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温低浊地表水处理技术的探讨摘要:东北地区低温低浊地表水采用常规工艺难以净化处理,往往又因为受到污染而使原水的色度、耗氧量提高,进一步增加了水质净化的难度。另外,地表水体水质在一年中变化很大,采用固定的常规净化工艺很难适应。本文对水处理工艺混凝、分离和过滤等环节进行7分析,得出了采用浮沉池工艺可以经济合理地处理低温低浊地表水的结论。关键词:低温低浊;地表水;混凝;分离;过滤;浮沉池1低温低浊水水质特点我国东北地工全年有四、五个月的时问处于寒冷季节,水体被冰层覆盖江河水温01,水库水下层水温24。这个时期原水浊度也很低,江河水为5-30NTU,而水库水也只有5-10NTU。原水水温低,水的动力粘
2、度系数提高,减弱了水中胶体的颗粒运动,降低了他们之间相互碰撞的机率;水中胶体的溶剂化作用增强,颗粒周围的水化膜加厚,妨碍颗粒凝聚;同时,通过混凝所形成的絮体较轻,不易下沉,难以通过沉淀从水中分离出去。对于水库水而言由于它的水流状态特点而表现出不同于江河水质的特性。水库水近似于静止状态,水体中各部位因不易掺混而表现出水质成份分布的不均匀性。水库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不但妨碍水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而且藻腥味很重,影响水质;水体中的矿化度由于水分的强烈蒸发而提高: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腐烂所形成的腐植质不仅提高了水库水的色度,而且会对水中粘土形成的胶体、硅酸溶胶、铝和铁的氢氧化物起到保护作用。这些都增加了
3、水库水的净化难度。2水处理技术的改进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低温低浊江河水和水库水的处理难度又有所增加,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如果不加以改造很难满足新的水质标准要求,这就是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对策来解决新问题。低温的不利因素,影响了水处理的各个处理环节。对于工程设计,应对投药、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环节进行具体分析。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和分离两大过程。混凝的作用是促使原水中的胶体杂质形成絮体,而分离是将混凝形成的絮体通过沉淀或者气浮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去剩余的少部分微小絮体及其它杂质,再经过过滤而分离出去的处理过程。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就是将混凝和分离过程都在滤池中完成的综合处理方式。下面就对水处
4、理工艺的和各环节进行具体的分析。21混凝作用混凝是水质净化处理的制药、混合、反应各环节的总称,它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凝聚实质是使胶体胶稳而具有凝聚的性能,胶体颗粒的大小,一般介于1mu一01 mu 之间,凝聚作用的动力只能是布朗运动,水流的搅动并不会加快胶体颗粒的碰撞速度。当颗粒尺寸增大到1u 以上时水流的速度梯度才能够起作用。凝聚作用力只是水分子的热运动。絮凝是脱稳的胶体结成大棵粒絮状体粒径约(1-2mm)的过程。颗粒碰撞的动力是水流搅动形成的梯度。絮凝过程存在着絮体的结合和破碎的问题。随着絮体粒径的加大。所受到的剪切力增加,当絮体粒径增加到一定尺寸时。会由于剪切力的增大而破碎。反应池的
5、设计应尽量地减少絮体的破碎率,采用合理的速度梯度。在混凝过程中。分清凝聚和絮凝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处理效果。1)加强凝聚的措施低温低浊原水中,胶体颗粒脱稳和混凝剂水解产物相互接触、碰撞的机率大为降低,从而影响凝聚效果。为加强凝聚反应,要提高原水水温是不现实的。而快速搅动很难影响到微观的分子热运动,也提高不了胶体微粒碰撞速率。但是,合理的使用混凝剂,使其快速地均布于水中,有助于原水中胶体颗粒外部双电层的有效压缩,降低E电位,使颗粒脱稳:使用助凝剂加强对胶体颗粒的架桥和网捕作用;另外,为使混凝剂水解反应进行的彻底,应及时散除水解反应产生的CO2 ,亦可获好的凝聚效果。使用
6、助凝剂低温低浊原水处理,只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效果并不好。因为水温低,形成的强水化氢氧化物比较稳定,而絮凝体产生的速度却很慢,导致了混凝剂的大量使用。目前很多水厂除了使用硫酸铝外,还采用助凝剂。助凝剂在混凝剂投加后1分钟投加。效果较好。原水水质的色度比较高时,可在混凝剂之前投加助凝剂。投加助凝剂,不但可以提高凝聚效果,还可以减少约3O的混凝剂投加量。快速混合混凝剂投加到原水中,水解速度很快,药剂的浓度和pH值在各部位应该瞬间达到均匀的程度。所以要求快速混合。否则,在原水中会出现药剂不均的问题。浓度高的部位,pH值低,胶体扩散层的正离子被异电负离子压缩和包围,出现胶体再稳定的情况,导致药剂的浪费;浓
