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10-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业.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712774 上传时间:2025-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0-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题10-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0·宜宾模拟)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儿童根据年龄要参加生产劳动,但禁止10岁以下儿童受雇做工,10岁以上儿童的劳动时间限制在6小时内。这一主张 (  ) A.影响了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的产生 B.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本质 C.推动了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D.揭示了普遍使用童工的社会现象 【解析】选A。题干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对儿童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长短根据年龄进行了必要的限制,这是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根据所学可知,欧文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后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故A正确,B错误;题干信息不涉及政府社会保障体系,故C错误;“普遍使用童工”在题干无法体现,故D错误。     【加固训练】   181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首次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在1817-1818年间,“工人阶级”一词被欧文不断阐释,并作为同“上等阶级”“中等阶级’相对立的概念。此后,工人的刊物广泛地接受和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这一现象表明 (  ) A.工人阶级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欧文的理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C.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理论 D.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消弭 【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工人阶级”的表述在不断阐释中被接受与广泛使用,这为之后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来源,故B正确;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理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阶级斗争,排除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  ) 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 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能给无产阶级提供具体的斗争手段 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 【解析】选A。据材料“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可以得出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故A正确;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改变规律,故B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不是具体的斗争手段,故C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不是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故D错误。 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以上论述旨在 (  ) A.分析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原因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C.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罪恶 D.揭示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解析】选D。根据材料“封建的所有制关系……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可知,这里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推动着社会变革,旨在说明社会变革的动力与趋势,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分析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原因”,故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工业革命对自由资本主义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不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罪恶,故C错误。 4.(2021·恩施模拟)巴黎公社成立后,规定:“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此项规定意在 (  ) A.防止公职人员走向腐败 B.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动员农民进行革命 【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巴黎公社尊重工人的地位,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故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拔高训练】   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这表明巴黎公社具有 (  )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革命首创精神 B.变革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 C.使工人解放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D.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进政党的属性 【解析】选C。材料“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体现的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C正确;A说法仅能表现材料的一方面,排除;巴黎公社不具有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B排除;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排除。 5.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巴黎公社委员会于1871年3月26日由普选产生,下设十个委员会,公社委员实行直接选举。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公社是唯一的政权,公社制定的各种法令,各行政部门必须执行。这反映出巴黎公社在权力运行上 (  ) A.健全创新了民主选举的方式 B.确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统一 D.践行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解析】选C。从材料反映的公社委员会颁布法令由各部门执行等信息来看,巴黎公社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均由公社委员会掌握,在权力运行上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统一,而不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故答案为C;公社委员实行直接选举不是选举方式的创新,排除A;巴黎公社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排除B;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分权制衡体制,排除D。 6.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号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  ) 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尽历史责任”指的是反抗卖国的资产阶级梯也尔政府,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故C正确;限制资产阶级措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均和“历史责任”无关,故排除A、B、D。 7.(2020·南昌模拟)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事件引发了 (  ) A.七月流血事件 B.彼得格勒起义 C.二月革命   D.“四月提纲” 【解析】选C。材料“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反映了当时沙皇仍然存在,处于二月革命之前,故C正确;七月流血事件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故A错误;彼得格勒起义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错误;“四月提纲”发布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故D错误。 8.(2021·银川模拟)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解析】选C。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A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错误;“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7月,列宁又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正确;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错误。 二、非选择题(16分) 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欧洲好几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 材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 ——以上二则材料皆选自[德]曼弗 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实际上,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及其发表的重要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成功夺取政权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宣言”:根据材料一“(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是《共产党宣言》;第二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理论方面的意义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践方面的意义是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第(2)题原因:根据材料三“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可知,其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成熟政党的领导;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俄国国情、民心和科学理论等方面来分析其原因,其中,俄国国情方面的原因是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民心方面的原因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科学理论方面的原因是马列主义的指导。第(3)题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等方面来回答认识。其中,科学性方面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各国革命的指南;本土化方面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我们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案:(1)“宣言”:《共产党宣言》。(2分)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4分)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成熟政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马列主义的指导。(6分) (3)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各国革命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我们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4分) - 8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