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变色龙》第二课时导学案
遵化市第二中学 阮金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警察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描写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我们得知,变色龙这种特殊的蜥蜴,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借以保护自己。
今天,我们也尝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相信会有特别的收获。
1、板书 变色龙 契诃夫
2、了解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3、复习上节课内容(自主学习问一问)
①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盛满( ) 筛子( )
盛大( ) 魁梧( )
畜生( ) 敞开( )
畜牧业( ) 崽子( )
醋栗( ) 戳穿( )
米粟( ) 杀戮( )
恐吓( ) 中看( )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本文的主要事件什么?
活动二、与课文对话,整体感知课文。
分角色朗读核心部分,体会人物的情感。
大屏幕 明确角色
角色一: 奥楚蔑洛夫
角色二: 巡警(叶尔德林)
角色三: 赫留金
角色四: 普洛诃尔
角色五: 独眼鬼
角色六: 叙述人
角色七: 人群里的人
活动三、化身法官,感知案情。
1、提取要点教师过渡: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判决书。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判决书上的提示,提取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完成相关的内容。
判决书
原告:_________ 职业:________
被告:_______
证人:(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_
审判长:__________
审判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判依据:
请把你们小组的判决情况展示一下。要求每个小组按次序展示一次。
2、谈发现,畅所欲言。
教师过渡:同样的一个案件,判决结果却一次次大相径庭,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学习流程: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导出板书─—人物性格
同学们,在整个案件过程中,奥楚蔑洛夫犹如一只变色龙,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变来变去,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
活动四、化身记者、感受人物心理。
教师过渡: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隧道,来到十九世纪的俄国,来到事发现场,作为一名记者,进行现场采访。
1、各位记者选好采访对象,设计好采访的问题,准备现场采访。
2、记者现场采访。学生采访:
记者A:请问赫留金,你对这次审判满意吗?
记者A:请问审判长,你为何要反复改变审判结果呢?
记者B:这位先生,请问您作为一个旁观者,对这次审判有何感受?
记者B:这位女士,请问您作为一个旁观者,有何感受呢?
师: 好,回到现实,几位小记者思维敏捷,抓住了实质性的问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么一个警官呢?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有关系的。
请看大屏幕 时代背景
《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作家刚24岁。当时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最反动的时期。民粹派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不仅没解决任何社会问题,反而促使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动的高压政策。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huàn)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教师最后归纳出小说的主旨:
活动五、学以致用,成果检测(抢答)。
1、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⑴他追它,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⑵“你在这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起那根手指头?…谁在嚷?”
⑶在他那半醉的脸上好像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2、写奥楚蔑洛夫多次脱穿大衣充分表现了他( )
A胆小怕事的奴才身份。
B心情烦躁,不知如何是好。
C内心恐惧和强作镇定,掩饰卑劣行径的心态。
D官气十足的老爷作风。
活动六、课堂小结,与心灵对话。
教师过渡: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小说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请你谈一下学此文后的感受,或受到的启发。
学习流程,学生自由交流,并自由发言。
活动七、布置作业:
1、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2、课外阅读契诃夫的其他小说。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