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2章基础巩固测评(教师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668796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基础巩固测评(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2章基础巩固测评(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基础巩固测评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制氯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Cl2,呈黄绿色 B.逸出Cl2,有刺激性气味 C.光照时,放出氧气 D.含大量ClO﹣,有强氧化性 【答案】D 【解析】氯水中存在着Cl2+H2OH++Cl-+HClO,除水外,还含有Cl2、H+、Cl-和HClO,HClO是弱酸,电离出的ClO﹣较少。所以D是错误的叙述。 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制取,又能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制取的是 A.FeCl2 B.MgCl2 C.FeCl3 D.CuCl2 【答案】B 【解析】A选项,铁与氯气得到的是FeCl3。B正确。C选项,铁与盐酸得到的是FeCl2。D选项,铜与盐酸不反应。 3.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2+、Mg2+、SO42-、HCO3-等杂质,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①Na2CO3 ②BaCl2 ③NaOH ④盐酸,加入试剂顺序合理的是 A.④②①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要保证Na2CO3在BaCl2之后加入,盐酸最后加入。 4.氯化钠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还是一种工业原料,如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烧碱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Cl作氧化剂,H2O作还原剂 B.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l2作氧化剂,NaOH作还原剂 C.很多自来水厂用Cl2来杀菌消毒,故Cl2是无毒的气体 D.将Cl2通入消石灰中可制得漂白粉,其有效成份为Ca(ClO)2 【答案】D 【解析】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AB选项都是错误的,在反应中,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C中氯气是有毒的。D正确。 5.有关漂白粉的认识错误的是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B.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 C.漂白粉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D.漂白粉杀菌效果随pH降低而增强 【答案】A 【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6.在水溶液中,只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是 A.Fe2+ B.S2- C.Na+ D.H+ 【答案】B 【解析】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 7.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氯气:2HCl + NaClO = NaCl + Cl2↑ + 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olHCl反应将转移NA个电子 B.n氧化剂﹕n还原剂=1﹕1 C.NaClO作氧化剂,失去电子 D.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C 【解析】该反应是氯元素的归中反应,NaClO是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HCl是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8.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3COOH == H+ + CH3COO— B. NaOH == Na+ + O2-+H+ C. H2SO4 == 2H+ + SO42— D. Al2(SO4)3 == Al3+ + SO42— 【答案】C 【解析】A选项,CH3COOH是弱电解质,应使用可逆符号;B选项,生成的离子是Na+和OH-。D选项没配平。正确的是C。 9.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OH-、K+ B.Fe3+、NO3-、Cl-、H+ C. K+、CO32-、Cl-、H+ D.H+、Na+、Cl-、SO42-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的Cu2+在溶液中显蓝色,选项B中的Fe3+在溶液中显黄色,由“无色”可排除A和B。选项C中的CO32-和H+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符合题意。 10.离子方程式H++OH- = H2O所表示的反应可以是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的反应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答案】D 【解析】“H++OH- = H2O”中的酸和碱,应该是强酸和强碱。 11.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 C.碳酸镁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CO32−+2H+===CO2↑+H2O D.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答案】B 【解析】选项A中的MgCl2应写成离子形式,并把Cl−消去。选项B正确。选项C的MgCO3难溶于水,应写为化学式。选项D中的Ca(HCO3)2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应写成离子形式,并把Ca2+消去。 12.如图所示,a、b为直流电源的两极,E是用NaCl溶液和品红试液的混合液湿润的滤纸,通电后发现乙周围滤纸褪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是阴极,b是阳极 B.a是负极,b是正极 C.甲处产生的气体是氧化产物 D.甲处pH值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E处的品红褪色,可知在E处生成了氯气,所以乙为阳极,甲为阴极,与它们相连的a是负极,b是正极,选项B是正确的。甲处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属于还原产物,甲处还生成了氢氧化钠,pH值是上升的,所以选项C、D都错误。答案为B。 13.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A.Cl2—做自来水的消毒剂 B.淀粉—检验I—的存在 C.AgI—人工降雨 D.NaClO—漂白纺织物 【答案】B 【解析】淀粉检验的是I2,而不是I-,所以选项B错误。答案为B。 14.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将碘水滴入硫化钠溶液中,溶液呈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S2->Br- B.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S>I C.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I->S2- D.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2>I2>S 【答案】D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2KI+Br2 = 2KBr+I2 I2+Na2S = 2NaI+S↓。按照氧化还原反应 “强制弱”的原理即可得出答案为D。 15.鉴别某溶液中是含有Br-还是含有I-,可以选用的试剂较适合的是( ) A.碘水、淀粉溶液 B.淀粉溶液 C.溴水、淀粉溶液 D.四氯化碳 【答案】C 【解析】进行物质的鉴别时,加入鉴别的试剂,需要有不同的现象。A项,碘水与Br-、I-离子均不反应,不能鉴别,A不符合题意;B项,NaOH与Br-、I-离子均不反应,不能鉴别,B不符合题意;C项,氯水能与I-反应生成I2,遇淀粉变蓝,且氯水能与Br-反应生成Br2,溶液中出现橙黄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符合题意;D项,四氯化碳与Br-、I-离子均不反应,不能鉴别,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下列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 A.SO2 B.Cl2 C.HCl D.NH3 【答案】B 【解析】A项,SO2不能和KI反应,故SO2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A项不选;B项,Cl2和湿润的KI试纸反应生成KCl和I2,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故Cl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项选;C项,HCl不能和KI反应,故HCl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项不选;D项,NH3不能和KI反应,故NH3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项不选;故选B。 17.关于溴和碘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碘单质是从海水中大量提取的 B.溴水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单质碘易升华 D.