7、度低的部位,药量不足,不足以压缩双电层,达不到混凝效果。快速混合常采用水泵和静态混合器,速度梯度约为7001000s一1。在12s内完成混合。 散除CO东北地区地面水体一年中长时问低温,水中CO2难以散除。当混凝剂投加到水中后由于瞬问水解作用又产生一些CO2 ,如果不能及时散除水中的CO2 ,混凝剂的水解化学反应会受到影响。这样,不但浪费混凝剂的用量,而且对原水中胶体的脱稳也起不了作用。混凝剂加入水中充分混合后,要立即曝气,如能降低水中C02 含量6O。则可节省混凝剂用量30以上。低温低浊经曝气混凝后,形成的絮体比较密实,水的透明度高。(2)提高反应的絮凝效果为提高反应的絮凝效果,反应池设计除
8、了保证必要的反应时间外,还要研究速度梯度的变化和活性泥渣的作用。速度梯度除了与外加能量有关外,与反应池的池型也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反应池设计的指标GT值,对于低温低浊度原水处理,反映不出活性泥渣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拟作如下探讨:反应池GTC值絮凝主要是在反应池中完成的。脱稳的胶体颗粒具备了相互吸引的能力。在水流速度梯度产生的微旋涡作用下,碰撞接触结成大颗粒的絮体。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絮体颗粒越来越大,而颗粒的数量则越来越少。单位体积中,絮体颗粒减少的速率为:由公式(1)推导反应池的设计指标,可以看出不只是GT值,而且絮体的粒径和颗粒数也对反应的结果起作用,假设颗粒形成为球形,则单位体积水中颗粒
9、体积所占的比例C值为:C=(6)d3,n。将d3n=6 C代入公式(1),得:由公式(3)可以看出,采GT作为反应池的设计指标值是不全面的而应该采用GTC值的。因为水中颗粒的体积浓度C对反应过程也有重要影响。22絮体的分离措施分离处理构筑物有沉淀池、气浮池和滤池。低温低浊水的不利因素也影响了絮体颗粒的分离效果。根据斯托克斯公式:式中:Pp;沉降颗粒的比重;Pt:水的比重;u:水的动力粘度系数;g:重力加速度:d:沉降颗粒的粒径。颗粒的分离速度U与水的动力粘度系数、絮体颗粒的比重 和颗粒粒径d有关。原水低温低浊时,形成的絮体轻而疏松,絮体密度减少,再加上水的动力粘度系数提高的不利影响,因而颗粒分
10、离速度减低很多。所以,分离构筑的设计,在了解低温的不利影响和水质变化的同时,要研究构筑物本身对不同季节水质变化的适应性。斜管或平流沉淀池,处理浊度的范围从几十度到一、二千度都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去除藻类、色度以及低温低浊水,效果却很差。而采用气浮法则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运用气浮和沉淀的不同功能采用浮沉池来适应水质的变化。当处理低温低浊江河水和藻类生长期的低浊度水库水时,浮沉池以气浮的方式运行;而在夏季原水浊度提高时,可采用沉淀的方式运行。这样使浮沉池与滤池有机结合,对原水的水质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收到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浮沉池设计是在斜管(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絮体无论是下沉还是上浮
11、水流都要经过斜管(板),以改善水力条件。上浮或下沉运行的水力负荷是一致的,均为729mSm2h,颗粒的分离速度都适用于斯托克斯公式。一般絮体的密度为10021O3,而空气的密度只有水的1775。气浮运行时,絮体粘附了微气泡,组合粒径增大,从斯托克斯公式可知颗粒的上升速度与组合粒径的平方成正比,从而使颗粒上升速度加大而易被浮至水面。浮沉池以气浮方式运行处理低温低浊水或用于除藻的合理性在于:(1)因为水中悬浮杂质量少,气浮的气固比低,用气量小,可节省加压回流水的能耗:(2)水温低空气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提高。使得低温时空气更容易溶解于水中:(3)原水在加压提升的过程中会溶入一些空气,而且当混凝剂水
12、解时所产生的CO2 微气泡也容易与絮体接触粘附在一起,强化絮体的上浮。浮沉池采用气浮方式运行对于前序混凝反应的要求也并不像沉淀法那样高。因为沉淀法是依靠颗粒絮凝长成大而重的絮粒而下沉的,而絮粒的成长过程则需要足够的时间(一般为2030min)。气浮则可借助于微气泡的作用,因此,只需要絮粒成长到足以被上升的微气泡粘附住就可以了。实践表明将气浮方式运行前的反应时间缩短到10min可行的 。也就是说浮沉池按气浮方式设计反应池,可以减少反应池体积的1312。降低了工程造价;如果考虑浮沉池增加的气浮设备投资,则总造价与沉淀池相当。至于日常运行费用,虽然增加了冬季气浮运行的电费,但是可以用节省混凝剂的用量
