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8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单选题
1.(2021·四川高三三模)美国制宪者认为,英国自由来自国王授予,因而需要“权利法案”来扩大和保障“人民”权利;而美国并不需要“权利法案”来保障人民的权利。这表明美国制宪者
A.摒弃了人民主权理论 B.坚持与英国彻底决裂
C.认准了英国权力来源 D.更强调构建国家权力
【答案】D
【详解】
材料表明美国制宪者认为英国经历专制社会,所以需要权利法案保证人民的权利;而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美国人民始终拥有自由。结合1787年制宪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强大的美国,以解决邦联制下美国的窘境,故制宪者们关注的不是公民个人权利,而是国家权力的构建,当然这里也有制宪者国术关注民众权利而为自己开脱的成分,故选D;美国制宪者主张人民主权,不可能摒弃,排除A;与英国彻底决裂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材料内容并非是强调英国的权力来源,排除C。
2.(2021·江苏无锡市·高三二模)“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做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违宪。”材料表明,美国
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B.分权与制衡机制已遭到破坏
C.罗斯福新政事实上已破产 D.最高法院有权否决违宪法令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做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违宪”可知最高法院宣布新颁布的法律违宪,结合三权分立的知识,可知最高法院有权否决违宪法令,故D正确;美国推行三权分立原则,司法权没有凌驾行政权之上,故A错误;通过材料宣布违宪,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并不是分权制衡机制遭到破坏,故B错误;罗斯福新政没有破产,只是罗斯福新政中加大政府开支,加大了国家的财政压力,故C错误。
3.(2021·河南安阳市·高三一模)对1787年的美国来说,必须通过回到“君主”,即通过类似于君主制的设计,使13个殖民地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政治体,从而获得强大的行动能力。这说明,当时美国
A.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必要性 B.由君主政体发展为共和政体
C.民主政治发展遇到极大阻力 D.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分权格局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对1787年的美国来说,必须通过回到‘君主’”联系所学知识,美国成立之初实行邦联制,中央政府权力较弱,地方权力较大,“使13个殖民地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政治体”正说明的地方权力的分散性。因此,当时的美国亟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从而获得强大的行动能力,A选项正确;美国建国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建国后政体由邦联制变为联邦制,从未实行过君主制,B选项错误;“通过类似于君主制的设计,使13个殖民地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政治体。”说明当时美国并不是民主政治发展遇到阻力,反而是由于过于民主导致缺乏强大的行动能力,C选项错误;“必须回到‘君主’”说明材料强调的是要改变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局面,而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局面的形成,D选项错误。
4.(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二模)1803年,拿破仑欲以1500万美元将路易斯安那地区出售给美国。总统杰斐逊认为,《宪法》没有赋予政府将外国纳入联邦的权力,主张先将交易协议提交国会审议,再由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给政府授权。后因时间紧迫,杰斐逊将正常程序搁置,完成了这笔交易。杰斐逊的做法
A.破坏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表明美国积极干预欧洲事务
C.说明有限政府理念遭遇现实挑战 D.适应了美国殖民扩张的需要
【答案】C
【详解】
因为时间紧迫导致杰斐逊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完成路易斯安那地区的收购,说明现实情况复杂,不一定都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即有限政府的理念遭遇现实的挑战,故选C;杰斐逊的做法并没有破坏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排除A;路易斯安那地区位于美洲,所以美国并不是在积极干预欧洲事务,排除B;美国从法国手中收购路易斯安那并不是在进行殖民扩张,排除D。
5.(2021·全国高三二模)美国制宪会议55名代表中21人有美国著名大学的法学或政治哲学的教育经历,8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7人曾任总督或州长,46人曾任议员,42人是大陆会议的代表,14人当过法官。上述代表的构成( )
A.充分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B.利于提升制宪会议的专业水平
C.能够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D.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信息“法学或政治哲学的教育经历”“总督或州长”“议员”等可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是制宪会议大部分代表的共性,这些政治经验有利于提升制宪会议的专业水平,故选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权力制衡的原则,故排除A项;材料与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阶层的多样性,故不能得出D项结论。
6.(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二模)美国费城制宪会议的部分代表提出了一系列立宪设计的规范性原则:不能做自己利益的裁判者;以野心对抗野心;控制和利用党争;减少制度挑战良心的机会;限制政治决策的范围等。这些原则旨在
A.支持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 B.运用理性追求理想政治
C.赞同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调和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详解】
据题干“不能做自己利益的裁判者;以野心对抗野心;控制和利用党争;减少制度挑战良心的机会;限制政治决策的范围等。”反映了对权力的制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宣布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故C选项正确;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与“限制政治决策的范围”不符,A选项错误;题干旨在强调对权力的限制,而不是理性的法则,B选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大小州之间的矛盾相关信息,D选项错误。
7.(2021·福建泉州市·高三二模)1787年美国宪法草案规定,联邦宪法由十三个州的三分之二多数批准即可生效。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等内容的宪法修正案之后,北卡罗来纳州和罗得岛州成为最后两个批准宪法的州。据此可知,美国
A.1787年宪法不能保障公民权利 B.中央政府权威受到挑战
C.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较尖锐 D.联邦宪法违背民主原则
【答案】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1787年宪法草案在实际执行过程出现曲折,尤其是关于“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等公民权力的规定,说明的是1787年宪法不能保障公民权利,A正确;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协调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B排除;材料未涉及南北方之间的矛盾,C排除;联邦宪法并未违背民主原则,D排除。故选A。
8.(2021·河南高三一模)美国的总统选举,绝大多数州实行“赢家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即各州选民在总统候选人之间选择投票,在一州中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即获得本州全部选举人票。总统候选人在各州所获选举人票数相加得出最终选举人票数,首先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者将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
A.巩固了联邦政治 B.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
C.违背了民主原则 D.反映了两党政治的本质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选举人团制度与单纯的总票数对比,更能体现各州本身的意愿,大州在人数上的优势有所削弱,有利于维护小州的利益,从而达到平衡各州,巩固联邦制的目的,故选A项;在“赢家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下,不能完全体现全体选民的意志,排除B项;尊重小州的意愿本身就是一种民主,排除C项;美国两党政治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而选举人团制度不能全面体现这一本质,排除D项。
9.(2021·河北高三二模)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因此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纷纷出现,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材料表明美国
A.政治腐败问题得以遏制 B.努力构建廉洁政府
