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方地区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1395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地区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方地区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方地区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6-Vegetables 2023.11栽培技术北方地区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张佳琳,宋聚红,王海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收稿日期:2023-09-11基金项目:石家庄市财政项目现代种业创新专项(2023-6)。*通信作者:王海山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北方甘薯栽培种植效益,结合菜用甘薯的特点,因地制宜,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总结了适宜北方地区的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露地种植连续采收3个月茎尖,667 m2效益在10 000元以上。关键词:菜用甘薯;栽培技术;北方Effi cient Cultivation Te

2、chnologies of Vegetable Sweet Potato in Northern ChinaZHANG Jialin,SONG Juhong,WANG Haishan*(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 05002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lanting benefi t of sweet potato in northern China,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

3、ics of vegetable sweet potato and 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the effi 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of vegetable sweet potato suitable for northern China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rs selection,seedling breeding,soil preparation,planting,fi 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 and harvesti

4、ng,which could realize continuous harvesting of stem tips for 3 months in open fi eld planting,and the benefi t was over 10 000 yuan per 667 m2.Keywords:vegetable sweet potato;cultivation technology;north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为旋花科栽培种,多个研究表明,甘薯叶片、叶柄均富含多种营养元素1-2,因此,获得“长寿菜”“抗癌蔬菜”“蔬菜皇后”等美誉3。菜用甘薯即以地

5、上部茎尖为食用目的的甘薯品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发展,以芽稍、叶柄和嫩茎叶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菜用甘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作为蔬菜新品种,与块根型甘薯品种相比,菜用甘薯的嫩叶片和叶柄,炒食可口,颜色亮丽,还可焙干研成粉末作食品添加剂,在南方地区种植面积大,种植技术成熟。近年来,北方也开始引进种植,因市场需求较大,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态势,经济效益也较高,但由于南北气候差异以及饮食习惯,在宜栽品种选择、种苗繁育、定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菜用甘薯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南方地区,北方菜用甘薯种植可参考的栽培技术少。针对此,本研究通过品种引进,建立栽培示范基地的方式,2年-77

6、-Vegetables 2023.11栽培技术内在北方地区种植并推广菜用甘薯33.33 hm2(500亩),露地种植后,连续采收3个月茎尖,667 m2产生效益在10 000元以上。本文以此为基础,总结了菜用甘薯在北方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北方菜用甘薯栽培提供技术支持。1 品种选择茎尖是菜用甘薯品种的食用部位,优质菜用甘薯品种要求茎尖少茸毛、高含水量、无苦无涩、柔嫩多汁、食味佳、适口性好。根据高产、优质原则,要求品种腋芽再生能力强、抗病性好、分枝多、茎蔓短、植株生命力旺盛、茎尖嫩叶产量高,此外,应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选择适宜本地种植、推广和销售,且适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4,如台农71、

7、薯绿1号等。2 种苗繁育2.1 扦插繁殖育苗法为提高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以脱毒甘薯苗为佳。获得的脱毒苗,驯化后于春夏季移栽在覆盖有防虫网的大棚内,蔓长30 cm以上即可扩繁。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从健壮、无病的植株上剪取长约15 cm,带23个叶的茎,基部剪成马蹄状,为防止病菌发生,促发新根,可浸泡于黄腐酸溶液中10 min左右,或浸生根粉溶液,然后斜向扦插在苗床或穴盘。基质配比为草炭土蛭石21(体积比),插入深度35 cm,搭盖拱棚并覆地膜以保温保湿,维持气温2028,地温1623,空气相对湿度70%80%。10 d左右生根成活,长叶后即可定植。2.2 种薯育苗法采用种薯育苗法,场地应选在水

8、源无污染、排灌能力好的日光温室或塑料棚中。整地成宽1.3 m,深30 cm的沟畦,早春低温时育苗,可在底层垫1020 cm厚的酿热物(马粪、砂土混合)增温,再铺1层洁净的河沙或营养土。选用无病斑、种皮光滑无损伤的薯块作为种薯,播种前种薯消毒: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种薯10 min。为保证出苗整齐,排薯时薯块应按大小分区,避免大小薯混放,每个种薯间隔5 cm左右,以前薯压后薯1/3为宜,种薯头斜排向上45,薯块排布上齐下不齐。种薯排好后,浇1次透水,用洁净细土或者细河沙覆盖种薯34 cm,薯蒂微露土层即可。保持床温2530,温度较低时覆膜保温,20 d后出苗,

9、出苗后重点进行控温、保湿。温度过高应适当放风,床土发干时需喷水保湿。温度设置原则为:高温催芽,平稳长苗;低温炼苗提高种苗抗逆性,繁育壮苗。苗高达到25 cm时可剪苗移栽,栽前7 d需充分通风炼苗。每次采苗后结合浇水追施1次有机肥水,或者浇施25 g/m2尿素肥料。采用种薯育苗法,繁育期长且繁殖系数不高,但相较种苗育苗法,培育的薯苗抗逆性强、抗病性好,生长势旺,基于此,可先进行种薯育苗,然后再插段扩繁。2.3 种苗繁育注意事项种苗繁育过程中,大棚内温湿度适宜,白粉虱、蚜虫、烟粉虱等害虫繁殖倍数大,危害时间长,防治难度大。可在其初发期每667 m2用6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0 g,对水30 k