13、和排泥的水量来予以补偿。这样。浮沉池能够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而灵活运行,并保证出水水质的优越性就显而易见了。目前东北地区低温低浊水及水库水处理。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和过滤的工艺流程。夏季出现高浊度原水时。混凝、沉淀构筑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原水低温低浊期间,如果采用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运行,则反应池和沉淀池在将近半年的时问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果采用浮沉池与滤池配合使用,按照气浮的方式运行,则滤前水的浊度可大为降低,一般可达到1O度以下。浮沉池就可承担了滤池的大部分负荷,因而也提高了滤后水质。为保证滤后水质,滤池不应承担较大的负荷,就是采用接触过滤工艺也要求原水的浊度和色度均不得大于2
14、5度;而普通快滤池的滤前水浊度更是要求在1O度以下,滤速不大于8mh,滤后水才能达到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水温对于过滤过程的影响可由下式表示:式中:V一过滤速度H一过滤的水头损失;d一砂粒的当量粒径:m一空隙率:L一砂层厚度;a一砂粒的形状系数;u一水的动力粘度系数。当原水水温从6降至0时, 提高了13倍,而滤速减低了077倍。说明水温降低了滤池的过滤能力。此外,水温低,滤池中水流的剪应力(T=uG)也相应的提高,滤层中絮粒破碎的可能性大,易穿透滤层。由此可见,滤池是水质净化工艺流程中的最后环节,把矛盾都集中在这一环节进行处理容易加大滤池的负荷,缩短滤池的工作周期,增加滤池的反冲洗水量和能耗。滤
15、前的预处理构筑物应在任何时候都发挥作用,如果在近半年的时间内都发挥不了作用的构筑物,在设计上技术经济效益低,是不可取的。而采用浮沉工艺,对这一问题则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3结论低温低浊江河水及水库水的处理是较为困难的,一方面由于原水水温低,影响了水处理工艺的各个处理环节,降低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东北地区不同季节原水水质变化大,给处理构筑物的设计造型和处理工艺的确造成了困难。对于江河水的处理,既要对低温低浊原水的各个处理环节进行改进又要考虑工艺对雨季高浊度原水的适应性;对于水库水的处理,还需要考虑除藻、除味和脱色。常规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而采用浮沉池工艺,兼容了沉淀和气
16、浮两种工艺的优点,在处理东北地区江河水和水库水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冬季水库水的自来水净化处理试验柳志刚 毕灿华 姚学俊( 广州市荔湾区环境监测站,广州510380; 广州市花都区自来水公司,广州510800)摘要冬季水库水温920 ,浑浊度在315 NTU之间,阳光充足时,藻类较多,投加聚合氯化铝净化处理由于矾花轻而小,在沉淀池易出现“反池”现象,水质浑浊度指标难以保证。通过加入黄泥粉和少量高锰酸钾,使矾花结大加重,可以克服“反池”现象,达到较好的沉淀净化效果。关键词 低温低浊 水处理 黄泥粉 高锰酸钾广州市北部某自来水厂以水库水为原水。该水厂的供水设计能力为40 000 m3d,工艺流程为:一
17、级泵站(投加聚合氯化铝、高锰酸钾、氯气)一环形反应池一斜管沉淀池一虹吸滤池一清水池(二次加氯)一二级泵站。冬天该水库水温在92O 范围,浑浊度在315 NTU之间,阳光充足时,藻类生长迅速,藻类细胞数达到85106 个/L,水中泥量较少,不能有效形成矾花中心;投加净水剂聚合氯化铝后,矾花轻而小,沉淀池容易出现“反池”现象,大量絮状矾花流入滤池,加重滤池的负担,反冲洗频率由原来的810 h调整为23 h,浪费大量水和加大能耗,日供水量下降到15 00020 000 m3d。投加黄泥粉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方法已有人采用,但未见有系统报道。笔者在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投加黄泥粉助凝剂高锰酸钾的方
18、法,使钒花结大加重,提高供水能力,比单一投加黄泥粉效果更为显著。水厂冬季实际生产试运行结果显示,投加黄泥粉助凝剂高锰酸钾可有效克服“反池”现象,提高供水能力,保证出厂水浑浊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限值10 NTU。1 实验室试验部分11 仪器设备ZR46混凝试验搅拌机、容量瓶、移液管等。12 试验方法取1 L水库水加入净水剂、助凝剂进行混凝试验,沉降后取上清液检测水质。混凝试验搅拌参数为8O rmin,运行2min。13 试验结果131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对浑浊度的影响试验原水水温14、pH值7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增加出水浑浊度显著下降(见表1)。
