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8305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6第 49 卷 第 5 期2023 年10月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uilding Science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陈奇斌(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摘 要:城市第五立面是城市风貌塑造的重要抓手,如何综合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第五立面是未来城市第五立面提升与管理的重点之一。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了AHP 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系统。研究发现: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可以分为 4 类(城市形式、建筑形式、屋顶形式、屋顶功能)15 个指标;宏观层面的山水空间格局、城市肌理等指标重要性要远大于微

2、观层面的屋顶安全性、屋顶生态性等指标;城市形式评价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正相关性较明显,建筑形式评价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正相关性减弱,屋顶形式、屋顶功能评价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无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与屋顶绿化覆盖率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对城市第五立面规划和管控提出了直接建议:首先,要加强城市设计,这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前提;其次,要编制城市第五立面专项规划,有效传导管控要求;再次,要完善第五立面治理的相关配套机制,保障城市第五立面高品质建设;最后,对已建区域,屋顶绿化仍然是提升城市第五立面的有效手段。关键词:综合评价;城市第五立面;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DOI:10.19794 ki.

3、1008-1933.2023.0065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23)05-0096-07Studyon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fifthelevationofthecity:TakingthecoreareaofNingboEastNewTownasanexampleCHEN Qibin(N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Ningbo 315000,China)Abstract:The fifth eleva

4、tion of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shaping the city s style and features.How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 so as to improve it in a targeted way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for the promo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 in the future.T

5、aking the core area of Ningbo East New Tow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 by using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e research finds that: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 can be divid

6、ed into 4 categories(urban form,architectural form,roof form,roof function)and 15 indices;The macro level of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urban texture and other 收稿日期:2022-10-31第一作者:陈奇斌(1979),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E-mail:8979820 972023 第 5 期陈奇斌: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 indices are far more important

7、than the micro level of roof safety,ecology and other indices;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rban form evaluation score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is obvious,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form evaluation score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is weakened

8、,and there i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oof form,roof function evaluation score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 has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green coverage rate of the roof.The research results put forward direct suggest

9、ions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First,strengthen urban design,which is the premise of shaping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Secondly,the fifth elevation special plan of the city should be prepared to effectively transmit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Thirdly,we should imp

10、rove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mechanisms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fifth elevation to ensure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s fifth elevation.Finally,for the built areas,roof greening is still effective means to enhance the 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Keyword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11、fifth elevation of the city;planning and design;planning management;city planning0 引 言随着城市高楼的崛起及低空空域的开放,高层建筑的游览观光及航拍摄影等活动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俯瞰城市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城市的手段,城市的“表情”、“性格”1在俯瞰下显现,可以说,城市第五立面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完善城市第五立面景观能刷新城市“颜值”,还能体现“价值”,“价值”主要表现在功能性上,如能够优化城市生态,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等。在当前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背景下,系统评价城市第五立面并将其用于屋顶美化提升及屋顶功能

12、利用决策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有关城市第五立面的相关概念较多,多数学者认为其概念主要有 2 个层面2:一是建筑层面的“第五立面”,指单体建筑屋顶形态及功能利用;二是规划层面的“第五立面”,是指从空中俯瞰到的城市上部空间的整体意象,包括建筑屋顶、建筑立面、城市肌理等人工要素及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屋顶形态及功能层面,城市第五立面与屋顶绿化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城市鸟瞰形态层面,它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发现,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实践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当前,中国的城市第五立面研究重视度不足,较多城市缺失城市第五立面专项规划,在控规中也往往缺失

13、关于城市第五立面的管控内容。在实践中,因建筑性质、自身荷载、产权方式等多因素的影响,屋顶开发利用不足,出现大面积空置,缺乏景观处理,导致大量的屋顶空间浪费,影响了城市风貌的塑造3。在城市第五立面研究中,中国主要侧重于屋顶绿化技术研究。近 20 年来,中国的屋顶绿化迅速发展,从初期“如何造”到中期“怎么造好”,有了大的飞跃,反映在技术层面上,从侧重于植物和基质选择以及相关种植屋面的工程技术问题到屋顶绿化设计结合海绵、生态等技术,屋顶绿化的品质有明显的提升。近几年来,在微观层面上,屋顶绿化研究逐渐拓展到生物多样性方面研究4;在宏观层面上,基于现状调研或 GIS 技术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屋顶绿化空间分布