单质溴是一种深红棕色液体 【答案】A 【解析】A项,海水中不存在碘单质,碘元素以碘盐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B项,溴水可与K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生成的碘遇淀粉变蓝,故B正确;C项,碘易升华,可用于混合物分离,故C正确;D项,溴为红棕色液体,易挥发,保存液溴利用水封法,故D正确。故选A。 18.表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 B 除去CO2中的HCl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 从溴水中提取溴 加入四氯化碳萃取 D 除去NaCl中混有的I2 加热 【答案】A 【解析】A项,乙醇和水互溶,无法分液分离,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HCl可以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CO2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可以达到实验目的;C项,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更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C可以达到实验目的;D项,碘易升华,加热可以除去NaCl中混有的碘单质,D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 19.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①加入的是CCl4,②加入的是苯,③加入的是酒精 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苯 C.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酒精 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酒精,③加入的是CCl4 【答案】C 【解析】苯难溶于水,比水轻,在上层;CCl4难溶于水,比水重,在下层;酒精易溶于水,不分层。 20.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CCl4、I2、I-等物质,其提取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I2+H2O=2I-+ SO42-+2H+ B.用淀粉检验所富集碘的溶液中是否含有I- C.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 D.氧化过程通入Cl2是为了提取碘 【答案】B 【解析】A项,SO32-可将 I2还原为 I-,离子方程式正确,A正确;B项,淀粉遇 I2变蓝,无法检验I-,B错误;C项,CCl4与H2O不互溶,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C正确;D项,发生反应为,所以氧化过程通入 Cl2是为了提取碘,D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共60分) 21.(本题12分)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生产一系列含氯、含钠的化工产品。 (1)配制饱和食盐水的食盐必须精制,精制过程中需要除去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往往先后加入NaOH、BaCl2、Na2CO3溶液作为除杂试剂,向其中加入Na2CO3后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沉淀过滤后往往还要往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随后再将溶液蒸发结晶。 (2)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产物检验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两极各加入石蕊溶液,阴极溶液呈现______色。 (3)实验测得产生的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5.60 mL,电解后溶液的体积恰好为50.0 mL,则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_______。 【答案】(1)CaCO3与BaCO3 盐酸 (2)2NaCl+2H2O2NaOH+Cl2↑+H2↑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蓝色 (3)0.01mol•L-1 【解析】(3)由n(H2)= 5.60 /22400 = 2.5×10-4 (mol),可得n(NaOH) = 5×10-4 mol, 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1。 22.(本题8分)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前,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 (2)开始通入CO2时,灯泡的亮度________。 (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________。 (4)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答案】(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熄灭后又逐渐变亮 (4)D 【解析】灯泡的明亮程度体现的是溶液的导电能力,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亮;CaCO3难溶于水,灯泡灭;Ca(HCO3)2易溶于水,其物质的量浓度与Ca(OH)2几乎相同,灯泡亮度与Ca(OH)2的也几乎一样。 23.(本题12分)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氯水颜色,发现氯水呈浅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2)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3)盛有氯水的试管中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 (5)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6)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放出的气体是_____,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7)将氯气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微粒是__________。 【答案】(1)Cl2 (2)H+ (3)HClO (4)H+ HClO (5)Cl- (6)O2 增强 (7)Cl2、ClO-、HClO 24.(本题12分)六价铬对人体有毒,含铬废水要经化学处理后才能排放。几种含铬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 Na[Cr(OH)4]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无需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就能实现的转化是________(填编号)。 (2)在上述循环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与任一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还涉及到KI、HCl、NaCl、KCl、I2、H2O,共8种物质。 (3)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被还原。 (4)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5)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生成CrCl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③⑤ (2)Cr(OH)3 Cr(OH)3+NaOH= Na[Cr(OH)4] (3)KI +6价的Cr (4)Na2Cr2O7→CrCl3 (5) (6)0.1 mol 【解析】首先标出流程中各物质Cr元素的化合价(如下),这样,前两问即可作答。 再根据步骤①中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推知在“KI、HCl、NaCl、KCl、I2、H2O”8种物质中,一定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不难发现是KI→I2,于是,便得出第(5)问的化学方程式。 25.(本题16分)某食盐样品中混有NaBr杂质,为了测定该食盐样品的纯度,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阅读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溶液甲与氯气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萃取和分液时,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 (3)依据题图所示,在萃取操作中应选取的萃取剂为___________ A.四氯化碳 B.苯 C.乙醇 D.蒸馏水 (4)请你从上图中选出必要的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完成向溶液甲中通入过量Cl2的实验,将所选装置的选项字母填入字框,并在括号中写出装置内的所放的化学药品。 → C → → (    ) (饱和食盐水)  (溶液甲)   (     ) (5)试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Br + Cl2 === 2NaCl + Br2 (2)分液漏斗 烧杯 (3)B (4) A → C → C → C (MnO2、浓HCl)  (饱和食盐水)  (溶液甲)   (NaOH溶液) (5)90% 【解析】(5)原混有NaBr的样品质量为44.0 g,最后得到的NaCl质量为42.1 g,从组成上看,相当于NaBr转化成了NaCl,可利用它们的质量差解答: 设原样品中NaBr为x g,则 NaBr——NaCl Δm 103 58.5 103-58.5=44.5 x 44.0-42.1=1.9 解得x=4.4 原样品中NaCl的质量=44.0-4.4=39.6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9.6/44×100%=9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