 罗丹说过:“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禾苗需要雨露阳光一样。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乐于听老师的教诲。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识别的情感,莫过于教师最直接的关爱。所以师爱要明明白白地用行动表现出来,才会很容易被学生体会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点滴的关怀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作为学生,得到老师的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他就会觉得无比幸福。二、二、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必须具备,必须具备 既然选择当班主任,要想做好,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于班主任而言,管理好一个班级,才能向学校交差,才能向家长交差。很多情况下,责任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托付,是一种坚持。因为这一份责任,所以时时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干工作不能马马虎虎,不能得过且过;因为这一份责任,所以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总能静下心来,想尽办法去解决。三、三、强调强调规矩规矩,张扬张扬个性个性 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家长的宠儿,十分有个性,这样不可避免地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题,在这方面,我的育人目标是“规矩加个性”,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规矩、守规矩,并能利用已知规矩去发现新规矩、创新新规矩,拥有良好个性的学生。我认为个性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那么,良好的个性指的就是一个人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的综合特性,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于是,在初一时我就特别强调校纪班规,从严治班,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及时适度地给予批评指正,每次学生违反班级纪律或者是做了其它错事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会对他进行批评和严厉的教育。同时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是爱,宽是害”的道理。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禁必止,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作为班主任,我认为不用去担心要学生守规矩会扼杀他们的个性。其实,不守规矩的学生的所谓个性,只能是不良的野性,而不是良好的个性。试想,一个连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规章制度都不遵守的学生,怎么可能去谈更高层次的个性问题呢?所以,张扬个性的前提是遵守规矩,要想发展个性,首先必须遵守规矩。这就是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四、四、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言言传身教传身教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在的学生比较反对说教,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潜移默化方面多下些工夫。班主任担负着塑造几十名学生灵魂的重任,也就要求他自身具有真诚、善良、正直、谦虚、勤劳、朴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品质,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准时到校;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我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因此班主任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五、五、保守秘密保守秘密,便于工作便于工作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应该有属于他们的秘密。我就和我班上的学生有很多的秘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和家长联系,更没必要三天两头地请家长到学校。一方面,我认为家长很忙,工作赚钱很不容易,打一次电话伤一次神,家长接到电话告状必定要教育学生,无形的让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恶化了。另外一个方面,学生们也大了,要面子要尊严,给他个面子自我改正可能效果就更好。所以我觉得每个班主任心里都要有杆秤,衡量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才值得给家长打电话,当学生在学校里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不至于严重的需要家长解决的话,完全可以和学生商量,今天你做这样的事情不好,但是我不想告诉你家长,不想影响你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仅此一次。大多情况下,学生都会觉得老师真是很不错,很给他面子,接下来表现会好很多。其实本来,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还使很有威慑力的,但是就因为你总是电话家长,让家长多次解决问题,学生习惯后,最终导致家长对于学生最后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了。六、六、依靠依靠集体集体,省心省力省心省力 班上总有几个很讨厌,犯错屡教不改的学生。错误不大但是很是烦人,比如课前准备差啊,自己课桌周边环境脏乱啊,经常破坏班级公物等等。遇到这样的错误,打电话家长,怕家长说小题大做。但确实是说过很多次都没有改变。没办法我只有做最没人情味的老师,采取连坐的方式。比如今天只要某某人犯错,全班都陪他下课静坐 5 分钟。别说这招还真灵验,如果因为他个人出现问题,全班陪他受罚,估计全班同学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七、七、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尊重学生尊重学生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八、八、分层管理分层管理,各有进步,各有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管理,施加不同压力,一方面维持了学生的竞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每个同学都会有一个新的目标呈现在面前,形成不同的目标导向,使得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不断的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保持整体水平的持续性前进。教育中,我是攻心为上,以说服为主。特别注意揣摩每个学生心理,充分运用“嘴上功夫”,尽可能地和学生进行多个层次交流直至个别交流,引导他们的心理、情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避免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我常用几种分层交流形式:针对全班的班会、读报班谈,针对部分学生的座谈会,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谈话。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对“一休哥”式的学生用“暗示法”,对“林黛玉”式学生则用感召法,不一而足。九、九、冷眼旁观,适时出击冷眼旁观,适时出击 我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中了解其心态,挖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如学生自尊心受伤害而又想自强时,自己的努力受挫而又不甘失败时,对过失感到内疚时,就是教育的良机。要防止和克服学生出现消极逆反心理,必须了解其心态,激发其内在需求,并捕捉好教育时机,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者要有良好的心态:教育者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他们,当遇到偶发事件或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要理智地冷处理,要有“同体观”即:把对方和自己视为一体,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样会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控制逆反心理。十、十、张弛有度,合理结合张弛有度,合理结合 我认为应该“一张一弛”,严厉要求和鼓励相结合,做到“张弛有度”。科学发展观认为,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联系到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既有慈祥地关爱,又有严厉地管教,那将会事半功倍。偶尔允许学生犯点错误,以错误作为教育的契机,促使他们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困难新的挑战还很多,我将不断学习,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