14、及相关政策推动5;在评价方面,开始探索城市建筑物屋面绿化工程的绿色价值评价研究6、屋顶花园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7等。在城市第五立面规划研究中,汪98第 49 卷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瑀8基于景观视廊视角,深入探讨了城市第五立面与景观视廊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城市第五立面重点管控区域、管控措施等。赵烨等9运用合理的视觉评价方式,探讨了中观尺度滨水自然景观与城市人工景观的关系,从“景”和“观”2 个方面分析,寻找恰当的景观提升方式和途径。章建豪2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当前城市普遍存在的第五立面现状症结进行了总结,从政府操控层面,对城市第五立面规划研究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探索。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重视

15、城市第五立面的严格管控,对建筑的体块、高度、屋顶形状、屋顶轮廓线、外墙顶部、广告牌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对城市第五立面的整体性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综上所述,国内城市第五立面研究主要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屋顶绿化技术研究及宏观层面的城市第五立面规划管控,缺失 2 个层面的联系以及对城市第五立面的系统评价研究,为了保障城市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第五立面系统评价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基于此,本文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 AHP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系统进行 研究。1 研究概况宁波市东部新城是宁波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和居住中心,是整个宁波市高速

16、发展的缩影。为更有效地引导、管理和控制该地区的开发建设,于 2007 年起施行了 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该导则侧重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开放空间等管控要求,并制定了建筑高度、密度及绿地率等强制性指标。2015 年,根据宁波市东部新城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优化用地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与特色、促进产城融合、激发城市活力等,对导则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导则进行了修订,合理优化了各项控制要求和指标制定。自导则修订实施以来,其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缺失城市第五立面的管控要求。截至目前,宁波市东部新城完成建设投资约 1 500 亿,地上建筑总面积约

17、 1 000万 m2,建筑高度 50 m 以下屋顶面积约 67.46 万m2,屋顶绿化面积约 10.86 万 m2,绿化覆盖率约16.1(图 1)。大量建筑崛起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热岛效应、地表环境污染等问题。屋顶绿化作为地面绿化的有效补充,可以在截蓄雨水、降低暴雨径流、降低污染、节能减排、提供栖息地、增加和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基于屋顶开发建设现状,为了对屋顶进行绿化、美化提升,需要从城市第五立面角度出发,对城市第五立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在整体上把控城市第五立面开发建设,也为屋顶绿化提升提供依据。2 研究方法2.1 研究框架 该方法框架如图 2 所示。2.2 指标选取本文在

18、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第五立面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独立性原则,从形式与功能角度出发,结合城市第五立面内涵,把指标体系分成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 3 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为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子目标层由城市形式评价、建筑形式评价、屋顶形式评价、屋顶功能评价 4 类组成,指标层由山水空间格局、天际线、城市肌理、线型廊道、夜景灯光、建筑风格及色彩、建筑高度与体量、建筑布局、屋顶形态、屋顶色彩、屋顶材质、屋顶特色性、屋顶生态性、屋顶使用性、屋顶安全性 15 个指标构成(表 1)。992023 第 5 期陈奇斌: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 图 1 宁波市东部新

19、城核心区用地概况Fig.1 OverviewoflanduseinthecoreareaofNingboEastNewTown表 1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指标Table1 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icesofthefifthelevationofthecity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指标参考城市 第五 立面 综合 评价城市形式 评价山水空间格局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浙江省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评价办法北京第五立面和景观眺望系统城市设计导则天际线城市肌理线型廊道夜景灯光建筑形式 评价建筑风格及色彩建筑高度与体量建筑布局屋顶形式 评价屋顶形态屋顶色彩屋顶材质北京第五立

20、面和景观眺望系统城市设计导则 面向政府操控层面的城市“第五立面”规划方法探析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屋顶功能 评价屋顶特色性屋顶生态性屋顶使用性屋顶安全性宁波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 T 50563 2010)屋顶花园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图 2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体系方法框架Fig.2 Methodologyframeworkof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ofthefifthelevationofthecity2.3 权重计算采用一种定性和定量的计算权重的研究方法AHP 层次分析法,衡量指标在城市第五立面的相对重要性。由 10