19、然而,单一投加聚合氯化铝所形成的沉淀矾花结体较小而且轻浮,沉降速度较慢,效果较差。虽然随着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增大,矾花结体会相应增大一些,但大量投加聚合氯化铝会增加出水铝的含量,容易出现新的问题。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定为30 mgL。132 投加聚合氯化铝黄坭粉沉降试验试验原水水温14 、浑浊度121 NTU、pH值70。取山上黄坭,除去砂石,干燥后称重配成一定浓度的泥水。以不同量加入,按混凝试验参数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随着坭粉加入量逐步加大,矾花明显结大,下沉速度加快,当黄泥粉加到100 mgL时,水样有微红色,使浊度读数反而加大。考虑到黄坭粉如果加入太多会使聚合氯化铝用量加大,而且加入量太大
20、在生产实际中是不可行的,黄坭粉加入量定为50 mgL。133 加入其他助凝剂混凝沉降试验试验原水水温225 、浑浊度562 NTU、pH值70,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30 mgL,黄泥粉加入量50 mgL,高锰酸钾加入量04 mgL(经验数据),聚丙烯酰胺加入量005 mLL(经验数据)。聚合氯化铝与泥粉合用,混凝效果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够理想,尝试加入助凝剂高锰酸钾、聚丙烯酰胺试验其混凝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见表3。从现象观察,“聚合氯化铝+黄泥粉+聚丙烯酰胺”不及“聚合氯化铝+黄坭粉+高锰酸钾”沉降快速,但从混凝沉降后的浑浊度看前者却好一些。考虑到聚丙烯酰胺有毒,而且水厂现有投加高锰酸钾的设备,决
21、定采用“聚合氯化铝+黄泥粉+高锰酸钾”方案。134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原水水温15 、浑浊度682 NTU、pH值70。调节原水不同pH值,加入30 mgL聚合氯化铝,50 mgL黄泥粉,0-3 mgL高锰酸钾,沉降试验结果见表4。加混凝剂处理后水的pH值变化不大,在原水pH值为70的情况下,可以不加碱处理。135 混凝剂、助凝剂、黄泥粉的加人顺序试验聚合氯化铝加入量30 mgL,黄泥粉加入量50 mgL。高锰酸钾加入量04 mgL,按先后次序加入,先加入的搅拌1 min后再加入其他,结果见表5从现象和数据看,1、4号效果较好,考虑水厂实际情况,采用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黄泥粉一起加入
22、的方案。136 黄泥粉质量检测附近地区采到的山泥有偏黄和偏红2种,经检测都含有铝和铁,其中黄泥含铝、铁较高,经室内和现场试验都证实黄坭的助凝效果较红坭好,有害金属都没有检出(见表6)。14 实验室试验小结对于原水为低温低浊藻类较多的水库水,为了保证水厂的供水量和水质,试验证明,可以通过加入约50 mgL的黄泥和0204 mgL的高锰酸钾作为助凝剂,使矾花增大,沉降速度加快,藻类也在混凝中形成矾花沉降下来,达到预期的目的。试验延续了1个多月,所以每次试验所用的水样理化性质都有些不同,但原水水质对于水厂生产的影响是季节性的,室内试验提供了处理的方法,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当天的水质情况决定投加量。2 水
23、厂生产试验水厂生产现场试验3 d。试验过程如下:1)开始以2000m3h抽水生产,只加人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在沉淀池马上出现“反池”现象,大量矾花不能在沉淀池沉淀下来,直接流到滤池。2)此时按一定比例定量把溶解好的黄泥浆和高锰酸钾从少到多慢慢加入到混合池,并调节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随着黄坭浆加人量增加,在环流反应池明显观察到矾花变大,沉淀池上方的矾花逐步减少至基本消失,此时保持整个水处理过程稳定。3)测得待滤水浑浊度平均值156 NTU,滤后水(相当于出厂水)浑浊度平均值040 NTU,余氯186 mgL。净水剂投加量为:聚合氯化铝约20 mgL,黄泥粉约70 mgL,高锰酸钾02 mgL。连续
24、3 d同时检测原水和出厂水的锰含量,原水锰含量006009 mgL,出厂水锰含量005 mgL。因为加入高锰酸钾量很少,不会影响水质。表7是2007年12月试验时和常规生产时的水质检测数据。3 结果讨论生产试验的数据与实验室做出的数据比较,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减少而黄泥粉的加入量增加,但两者比较接近。如果在稳定生产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做到最好混凝沉降状态都可达到出厂水浑浊度达标的目的,可以适当减少黄泥粉的加入量,或是适当加大聚合氯化铝的量,都可以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冬季阳光充足,藻类大量繁殖也是造成“反池”的原因,藻类较轻,难于沉降。通过加入黄泥粉和高锰酸钾使矾花结大,高锰酸钾有杀死藻类的作用,使
