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的经济权利1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28382 上传时间:2025-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经济权利1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经济权利1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经济权利教案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u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不容侵犯。 2.了解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3.学会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 4.树立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财产继承权的意识和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u 重难点 重点: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难点: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 二、知识概览图 财产所有权 公民的个人财产 合法财产的含义 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方法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我们要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继承权是经济权利的一部分,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地位 法律依据 方式 我 的 经 济 权 利 法定继承的含义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确立依据 法定继承的顺序 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的含义及及优点 有效遗嘱必备的条件 遗嘱继承 三、新课导引 1866年10月13日,刚刚打赢对奥地利的“七周战争”,并把500万人口和64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入了普鲁士版图的威廉一世,在大批臣属的前呼后拥下临幸他在波茨坦的一座行宫。然而,行宫前的一座破旧磨坊却让他大为扫兴,他想拆除,但磨坊却并不属于王室;他想赎买,奈何磨坊主死活不卖。暴怒的国王强令拆除,但被磨坊主诉至法庭。本来平民告国王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但审理案件的三位法官毅然一致裁定:被告人因擅用王权,侵犯原告人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责令被告人威廉一世,在原址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原告人误工费、各项损失费、诉讼费等费用。 磨坊主告国王的案例,终于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它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思考讨论】 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教材精华 知识点1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要立足社会、适应社会,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还要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财产所有权是经济权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探究交流 把下列左右两栏的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课本第49页) 点拨 课本通过连接图表,能帮助我们生动、直观地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探究交流 说一说,你对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课本第50页) 点拨 课本设置这一问题,目的是围绕我们拥有的财产,帮助我们理解个人财产的概念和内容。 合法则产的含义? 探究交流 你认为下列属于合法财产的有: (课本第50页) A.歌唱演员获取的税后演唱费 B.母亲每月800元的工资收入 C.居民购买并取得房产证的房屋 D.过生日时叔叔送你的随身听 E.偷税、漏税获得的收入 F.餐厅服务员拾到的手机 G.收贿、索贿获得的钱物 点拨 个人财产是否合法主要看财产取得的方式、方法、内容是否合法。如果 合法则为合法财产,否则就是非法财产。 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方法: 概括地说,有多种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具体地说:(1)民事法律手段:它是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最普遍的做法;(2)刑事法律手段:它是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探究交流 以上两个案例中,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两个案例对我们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有什么启示?(课本第50页) 点拨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能了解国家如何运用民事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如何运用刑事法律惩处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同时我们应明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理解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以及所有权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2 继承权是经济权利的一部分,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继承权是经济权利的一部分。为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让公民能按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让公民能有序地继承遗产,我国宪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对继承权做出了相应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专门规范财产继承的法律。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遗产的含义及条件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作为遗产必须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说明 继承法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就是说,只有当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可以继承。 继承人的含义 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知识点3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的含义 所谓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确立依据 我国继承法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 说明 继承法规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在继承中男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法定继承的顺序 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要按照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探究交流 法院为什么判决孟某也是王某遗产的合法继承人,裁定王某的弟弟妹妹不能继承王某的遗产?(课本第52页) 点拨 课本通过案例能使我们了解法定继承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4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的含义及优点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最大的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说明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即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思维拓展 什么是遗赠? 点拨 遗赠,是指公民用遗嘱的形式将死后自己的财产一部分或全部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不留给亲属,它属于遗嘱人的单方法律行为。遗赠是遗嘱人以遗嘱的方式处分其遗产的方法之一。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人依据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遗产。受遗赠人获得的遗产,受我国法律保护。 有效遗嘱必备的条件 有效遗嘱必备的条件是: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遗嘱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不具备上述条件,则是无效遗嘱。 知识点5 未成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我国法律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由于其尚未成年,其继承权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探究交流 明旭爷爷奶奶的要求合法吗?对于这一间店铺明旭有什么样的权利?明旭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 (课本第53页) 点拨 案例分析是我们了解有关财产继承的法律法规和明确如何维护继承权的有效方法。我们应增强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知识点6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权只有进行发明、创作的特定人才能享有。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智力成果的含义及表现 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作品等。 智力成果权包含内容 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当发明人、创作者的智力成果被采用或者发表后,作为一种财产权利,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探究交流 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的同时,有的同学还创造了一些智力成果,享有智力成果权。他们的具体智力成果有: (课本第53页) A.出版的文学作品B.发表的美术作品C.搞出小发明并获得专利D.其他: 点拨 通过了解当代中学生所享有的智力成果权来认识智力成果的主要价值,这种方法对我们来说生动、直观、易于接受。 思维拓展 我们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智力成果? 点拨 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思维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其次,要把创新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实践的创新者。青少年要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迷信以往的经验,积极开拓进取,做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 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 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中学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当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权的事情。 我国宪法对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公民权利作了原则规定;民法设专节,用4项条款对保护知识产权做出规定;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具体法律,更明确具体地规范了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 探究交流 结合小峰成功维权的事例,与同学们交流维护自己智力成果权的有效方法,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课本第54页) 点拨 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他人侵犯。我国宪法对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公民权利作了原则规定;民法设专节,用4项条款对保护知识产权做出规定;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具体法律,更明确具体地规范了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当我们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最强有力的方式。 五、课堂检测 1.公民徐某有一儿一女,妻子早逝。几年后徐某也因病去世,留下6间房产和5万元钱。按法律规定,这些房产和5万元钱直接由徐某的儿子和女儿共同继承。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 A.遗嘱继承 B.法定继承 C.馈赠继承 D.遗赠继承 2.下列不属于我国继承法所确认的遗产范围的是 ( ) A.公民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B.公民正当工作所得到的工资 C.公民违法向他人发放高利贷获得的利息 D.公民合法的股息、红利、房租等收入 3.李某下车时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遗忘在了出租车上,随即另打一车追上前出租车,前车司机百般抵赖。后来,法院依据刑法第270条以侵占罪判处该司机有期徒刑6个月,并责令其返还李某的笔记本电脑。对这一案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有力武器②捡到的就是自己的③法律打击侵犯财产权的犯罪行为④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权的因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玉林市遭受的重大灾情不仅牵动着市民的心,还引来了香港同胞的关切之情。广西区政协常委、香港广西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香港广西总商会会长,玉林市政协常委、香港玉林同乡联谊会会长、玉林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宏安集团主席邓清河先生,于2010年6月4日在香港听到容县因普降特大暴雨造成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后,马上决定个人捐款人民币30万元。邓清河先生这是在行使财产的 (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5.案例一 农民蒋某承包了15亩荒山,承包期为20年,每年按合同向村里交纳租金1000元。经过蒋某全家的辛勤劳动,荒山成了果园,5年后开始收益,年获利近5万元。村里的许多农民对此非常眼红,聚众上山将果树砍掉,果园又成了荒山。 案例二 李某有私房一套,产权归其所有。2009年初,李某去外地女儿家,这其间,他将自己的私房租给张某,租期二年。2011年1月房屋租期已满,李某要求张某退房,张某以找不到合适的住房为由,拒不退房,李某只得同意再租一年。一年后,张某仍不退房。 (1)案例一中的村民侵犯了蒋某的什么权利?如果你是蒋某,你该怎么办? (2)试结合案例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某该怎么办。 六、学后反思 我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