21、 名行业专家(规划 3 人、建筑 3 人、园林 4 人)对指标两两比较,并以 1 到9 的奇数值估计一个指标相对于另一个指标的重要性,并构建等级比较矩阵。使用专家均值,计算每个指标的最后权重(表 2)。表 2 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指标权重Table2 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exweightofthefifthelevationofthecity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山水空间格局15.5屋顶形态7.8天际线9.6屋顶色彩3.4城市肌理12.7屋顶材质2.6线型廊道5.7屋顶特色性1.6夜景灯光5.2屋顶生态性3.1建筑风格及色彩9.2屋顶使用性4.3建筑高度与体量7.6屋

22、顶安全性3.4建筑布局8.22.4 建立指标评价取分标准指标评价取分参照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 T 505632010)及相关文献,结合实际100第 49 卷四川建筑科学研究调研,将指标评价取分划分为 5 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好(90 100 分)、较好(80 89 分)、一表 3 指标评价取分标准Table3 Scoringcriteriaforindexevaluation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城市形式山水空间格局沿山沿水空间通透、山水与片区相得益彰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天际线天际线与自然山水的关系,本身的舒展韵律等,整体空间轮廓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城市肌理建筑形态之间的次序与

23、规律,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关系有序统一,整体空间形态及结构有机生长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线型廊道主要干道、河流带状空间蓝绿交织、空间有序、品质高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夜景灯光精心组织,品质较高,体现主题特色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及色彩建筑风格及色彩相对和谐,避免杂乱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建筑高度与体量建筑高度与体量和谐有序、高低错落、高层成簇、整散结合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建筑布局场地分区、实体布局、交通安排、绿地布置等合理有序城市设计导则检查、现场检查屋顶形式屋顶形态简洁大方,有序统一,不追求怪异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屋顶色彩屋顶色彩协调统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24、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屋顶材质控制高彩度材质,与周边整体环境协调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屋顶功能屋顶特色性体现新理念、新技术或地方特色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屋顶生态性绿化覆盖率、绿化对气候的适应性、生物多样性、蓄水能力、太阳能光伏板覆盖率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屋顶使用性屋顶可达性、服务设施完备性、屋顶花园使用程度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屋顶安全性屋顶荷载、防水、排水、栏杆等安全性及抗台风措施竣工图检查、现场检查3 研究结果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对 9 个区块(图 1)的城市第五立面分别进行评价,每个区块的评价值由微观、中观、宏观 3 个层面的指标组成。其中:微观城市第五立面评价,对每幢建筑的屋顶形式与

25、屋顶功能指标层进行评价,评价值通过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每个区块微观层面城市第五立面评价得分;中观城市第五立面评价,主要对簇群建筑的建筑形式进行评价;宏观城市第五立面评价,主要对片区城市形式进行评价。各区块城市第五立面评价得分详见表 4(指标评价得分满分为 100 分,共 15 个指标)。显,建筑形式评价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正相关性减弱,屋顶形式、屋顶功能评价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无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原因是权重大小的影 响,客观上可以解释为城市第五立面质量高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质量往往也高,而屋顶绿化、美化受用地性质影响较大,其中行政办公、文化设施等公共建筑屋顶绿化建设情况较好,其次是商业办公建筑

26、,住宅屋面的有效利用相对滞后。结合 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发现中心商务区、中央走廊文化艺术区、行政办公综合区等主要城市轴、廊区域城市设计质量高,城市第五立面质量也高,特殊用途区等边缘区块城市设计质量相对不高,城市第五立面质量也相对不高。根据调研结果,把各区块屋顶绿化覆盖率折算成分值,放入到城市第五立面评价体系中,通过对比发现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与屋顶绿化覆盖率无明显相关性。般(7079 分)、较差(6069 分)、差(小于 60 分)(表 3)。对评价得分数据进行处理,按综合评价、城市形式评价、建筑形式评价、屋顶形式评价、屋顶功能评价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图 3)。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形

27、式评价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正相关性较明1012023 第 5 期陈奇斌: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例 表 4 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第五立面各区块评价得分Table4 EvaluationscoreofeachblockofthefifthelevationinthecoreareaofNingboEastNewTown指标权重 评价得分ABCDEFGHI山水空间格局15.5 92 80 82 93 88 91 70 76 76天际线9.6 90 82 85 82 86 90 80 75 70城市肌理12.7 95 83 84 90 85 93 78 85 80线型廊道5