25、沉降效果显著。从水质检测报告上看常规工艺和“试验工艺”对水质影响不大,但“试验工艺”可以克服“反池”现象,保证水厂正常运行。4 结论通过实验室和现场生产试验,对于冬季低浊藻类较多的水库水,加入2030 mgL聚合氯化铝,50 70 mgL黄泥粉和0204 mgL的高锰酸钾作为助凝剂,可以克服“反池”现象,达到降低电耗,节约洗池水,提高供水能力,保证出厂水水质指标浑浊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0 NTU以下的目的。投加黄泥粉和高锰酸钾工艺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黄坭粉易取无害,价钱低廉。高锰酸钾加入量很少,这是自来水厂处理特殊水源水质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水厂已增加黄
26、泥设施,并应用在净水生产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研究 王桂荣 。张杰(1武汉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武汉自来水公司,湖北武汉430034)摘要:针对汉江水源冬季的低温低浊水给水厂处理带来的困难,研究了聚合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简称HCA)、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三种不同助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先加助碱剂以调节pH值,再用HCA和聚合氯化铝(PAC)配合使用, 大大改善了混凝效果且与其它助凝剂相比,该药剂配制、投加方便,不会增加水厂土建费用可广泛应用于水厂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关键词:低温低浊水;强化混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中
27、图分类号:TU9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92455(2004)05002003在冬季,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它季节相比具有温度低、浊度低、耗氧量低、碱度低、水的粘度大等特点 ,这给不少自来水厂的冬季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武汉市,主要是汉江在冬季会出现低温低浊度水。其冬季水质特征为:l2月至次年2月浊度经常在20 NTU以下;水温一般在47最低可至4 ;pH值比其他季节略有降低,保持在73左右。在此期间,水厂采取增大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方法,但处理效果并不明显形成的矾花细小且轻,不利于后续沉淀。针对上述问题,拟采取投加聚合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简称HCA)、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作
28、为助凝剂对汉江水源进行强化混凝,以选择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助凝剂来改进现有混凝工艺。l 试验方法试验用水水温为4,浊度为186 NTU,pH值为73,碱度为93 mgL。烧杯搅拌试验在六联混凝搅拌机上进行,在1 000 mL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HCA、活化硅酸,模拟净水生产工艺的混合搅拌条件与絮凝反应搅拌条件,设定搅拌转速和时间如下: 模拟投加NaOH的混合条件,搅拌转速200 rmin、搅拌时间1 min; 模拟投加聚合氯化铝时的混合条件,搅拌转速300 rmin、搅拌时间1 min; 模拟絮凝反应搅拌条件,搅拌转速120 rmin、搅拌时间4 min
29、投加聚丙烯酰胺或活化硅酸);搅拌转速60 rmin、搅拌时问5 min。观察矾花形成的情况。 静止沉淀10 min,同时观察和记录矾花沉淀的情况以及检测上清液的浊度。2 试验结果与讨论21 投加氢氧化钠的影响由于铝离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水温低则水解速度慢 投加适量的氢氧化钠能增加水中的碱度,增快水解反应速度。另一方面由于pH值上升可以改变混凝剂水解产物的形态。从图1的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助碱剂氢氧化钠能起明显的助凝作用,但是投入量不能过量,投入8 mgL反使混凝效果变坏,以2 mgL为宜。22 聚丙烯酰胺和活化硅酸的助凝作用聚丙烯酰胺和活化硅酸作为常用的阴离子絮凝剂处理难净化处理水应用已久
