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
一、活动背景
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是全国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落实全民健康教育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 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和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3.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与咨询服务,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4.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5.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活动内容
1. 宣传推广活动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海报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 专业知识培训
通过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师的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加强师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管理技能提升。
3. 心理影片展映
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相关影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4. 心理健康课程开设
开展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学生心理调适、情绪管理、解决问题等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态度和方法。
5. 心理测评与咨询服务
通过心理测评和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心理健康文化活动
通过校内文艺比赛、主题班会、心理课外活动等形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共同发展。
四、活动方案
1. 活动时间:每年11月份。
2. 活动主题:共建健康心态,共享健康生活。
3. 实施步骤: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a. 制定活动计划、目标及内容。
b. 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c. 撰写心理健康宣传材料、制作海报和橱窗等宣传品。
d. 组织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2)活动实施阶段
a. 进行校园广播、橱窗、海报等形式的宣传,向全校师生宣传活动主题和目标。
b. 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相关影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c.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培训,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d. 组织心理测评与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e. 组织心理健康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3)活动后总结工作
a.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总结工作,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b. 建立健康档案,收集学生心理健康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c. 总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五、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推进,并向更深层次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