28、.7 95 78 86 92 91 95 77 78 78夜景灯光5.2 93 81 85 88 86 91 75 79 79建筑风格及色彩9.2 95 82 85 84 86 93 80 85 81建筑高度与体量7.6 95 83 86 83 85 94 83 83 78建筑布局8.2 95 85 85 88 85 93 81 84 78屋顶形态7.8 95 90 92 85 88 92 80 90 85屋顶色彩3.4 85 82 83 78 85 82 75 85 85屋顶材质2.6 88 82 83 78 85 82 75 85 85屋顶特色性1.6 85 70 75 88 70 90

29、70 75 70屋顶生态性3.1 80 70 72 80 75 85 70 75 70屋顶使用性4.3 82 75 74 82 78 88 70 75 75屋顶安全性3.4 95 92 92 93 93 94 90 92 85合计100.0 92 82 84 87 86 91 77 81 78图 3 评价得分对比Fig.3 Comparisonofevaluationscores4 讨论与结论本研究采用 AHP 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两两比较,使用专家均值确定权重;参照相关文献,将指标评价取分划分为 5 个等级;通过指标权重及评价取分,能有效评价城市第五立面的建设质量。在实际案例中,结合现场调研,

30、对各区块城市第五立面进行打分,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城市第五立面存在的不足,能够切实指导决策方制定和调整策略,持续推进城市第五立面优化工作。该研究过程以及发现具有多重研究以及实践价值。4.1 建立基于形式与功能多层面的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尝试以中国城市第五立面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形式与功能多层面的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对城市设计、城市第五立面专项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可以作为城市体检的一项内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微观的屋顶绿化评价体 系,本研究基于形式与功能,从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高度提炼了城市第五立面各要素,采用AHP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

31、指标,形成评价体系,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4.2 建立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践意义从城市开发建设整体角度出发,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体系可作为城市设计、城市第五立面专项规划工具,从源头上落实城市第五立面重要指标的管控要求,助推高质量城市设计工作。对于已建新区,基于屋顶开发建设现状,对城市第五立面进行综合评价,为决策方提供屋顶绿化、美化的科学依据。在具体的实践中,城市第五立面综合评价可结合时间或空间差异,在时间维度可做纵向比较,在空间维度可做横向比较,有利于发现城市第五立面存在的不足,对于推进城市第五立面提升及城乡风貌整治工作具有可借鉴意义。4.3 研究不足与未来建议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不同行

32、业专家由于视角不同,在衡量指标重要性上有一定差异,对指标权重有一定的影响;在实践调研中,设计人员对城市第五立面评价取分难免存在主观性,评价得分会有一定的偏差;选择的实际案例是典型的新城区,未考虑到老城区及老城新城混合区,选择类型不够均衡,未来研究有待在此方面进行改进。102第 49 卷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研究建议:首先,要加强城市设计,这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前提;其次,要编制城市第五立面专项规划,有效传导管控要求;再次,要完善第五立面治理的相关配套机制,保障城市第五立面高品质建设;最后,对已建区域,屋顶绿化仍然是提升城市第五立面的有效手段。参 考 文 献:1 刘福智,尚伟.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

33、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2 章建豪.面向政府操控层面的城市“第五立面”规划方法探析: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C 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 规划实施与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 邹婕羽,张凌,焦海峰.城市屋顶面规划建设探究 J.城乡建设,2017(21):25-27.4 俞伟,关庆伟.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屋顶绿化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15(1):74-78.5 李晓丹,张洺瑜,李梓维,等.基于 GIS 的北京屋顶绿化空间分布研究 J.施工技术,2018,47(4):78-80.6 王亮,杜博,申玲.城市建筑物屋面绿化工程的绿色价值评价研究 J.中国园林,2011,27(9):65-69.7 杨程程,王云.屋顶花园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2,30(4):63-67.8 汪瑀.基于景观视廊视角下的城市第五立面管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C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9 赵烨,王建国.滨水区城市景观的评价与控制:以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为例 J.城市规划学刊,2014(4):80-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