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688538 上传时间:2025-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帮助人们传递信息的同时,亦可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虽然人类语言在各个方面十分复杂,但对于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以“模仿”的学习方式早已开启自然而然的语言习得过程。幼儿期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先前的语言实践活动方式上较为单一,如何帮助活动做到“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实力不容小觑。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不仅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亦能使语言教学活动集趣味性、情境性、探究性于一身,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帮助幼儿不断提升语言创造空间和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言实践活动 运用 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它本身是一种符号系统和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的魅力在于帮助人们传递信息的同时,亦可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虽然人类语言在各个方面十分复杂,但对于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以“模仿”的学习方式早已开启自然而然的语言习得过程。作为幼儿活动感知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语言的引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笔者体会到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习得途径,往往通过口述结合图片的方式来靠近活动目标的达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已愈发明显。幼儿期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如何改进较为单一的语言实践活动方式,帮助活动做到“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实力不容小觑。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不仅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亦能使语言教学活动集趣味性、情境性、探究性于一身,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帮助幼儿不断提升语言创造空间和能力。 一、丰富生活经验、扩大交流空间 幼儿对于周围的世界总是充满无穷的好奇与想象。这一时期,他们感知、体验的过程会借助眼、耳等感官来认识世界。由于个性及环境的差异,在对活动的兴趣、同伴间的交往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呈现出保持共性又发展个性的特点。实践表明,用同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展开活动引领,部分幼儿往往选择异口同声来参与感知环节。个别启发式互动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未很好的体现出来。尤其是语言活动环节的设置、教具使用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幼儿会出现紧张或断断续续表达的情绪反应。如何化解“尴尬”,让空泛的形象具体化、情境化。显然,教师选择的策略尤为重要。 在《春天的植物角》观摩、交流活动中,活动的意图是帮助幼儿认识植物名称并简单分类。最初,仅仅凭借自身的常识引导幼儿,感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幼儿注意力有限,自己选择口述予以介绍,在总结交流时,活动目标达成效果很不理想。所以,第一次观摩、交流活动以简单认识结束。随后总结发现,同名称或外形较明显的植物,幼儿掌握情况较好;而相似外形或可入药的植物,对于植物的治疗功效,甚至自己也是第一次有所认识,比如虎耳草、牛黄等植物的药效。而孩子出现语塞情况,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活动的开展赢得了转机。随后的交流活动,在分类方面只以种植、养殖来归类,同时借助对比图片、舒缓的音乐并配上简短的文字提示,以“植物”自我介绍为名,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形式进行,活动取得很好的实效。 二、创设动态语境、激发活动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实践活动中,幼儿注意力的转移除本身的年龄特点外,不可忽视的是幼儿活动兴趣减弱甚至摒弃感知意愿的深层原因。活动的创设要立足于“乐”,兴趣本身是幼儿乐于参与的前提。所以,幼儿兴趣的激发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点上。 这个点将由艳丽的色彩、形象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以及生动的解说汇集而成。故事《春姑娘的美》意境清新而又灵动,通过拟人化的形象刻画,以“春姑娘”这一角色贯穿整个故事脉络,与小草、鲜花、柳树、蝴蝶、燕子等春天使者的对话,不失为一场精彩的汇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假日里踏春、寻春,幼儿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丰富的感性养料;同时,活动课上优美的语言、相应的情境对话不仅帮助幼儿进一步从文学作品中去初探春天的意境,也能使他们感受丰富的语言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赋予动态的语境其实也需要清晰而流畅的课件展示出来。因为“春姑娘”是角色的核心所在,初次欣赏后幼儿对于每一种事物所起的作用较为含糊,无法将事物的形象与主要角色部位联想起来。为此,首先通过完整的画面展开谈话:你看见了什么?随后点题——春姑娘的美。重点引导幼儿大胆猜想春姑娘有哪些地方美?为完整欣赏故事做好铺垫。随后逐幅播放动态的画面,幼儿根据倾听及练习规则进行语汇模拟表达。如:绿茵茵的小草、盛开的鲜花、飞舞的蝴蝶等词汇。待幼儿了解故事大致内容后,充分挖掘活动的综合性价值:想象表演。结合舒缓的背景音乐,幼儿戴上头饰想象、探究故事中角色对话,逐步提升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如边复述故事边伴随动作进行表演。欣赏课件、想象表演,帮助幼儿体验富于动态的语境与氛围,对事物的形象感知更清晰。在语言的生动形象方面仍需进一步实践。 三、拓展想象空间、提高语言创造力 人类思维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谁主导谁,对于抽象思维正在发展的幼儿来说,无需探究这个话题。幼儿的生活经验、感知能力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想象空间却是无法衡量的。不要因为无数个为什么而禁锢幼儿智慧的火花,反而应该主动走进这些“为什么”。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为幼儿想象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如音乐节奏训练《人体打击乐》以一面小鼓结合拍手律动为导入环节,体验借助音乐器械敲击的乐趣。探索活动“身体动动动”,旨在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各种声音。(师此时不借助任何器械,有节奏的拍手,与幼儿做互动练习预热)随后多媒体播放不同的声音,幼儿在适当提示下,根据一定的范围来猜想对应的人体发声部位,幼儿想象较为局限于某一发声明显部位,如手——拍手;脚——跺脚等。在探讨嘴部发声方法过程中,他们往往倾向于较快速的表演方式,故幼儿创编节奏较为困难。为帮助幼儿增进人体打击发声部位的探究,并未选择持续媒体音乐,而是事先告知幼儿人体部位,通过掩面表演、话筒扩音的方式,引导幼儿分辨嘴能发声的具体部位与方法。结合多媒体的适度示范介入,幼儿让自己的身体跟随不同的音乐动起来,而多媒体展示的用图形表示的节奏图谱,亦为本次活动增色不少。 总之,教育活动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是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并适时适度、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方能使我们的教育之花更美地绽放! 【参考文献】 [1]《语言学概论》 2000年版 语文出版社 [2]《学龄前活动发展课程》 2012年版 重庆出版社 [3]《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2012年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