C.监督机制工作效率低下 D.力图防止专制重现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不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和专门的行政监察机构,而是将行政监察任务分散在议会、政府内部、司法和社会等多个部门,表明美国努力构建廉洁政府,B项正确;政治腐败问题得以“遏制”的说法绝对,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美国监督机制工作效率低下,C项错误;力图防止专制重现与材料主旨、史实均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10.(2021·江西南昌市·高三一模)美国独立战争后,由于邦联体制的弊端凸显,被迫于1787年重新把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们召集在费城修改《邦联条例》,经过近四个月的争吵,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最终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主要表明
A.美国宪政民主根植于其深厚的历史传统 B.美国宪政原则引领世界民主多元化发展
C.美国宪法的制定体现社会各阶层的妥协 D.美国宪法制定服务于现实国家政治需要
【答案】C
【详解】
材料“经过近四个月的争吵,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最终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体现的是美国宪法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体现的是妥协的艺术性,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11.(2021·全国高三一模)长期以来,美国实际上存在两种民主:一种是国家民主,另一种是地方民主。美国人对第一种民主的怀疑感和冷漠感越来越深,但是对第二种民主的热情始终不渝,形成所谓的“乡镇精神”,表现为对乡镇极其迷恋、对本地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意识。这一现象
A.实质是邦联体制的回归 B.背离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C.弱化了公民的国家意识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答案】C
【详解】
根据“一种是国家民主,另一种是地方民主……”“美国人对第一种民主的怀疑感和冷漠感越来越深”等信息可得出,美国人更注重地方各州的权力,而对于邦联政府所代表的国家的权力并不关心,这进一步弱化了公民的国家意识,而只知道自己是各州的公民,故C项正确;美国仍然推行联邦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共和精神,排除B;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
12.(2021·全国高三一模)北京时间,20年11月8日凌晨,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人乔·拜登率先超过127选举人票,美国主流媒体宣布其胜选。现任总统,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不承认败选,随在佐治亚、密西根州发起诉讼,但被地方法院予以驳回。这说明( )
A.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地方法院拥有一定的司法自主权
C.总统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D.总统与地方法院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答案】B
【详解】
地方法院能够驳回总统的诉讼,说明美国的地方法院与总统之间并不是从属关系,拥有一定的司法自主权,故选B;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和联邦制,总统并不是国家的权利中心,总统权力也并不高于各州权力,排除AC;仅根据一次诉讼并不能说明总统和地方法院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13.(2021·湖南长沙市·高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位政治家曾经形象地用两个圆来表示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联邦制,其中大圆代表联邦政府,小圆代表各州政府。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20年)3月28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表示正在考虑对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三州疫情严重地区进行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的强制隔离。特朗普认为强制隔离可以有效控制纽约州等三州的疫情扩散。在过去的半个月中,纽约及其附近地区已经成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截止3月30日,纽约州的确诊病例已经达到60000例,死亡病例也已接近1000例。特朗普此项表态遭到了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么做是非法的也是不可行的,并且会造成混乱与恐慌。他还称特朗普的建议基本相当于"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其
——曹茗然《联邦制与党争∶美国抗疫中的政治张力》
(1)请观察和比较材料一,你认为哪一幅图最符合联邦制的特点?为什么?
(2)请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
【答案】(1)图4。美国联邦制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而非分离(排除图1);各州将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图2低于;图3是单一制而非联邦制)。
(2)优点∶美国联邦制下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加强了中央集权;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整体上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缺点∶在某些领域,各州独立性过强,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难以迅速达成一致,因此面对快速扩散的新冠疫情,无法协同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详解】
(1)图4。理由:美国联邦制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而非分离,故排除图1;各州将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故排除图2;图3是单一制而非联邦制,故排除图3。
(2)优点∶根据所学,可从美国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整体上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分析联邦制的优点。缺点∶根据“特朗普认为强制隔离可以有效控制纽约州等三州的疫情扩散”得出各州独立性过强,面对快速扩散的新冠疫情,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难以迅速达成一致等分析总结。
【点睛】
三、论述题
14.(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突破了西方传统经济学认知经济发展的模式,试图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认知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在不连续性假设基础上,把动态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认为创新就是新组合对旧组合加以破坏或颠覆的过程。对此,他曾这样形象地比喻:多少辆马车相加,都不能得到一辆火车;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熊彼特非连续性创新模型
——摘编自《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等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阐释: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打破了封建王权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局面,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政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8世纪初,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政治条件。
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各自为政,社会秩序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经济繁荣,华盛顿等资产阶级领导人促成制宪会议的召开。1787年宪法改变了旧有体制,确立了联邦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为美国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综上可知,西方民主政治不断创新发展完善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主要保障。
(此示例仅供参考,不做唯一答案标准,考生也可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如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技术创新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详解】
论题:据材料“他突破了西方传统经济学认知经济发展的模式,试图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认知资本主义的发展”可拟论题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阐释:结合所学世界史可从17世纪初,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为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8世纪初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条件等角度回答。
结合所学世界史可从独立后的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体制,中央政府无实权,各州权力很大,各自为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经济繁荣,美国于1787年颁布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为美国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