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案例
郑州市回民中学 王星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整体把握打折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每件商品的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每件商品的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2、探索打折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3、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总结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解决生活中富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打折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
1.把握打折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运用知识串灵活的解决打折销售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教师引导法:
学生根据情景剧,总结出销售术语及其之间的等量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和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五、教具准备
情景剧:衣服,标签
幻灯片:图片欣赏,例题,变式一、变式二,小结,当堂检测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看图引课:
从这些图片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呢?
齐读学习目标
情景剧
带着学习目标,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胖服装店,身临其境,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打折销售问题。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记录一下你所听到的数据和销售术语。
进价(成本)
标价
利润
利润率
售价
比对学生的数据,找出销售术语及其关系得到下面的知识串
2、预习展示:
带着知识串,再次进入小胖服装店,解决一些打折销售问题。
小胖服装店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每件售价140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请统一小组答案,写到小黑板上。
然后,用知识串理一理解题思路。
3、例题探究:
如果我将预习作业中“每件售价140元”改为“每件获利15元”,你又怎样解决呢?
例 小胖服装店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每件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设成本为x元,借助知识串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并填空。
进价
(成本)
标价
利润
利润率
售价
x
解:设成本为x元,由题意,知:
列方程:
解得:x=
答:这种服装每件成本是 元。
4、变式训练
变式一:改问标价为多少
小组讨论,展示不同解题方法
小胖服装店某种服装成本125元,提价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每件获利12%,这种服装每件的标价是多少元?(只设列方程)
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们交流一下:
变式二:改问折数为多少
小胖服装店某种服装成本125元,标价175元,请问这种服装以几折优惠卖出,每件获利12%?(只设列方程)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6、随堂检测
1、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价提高50%标价,再将标价打8折出售,结果获利28元,如果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价是x元,那么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2、一个背包进价为200元,提价50%标价,要使利润为20元,则商品应打几折?
(只解设列方程)
7、课后作业
(1)导学案73页—74页
(2)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商场,看看促销活动,根据具体情境自己编写一道“打折销售”应用题吗?
8、结束语
最后,请同学们欣赏一副漫画,看完漫画我的感受可以用这首《雾里看花》来表达。
借我借我.......
教师寄语:“同学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消费,当我们消费时,面对各种诱惑,带着智慧的眼睛,货比三家,理智消费。有的同学可能以后会步入商界,商品可以打折,人品不能打折,一定要诚信为本,巧妙促销,才能利国利民,获得真正的成功.
9、板书设计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进价
(成本)
标价
利润
利润率
售价
解:设成本为x元,由题意,知:
列方程:
解得:x=
答:这种服装每件成本是 元。
高效数学课堂之我见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反思
郑州市回民中学 王星星
回顾《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这节课,从引出课题、导入新课、变式训练到小结、作业设计、课堂检测再到结束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设计一堂课就像设计一个剧本一样,要做到如何开篇就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如何设疑才能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何结局才能别出心裁。如此设计方能达到绿色、高效课堂的目标。本文从《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上谈谈每个环节如何达到绿色、高效。
一、 引出课题
起初我是省了这一环节的,但是仔细一想,没有一个氛围去引出课题,那么这节课就似乎没有目标一样,不知道要讲哪方面的知识。引出课题不同于导入新课,课题的引入简单明了,营造一个大的氛围。以“打折销售”为例。商场中的打折销售图片很多,那么就用多媒体将打折的图片罗列出来,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得到了哪些信息。自然引出课题,吸引孩子们的注意,给他们营造一个氛围:本节课主要讲打折销售相关知识。如此,思想才不会乱飞,才不会胡乱发散。短短的一分钟效果却很显著。图片如下:
二、 导入新课
不同于以往,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本节课发挥学生的表演天分,应用情景剧,将生活中的买卖拿到课堂上来,为课堂增添绿色。编写情景剧时应当注意加入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以“打折销售”为例。剧本中包含有商家与买家之间的讨价还价过程,体现打折销售的主旨。
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引出各种销售术语:进价、提价百分比、标价、折数、售价、利润和利润率。那么如何引出这些销售术语之间的关系呢?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找等量关系是关键。而打折销售的等量关系恰恰蕴含在这些销售术语的关系中。看来引出关系是重点。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引出销售术语的同时,让买卖双方计算一番。比如:卖家说出进价、提价百分比后问同学应该标价多少?并让学生记录相关数据。当买家要求打折后,卖家寻求同学的帮助,并问出售价是多少。依次按照情景剧的发展将销售术语完全串起来了,得到了一个关系串:
进价(成本)
标价
利润
利润率
售价
这个关系串是本节课的主心骨。有了它就可以从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了。
三、 例题讲解与变式训练
例题讲解与变式训练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例题的问题设计较为简单从进价开始推出利润结束,从关系串的左边推到售价最高级别结束得出售价等于已知数量即可,问题较为简单。主要是让学生理清关系串,并学会运用关系串找出等量关系来。在例题中就把应用题的书写步骤板书出来。
变式一:改问标价为多少
小组讨论,展示不同解题方法
小胖服装店某种服装成本125元,提价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每件获利12%,这种服装每件的标价是多少元?(只设列方程)
运用小组讨论,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展示不同的解法。该问题的设计增加了难度,增添利润率这个概念,学生容易迷糊。但通过对关系串的梳理,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等量关系可以是从关系串的左边推到利润,从右向左推到利润,那么等号的左边是利润,右边也是利润。也可以从关系串的左边推到右边直到等于利润率。如此关系串活起来了,方法也多样起来了。
变式二:改问折数为多少
小胖服装店某种服装成本125元,标价175元,请问这种服装以几折优惠卖出,每件获利12%?
变式二的设计改变问法,未知数变为折数,方法还是运用关系串找等量关系。唯一需要强调的是标价乘以十分之折数。
这节课就这三道题足以把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理清理顺。
四、 作业设计与课堂检测
作业设计要贴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可设计一些偏题,怪题。可以灵活应用关系串,改变问法,也可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增加了第二题。第二题为开放性试题。该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能体会出数学源自于生活,又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打折销售应用题,达到会编题就肯定掌握了这节课的精髓。
五、 结束语
结束语的设计是情感上的升华,让这堂课有了完美的结局,商品可以打折,人品不能打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