10、g均匀喷雾。3 整地选择肥力上乘、排灌便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周围无污染源的田块种植。在晴天进行深耕整地,深耕前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3 000 kg以上,深耕细整,因采收期长要施足基肥,保证土壤的肥力。为方便后期田间管理和采收,整成畦宽110120 cm、畦高1520 cm的平畦。4 定植选择排灌条件良好的露地或保护地种植,露地可在春季地温稳定14 以上(大约在4月中下旬)即可定植;保护地可于23月或89月定植。遇高热天气或干旱要及时浇定苗水,保证成活率。选用茎蔓粗壮、长势均匀、无病顶段苗,按株距1820 cm,行距20 cm栽苗,每667 m2栽1.5万1.8万株。薯苗短于20 c

11、m时采用直插法埋入23节,薯苗长于25 cm时采取斜插法入土34节,此栽植方式有利于薯苗抗旱,保证全苗。5 田间管理5.1 温光管理保护地种植时,苗期一般要盖棚管理,午间注-78-Vegetables 2023.11栽培技术意放风,降温后及时关闭大棚。菜用甘薯在15 以上开始生长,在其生长最适温度1836 范围内,根系生长速度与温度成正比5,在10 以下会导致植株地上部生长困难,或导致全株死亡。光照有利于茎叶生长,但过强则易使甘薯茎叶纤维老化,严重影响产量和食用品质,所以在光照较强时段需要进行遮阴处理。5.2 水分管理菜用甘薯对土壤水分响应较为迅速,在土层深厚、通气性佳的土壤中生长较快,为促进

12、茎叶快速生长,田间应保持湿润。在茎叶生长盛期保持土壤含水量80%左右,可显著提高茎尖嫩度,提高茎叶产量和品质。在生育期应多次少量进行补水,尽可能采用喷灌,保持田块湿润,满足茎叶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下时需及时灌水,超过90%应尽快排水。5.3 肥料管理菜用甘薯生长前期对肥料需求少,底肥肥效基本可满足生长需求;缓苗后,每667 m2追施速效肥(尿素)1015 kg。苗生长中期结合中耕除草,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化肥进行追肥,可略多施氮肥,能促进茎叶快发。依长势,可提高或减少尿素用量,养分缺乏时可增喷叶面肥(如腐植酸、磷酸二氢钾等)补充养分。每次采摘茎尖后,及时补充有机肥(如尿

13、素、腐熟粪尿等),促发分枝及新叶生长。5.4 苗期管理及中耕除草缓苗后摘心,促发分枝。栽后7 d左右查苗、补苗,保证苗全、苗齐,全苗均匀生长。主蔓长到15 cm左右打顶,促其多发分枝。同时要注意除草、浇水等田间操作。6 病虫害防治北方高温、高湿天气较南方少,菜用甘薯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病害,但菜用甘薯茎叶脆嫩且多在伏淡季收获,易遭受玉米蛾、斜纹夜蛾、蚜虫、菜青虫等食叶害虫的危害,应提高田间虫害预警,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提早防治。物理方法可使用杀虫灯、悬挂黄板等,生物方法防治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如苦树藤素),注意避免喷施高毒农药,设施完备的生产基地可拉盖防虫网结合吸虫机进行防虫,

14、保证绿色生产。同时为防止病毒病的流行传播,适时进行换茬轮作,避免连作。对存在地下害虫的地块,需在整畦前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喷施地面或在地面撒施,用法用量为5%辛硫磷颗粒剂与细土按照16的体积比均匀混合,每667 m2撒施1820 kg。为从源头解决病虫害问题,应当做好检疫工作,选用抗病虫性较强的品种,培育无病壮苗,选用生物净肥,发现田间杂草和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7 收获茎尖采收以可直接食用的长度为原则,茎蔓长度达到2030 cm即可采收(一般为栽后3040 d),采摘长度为1015 cm。采摘完后,保留20 cm以内的分枝,保证营养体的养分供应,促进植株分新枝、长新叶。依据生长情况

15、,一般710 d采收1次,北方可持续采收至10月,小心采摘避免损伤嫩叶,影响外观。茎叶排放时尽量松散,防止内热损伤嫩梢、嫩叶,最佳采收时间为阴雨天或清晨。采摘后应及时进行修剪,摘除底部黄叶,每条分枝被采摘时基部应保留12个茎节,保证养分充足,促侧芽生长。此外,应尽量缩短产品运输时间、简化流通环节,避免机械损伤,以保障茎尖质量。北方地区一般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收获薯块,薯块贮藏条件为:温度1114;相对湿度80%90%。参考文献1 沈 梦 兰,庞 林 江,陆 国 权,成 纪 予.甘 薯 叶 菜 的 营养 保 健 及 贮 藏 保 鲜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J .食 品 工业,2019,40(5):270-274.2 曹清河,刘义峰,李强,张安,杨光峰,马代夫.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2007(10):41-43.3 杨汉,黄志谋,刘伟,马志强,杨新笋.中国菜用甘薯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7):3201-3204.4 王家才,杨爱梅,胡中好.菜用甘薯的开发利用及生产规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48.5 何永梅,李建国.叶用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1(4):13.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