30、图2的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浊水中,聚丙烯酰胺或活化硅酸与聚合铝配合使用,可提高絮凝体的强度和密度,但混凝效果依然不理想。图3是考虑到助碱剂氢氧化钠影响的试验结果。从图3的结果看先加适量氢氧化钠调节原水的pH值为8285再加聚合氯化铝,然后投加阴离子型高分子助凝剂助凝,混凝效果好于不投加助碱剂的混凝效果。23 助碱剂与阳离子助凝剂HCAHC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净水剂,国外应用较广它是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均聚而成的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把NaOH与HCA配伍进行助凝试验。从图4的结果看先加适量氢氧化钠调节原水的pH值为8285再加注阳离子型高分子助凝剂HCA与聚合氯化铝配
31、伍使用混凝效果比较理想。聚合氯化铝与HCA配伍使用是先改变了聚合铝的一定的水解形态,可明显提高浊度去除率,降低出水浊度,肉眼观察到絮体密实且较大。聚合铝投加量为32mgL时 出水浊度为22 NTU左右较图3的35 NTU降低了40左右其混凝机理是吸附电中和和吸附架桥双重作用而阴离子型絮凝剂只有吸附架桥作用。3 结论 先加适量助碱剂氢氧化钠调节原水的pH值,再加注阳离子型高分子助凝剂HCA与聚合氯化铝配合,使用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方案较水厂现有单纯投加聚合氯化铝,可大幅降低沉淀出水浊度,形成的矾花较大且密实是一种高效助凝剂。 阳离子型高分子助凝剂HCA易水解它和聚合氯化铝复配操作简单,不再需
32、单独的溶解搅拌设备,直接在矾液池即可;而硅酸活化需加酸、聚丙烯酰胺需加碱。因此该药剂较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配制简单,投加方便,无需增加水厂土建费用,应用于水厂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是经济、有效可行的。降低低温低浊湘江原水中浊度试验研究 汪彩文 , 孙士权 ,任伯帜。, 王旭东。(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湖南长沙410076;2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学院,湖南湘潭411201;3深圳水务集团,广东深圳518030)摘要:文章针对低温低浊湘江原水浊度难于处理状况,寻找降低浊度的方法。通过强化混凝、预氧化工艺处理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低温低浊时,在相同条件下,三氯化铁比硫酸铝和碱式氯化铝的除浊效果要好,但是三氯
33、化铁处理原水浊度受pH值、GT值、投加量和助凝剂的影响。中性水环境条件下,原水经处理后残余浊度最低;三氯化铁投量为014mmolL时处理效果最佳,对水中浊度去除率高达975%。 高锰酸钾预氧化对三氯化铁处理原水浊度起到强化作用,对浊度去除率可提高21。关键词:低温低浊; 湘江原水; 强化混凝; 预氧化; 浊度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504(2008)12006304水中的有机物与病毒往往吸附在悬浮颗粒物的表面,浊度不仅反映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也体现水中有机物和病毒的含量。据王洪山等对天津自来水及其水源水的长期监测中发现有机物种类及其总量与浊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34、降低浊度能够提高饮用水的安全稳定性。目前,关于低温低浊水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刘继平等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温度10或者浊度30NTU的地表水称为低温低浊水。湘江流域长沙段低温低浊水具有如下水质特 :(1)水温一般在010度之间变化;(2)浊度通常晴况下1um的颗粒物质少,这样水中微细颗粒就缺少起粘附作用的“絮凝核”;(5)由于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存在,水中胶体被天然有机物膜包裹,稳定性增强,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其难于去除。1 实验内容及方法11 混凝试验静态混凝试验,加入004molL(以铁、铝离子的量计)的混凝剂; 在300rmin,150rmin,75rrain情况下分别搅拌lmin、5min、l0m
35、in,静止沉淀15min,取上清液进行相关水质指标分析。在等当量铁、铝离子情况下,针对湘江水选取最佳混凝剂。1 2 不同GT值强化混凝试验三种水力条件下均采用4阶段混凝,分别是:250rmin,150rmin,70rmin分别搅拌l、2和10min(水力条件1);200rmin,100rmin,70rmin分别搅拌l、5和lOmin(水力条件2);300rmin,150rmin,70rmin分别搅拌l、5和10min (水力条件3)。静止沉淀15min取上清液测浊度。13 投加聚丙烯酰胺强化混凝试验聚丙烯酰胺(PAM),浓度为01。选择混凝剂以后,投加助凝剂PAM,研究其对主混凝剂的助凝效果。
36、助凝剂投加点在混凝后3min,助凝条件与此阶段混凝条件相同。14 改变pH值强化混凝试验调节源水的pH值,研究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15 预氧化试验在混凝搅拌之前加入高锰酸钾预氧化,研究其强化混凝去除水中浊度实验。预氧化工况为快速搅拌(300r/min)反应10min。16 实验药剂与试验仪器。试剂: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生产的分析纯的FeCI36H20,相对分子量为2705。长沙市分路口塑料化工厂生产的分析纯的A12(SO4 )18H20,相对分子量为666。碱式氯化铝溶液(PAC),浓度为10(以三氧化二铝计)。现配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10盐酸溶液(体积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37、分数)。上海市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生产的分析纯聚丙烯酰胺。仪器:DJ一6CS型精密六联电动搅拌器,STZB24型浊度仪,水浴锅,上海雷磁PHSJ3F型pH计等。2 结果与讨论21 强化混凝效果211 不同混凝剂去除浊度效果试验期间湘江原水的平均浊度为1485NTU,平均水温l0。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除浊效果如图l所示。由图l可知,针对湘江水质而言,以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时处理效果最佳,对浊度的去除率比PAC平均高2,而硫酸铝对浊度去除率最低,平均比三氯化铁低37。在实验中铁盐混凝剂形成的矾花大而密实,沉降速度比铝盐水解形成的矾花快,且絮体的抗水流剪力的破坏作用强。这与Crozest等的研究
38、结果类似。其原因可能是,尽管铝盐的水解产物的比表面积200400m2g AI(OH)3】大于铁盐的水解产物的比表面积160230m2g Fe(OH)3,但是相近剂量的铁盐的水解产物产生Fe(OH)3的量是铝盐水解产生的 2.8倍。王占生 等认为三氯化铁混凝消耗的碱度比硫酸铝大2倍,而较低的pH值对增加正电荷数量和提高腐殖酸聚合物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助于金属氢氧化物对颗粒物的吸附,同时也改变处理对象的带电状态。212 三氯化铁用量与去除浊度效果关系不同投量下三氯化铁的除浊效果见图2。由图2知,随着三氯化铁投药量加大,浊度的去除率稳步上升,在004006mmolL(以铁盐计)投量的范围内,去除率为9
39、0左右。当投药量的进一步加大,浊度的去除效果会更好,在014mmolL的投药量下达到975。主要是大投量下,生成大量铁盐氢氧化物加强了网捕絮凝效果。213 不同GT值强化混凝去除浊度效果三种水力条件下除浊效果见图3。由图3可知在混凝条件3下混凝除浊效果最好。对于铁盐混凝剂而言,快速混合阶段主要是使药剂快速均匀的分散于水中,以利于混凝剂快速水解聚合以及胶体颗粒的脱稳,此阶段反应过程十分迅速。在絮凝阶段,依靠水力搅拌促使颗粒碰撞絮凝,脱稳胶体主要通过同向絮凝凝聚。水力条件l的速度梯度分布均匀,反应时间适中,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联合作用明显,形成的絮体密实且不易破碎,从而有利于沉降。214 PAM强化
40、混凝去除浊度效果确定三氯化铁的投加量为004mmolL,PAM 的投加量分别为0、002、004、006、008、01mgL,投加点为混凝后3min。PAM强化混凝效果见图4。由图4知,PAM 对三氯化铁的助凝效果不明显。在006mgL的投量下对浊度去除率反而下降了56。这可能是:加人的PAM包裹在胶体表面,形成了胶体保护作用,反而不利于混凝。但投加PAM 后絮凝体积增大,沉降速度加快,可能是PAM 吸附架桥使得铁盐水解产物互相聚集从而形成大的胶体颗粒物,根据Stokesn公式: =(PP0/18u)gd2可见增大颗粒尺寸能够提高颗粒的沉降速度。21.5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用10的盐酸溶液
41、体积分数)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调节原水的pH值,三氯化铁的投量为004mmolL。调节原水pH后强化混凝除浊效果见图5。由图5可见pH值对三氯化铁混凝效果影响 分明显,随着pH值的升高,浊度去除率逐步增大,在中性条件下浊度去除率达到了最佳,而后在pH为98左右时去除率最低,整体上三氯化铁在偏碱性条件下对浊度去除效果差。JemesKEdzwardt等认为:在低pH值时,水解产物混凝形成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正电荷,在低pH值时金属盐的水解产物的平均正电荷比高pH时高,有利于电性中和作用。同时,形成的金属水解产物有网扫絮凝作用。22 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浊度效果确定三氯化铁的投加量为004
42、mmolL,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0,05、10、l-5、20、25mgL,快速搅拌(300rmin)混合,反应时间为lOmin。预氧化效果见图6。高锰酸钾在10mgL投加量下,浊度的去除效果最好,而随着高锰酸钾投量的进一步加大去除率却下降。主要可能是:由于颗粒物质表面上的负电荷由溶解性的有机物吸附产生的份额是颗粒粘土矿物所占份额的100倍,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了包裹在悬浮颗粒表面的有机物,降低了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强化了混凝效果。而随着高锰酸钾投量的加大,浊度去除效果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生成新生态的二氧化锰固相物质,造成了浊度的上升。3 结论(1)针对低温低浊的湘江水而言,采用三氯化
43、铁混凝除浊效果明显,混凝剂在0,04006mmolL投药量下除浊效果相当好,平均在90以上。实验中铁盐水解形成的矾花大而密实,沉降速率快,絮体不易破碎。(2)PAM 强化混凝效果不明显,在PAM 投量为006mg/L的情况下出现了除浊效果的大幅度降低,降幅达到49。(3)通过改变原水的pH值能够强化对低温低浊湘江水的除浊效果,在中性条件下三氯化铁的混凝除浊效果最好。(4)高锰酸钾预氧化对湘江水的强化混凝除浊效果明显,高锰酸钾在lmgL投量下混凝效果最佳。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北渡水研究 李潇潇 ,张跃军 ,赵晓蕾 ,孙彬 ,苏功建 ,陈雨(1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2波市自
44、来水总公司,浙江宁波315041;3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城南水厂,江苏南京210036)摘要报道了对低温低浊的宁波北渡水进行强化混凝处理时,混凝剂及混凝搅拌条件的优化选择过程及结果。通过混凝烧杯实验比较了聚合氯化铝、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两种市售药剂对该水的混凝脱浊效果,同时考察了强弱两种混凝搅拌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关键词低温低浊水;混凝剂;强化混凝;脱浊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9X(2007)07004203低温低浊水是给水处理工程中难处理的水质之一,采用常规混凝工艺处理,经常达不到后续水处理设备的进水水质要求。国内外常用的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有气浮技术、泥
45、渣回流技术、微絮凝技术、磁力分离技术等。但由于这些方法工艺操作复杂、成本高而不能推广使用。强化混凝法特点是处理成本低、效果好、操作和维修方便、选用了最适用于原水水质的混凝剂及混凝搅拌条件 。宁波某水厂制水能力35万td,其水源取自北渡河的上游。北渡河引水为宁波近郊水库的原水,水源经河段流入水厂,该水源在冬春季受污染较小,浊度3 NTU,温度10 。此类水源很难处理,即使增大一般铝盐混凝剂的投加量。净化后的水质仍很难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给宁波某水厂自来水生产带来了较大困难。笔者通过混凝烧杯实验。比较了在强弱两种混凝搅拌条件下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铁(PFS)、市售药剂1
46、2对低温低浊北渡水的混凝脱浊效果。为宁波某水厂的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仪器:散射式浊度仪,Qz201型,苏州青安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六联程控搅拌仪,TA6一型,武汉恒岭有限公司生产。药剂:PAC,液体,AI203质量分数10;PFS,液体,Fe 质量分数12 ;AS, 固体,Al2O3质量分数158;市售药剂1,Al2O3质量分数5;市售药剂2,Al2O3,质量分数10。以上药剂均为工业品。药剂的配制:以Al2O3,或Fe3 计,把各无机药剂稀释为1的溶液投加。北渡水水样取自宁波某水厂水样取水点,一次取足量水样。在1020 min内取完。以尽量保证水质的一致性。原水温度68 ,浊度为2028 NTU。12 混凝除浊性能评价121 基本操作方法在一组烧杯中加入1 000 mL水样后置于六联搅拌仪中。按一定程序搅拌后静置沉淀10 min和30 min于液面下约2 cm处取上清液测定其浊度。122 混凝搅拌强度的选择选择与宁波某水厂实际生产混凝强度较为接近的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